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测量技术基础讲义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004448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S 页数:90 大小:6.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章测量技术基础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第3章测量技术基础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第3章测量技术基础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第3章测量技术基础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第3章测量技术基础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章测量技术基础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测量技术基础讲义(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主讲人:秦涛 电话:18671076897 邮箱:heu_qt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GW-429,学习目标,如图所示,需要测量被测零件的外径为60h7,孔径为40 H7,长度为34,深度为28 ,按图样中标注的尺寸精度可选用什么量具进行测量?这些尺寸是否合格?如何判断?,+0.015,0,零件图样,第3章 测量技术基础,学习目标,第3章 测量技术基础,熟悉测量的基本概念 理解测量方法、计量器具的分类及常用的度量指标 掌握测量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重点:测量四要素 测量方法的分类:直接测量、间接测量 绝对测量、相对测量 计量器具的度量指标:分度值、刻尺间距 难点:量块的选用原则

2、量块按等和按级使用的区别,第3章 测量技术基础,第一节 概述,1,2,第二节 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第三节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第一节 概述,一 测量与检验,测量是指将被测量与具有确定计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被测量的量值的实验过程,量值:表示一个量大小的单位和数值 例如:1、5 ,第一节 概述,一 测量与检验,由此可知,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括以下四个要素:,(1)测量对象,(2)计量单位,主要指机械几何量,包括长度、角度、几何误差、表面粗糙度以及螺纹、齿轮的各种参数等,用以度量同类量值的标准量。我国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中,长度单位为米(m),角度单位为弧度(rad)及度(。)、分()、

3、秒(),常用:毫米(mm)、微米(m),第一节 概述,一 测量与检验,由此可知,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括以下四个要素:,(3)测量方法,(4)测量精度,测量时所采用的测量原理、测量器具和测量条件的总和,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的一致程度。测量结果越接近真值,测量精度越高;反之,测量精度越低,第一节 概述,一 测量与检验,检验是确定被测量是否规定的极限范围之内,从而判断产品是否合格,卡规,塞规,检验不需要(或不能)测得被测对象的具体量值,只需要判断其合格性,第一节 概述,一 测量与检验,卡规,塞规,第一节 概述,一 测量与检验,检定是指评定计量器具的精度是否合格的实验过程,是用标准仪器或标准量具,

4、按照规定的方法,确定量具或量仪是否合格的一种操作过程,主要是适用的对象不同: 检验:物理量; 检定:计量器具或计量仪器,第一节 概述,一 测量与检验,A、均对待测物理量而言; B、测量:仅只确定零件的实际尺寸是多少; 检验=测量+验证, 要综合地评价零件的合格性; C、测量是检验的一部分; D、检验有时要用到实际尺寸等参数;有时也可不测出具体数值,第一节 概述,二 长度计量单位和量值传递,常见的长度基准:,国际单位制,机械制造,精密测量,超精密测量,米(m)、毫米(mm)、微米(m)、纳米(nm),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米是光在真空中 1/299792 458s 的时间间隔内所经过的路程

5、的长度”。,第一节 概述,二 长度计量单位和量值传递,为了保证量值的准确和统一,将米的定义一级一级的传递到计量器具上,从而保证量值的准确一致 我国长度量值传递系统从最高基准谱线向下平行传递,即端面量具(量块)系统和刻线量具(线纹尺)系统。其中尤以量块传递系统应用最广,第一节 概述,三 量块,量块又称块规,是一种无刻度的标准端面量具,用特殊合金钢制成,线膨胀系数小,不易变形,且耐磨性好。 量块有长方体和圆柱两种,常用的是长方体,第一节 概述, 量块上有2个相互平行的极为光滑平整的测量面和4个非测量面,两测量面之间具有精确的工作尺寸(如图中的l ) 量块中心长度 对应于量块未研合测量面中心点的量块

