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试卷分析48396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014892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试卷分析48396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试卷分析48396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试卷分析4839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试卷分析4839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试卷分析李 刚本次考试试卷为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检测题,开学至今已经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在这期间我利用中午和课余做了大量的后进生的辅导工作,但考试成绩还是不太理想,在这次单元考试中全班37人参加考试,只有32人及格,及格率为86.4,优秀19人,优秀率为51.3。优点:通过这次考试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同学理解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地列式计算,学会应用借助线段图来弄清数量关系。问题:学生在计算利息时,不能领会是否要算利息税;算式的简便运算尤其是乘法分配律的运用困难下面是本次考试的具体分析:一、试题成因及分析:(一)填空题。这一大题注重于第二单元中的基础知识,对于

2、前面的8个小题,相对于中上的同学,都能努力做到不扣分,但第10、11小题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是没有弄清楚“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更没有弄清楚题中的数量关系,这两个小题失分较多。(二)判断题。这一大题是全班同学失分最多是3、4题,主要是学过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没有理解和掌握。(三)计算题。第1简便运算,全对的学生很少,就连成绩好的学生也会扣掉半分或更多,就不用说计算不过关的学生。失分的原因在于部分学生不会用乘法分配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第2小题是解方程,失分的主要原因在于计算不过关,再就是不能把计算结果化成最简分数,这一部分失分最

3、多。(四)应用题。学生失分较多,4题只有黄涛一人做对。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学生没有理解题目中所阐述的数量关系,不能正确列出算式;二是不认真读题、审题,没有弄清题目的意思,三是计算不过关;四是加上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三、对今后教学的启示:从检测卷的方向来看,我认为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1、立足于教材,扎根于生活。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忽视有些自己以为无关紧要的知识;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2、教学中要重在凸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

4、,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尤其是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题目,设计解题的策略,多做分析和编题等训练,让有的学生从“怕”解决问题到喜欢解决问题。3、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要学生说题目的算理,也许不一定会错,但有时他们是凭自己的直觉做题,不讲道理,不想原因。这点可以从试卷上很清晰地反映出来。要让学生掌握排除计算干扰的本领。4、关注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多做一些与生活有关联的题目,把学生的学习真正引向生活、引向社会,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5、关注过程,引导探究创新。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培养自觉发现新知、发现规律的能力。这样既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探索的科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习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