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高一生物课件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011813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4.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1高一生物课件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3.1高一生物课件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3.1高一生物课件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3.1高一生物课件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3.1高一生物课件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1高一生物课件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高一生物课件剖析(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趣味导学】 古诗“身处污泥未染泥,白茎埋地没人知”, 所描述的莲藕生长在水底污泥中,能从水中吸取所 需要的营养物质,并且排出代谢废物,而不需要的 物质却不能轻易地进入莲藕的细胞中。 请思考: (1)莲藕细胞的哪部分结构能阻止有害物质进入其内部? (2)淤泥等有害物质一定不能进入莲藕细胞吗?,一、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1.实验原理:动物细胞放在_里,细胞_,细胞内的物质 流出即可得到_。 2.实验过程及结果: 选材:猪(或牛、羊、人)的_稀释液 制作装片:用滴管吸取少量红细胞稀释液,滴一小滴在载玻片上, 盖上_,新鲜的(成熟)红细胞,盖玻片,清

2、水,涨破,细胞膜, 观察: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的正常形态(_倍镜_倍镜) 滴清水: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_,同时在另一侧用_ 吸引(引流法),注意不要把细胞吸跑 观察:持续观察细胞的变化 结果:凹陷消失,细胞体积_,细胞破裂,内容物流出,获得 细胞膜,低,高,蒸馏水,吸水纸,增大,二、细胞膜的成分 1. 2.成分与功能的关系: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_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脂质,磷脂,蛋白质,糖类,蛋白质,三、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病毒、病菌,抗体、激素,核酸,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靶细胞,识别和结合,胞间连丝,四、细胞壁 1.主要成分:_。 2.主要

3、功能:对植物细胞有_作用。,纤维素和果胶,支持和保护,【思考辨析】 1.辨析下列说法的正误: (1)实验中用显微镜观察刚制作的血液临时装片,目的是观察细胞膜 的成分。( ) 【分析】目的是了解红细胞的正常形态、特点,以便与引流操作后 的红细胞形成对照。,(2)癌细胞的细胞膜成分没有发生改变。( ) 【分析】癌细胞的细胞膜上产生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等物质,故其成分发生了改变。 (3)植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进行。( ) (4)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它的脂质成分越复杂。( ) 【分析】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2.思考下列问题: (1)如果实验过程不是在载物台上的载玻片

4、上操作,而是在试管中进行,怎样才能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 提示:红细胞破裂后,再经过离心、过滤就可获得纯净的细胞膜。 (2)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一定不能通过细胞膜吗?试举例说明。 提示:不一定,如病毒、病菌等可以通过细胞膜。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是相对的。核心导学讲练互动区萃取知识的精华 细研深究 突破重点,一、细胞膜的制备及成分 1.细胞膜的制备: (1)选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分析。 a.易吸水涨破,使内容物流出 b.避免去除细胞壁的环节 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避免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分离的环节。 红细胞数量多,材料易得。,无细胞壁,(2)取得红细胞后应先用适量的生理盐水

5、稀释的目的分析。 使红细胞分散开,防止凝集成块。 使红细胞暂时维持原有的形态。 2.细胞膜的成分:,【微点拨】实验中两种液体的作用 (1)生理盐水:使红细胞维持原有形态;使红细胞分散开。 (2)蒸馏水:使红细胞吸水涨破。,【拓展深化】细胞膜成分的鉴定 (1)蛋白质的鉴定。 细胞膜提取液加入双缩脲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利用蛋白酶处理细胞膜,细胞膜结构被破坏。 (2)磷脂的鉴定。 用溶解脂质的溶剂处理细胞膜,细胞膜被破坏。 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 用磷脂酶处理细胞膜,细胞膜被破坏。,【题组过关】 1.(2015重庆高一检测)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红细胞作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主要是因为( )

6、A.哺乳动物红细胞容易得到 B.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水中容易涨破 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膜结构 D.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容易观察到,【解析】选C。研究细胞膜的成分,需要避免其他膜结构的干扰,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核膜及其他细胞器膜,这样可获得较为纯净的细胞膜。,2.在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中,为获得新鲜的红细胞稀释液,向血液中加入的液体是( ) A.生理盐水 B.质量分数为12.5%的氯化钠溶液 C.蒸馏水 D.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葡萄糖溶液,【解析】选A。注意题干只是要得到红细胞的稀释液,而不是使红细胞破裂或皱缩;在质量分数为12.5%的氯化钠溶液和

7、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葡萄糖溶液中,红细胞都会失水皱缩;在蒸馏水中红细胞则会吸水涨破;生理盐水能够使红细胞维持正常的形态。,3.科学家将哺乳动物或人的成熟红细胞放进蒸馏水中,造成红细胞破裂出现溶血现象,再将溶出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在生物学上称为“血影”,那么,血影的主要成分有( ) A.无机盐、蛋白质 B.蛋白质、糖类 C.脂肪、蛋白质 D.脂质、蛋白质 【解析】选D。哺乳动物或人的成熟的红细胞没有核膜及众多细胞器膜,其在蒸馏水中吸水涨破后,内容物流出,只剩下细胞膜,故“血影”为细胞膜,其主要成分为脂质和蛋白质。,【误区警示】制备细胞膜实验的三点提醒 (1)操作时载物台应保持水