6、长度(如图中的 l c) 标称长度 量块上标出的尺寸,三 量块,第一节 概述, 标称长度到10mm的量块,其截面尺寸为30mm9mm 标称长度大于10mm到1000mm的量块,其截面尺寸为35mm9mm,三 量块,第一节 概述, 标称长度5.5mm的量块,标称长度刻在上测量面上; 标称长度5.5mm的量块,标称长度刻在上测量面的左侧平面,三 量块,第一节 概述,(1)按制造精度分为五级: 0,1,2,3和K级 0级精度最高 ,3级精度最低,K级为校准级 量块的“级”主要是根据量块长度极限偏差和量块长度变动量的允许值来划分的 (2)按中心长度的检定精度分为六等: 1,2,3,4,5,6 1等精度

7、最高,6等精度最低 量块的“等”主要是根据检定时测量的不确定度和量块长度变动量的允许值来划分的,三 量块,第一节 概述,按“级”使用时,以量块的标称长度为工作尺寸,即不计量块的制造误差和磨损误差,它们将被引入到测量结果中,使测量精度受到影响,但因不需要加修正值,因此使用方便 按“等”使用时, 用量块经检定后所给定的实际中心长度尺寸作为工作尺寸。但在检定量块时,不可避免的存在测量误差,从而引入到测量结果中 因此,在高精度的科学研究、测量工作中应按等使用,而在一般测量时按级使用,以简化计算,量块按“等”使用比按“级”使用的测量精度高,三 量块,第一节 概述,稳定性、耐磨性、准确性、研合性(两个量块

8、测量面相互接触,在不大的压力下做切向滑动就能贴附在一起的性质),三 量块,第一节 概述,二 长度计量单位和量值传递,GB/T6093-2001规定有17种套别,例:91,83,46,38等,间隔0.01;从1.01,1.021.49 49块 间隔 0.1;从 1.5 ,1.6 1.9 5块 间隔 0.5;从 2.0 ,2.5 9.5 16块 间隔 10;从 10 ,20100 10块 1.005 1 0.5 各1块,以83块一套为例,选用原则: 同尾; 去尾; 尽量少 (4),第一节 概述,例:组合37.875 与28.325,37.875,-1.005,第一块:,第二块:,第三块:,第四块:

9、,36.87,-1.37,35.5,-5.5,30,28.325,-1.005,27.32,-1.32,26,-6,20,三 量块,第3章 测量技术基础,第一节 概述,1,2,第二节 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第三节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第二节 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一 计量器具的分类,计量器具按原理、结构特点及用途可分为:,一 计量器具的分类,指测量时体现标准量的计量器具,通常用来校对和调整其它计量器具,或作为标准量与被测量进行比较 标准计量器具又分为: (1)定值标准计量器具:只能体现某一固定量值,如量块、直角尺等; (2)变值标准计量器具:能体现某一范围内多种量值,如线纹尺、多面棱体等,第二节

10、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一 计量器具的分类,第二节 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高度游标卡尺,一 计量器具的分类,第二节 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一 计量器具的分类,第二节 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表面粗糙度量仪,一 计量器具的分类,又称极限量规,是一种没有刻度(线)的专用计量器具,用于检验零件要素的实际尺寸及形状、位置的实际情况所形成的综合结果是否处于规定的范围内,从而判断零件是否合格。 量规不能获得被测几何量的具体数值,只能判断零件是否合格,如光滑极限量规、螺纹量规、功能量规等,第二节 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螺纹量规,一 计量器具的分类,是一种可将零件定位,能够检测较多或较复杂几何量的夹具型式的专用计量器具 它

