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科教育教学理论考试试卷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699549 上传时间:2017-10-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学科教育教学理论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美术学科教育教学理论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美术学科教育教学理论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美术学科教育教学理论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术学科教育教学理论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学科教育教学理论考试试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庙李中心校美术学科教育教学理论考试试卷学校: 姓名: 分数: 一、填空(每空 1 分,共 30 分)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始终贯彻“_”的工作方针。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_与_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3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 ,了解学生 的需求,帮助学生 , 。发挥评价的 ,促进学生在 上的发展。4新课标是从学生学习活动方式考虑,划分出 、 、 、 和 四个学习领域。5与本标准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

2、中的 作为评价的基础,注重 与 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 评价。6 美术教学过程的 、表现活动的 和评价标准的 ,提供了最适宜的环境。7 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也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8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 两类。9美术课程应适应 要求,面向 ,以 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 ,为促进学生 的形成,促进他们 奠定良好的基础。二、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8 分)1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A. 以综合课程为主 B. 以分科课程为主 C .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 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2新课程

3、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 )A. 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 B. 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C . 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 D. 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3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A充分地传授知识 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 C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 D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5下列哪项不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内容( )A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B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

4、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C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D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6 “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 )A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根据学生成绩的优、中、差分班教学 C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D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美术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是 ( )A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B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C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D 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E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F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8下列哪项不属于第一学段

5、“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评价建议( )A能否动脑筋用可塑性材料,制作简单的物体或动物形象。 B是否认识常用颜色。C能否大胆、创造性地表现自己所见所闻和所想所感。 D是否对美术课感兴趣。9 “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是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哪个学段阶段目标。(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三、判断(每题 1 分,共 7 分)1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材的单纯的执行者转变为开发者。 ( )2新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是以综合课程为主。( )3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实验新

6、课程的过程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 ( )4在美术活动中基本上不存在标准答案,某些活动中也不存在“对”与“错” ,美术活动是一种极富个性与想象力的创造性活动。 5美术学习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不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 )6在重视教师与他人对学习状况进行评价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7美术课应该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培养,放手让学生动手,教师不能指导。( )四、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1谈谈你对“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为主体”的认识。 (5 分)2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的总目标是什么?(5 分)五、案例分析(第 1 小题 20 分,第 2 小题

7、 15 分,共 35 分)请根据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谈谈你的感想。案例 1:在纸浮雕一课巡回辅导过程中,我发现有位同学趴在桌上睡觉。我走过去, 轻轻推醒他那是王鹏。我问他: “你为什么不做作业? ”“不会。 ”他看也不看我,回答道。 “那你会什么?”“什么也不会,美、 术、课。 ”他摇了摇头, “跟我就没缘!”我递给他一张纸:“ 你会撕 纸不?”“那谁不会?”他朝我翻了一眼。“你随便撕给 老师看看。 ”他抓起纸,三下两下撕起来,然后又把纸从桌上抛到地下。我说:“你随便拾一 张你撕的 纸块给老师,老师有用。 ”他想也不想,弯腰抓起一块丢在桌上。我把纸块在桌上摊平,问他:“你看这纸块像什么,能看出来

8、吗?”好一会儿,王鹏说话了:“像什么像像长江吧。 ”“好,太好了。你很有 艺术细胞嘛,怎么能说和美术无缘呢?”同学们都围了上来。我向前面的同学要了块蓝色卡片纸,递给王鹏, “把你撕的纸块贴在这张蓝色卡之上。 ”王鹏很快完成。“你能把长江 经过的省、市标出来吗?”“能。 ”这 次他答得很干脆,随后,他找出地理书,工工整整标上各省、市地方。一张“长江图” 完成了。我把这幅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大家都赞叹不已:有意思,太有意思了。学校“迎新年第十届美 术作品展 ”,我展示了王鹏的“长江图” 。地理老师告诉我,王鹏后来很偏爱地理课。案例 2:泥条头像教学案例分析 环节一: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

9、科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同学们会搓 长长的泥条 吗?”“会”。 “我们来试一试,看谁搓的长,搓的粗细均匀。 ”我在巡视的时候,很自然的把两个同学的泥条接到了一起,顿时,他俩的泥条成了全班最长的。其他同学也受到了启发,他们把泥条接到了一起变成了长长的泥条。环节二:制作泥条头像前,学生自由分组后,我 说:“为了更好的做出头像,两位同学商量一下,你 们打算怎样分工?” 有的学生说: “我用泥条把瓶子盘起来。 ”有的学生说:“ 我来做五官和头发。 ”环节三:学生在做完头像后,把作品摆到前面一起欣赏,我说:“ 自己的作品哪些地方是最值得夸耀的,你们小组介绍一下。 ”一组同学上来,一位拿者头像

10、,另一位向大家介绍成功的地方。一位介绍完后,另一位还可以补充。通过这样, 让他们感受到这是他们友好合作的成果。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附答案一、填空(每空 1 分,共 30 分)1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2甄别、选拔3学业成绩 多方面的潜能 发展中 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教育功能 原有水平4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5客观事实 评价 教学 形成性6情趣性 自由性 多样性 创造活动7综合性学习8欣赏9素质教育 全体学生 学生发展 审美能力 健全人格 全面发展二选择题(每空 2 分,共 14 分)1A2B3B 4A 5D 6C 7D 8C 9C三、判

11、断题(每题 1 分,共 6 分)123 4 567四、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10 分)1 (要点):第一,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生应该是学习活动的主体(1 分) 。第二,教师不应该成为课堂活动的唯一中心,应该更多地成为一位平等交流中的主持人、引导者,成为课堂活动的有效的组织者,正确地引导和促进学生发展(2 分) 。在教师的(主导)引导下,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2 分) 。2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

12、、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2 分)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1 分)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2 分)五、案例分析1 (要点)教师对美术学习中的“弱势生” ,一方面是指出方向、找出差距、树立信心,一方面又要实实在在地帮助他解决实际问题,要落实到实处。该教师对这位不喜欢上美术课的学生不是“一棍子打死” ,而是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用教师的真诚和爱心对学生多几分赞美,少一些批评、指

13、责,为学生的进步、进取,多一分宽容之心,循循善诱地进行个别辅导。 (6 分)教师机智地抓住了这一契机,把个别学生的“美术与我无缘”这种消极的学习态度,转化成了一种积极的教学资源。 (3 分)这种资源的价值体现在:(1) 学生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保护。作为教师,没有对出现的个别“异端”进行粗暴处理,而是及时为该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民主的探索氛围。这样既保护了该学生的积极性,又激发了该学生学习的欲望,这是“以人为本”现代教育理念的一次很好的体现。 (2)该学生获得了一次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机会。本案例中教师根据该学生的特长,让他在想象成“长江”的蓝色卡纸上标上各省、市地方的位置,这既符合该学生喜欢地理的需求,又是美术学科知识的拓展延伸,该学生在绘图表现的过程中,在找到了学习自信的同时又进行了想象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3)该学生同时也受到了一次潜移默化的人生观的教育。显然,这样的教育,学生是终身受益的。 (11 分)2 (要点)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明白通过合作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2 分)这是合作前的预演,通过商量、讨论,使学生明白,我接下来要做什么。可以直奔主题,避免在做的时候,一些同学无所事事。 (5 分)整堂课始终渗透着合作的精神。接泥条、讨论分工、合作完成头像、一起介绍头像特点,都在不经意间培养了孩子的合作精神。而且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合作,主动探究合作的效率,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