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教案

上传人:踏**** 文档编号:107011735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教案【教材简析】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四年级上册第八组的一篇说明文。作者路甬祥仅仅用了五六百字,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一百多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令人信服地说明了二十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目标】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交流感受;质疑问难。第二课时:读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文章的写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二十世纪为什么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从而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了解文章的说明方法,读中学写。【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 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2.检查课文熟读情况二、课题切入,直奔中心1

2、.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通过对课文的了解,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题目吗?因为它还不是一句完整句。二十世纪是一个科学发达,呼风唤雨的世纪。2.课文中哪一段说的和课题意思一样?课题的意思和文中第一段的意思完全一样,这是课文给我们的一个提示,这句话是课文要表达的主要意思。3.我们一起把这句话写下来。(学生齐读,相机板书)三、联系生活,精读品读1.整体感知,直奔重点:下面我们就围绕这句话去学习课文。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你认为课文中特别能让人感受到20世纪呼风唤雨的句子画下来,做个标记。默读课文时,注意边读边画。(1)学生自读自画,老师巡视。(2)学习第4自然段:在全班交流那些让人感受到20世纪呼

3、风唤雨的句子。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奥秘20世纪,电视、地球村在20世纪的时候,人类有程控电话、因特网、高速火车、远洋船舶,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让我们感受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出示第4自然段字幕(相机变字体为红色):(3)20世纪真是了不起的成就!课文举出的这么多成就,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呀?舒适和方便和我们的祖先比比看,哪儿更加舒适,哪儿更加方便?(4)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更加快乐,对这些改变,这些成就,你是什么样的心情?你能把这种高兴读出来吗?来,你把整段话读一读。(5)读了这段话为什么会使你这么强烈地感受到20世纪这么伟大的科学成就?作者是用什么办法来说明的呀?举事例、作对比举事

4、例,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拿现在的舒适、方便与过去的王公贵族来比。让我们也模仿作者的说明方法比一比吧: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相机进行句子训练:用下面的句式说说那时都没有什么,20世纪有了什么。那时没有没有也没有。20世纪有了有了也有了。(6)大家能感受到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好处吗?(7)运用这样的方法、列举出这么多例子,在说明的时候,更为形象了,更加生动了,对不对?同学们,我们能感觉到这么大的成就,这么大的变化都是20世纪的科学成就带来的,我们怎能不激动地表达(指板书)。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2.学习第3自然段:(1)我们从这儿感受到了20世纪呼风唤雨,还从哪

5、儿能感受到?再找找看,继续交流。第3自然段:“人们只能在神话中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出示第3自然段字幕相机变色)。有惊人的发展,发展速度特别快,好象一夜之间的变化。(2)了不起的变化!大家从这两句话感觉到20世纪的呼风唤雨,那么,我们祖先的我们祖先的幻想是什么呢?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的神仙。(3)现在,“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的神仙都实现了吗?A.千里眼是电脑上安装的显视屏,我在北京,别人在上海,可以通过电脑视频对话看见他们。(可视手机更神奇便捷)千里眼还有望远镜,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还有天文望远镜,可以看到地球以外的星星。B.天上的飞机在

6、天上飞就像是腾云驾雾。(宇宙飞船更了不起)C.电话就是顺风耳,千里之外一通电话就听见了,电话上还可以实现千里眼,电话上有可视屏,一拨电话一边用上千里眼,一边用上顺风耳了。(4)上节课我们看的电话就是可视的程控电话。同学们,这些幻想都实现了,其实,何止这么一点点幻想变成了现实,我们的祖先随便说一种幻想或者美好愿望,都实现了,你能举出一种吗?(5)同学们,在人类历史的上百万年间,我们20世纪利用科学技术实现了祖先那么多的幻想,实在太令人惊叹!文中有一句诗对此进行了称赞“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6)这句诗出自唐朝诗人岑参写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形容纷纷大雪好似梨花开放,我们来好好地读一读。

7、把这句诗用在这里来比喻科学发展之快再恰当不过了!学生齐读。(7)如果把20世纪的科学成就比作这场大雪,那你觉得怎样?变化大、变化快、变化多。(8)诗里面既能读出“快”,又能读出“多”,我们读读这句诗试试看。(9)我们祖先的幻想就是我们今天的现实,多么强烈的对比,你们感受到了吗?课文中为了说明这个成就,对比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你还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到这种对比?A.“人类在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B.“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10) 20世纪我们用科学技术实现了祖先那么多的幻想,我们怎能不赞叹(指板书)。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8、3.学习第2自然段:(1)还有哪些地方让我们感觉到20世纪的呼风唤雨?第2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总和”。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从原始社会到现在,也有巨大的科学发展,但是合起来没有我们今天科学这么发达,这说明科技特别发达。(2)“其改变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断句,再读。(3)是什么使我们发生了如此大的改观和改变?相机板书:科学发现 发明。(4)准确地说,是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了发现和发明,然后给我们人类带来了改观和改变。相机板书:人类。(5)大家能不能在课文中找出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从找到的事物看,发现和发明有区别吗?发现:是通过探索和研究看到或者找到前人没有找到的规律和现象。发明

9、:是创造的意思。(6)谁能用发现和发明说一句话?(7)指名读这段话。(8)大家一起回答:20世纪的呼风唤雨靠的是谁?20世纪又靠什么呼风唤雨?(9)师生对读两个设问句后强调:20世纪,人类利用科学技术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如此大的改观和改变,我们怎么能不说(指板书)。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四、回应开头,凸显中心1.课文学到这儿,你们有没有发现,无论是和过去的对此,还是举出的实例,都是在围绕一句话写的。哪一句话?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2.现在让你读这句话,你会用什么情感去读?3.让我们带着对课文的体会,带着丰富的情感把整篇文章,从头到尾小组合作着读读。五、拓展延伸,深化主题1.课文学到这儿,第一节课你们提出的疑问都解决了吗?2.课文中的问题虽然解决了,但是科学需要我们带着疑问不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现在,我们已经进入21世纪了,面对新的世纪,你还希望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奇迹来改善我们的生活?3.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要把生活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要想让我们的梦变成现实,我们小学生现在能做些什么呢?第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教育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