11、在和相应的计量器具配套使用时,可方便地检验出被测零件的各项参数。如检验滚动轴承用的各种检验夹具,可同时测出轴承套圈的尺寸和径向或端面跳动等,第二节 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二 计量器具的度量指标,计量器具的刻尺或刻度盘上,两相邻刻线中心之间的距离 说明:a) 用长度单位表示,与被测量的单位和标在标尺上的单位无关 b) 为了便于读数,刻度间距一般为1-2.5 mm,第二节 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刻度间距,二 计量器具的度量指标,计量器具的刻尺或刻度盘上,相邻两刻线所代表的量值 说明:a)用标注在标尺上的单位表示 b)当某计量器具上有多个刻度尺,且它们的分度值不全相同时,通常以最小的分度值代表该计量器具

12、的分度值,第二节 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分度值,二 计量器具的度量指标,计量器具的刻尺或刻度盘上,相邻两刻线所代表的量值 说明:c)对于数显式仪器,其分度值称为分辨率,指计量器具显示的最末一位数所代表的数值 d)一般来说,分度值越小,计量器具的精度越高,第二节 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二 计量器具的度量指标,计量器具是指计量器具所指示或显示的最小值到最大值的范围,第二节 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决定了测量工件的公差,二 计量器具的度量指标,计量器具所能测量的从最小值到最大值的范围,第二节 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测量范围,决定了测量工件的尺寸,二 计量器具的度量指标,第二节 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计量器具的示

13、值与被测量真值之差 说明:a) 一般可用适当精度的量块或其它标准计量器具,来检定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 b) 由于真值不能确定,实际上用的是约定真值,指在测量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一般510次)所得示值的最大变动范围 示值稳定性又称为测量重复性,通常以测量重复性误差的极限值(正、负偏差)来表示,二 计量器具的度量指标,第二节 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指计量器具对被测量变化的反应能力 量仪的响应变化除以激励变化:S= L/X=输出/输入 两者为同一量时为“放大比”或“放大倍数” 比如都是长度值时,Ka/i(灵敏度=刻度间距/刻度值),指能引起计量器具示值可觉察变化的被测量的最小

14、变化值,说明:a) 越精密的计量器具,其灵敏限越小 b) 灵敏度和灵敏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例如:分度值均为0.001mm的齿轮式千分表与扭簧比较仪,它们的灵敏度基本相同,但就灵敏限来说,后者比前者高,二 计量器具的度量指标,第二节 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指在接触式测量过程中,计量器具的测头与被测表面之间的接触压力 说明:测量力太大会引起弹性变形,测量力太小则影响接触的可靠性,从而降低测量精度,指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往、返两个方向测量时所得到的两个测量值之差的绝对值,说明:由计量器具中测量系统的间隙、变形和摩擦等原因引起的,二 计量器具的度量指标,第二节 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指为消除

15、计量器具的系统误差,用代数法加到测量结果上的值 说明:计量器具的修正值的大小与示值误差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指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导致测量值不能确定的程度,说明:计量器具的不确定度是一项综合精度指标,它包括示值误差、示值稳定性、回程误差、灵敏限以及调整标准量误差等的综合影响,不确定度用误差界限表示,二 计量器具的度量指标,第二节 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二 计量器具的度量指标,第二节 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三 测量方法的分类及特点,第二节 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三 测量方法的分类及特点,第二节 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第3章 测量技术基础,第一节 概述,1,2,第二节 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第三节 测量误差与

16、数据处理,一 测量误差的概念,第三节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绝对误差是指测量的量值x与其真值x0之差,即 = x - x0 测量误差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因此,真值可以表示为 x0 = x ,一般情况下,被测量的真值是不知道的。在实际测量时,常用相对真值或不存在系统误差情况下的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来代表真值,一 测量误差的概念,第三节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相对误差 是指绝对误差 与真值 x0之比。由于真值不知道,因此在实用中常以被测量的测得值 x 代替真值 x0 进行估算,即,被测量的大小相同或近似时,可用绝对误差比较测量精度的高低; 被测量的大小相差很大时,则用相对误差比较测量精度的高低,二 测量误差的来源,第三节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二 测量误差的来源,第三节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指计量器具本身所具有的误差 包括计量器具的设计、制造和使用过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