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k三级考试样题和详细讲解(1)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011724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DOC 页数:90 大小: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hk三级考试样题和详细讲解(1)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mhk三级考试样题和详细讲解(1)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mhk三级考试样题和详细讲解(1)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mhk三级考试样题和详细讲解(1)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mhk三级考试样题和详细讲解(1)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hk三级考试样题和详细讲解(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hk三级考试样题和详细讲解(1)(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三级)样题及详解试题简介与解题指导样卷详解样卷样卷录音文本 试题简介与解题指导一、听力理解 听力理解是试卷的第一部分,在试卷总分数中占三分之一。如果此部分得分偏低,将会影响整个考试成绩。能否顺利完成这部分测试会对考生的心理产生较大的压力,如果答不好甚至会影响整个考试过程。因此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争取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根据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大纲(三级)(以下简称大纲)的要求,听力理解部分测试,主要考查应考者在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对一般性交谈和讲话的听力理解能力,考查考生能否听懂正常语速的对话和讲话,包括所学大学基础课程的内容

2、;广播、电视中时事新闻、专题节目和娱乐节目;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常用的熟语、俗语。具体要求是:(1) 领会理解对话或讲话的基本大意或内容要点;(2) 跨越一般性语言、文化知识等障碍,获取所听语料的主要事实、关键信息和重要细节;(3) 根据所听语料迅速做出正确辨别、判断和推理;(4) 领会和把握说话人的倾向、态度、语气和情绪;(5) 听力速度为180220字分钟。听力理解部分考试由两部分试题构成:第一部分(15题):这部分试题都是由一个男声和一个女声进行的简短对话,然后由第三个人提出一个与对话有关的问题,考生只可以听一遍录音材料,然后从试卷上所提供的4个选择项中选择最恰当的答案。每一问题后有17

3、秒的答题时间。 第二部分(25题):这部分试题包括:由两人进行的一段内容为一般性交际对话;由一个人讲述的独白、讲演、故事、新闻广播、一般性论述或科普性短文等。其中,对话篇幅约为150200字;讲话篇幅为150400字不等。每段话之后提出若干问题,同样,每题只听一遍,每听完一个问题,考生应在试卷上的4个选择项中选择最恰当的答案。 听力考试内容包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以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科普知识。常考的场景有:借书还书、选课上课;准备论文、参加考试;医院就诊、应聘工作;体育运动、美容节食;逛街购物、餐馆用餐;旅游住宿、机场车站;邮局寄信、艺术欣赏;环境保护、天气气候;地理历史、风俗习惯等等。常见的

4、题型有:主题题、词汇题、推理题、语气题等。听力部分主要侧重理解、判断和归纳所听内容的主要信息,要求考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它不仅需要考生具有辨词、辨音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求考生具备在日常生活、学习的交际中正确理解对方言语信息的能力。短对话听力题主要有这么几类:1情景判断题,要求考生听懂谈话在何时何地进行的。所提问题诸如:男的/女的是在哪儿说这句话的?现在几点?等等。2话题内容判断题,要求考生回答谈话内容的相关问题,诸如:两人在谈论什么?从对话中可以知道什么?男的/女的的意思是?等等。3说话人语气、态度判断题,通常由交谈者一方询问另一方对某人、某事看法。所提问题诸如:女的认为衣服怎么样?男的/女

5、的对这件事怎么看?女的表现了一种什么心情?等等。4人物身份或关系判断题,要求考生听懂谈话双方的身份和关系。所提问题诸如:说话人可能是做什么的?男的和女的是什么关系?5特定词语、成语、惯用语理解题。所提问题诸如:男的/女的要表达什么意思?等等。众所周知,决定听力好坏的因素很多,如:考生辨音能力的强弱,对语法知识掌握的情况,词汇量的大小和词语运用的熟练程度,以及对录音材料涉及的背景知识的了解情况等。为了提高听力理解水平,除了平时多练习,注意积累以外,还要注意提高自己抓关键信息点的一些技巧。考生训练和考试时,可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抓住短对话的情景大意和谈话要点,捕捉关键词语 2学会抓住时间、地点、

