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与检测技术3.4电容式传感器-2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993699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8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3.4电容式传感器-2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3.4电容式传感器-2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3.4电容式传感器-2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3.4电容式传感器-2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3.4电容式传感器-2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3.4电容式传感器-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感器与检测技术3.4电容式传感器-2(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4 电容式传感器,3.4.1 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3.4.2 电容式传感器主要性能 3.4.3 电容式传感器的特点和设计要点 3.4.4 电容式传感器等效电路 3.4.5 电容式传感器测量电路 3.4.6 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 3.4.7 容栅式传感器,3.4.4 电容式传感器等效电路,L包括引线电缆电感和电容式传感器本身的电感; r由引线电阻、极板电阻和金属支架电阻组成; C0为传感器本身的电容 Cp为引线电缆、所接测量电路及极板与外界所形成的总寄生电容 Rg是极间等效漏电阻 极板间的漏电损耗和介质损耗、极板与外界间的漏电损耗和介质损耗,低频等效电路,传感器电容的阻抗非常大,L和r的影

2、响可忽略 等效电容C=C0+Cp, 等效电阻ReRg,高频等效电路,电容的阻抗变小,L和r的影响不可忽略,漏电的影响可忽略 ,其中C=C0+Cp,而rer,由于电容传感器电容量一般都很小,电源频率即使采用几兆赫, 容抗仍很大,而R很小可以忽略,因此,此时电容传感器的等效灵敏度为,当电容式传感器的供电电源频率较高时,传感器的灵敏度由kg变为ke,ke与传感器的固有电感(包括电缆电感)有关,且随变化而变化。,3.4 电容式传感器,3.4.1 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3.4.2 电容式传感器主要性能 3.4.3 电容式传感器的特点和设计要点 3.4.4 电容式传感器等效电路 3.4.5 电容式传感器

3、测量电路 3.4.6 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 3.4.7 容栅式传感器,3.4.5 电容式传感器测量电路,(1) 运算放大器电路 (2) 脉宽调制电路 (3) 调频电路 (4) 双T型电桥电路,(1). 运算放大器式电路,最大特点:能克服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的非线性,Cx是传感器电容 C是固定电容 u0是输出电压信号,运算放大器式电路原理图,由运算放大器工作原理可知,结论:从原理上保证了变极距型电容式传感器的线性 假设放大器开环放大倍数A=,输入阻抗Zi= 因此仍然存在一定的非线性误差, 但一般A和Zi足够大,所以这种误差很小。,(2). 差动脉冲调宽电路,利用对传感器电容的充放电使电路输出脉冲的宽

4、度随传感器电容量变化而变化 通过低通滤波器就能得到对应被测量变化的直流信号,差动脉冲调宽电路原理图,uAB经低通滤波后,就可得到一直流电压U0为,式中 UA、UBA点和B点的矩形脉冲的直流分量; T1、T2 分别为C1和C2的充电时间; U1触发器输出的高电位。,C1、C2的充电时间,式中 Ur触发器的参考电压,设R1=R2=R,则得,结论:输出的直流电压与传感器两电容差值成正比,设电容C1和C2的极间距离和面积分别为d1、d2和S1、S2,差动变极距型 差动变面积型,特性:差动脉冲调宽电路能适用于任何 差动式电容式传感器 并具有理论上的线性特性,(3) 调频电路,当被测信号为零时,C=0,振

5、荡器有一个固有振荡频率f0,,当被测信号不为零时,c0,此时频率为,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测至0.01m级位移变化量 易于用数字仪器测量,并与计算机通讯,抗干扰能力强,(4)二极管双T型电路,电源为正半周 D1短路 D2开路, 电容C1被充电 影响不予考虑, 电容C2的电压 初始值为UE,若二极管理想化,当电源为正半周时,电路等效成一阶电路,电路的特点 :,线路简单,可全部放在探头内,大大缩短了电容引线、减小了分布电容的影响; 电源周期、幅值直接影响灵敏度,要求它们高度稳定; 输出阻抗为R,而与电容无关,克服了电容式传感器高内阻的缺点; 适用于具有线性特性的单组式和差动式电容式传感器 。,优点:,采用直流电源,其电压稳定度高 不存在稳频、波形纯度的要求 也不需要相敏检波与解调等 对元件无线性要求 经低通滤波器可输出较大的直流电压 对输出矩形波的纯度要求也不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