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技巧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013683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技巧(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验高考,找准薄弱点,课前自我诊断,【答案】诗人是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感情的。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是“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思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写出“衬托”方法的,给2分;进行具体分析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 【答案】韦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旅途漂泊中的凄清、失神、惆怅之情;郭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住宿在渔家所感到的温暖、愉悦之情。(答出韦诗中“灯前”表现出什么样感情的,给3分;答出郭诗中“灯前”表现出什么样感情的,给3分)

2、(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二、(2014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7分) 商调黄莺儿 赠燕 (清)张潮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珠帘半缄,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谢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3、作者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运用的表现手法。这道题只要求写出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比较简单。要正确解答这道题,需要先找出描写燕子的内容来。第一处“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燕子在泥中衔回落花,修补画栋上残破的彩绘花朵),燕子仿佛也有了人的思想,有了人的

3、感情。第二处“最难消王谢堂前憾”,化用了刘禹锡的乌衣巷中的句子,是用典。第三处“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这是作者想象之景,假设之景,虚写。第一处是实写,这里就是虚写,虚实结合。,【答案】拟人,用典,虚实结合。 4、散曲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感情?(4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燕子不衔泥而衔花,是要去修补画栋上面斑剥的花朵,目的是来表现雕梁画栋的破落,从而表现一种昔盛今衰的景况,进而抒发一种惜花伤春、感伤衰败的思想情感。 【答案】怜惜花朵零落,衔花去修补彩绘的房梁上斑剥的花朵。抒发了惜花伤春、痛惜衰败的感情。,规范答题,突破频考点,课堂探究悟道

4、,表达技巧,1 表达方式 2 表现手法 3 修辞方法 4 结构技巧,表达技巧 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对比等;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抒情方式分为直抒胸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手法常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结构技巧:照应、过渡、铺垫、伏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承上启下等。 表现手法(其它技巧):联想、想象、象征、衬托、渲染、烘托、悬念、对比、抑扬、托物言志、赋比兴、虚实结合、动静相衬、景情理合一等等。,01、比兴:渲染或导引 02、比喻:突出、化虚为实 03、比拟:形象生动 04、对偶:

5、整齐含蓄 05、对比:鲜明突出 06、用典:言简意丰,耐人寻味 07、双关:含蓄委婉、趣味 08、夸张:浪漫、突出醒目 09、借代:简练含蓄 10、互文:言简意赅 11、反问 、设问:承启深化 12、反复:强调突出,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一)鉴赏诗歌的描写手法 描写角度:上下,远近,俯视仰视 描写内容:所见,所闻,所感(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 描写方法: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 白描工笔,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1)正面描写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侧面描写: 白居易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作者从三个侧面表现夜雪之大:

6、从“衾枕冷”写,写被子、枕头的冷,衬托雪之大,这是从触觉的角度来写。从“窗户明”来写,这是视觉所见,雪越大,看到的越明亮,反映雪就越大。从“折竹声”来写,是听觉,雪大,积压在竹上的雪就多,竹子自然就会被压折,“折竹声”自然烘托雪大。,2、虚实结合: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现实为实,想象为虚;客观为实,虚构为虚;正面直接描写为实,侧面间接描写为虚。虚实结合指眼前的、现实的、具体的景、事与过去的、想象中的、虚构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表达某种思想感情。 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7、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后两句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3、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是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首联、颔联(物、静)描写自然美景:一阵新雨过后,青山翠谷越发显得静幽,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更令人感到秋意浓厚。明亮的月光照映着松林,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颈联描写动景(人、动):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少女们归来,莲叶浮动,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4、白描 工笔:白描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纯用线条勾勒,不加渲染烘托

8、的表现手法。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把经过选择的九种事物(意象),巧妙地排列开来,勾勒出荒远古道上秋风飒飒的凄凉景象,写出了“断肠人”眼中的凄凉景象,通过景象有力地烘托了人物的伤感之情。,工笔即细节描写,指用细腻的笔触对重点描写对象作精细地刻画和描绘,使读者有清晰、深刻的印象,这与白描大体勾画轮廓的方法恰恰相反。 如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作者描写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表达了漂泊异乡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抒情方式,在抒情方式上,直抒胸臆、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多为

9、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等。,直接抒情,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赏析】诗句开门见山, 直叙登上高台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怆凉意境,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联想到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朝雨”“柳色”除了写春色外,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答:“朝雨”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杨柳”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增加了浓厚的离别情意。,景与情的关系: 寓情于景:只写景,通过情感语

10、言来抒情 情景交融:景语即情语,“杨柳岸,晓风残月” 再如琵琶行中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融情入景:通过特定意象来抒情,(2)托物言志 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色彩。诗人塑造具体的诗歌形象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品格、情操、志向、理想),多见于咏物诗。 蝉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析】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的真理,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3)借古讽今(喻今、伤今)。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

11、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解析】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怀古诗。作者通过赞颂楚霸王项羽的英雄气概,谴责了宋王朝仓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为;简洁而有意味,颇显豪气。,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4)寓情于事: 诗人把自己的情感寓于叙事之中。 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在叙事中,寓含着作者急于回家与家人团聚的迫切心情。,(5)用典抒情:用典也叫用事,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白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用典有明用、暗用等。 用典作用: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用典可以拓展意境,使诗词

12、情意显得含蓄,达到字少意丰的效果。 理解用典,首先要熟悉典故来源,其次要理解典故与作者的关系(是自比,还是对比衬托),在此基础上,才可能理解作者借典故表达了什么情意 。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6)叙事抒情:在古风作品中比较常见。例如杜甫兵车行、白居易的卖炭翁等。,表现手法,1、联想 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相关联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例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人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柳叶的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绦t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运用巧妙的比喻,描

13、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2、衬托 就是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作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烘云托月;正衬和反衬两类。 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 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离家出征,心里是悲伤的,却用杨柳春风这样的明媚春光来反衬;清人王夫之指出这四句诗“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3、渲染 :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如: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诗歌前三句,诗人尽情渲染:自己新酿造出的米酒,微呈黄绿色,面上还有一些悬浮物细小如蚁;那酒正放在红泥抹的小

14、火炉上温着;这时天快黑了,看来要下雪了。经过这一番渲染,最后一句发问也就水到渠成:我想饮酒取暖,你能陪我喝一杯吗?,4、对比:对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如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前三句描写的昔日的繁荣热闹和最后一句描写的今日的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5、用典: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用事:

15、“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事。“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引用:“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实写。两幅鲜明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5、照应: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例如:楚江微雨里,建业(城)暮钟时。漠漠帆来重

16、,冥冥鸟去迟。(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楚江笼罩在细细微雨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照应题目, 引起“回忆”,写出少年的豪爽旷达,6、抑扬结合: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路边)杨柳(春)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先写汉文帝在宣室夜召曾被驱逐的臣子贾谊,“求贤”“虚前席”写汉文帝求贤心切,这是扬;但汉文帝并不为听取如何治国安民的大计,感兴趣的只是鬼神之事,足以表现其政治上的昏聩慵弱,这是抑。,7、从对方写起(反写法) 这是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