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最新)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014196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3.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最新)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2015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最新)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2015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最新)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2015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最新)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2015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最新)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最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最新)(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56个民族之间形成了一种怎样的民族关系?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 如何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复习提问,第七课 第二框,美丽的布达拉宫夜色,一、学习目标 1. 知道民族区域自治是基本民族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 明确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以及内涵,尤其对自治权的理解。 3. 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国情的必然选择,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二、重难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和优越性,1949,1954,1984,2001,年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被载入

2、宪法,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进入了法制化建设的新阶段,修改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的地位,扩大了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这些地方与其他省市有什么不同?,思考:你知道我国建立的5大自治区的名称是什么吗?,1947年建立内蒙古自治区,1956年建立新疆 维吾尔自治区,1958年建立宁夏 回族自治区,1958年建立广西 壮族自治区,1965年建立 西藏自治区,五个省级自治区的建立,内蒙古,西藏,广西,宁夏,一. 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们这里可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吗?,民族区域自治是不是不要国家统一的领导?,

3、自治机关是什么机关,它的职权与一般的地方国家机关有什么不同?,(1)含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国家统一领导,双重职权,既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又行使自治权。,前提和基础,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地位: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建立民族自治地方(首要问题),三级,自治区(5个),省一级,自治州(30个),设区的市级,自治县(旗)(120个),县一级,双重地位 一方面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 一方面又是国家统一领导下享有自治权的自治

4、地方。,思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首要问题是什么?,自治地方:自治区 自治州 自治县(旗),思考: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1200多个民族乡(镇),这些民族乡(镇)都是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不对。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包括自治旗)三级。民族乡(镇)是与乡、镇平级的行政单位,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3)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 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不包括党的机关和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既是地方国家机关,又是民族自治机关。,既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又行使 自治权。,双重地位:,双重职权:,(4)自治权的地位、含义、内容,地位: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

5、度的核心内容。 含义: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内容:立法自治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变通执行权、其他自治权。,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 自治权,其他自治权,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指导下,自主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经济建设事业;有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自治机关根据需要,经国务院批准有权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有权根据法律制定管理流动人口办法等。,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果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的实际情况,自治机关可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

6、大会有权依照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上级批准后生效。,自治机关自主地管理本地方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保护和整理民族文化遗产,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事业。,连连看,据统计,自1965年以来,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220件地方性法规和单性条例。,立法自治权,这体现了西藏自治区有什么权力?,西藏最神圣的时刻 雪顿节,在执行全国性法定节假日的基础上,西藏自治区还将“藏历新年”、“雪顿节”等藏民族的传统节日列入自治区的节假日。,根据西藏特殊的自然地理因素,西藏自治区将职工的周工作时间规定为35小时,比全国法定工作时间少5小时。,变通执行权,这体

7、现了西藏自治区有什么权力?,经济自治权,这体现了西藏自治区有什么权力?,在税收方面,全国只有西藏一直执行比全国低3个百分点的税收优惠政策,而且对农牧民一直免收各种税费; 在金融方面,西藏一直实行比全国低两个百分点的优惠贷款利率和低保险费率政策.,新疆地区的学校除了教授汉语外,还要开设民族语言课。,这体现了西藏自治区有什么权力?,文化管理自治权,(5)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根本上是由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2)从具体原因来讲,它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有着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历史特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现实情况: “大杂居、小聚居”的

8、民族分布特点社会基础 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政治基础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探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有哪些优越性?(意义),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西藏人民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组成了同甘共苦、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大家庭。西藏作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数百年来与祖国同命运、共发展。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包括西藏在内的中国领土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和蹂躏,面临被瓜分、肢解的厄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国家的统一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援下,西藏人民经过和平解放、民主改革,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和民族区域自治,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主动性、

9、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西藏走上了与全国同步发展的轨道。历史事实说明,没有国家的统一、富强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互助,就没有西藏社会的新生和跨越式发展;同样,没有西藏的繁荣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国家的完全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人民当家作主和西藏地方自治的有机结合,使得西藏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国家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先后6任(含现任在内)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10、会主任和7任(含现任在内)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均为藏族公民。此外,还有一批西藏的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公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有的还在中央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 。,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不会忘记他脱下带着自己体温的毛衣,送给藏族老阿妈。,不会忘记他从自己的血管里抽出900毫升的鲜血,抚养3个藏族孤儿,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形成三次较大规模的集中建设。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国家投资分别完成43项和62项重大工程。极大地促进了西藏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基础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1、

1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 作主;,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小结:,西藏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二者有何不同?,(1)与中央的关系相同,都是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都要受中央政府的管辖。 (2)都享有自治权,“自治”不是“独立”,自治权都服从国家主权,为了解决民族问题,为了解决祖国统一的 问题,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一定的自治权,拥有除外交、国防外的高度自治权,5个民族自治区,港、澳、台,含义,自治地方,自治机关,自治权,含义,内容,立法自

12、治权 变通执行权 经济自治权 文化管理自治权 其他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显著的优越性四个“有利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然性,符合 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知识体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我国的民族关系: 2、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3、我国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于民族的最重要知识点,随堂练习,1.根据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设立的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 ) 人民法院 人民政府 人民检察院 人民代表大会 A. B. C. D.,D,2.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我

13、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的国情 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我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A、 B、 C、 D、,D,基本,聚居,3.我们党的民族政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的基本理论同我国民族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这里所说的“我国民族的具体实际”是指( )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特点 “大杂居、小聚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分布特点 我国人口、资源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 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实际 A. B. C. D.,A,4、2009年,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0周年。50年来,西藏自治区发生

14、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充分体现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是 A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B保障民族自治权 C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 D坚持民族平等原则,A,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国务院公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四条规定,少数民族的节日由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人民政府按照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从这里可以看出,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 是该地方的最高权力机关 可以依法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关法规 有权根据国务院的授权制定行政法规 其自治权即立法和文化管理自治权 A B. C. D. ,B,(1)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保障少数民族对本民族自治地区的事务当家作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是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 (2)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部分,是在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必须执行国家的法律、方针、政策,服从中央的统一领导。 (3)题中观点把民族自治仅仅理解为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是不科学的。,辨析: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