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工院通信系统概论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994127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4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工院通信系统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常工院通信系统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常工院通信系统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常工院通信系统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常工院通信系统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工院通信系统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工院通信系统概论(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章 通信系统概论,1.1 通信系统的组成 1.2 通信系统分类与通信方式 1.3 信息及其度量 1.4 主要性能指标 1.5 通信发展趋势,返回主目录,本章讨论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信息及其度量 评价通信系统性能的指标 简要介绍几种通信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1 通信系统及其模型,通信的目的是传输含有信息的消息,信息是消息中所包含的对于接收者是新知识的内容,语言、文字、数据、图象是人们常用来交流信息的形式,但是这些语言、文字、数据、图象本不是信息而是消息。因此,通信可以定义为信息传输或消息传输。实现信息传递所需的一切技术设备和传输媒质的总和称为通信系统。,1.1.1 通信系统模型,

2、通信的过程就是把发送端消息传送或交换到接收端的过程。图 1-1描述了一个点与点之间的通信系统模型。,图 1-1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图中信息源产生信息流,其作用是把各种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称之为消息信号或基带信号。电话机、电视摄象机和电传机、计算机等各种数字终端设备就是信源。前者属于模拟信源,输出的是模拟信号;后者是数字信源,输出离散的数字信号。,发送设备的基本功能是将信源和信道匹配起来,即将信源产生的消息信号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变换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需要频谱搬移的场合,调制是最常见的变换方式。对数字通信来说,发送设备常常又可分为信源编码与信道编码。信道是指传输信号的物理媒质。,

3、在无线信道中,信道可以是大气(自由空间),在有线信道中,信道可以是明线、电缆或光纤。有线与无线均有多种物理媒质。媒质的固有特性及引入的干扰与燥声直接关系到通信的质量。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需要对实际的物理媒质建立不同的数学模型,以及反映传输媒质对信号的影响。,噪声是通信设备中各种设备以及信道中所固有的,通常是人们所不希望的。噪声的来源是多样的,它可分为内部噪声和外部噪声,而且外部噪声往往是从信道引入的,因此,为了分析方便,把噪声源视为各处噪声的集中表现而抽象加入到信道。,接收设备的基本功能是完成发送设备是反变换,即进行解调、译码、解码等。它的任务是从带有干扰的接收信号中正确恢复出相应的原始基带信

4、号来,对于多路复用信号,还包括解除多路复用,实现正确分路。受信者是传输信息的接收终端,其作用是将复原的原始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消息。,上述通信系统模型概括地描述了一个通信系统的组成,它反映了通信系统的共性。通信原理就是围绕着通信系统模型而展开讨论的,并将根据研究的对象以及所关注的问题不同而使用不同形式的更具体的通信模型。,1.1.2 模拟通信模型和 数字通信模型,通信系统中信源发出的消息可分为连续消息和离散消息两大类。连续消息是消息的状态连续变化或的不可数的,如连续变化的语音、活动图片等。离散消息则是指消息的状态是可数的或离散的,如符号、数据等。,在通信系统中消息是变换为电信号进行传递的,按照变换

5、时电信号取值参量不同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相应地按照信道中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通信系统可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模拟通信系统传输模拟信号的通信系统。我们知道,信源发出的原始电信号是基带信号的含义是指信号的频谱从零频附近开始,如语音信号为3003400Hz,图象信号为06MHz。,由于这种信号具有频率很低的频谱分量,一般不宜直接传输,这就需要把基带信号变换成其频带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并可在接收端进行反变换。完成这种变换和反变换作用的通常是调制器和解调器。,经过调制以后的信号称为已调信号。已调信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携带有信息,二是适合在信道中传输,三是信号的频谱具有带通

