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5.6.练习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699633 上传时间:2017-10-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5.6.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5.6.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5.6.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5.6.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5.6.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5.6.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5.6.练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必修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测验【一】1 (2009 高考海南单科)1956 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旨在A 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B 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C 提高人民群众水水平 D 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2有关“双百”方针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党领导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B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C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D提出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二】3 (2009 广东文科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A20 世纪 70 年代 B20 世纪 80 年代 C20 世纪 90 年代 D21 世纪初4. (2009 浙江文综)电影高考 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

2、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 ”的歌曲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 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 “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5.(2008 广东)建国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是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C“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 D“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6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教育拨乱反正,在全国引起巨

3、大反响的是A恢复高考制度 B邓小平“三个面向”的题词C实施普及义务教育 D高校扩大办学自主权【三】7.下列新中国科技成就产生的顺序是: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培育出杂交水稻A、 B、 C、 D 、 8被西方媒体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是A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 B “银河”系列计算机的诞生C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 D “神舟号”飞船发射成功9(12 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有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

4、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 以巨大的鼓舞,经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 据新华社电【材料二】 神舟六号尚在在这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经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入 1 元钱,将会产生 7 元至 12 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中国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崇尚科学、爱好和平的中国,一定会和平利用太空资源、让太空真正为人类造福。 据新华社电问题:(1) 根据材料一, “垄断空间技术”的是哪两个国家?当时两国的地位反映了怎样的国际格局? (3 分)(2)

5、 材料一、二在阐述不同时期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意义时,侧重点有何不同?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为何有这样的差异?(9 分)历史必修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测验【一】1.(2008 江苏)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 5 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A 重视道德的意义 B 肯定人的意义 C 强调知识的作用 D 推崇君主权威2古希腊智者学派的出现,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这种理论是 A 水是万物的本原 B 人生而平等 C 人是万物的尺度 D 美德即知识

6、3 “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名言出自A普罗塔戈拉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柏拉图5提出“认识你自己”名言,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的人是A普罗塔戈拉 B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6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和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分别是 A老子和苏格拉底 B孔子和苏格拉底 C孔子和泰勒斯 D老子和普罗塔戈拉 7公元前 5 世纪,希腊城邦孕育出一个新的思想流派智者学派,他们的主要观点有 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 从认识社会转移到认识自然 提倡怀疑,反对迷信 以培养公私兼顾的好公民为自己的任务 A B C D 8.在古希腊,提出“逻各斯” (即规定着的理性)的主张

7、的A、斯多亚学派 B、百科全书派 C、柏拉图 D、康德【二】9 (2009 广东)古希腊人将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的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的A民主思想 B无神论思想 C科学思想 D人文主义思想10(2008 广东)15 世纪,意大利人开始用各种地方性通俗语言文字翻译拉丁文圣经 ,这一现象说明A天主教会已经放松思想控制 B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已经有了较大的影响C人文主义思想在意大利兴起 D通俗语言文字取代拉丁文成为官方文字11.(2008 山东)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A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B 心灵美

8、比形体美更珍贵 C 人的出类拔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 D 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12.(2008 海南)文艺复兴时期,有的人文主义者提出:精通古典即可成为上帝造物中的最优秀者。这表明他们强调对古典的学习和研究A 只是与人的世俗生活相关 B 只是与人的宗教生活相关C 可以显著提升个人的素质 D 须符合对古典的传统阐释13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 ”学说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C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 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创立14右图反映了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是A罗马教皇兜

9、售赎罪券B教皇修建教堂 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文艺复兴的影响15文艺复兴运动高潮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是英国的戏剧作家 A但丁 B彼特拉克 C达芬奇 D莎士比亚 161417 世纪,西欧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这场运动的前三杰是指 薄伽丘 达芬奇 但丁 彼特拉克 A B C D 17一位近代意大利文艺评论家曾把某书与但丁的神曲并列,称之为“人曲”,该书是A.哈姆雷特 B.九十五条论纲 C.圣经 D.十日谈 1816 世纪的西欧兴起了宗教改革,这场运动发端于 A瑞士 B德国 C法国 D尼德兰19文艺复兴的实质是 A古典文化的复兴 B古典文化的改造 C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 D旨在维护中世纪神学的地位2

10、0德意志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是 A加尔文 B马丁路德 C康德 D哥白尼 21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有 批判神权统治 鼓吹人性解放 信奉思想自由 “信仰得救”的信条 A B C D 22.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具有人文主义色彩,是因为他强调:A、 “因行称义” B、 “信仰得救” C、 九十五条论纲 D、 “先定论”【三】23 (2009 海南)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

11、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A.君主立宪的观点 B.革命权利的学说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思想24 (2009 海南)19 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 18 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 ”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学说”的提出者是A孟德斯鸠 B狄德罗 C洛克 D伏尔泰25 (2009 北京)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A反对宗教神学,强调三权分立 B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C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 D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26(2009 江苏)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A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 B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C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D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27.(2009 安徽)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 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 ”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A 人文主义 B 民族主义 C 天赋人权说 D 三权分立学说28与启蒙运动的兴起直接相关的因素有 西欧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 天主教会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