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及计算方法总结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014007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及计算方法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及计算方法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及计算方法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及计算方法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及计算方法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及计算方法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及计算方法总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知识点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1.常见的天体类型闪烁的恒星、 轮廓模糊的星云 、 相对于星空背景有明显移动的行星 、 一闪即逝的流行 、 拖着长尾的彗星 、 发射了的人造卫星 。(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2.运动中的天体 相互吸引 、 相互绕转 ,形成天体系统。3.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 河外星系 其他行星系 太阳系 其他恒星系 地月系 银河系 4.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是 地球 ,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 太阳 ,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5.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为 水星 、 金星 、 地球 、 火星 , 木星 、 土星 、 天王星 、 海王星 。6.八大行星

2、的公转特征:绕日公转的方向具有 同向性 ,均为 自西向东 ;公转的轨道面具有 共面性 ;公转的轨道形状具有 近圆形 。7.八大行星中,属于类地行星(质量,体积,距日远近方面无特殊的地方)是 水,金,地,火 ,属于巨行星的是 木,土 天王星和海王星属于 远日行星 。小行星带位于 火星公转 轨道和 木星公转 轨道之间。8.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重要) 安全的宇宙环境 (太阳处于壮年期,八大行星和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适宜的温度 (原因: 日地距离适中 、 地球的自转周期适当 ) 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 (原因: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原始大气经过漫长演化) 液态水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

3、.太阳概况: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 气体球 ,主要成分是 氢 和 氦 ,表面温度约为 6000K (注意单位)2.太阳源源不断地以 电磁波 (波长由短到长分别为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主要能量集中在可见光)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3. 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 光热 资源,维持着地表 温度 ,和生物生长;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是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主要 能源 (矿石燃料和太阳能) 。4.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 核聚变 (四个氢原子核聚变为一个氦原子加能量) 。5.太阳的大气层结构从里到外分为 光球层 、 色球层 和 日冕层 。其中,只有 光球层 是人

4、们可以用肉眼直接观测到的。6.太阳活动最主要的两种类型是 黑子 和 耀斑 ,它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7.黑子发生在太阳的 光球 层,其现象是 光球表面常出现的一些黑斑点 ;耀斑发生在太阳的 色球 层,其现象是 色球某些区域有时突然出现大而亮的斑块 。太阳活动的周期是 11 年。8.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引起地球大气层(电离层)扰动,影响 无线电短波通信 ;扰乱地球磁场,出现 磁暴 现象;作用于 地区的大气,出现 极光 ;影响地球自然环境,诱发 自然灾害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北极圈 6634N 1. 北回归线 2326S 赤道 0 南回归线 2326S 南极圈 6634S 2.东经读数向东 递

5、增 ,向西 递减 ;西经度数向东 递减 ,向西 递增 ,据此我们便可以判断出是东经还是西经。南纬度数 向南 增大, 向北 减小;北纬度数向北 增大 ,向南 减小 。3.地球自转的旋转中心是 地轴 ,公转的环绕中心是 太阳 。4.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均为 逆时针 ,从南极上空看,均为 顺时针 。5.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恒星日 ,时长为 23时56分4秒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恒星年 ,时长为 365天6时9分10秒 。6.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变化规律是 除南北极点,各地为15度每小时 ;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变化规律是 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 近日点(7月初)

6、快,远日点(1月初)慢 (注意近日点与远日点的月份)。7.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 北极星 ,地轴与赤道平面 垂直 。春分3月21前后直射赤道8.地球的公转轨道面称为 黄道面 ,目前黄赤交角的大小是 2326 。黄赤交角的度数和 南北回归线 的度数相同,和 南北极圈 的度数互余。9对照地理填充图册10页的十一题(很重要)。注意二分二至日的位置,冬至12月22日前后直射南回归线夏至6月22日前后直射北回归线日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秋分9月23前后直射赤道10.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的周期是 回归年 ,时长为 365日5时8分46秒 。画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图。夏至次年春分春分秋分冬至11.昼夜交替产生

7、的原因: 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 ;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太阳日 ,时长为 24小时 ,它被用来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12.地球自西向东转,在同一纬度地区,相对来说,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 看到日出。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地方时要 早 。13.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做 晨昏线 。晨昏线把经过的纬线分割成 昼弧 和 夜弧 。晨昏线的判读,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就是 昏线 ,如果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它就是 晨线 。晨昏线的特点是 与太阳光线垂直 ; 平分赤道 ;每年只有在 春秋分 的时候晨昏线和经线圈重合。14.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会

8、发生偏移,这是由于 地转偏向力 的影响,其偏转规律为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 。15.地方时是因 经度 不同而产生的时刻。经度每差15,地方时差 1小时 ,经度每差1,地方时差 4分钟 。16.全球划分为 24 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 15 ,各时区都以 中央经线 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差相差 1 小时。17.经度相同,地方时一定 相同 ,区时一定 相同 。经度不同,地方时一定 不同 ,区时 可能相同 。这就是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18.原则上我们把 180经线 作为国际日界线,它是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从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日期 减 一天,从西十二

9、区进入东十二区,日期 加 一天。第一章 有关计算的方法总结 1.光照图时间信息判断技巧:(侧视图) 昼半球的中央经线是 A 点所在的经线,该经线上的地方时是 12 点。夜半球的中央经线是 D 点所在的经线,该经线上的地方时是 0 点或 24 点。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是 6 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 18 点。赤道上全年昼夜 平分 ,日出永远是 6 点,日落永远是 18 点。此刻,A点的地方时是 12 点,B点的地方时是 8 点,C点的地方时是 6 点,D点的地方时是 0 点。图示所示日期是 12月22 ,是 冬至 (节气)。分别说出A、B、C、D四点此刻的昼夜长短情况: A 出现极夜 B 昼短夜长 C 昼夜平分 D 出现极昼 此刻太阳直射纬线是 2326S A、B、C、D四点一年中能被太阳直射的是 C 点,不能被太阳直射的是 A,B,D 点。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