6、形式且中心频率远离零频,因而已调信号有称频带信号。,需要指出,消息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传递过程中,不仅仅只有连续消息与基带信号和基带信号与频带信号之间的两种变换,实际通信系统中可能还有滤波、放大、天线辐射、控制等过程。,由于调制与解调两种变换对信号的变化起决定性作用,而其他过程对信号不会发生质的变化,只是对信号进行了放大或改善了信号特性,因而被认为是理想的而不予讨论。,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如图1-2所示。通过比较可知,图1-1中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就是图中的调制器和解调器。,图1-2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数字通信系统是传输数字信号的通信系统。数字通信涉及信源编码/译码、信道编码/译码、数字调制/解调、

7、数字复接、同步以及加密等技术问题。数字通信系统模型如图1-3所示,图1-3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信源编码与译码: 信源编译码可以提高通信的有效性。,通过信源编码减少码元数目和降低码元速率,即通常所说的数据压缩。码元速率将直接影响传输所占的带宽,而传输带宽有直接反映了通信的有效性。当信息源给出的是模拟语音信号时,信源编码器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以实现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信道编码与译码: 信道编译码可以提高通信的可靠性。,数字信号在信道传输时,由于噪声、衰落以及人为干扰等,将会引起差错。为了减少差错,信道编码器对传输的信息码元按一定的规矩加入保护成分(监督元),组成所谓“抗干扰编码”。接收端的信道

8、译码器按一定规则进行解码。从解码过程中发现错误或纠正错误,从而提高通信系统抗干扰能力,实现可靠通信。,数字调制与解调:数字调制就是把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向高频搬移,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频带信号的过程。基本的数字调制方式有振幅键控ASK、频移键控FSK、绝对相移键控PSK、相对(差分)相移键控DPSK。对这些信号可以采用相干解调或非相干解调还原为数字基带信号。,但在一些有限信道中,传输距离不太远且通信容量不太大时,数字基带信号无需调制,可以直接传送,称之为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其模型中就不包括数字调制与解调环节,如计算机局域网络中的数据通信。,同步与数字复接:同步是使收、发两端的信号在时间上保持步

9、调一致,同步是保证数字通信系统有序、准确可靠工作的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按照同步的功用不同,可分为载波同步、位同步、群同步和网同步。 数字复接就是依据时分复用基本原理把若干个低速数字信号合并成一个高速的数字信号 ,以扩大传输容量和提高传输效率。,需要指出的是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的区别仅在于信道中传输的信号种类。模拟信号经过数字编码后可以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传输,如数字电话系统就是以数字方式传输模拟语音信号的。数字信号经过模拟调制也可以在模拟通信系统中传输,计算机数据基带信号经过调制解调器(Modem)进行正弦调制,就可以通过模拟电话线路传输。,1.2 通信系统分类与通信方式 1.2.1 通信系统的分类

10、,1. 按传输媒介分类:按传输媒介分,通信系统可分为有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两大类。有线通信是用传输线作为传输媒质完成通信的,如市内电话、有线电视、海底电缆通信等。,无线通信是依靠电磁波在空间传播达到传递消息的目的,如短波电离层传播、微波视距传播、卫星中继等。表1-1列出了常用的传输媒质及主要用途。,表1- 1常用传输媒质及其用途,2. 按调制方式分类:通信系统按照是否采用调制,可分为基带传输系统和频带(调制)传输系统。基带传输是将未经调制的信号直接传送。频带传输是对各种信号调制后传输的总称。通信系统可以采用的调制方式很多,表1-2列出常用的调制方式及其用途。,表1-2 常用调制方式及其用途

11、,3. 按信号特征分类 按照信道中所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相应地把通信系统分成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4. 按消息的物理特征分类 根据消息的物理特征不同,通信系统可分为电话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图象通信系统,由于电话通信最为普及,因而其他通信业务常常利用公众电话通信系统进行。未来的综合业务数字通信网中各种业务的消息都能在一个统一的通信网中传输。,1.2.2 通信方式,对于点与点之间的通信,按消息传递的方向与时间关系,通信方式可分为单工、半双工及全双工通信三种。 单工通信,是指消息只能单方向传输的工作方式,因此只占用一个信道,如图1-4(a)所示。广播、遥测、遥控、无线寻呼等就是