6、人称、顺序、因果关系等方面的“标识语” 3根据上下文,推测谈话者的目的、意图及因果关系等 此外,平时练习时,还应注意掌握口语常用的表达格式,具体内容可参考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汉语水平考试部编写的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中的相关部分。同时,应加强“集中注意力”的训练,因为即使是母语为汉语的人,如果未经过很好的训练,也会出现“听了后头的,忘了前头的”这种情况。要做到有效的获取信息,训练时间的把握很重要,太长或太短都不好。开始时以每次15-20分钟为宜,以后逐渐增加到30-40分钟或者更长。二、阅读理解这部分试题主要分两个方面:一个是词汇部分,考查考生对所学词语的掌握情况,题量约占三

7、分之一;一个是理解部分,考查考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题量约占三分之二。大纲的具体要求包括:(1) 理解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获取阅读材料的主要信息和细节;(2) 把握和概括阅读材料的主旨;(3) 可以跨越个别文字、知识和文化障碍;(4) 可以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出阅读材料中隐含的一些内容;(5) 领会作者的态度、情感、语气、倾向等;(6) 把握具体语言环境中大纲规定范围内词语的语音、语义和用法;(7) 阅读速度为150190字分钟。这部分试题包括题材、体裁、语体、语言风格、长度等不同的阅读材料。阅读材料选自各种报刊、杂志、书籍,内容覆盖社会文化、经济生活、科技常识、人物活动、地理环境等

8、许多领域。每段阅读材料后面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有的问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有的问题考查词语运用。每道题有4个选择项,考生应选择最恰当的答案。(一)词汇部分:词汇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词汇量以及对词义理解的准确性。对词义准确、全面的把握是考查的核心内容。但同时它又是一种综合性测试,也就是说,这种考查不仅限于在词语的层面上,而是从语篇的水平上来测试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特别是常用词语知识的能力。这种题型要求考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法知识,还要具备较好的语篇分析理解能力,对常用词汇、常用的习惯用语、词语的语义差别和使用范围有较好的掌握。例如样卷中的第47题“无疑”这个词的意思,就要求考生根据文章的上下文来做

9、出判断。词语部分考试的短文第一句或头两句往往是完整句,没有空白,使考生有完整的起始信息,能把考生引入语境,最后一句一般也没有空白。因此考生完全可以在填空前对文章的大意有所了解。所需要填的词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靠局部信息帮助提示可以复原出来的词,一类是靠更大范围的信息才可以复原填写出来的词。局部信息包括词义、词汇用法、词语搭配和句子结构,一般在本句即可找到,所以比较容易。更大范围信息包括上下文内容,甚至是逻辑推理信息。这就需要考生从通篇的角度整体考虑了。汉语的词汇相当丰富,许多词往往不止一个词义,同时,许多词也有不止一个同义或近义词。发现这些词义之间细微的差别是一个重点。平时学习词语时,注意重

10、要的生词不要一个一个孤立地记,而要将同它经常搭配使用的词语结合起来记。比如:如果是一个动词就要把常与它搭配使用的介词、(作宾语的)名词一起记住。这样就建立了词与词之间的联系,形成一组组的短语或“格式”。到了考试时,句中已给出的与之搭配的词语也可帮助你做出正确的判别。(二)理解部分:理解部分主要测试考生的阅读能力,要求考生能综合运用汉语知识和阅读技能来理解汉语书面材料。考生在阅读过程中应做到:1抓住所读短文的中心大意,领会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态度;2理解关键词、短语和单个句子的意思,掌握文中重要的事实、数字等细节;3根据短文内容以及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做出一定的判断、推理、和引申。阅读理解的主要目的