8、平,否则易使蒸馏水流走。 (2)滴蒸馏水时应缓慢,边滴加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同时用显微镜持续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变化。 (3)如果该实验过程是在试管中进行的,要想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红细胞破裂后,还必须经过离心、过滤才能成功。,【补偿训练】制备细胞膜时除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外,以下材料哪种也可代替( ) A.洋葱表皮细胞 B.口腔上皮细胞 C.大肠杆菌 D.香菇细胞 【解析】选C。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无核膜,也无众多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但其不具膜结构,去除细胞壁后可作为实验材料;洋葱表皮细胞、口腔上皮细胞和香菇细胞都属于真核细胞,有核膜和众多具膜细胞器与细胞膜混合,不适宜用作实验材料。

9、,二、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1)对细胞的作用: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2)对进化的意义:将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产生了原始的细胞,并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1)细胞膜选择性地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从而保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 (2)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具有相对性,如图: 图中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普遍性,体现了其相对性。,3.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 (1)一些细胞(如内分泌细胞)分泌一些物质(如激素),通过血液的传递运送到作用部位的细胞(靶细胞),被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成分为糖蛋白)识别,引起靶细胞的生理反应(图示如下

10、)。,(2)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直接接触,通过糖蛋白识别,将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示如下)。 (3)高等植物细胞间的识别主要是通过胞间连丝来实现的(图示如下)。,4.细胞膜功能图解:,【微点拨】细胞膜行使正常功能的前提条件是保持细胞活性,若细胞失去活性,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等众多功能将丧失。,【题组过关】 1.(2015宿迁高一检测)下图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示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B.图中乙细胞表示靶细胞 C.图中a表示信号分子(如激素) D.图中b表示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解题探究】 (1)图中甲细胞、乙细胞分别为什么细胞

11、? 提示:甲为发出信号的细胞,乙为靶细胞。 (2)图中a、b分别表示什么物质? 提示:a表示信号分子,b表示靶细胞膜上的受体。,【解析】选D。由图可知,甲细胞分泌的信号分子通过血液运送作用于乙细胞,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A项正确;乙细胞为接受信号分子的细胞,即靶细胞,B项正确;a由甲细胞产生,而后经体液运输作用于乙细胞,则a应为信号分子,C项正确;乙细胞通过其细胞膜上的b物质与a物质识别,则b应为靶细胞膜上的受体,D项错误。,【讲评建议】讲解本题时需要注意两点: (1)对于A项:借助“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举例”示意图,对三种方式进行对比分析,要求学生熟记,

12、并能分析相关图解。 (2)对于B项、C项和D项:引导学生剖析图解,获取图中有效信息,从而正确地判断出甲细胞和乙细胞的功能以及a和b所表示的物质。,【互动探究】 (1)图中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什么? 提示:蛋白质(或糖蛋白)。 (2)除图中方式外,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还有哪些方式? 提示:相邻细胞直接接触、细胞间的通道。,2.(2015大庆高一检测)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清晰可见 B.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确保细胞内部环境恒定不变 C.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有害物质无法进入细胞 D.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解析】选D。细胞膜在光

13、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有害物质也可能进入细胞。,3.(2015浏阳高一检测)细胞膜对物质进出细胞的控制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 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 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可以排出细胞 细胞内的核酸等重要成分不会流出细胞 环境中一切有害物质都不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A. B. C. D.,【解析】选A。细胞膜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可进入细胞,而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可以排出细胞;细胞内一些重要的物质,如核酸、蛋白质等不能经由细胞膜排出细胞。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是

14、相对的,外界的一些有害物质,如流感病毒,也可能会进入细胞。,【方法规律】细胞膜功能的类比记忆法 “学校的围墙”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学校的大门”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学校的传达室”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补偿训练】 1.下列有关细胞间信息交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同细胞之间必须相互接触才能传递信息 B.能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物质并不都是激素 C.高等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有信息交流作用 D.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利于整个生物体完成相应的生命活动,【解析】选A。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有三种: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但该化学物质不一定是激素;接触传递;通道传递,如胞间连丝。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

15、利于整个生物体完成相应的生命活动,这是信息交流的意义。,2.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活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利用PI鉴别细胞死活的基本原理是( ) 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 B.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 C.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 D.活细胞的细胞膜能阻止PI的进入,【解析】选D。活细胞的细胞膜可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水溶性染色剂(PI)不是细胞所需物质,因而不能通过活细胞的细胞膜。细胞死亡后,细胞膜及其他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丧失,溶于水中的物质(如PI)都可以通过,从而使细胞核着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