12、单工通信方式的例子。,图 1 - 4单工、 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方式示意图 (a) 单工; (b) 半双工; (c) 全双工,图 1 - 5并行和串行通信方式示意图 (a) 并行传输; (b) 串行传输,半双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都能收发消息,但不能同时进行收和发的工作方法,如图1-4(b)所示。例如,使用同一载频的对讲机,收发报机以及问询、检索、科学计算等数据通信多时半双工通信方式。,全双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收发消息的工作方式。一般情况全双工通信的信道必须是双向信道,如图1-4(c)所示。普通电话、手机都是最常见的全双工通信方式,计算机之间的高速数据通信也是这种方式。,在数字通信中,按

13、数字通信代码排列是顺序可分为并行传输和传行传输。并行传输是将代表信息的数字序列以组的方式在两条以上的并行信道上同时传输,如图1-5(A)所示。,并行传输的优点是节省传输时间,但需要传输信道多,设备复杂,成本高,故较少采用,一般适用于计算机和其他高速数字系统,特别使用设备之间的近距离通信。,串行传输是数字序列以串行方式一个接一个地在一条信道上传输,如图1-5(B)所示。通常,一般的远距离数字通信都采用这种传输方式。,1 .3信息及其度量,前已指出,信号是消息的载体,而信息是其内涵。任何信源产生的输出都是随机的,也就是说,信源输出是用统计方法来定性的,对接收者来说,只有消息中不确定的内容才构成信息

14、;否则,信源输出已确切知晓,就没有必要再传输它了。,例如,若通信的一方告诉另一方一件很有可能发生的事件:“今晚看到的月亮比昨天的大”,与告诉另一方一件非常不可能发生的事件:“今晚看到的月亮将比昨天的大十倍”相比,后一消息含有的信息显然要大得多。因为在接收者看来,前一事件很有可能发生,不足为奇,但后一事件却极难发生,听后使人惊奇。,这表明消息含有的信息可以有量值的多少,而且,我们可以感觉到,事件越是不可能,越是使人惊奇,信息量就越大。,根据概率论知识,事件的不确定性可用事件出现的概率来描述。可能性越小,概率越小;反之,概率越大。因此,消息中包含的信息量与信息发生的概率密切相关。消息出现的概率越小

15、,消息中包含的信息量就越大。,假设P(X)是一个消息发生的概率,I 是从该消息获悉的消息,根据上面的认知,显然I 与P(X)之间关系反映为如下规律: (1) 信息量是概率的函数,即 I =f P(x) (2) P(X)越小,I 越大;反之, I 越小,且 P(x) 1 时,I 0 P(x)0 时,I ,(3) 诺干个相互独立事件构成的消息,所含信息等于各独立事件信息量之和,也就是说,信息量有相加性,即 I P(x1)P(x2)= I P(x1)+ I P(x2)+ ,综上所述,信息量与消息I出现的概率P(x)之间的关系应为 (1.3-1) 信息量的单位与对数底数a有关。a = 2时,信息量的单

16、位为比特(bit);a = e 时,信息量的单位为奈特(nit);a = 10时,信息量的单位为十进制单位为哈特莱。目前广泛使用的单位为比特。,例 1 1 设二进制离散信源,以相等的概率发送数字0或1,则信源每个输出的信息含量为 I (0) = I (1) = 2 =2 2 =1 bit (1.3-2) 可见,传送等概率的二进制波形之一(P=12 )的信息量为1比特。同理,传送等概率的四进制波形之一(P=14 )的信息量为2比特,这时每一个四进制波形需要用2个二进制脉冲表示;传送等概率的八进制波形之一(P=18 )的信息量为3比特,这时至少需要3个二进制脉冲。,综上所述,对于离散信源,M 波形等概率(P=1M )发送,且每个波形的出现是独立的,即信源是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