11、是测试考生在词语、句子和语篇三个层次上运用语言知识理解汉语文章的能力。短文中也会有超纲词,但数量不是很多,有的可以根据上下文进行判断,有的是需要你跳过的词汇障碍。这就要求考生除了掌握大纲中的词汇、短语、习惯搭配外,还应具备较扎实的汉语语法知识、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包括两个方面:理解的准确性和一定的阅读速度。做题时,首先必须根据题目要求去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其次,必须在45分钟内根据题目要求读完十几篇短文,回答40道题。理解部分的题目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局部性问题,主要测试考生对某个句子或词语的理解。回答这类问题,关键是找到有关的段落、句子和词语,并能懂其意思。另一类

12、是综合性问题。如问文章的主题,或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或问文章是关于哪一方面的,或选择一个合适的标题。有一类综合性问题是在4句话中选择哪一句是对的或错的,这种题目或测试对某一段内容的理解,或测试对分散在各段的4句话的理解。 答题前先以较快的速度浏览全文。阅读时不要在某个词或短语上费时过多,只要了解文章题材和大意即可。但要特别注意各段的主题句和具体的数字、地点等。然后对照题目有针对性地阅读,以选出最佳答案。如对选项把握不大,也可采取排除法,将错误的选项逐个排除,剩下的一个即为正确答案。考生在平时训练中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是,阅读一篇短文时(文学欣赏类作品除外),首先要看懂文章的第一句。通常第一句或

13、第二句是文章的主题句,它点出了文章的主旨。然后浏览每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以便了解全文的梗概。另一个是,带着问题看每段文章,快速搜索题目要求的信息,并针对所给选项进行是非判断。属于理解细节的题,注意选项中哪一项与段落中所给的信息仔细比较,作出选择。属于对词语或句子内涵的理解题,应根据上下文进行判断。属于综合归纳、逻辑推理的题目,必须根据段落或文章的语篇意思加以思考判断,对题目涉及的文章主题、标题、作者的写作意图、作者对所论述事物的观点、倾向性等等都尽量搞得清楚一些。另外,考生在阅读训练时还必须注意力集中,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全部题目。三、书面表达根据大纲要求,这部分试题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汉语语言文

14、字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包括正确地书写汉字和语句,掌握句子连接的方式,掌握组句成段的表述习惯,掌握汉语书面表达的一般格式。要求考生能够使用书面语比较清楚地叙述事件的主要过程和具体细节;能说明和解释事物的基本事理和形成的原因;能阐述对某种现象的看法和理由;能比较具体地描写出事物的状态和主要特征。其中,作文题部分对写作中立意构思和谋篇布局的能力不做重点要求。书面表达部分试题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客观性试题(15题)。主要考查句子层面上的书面表达能力。这一部分有两种题型。考查的重点为: (1)常用句型和固定格式; (2)复句中的关联词语; (3)常用词组、短语和习用语; (4)句子成分在句子中的正

15、确位置; (5)强调、比较的方式; (6)各种词语之间的搭配和修饰。第一种题型:在一个句子中有一个或两个空儿,要求考生在所给出4个选项中挑选一个最恰当的填入其中(在答卷上画出该项字母),使其句型结构合理,上下句表达上正确。第二种题型:在一句话中,有4个下面画线的词语。去掉其中某一个词语会使句子成为病句。要求考生从中找出不能删去的那一个词语,在答卷上画出表示那一个词语的字母。 这两种题型对培养学生辨别正确的汉语和错误的汉语,养成正确使用汉语习惯很有好处。考生做这部分题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判别测试点类型,是语法类的还是词汇类的;二是从相关成分的关系角度观察各备选项正确与否。一般来说,错误大都属于词义、词汇用法、词语搭配、习惯用法、句子结构等方面的问题。这就要求考生有极高的语言敏感性,对许多常用搭配和习语要做到心里有数。一个词语,一个句子成分用得对错,常常取决于它所处的上下文语境。在做题时,要兼顾整体和局部。第二部分:主观性试题(给条件作文)。按照考试大纲,写作部分考试时间为35分钟。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说明中的要求写出一篇350字以上的汉语短文。给条件作文题型分为三类:“句首语写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