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保定历史备战会考(历史陈淑芬老师)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993671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10.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河北保定历史备战会考(历史陈淑芬老师)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2017年河北保定历史备战会考(历史陈淑芬老师)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2017年河北保定历史备战会考(历史陈淑芬老师)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2017年河北保定历史备战会考(历史陈淑芬老师)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2017年河北保定历史备战会考(历史陈淑芬老师)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河北保定历史备战会考(历史陈淑芬老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河北保定历史备战会考(历史陈淑芬老师)(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避免伪应考 实现百日有实效,话题一:研究中考按图索骥 话题二:两本兼顾不吃小亏 话题三:立足课堂例说复习 话题四:于时序中备十周年,课标 课本 中考说明 中考试题 教辅资料,中考试题研究,识记,理解,运用,识记重要的史实和观点 理解通过对史实的分析、概括、比较得出相应的观点,因此理解不仅仅知道表象,而且了解它为什么是这样的,和为什么说它有这样的影响 运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已知的现象或者方法解释另外的现象,或者是历史现象或者是现在事物,或是社会的或是个人的。,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 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

2、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搜集资料、掌握证据和独立思考,初步学会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和评价。,识记、理解、运用互相关联不可分割,识记离不开理解,有了理解和识记,才能运用。 用盖房子做比喻,识记是砖瓦,理解是对蓝图,盖的过程就是运用了。,一、识记的考查,11年30题(1)材料一反映了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这次科技革命中,我国有些成果走在了世界前列,请用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具体史实加以说明。 12年29题(1)19世纪后期,德国因为经济强大,就“理所当然”在欧洲索取领导地位。为此它组建了哪一军事侵略集团?(2分)最终给德国造成了

3、什么恶果? 13年29题(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裕仁天皇发动了哪些战争。(4分),14年30题19 世纪,欧洲、美洲许多国家成功践行了启蒙思想,其主要史实有哪些? 15年28题(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依据材料内容判断出亚历山大二世的农奴制改革)(2分) 15年29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建设就吸取了这一教训,请举一例说明。(2分),13年27题读图,回答问题。(6分) (1)图一著作的问世,标志着人类社会又一伟大思想的诞生。该思想的诞生与图二所示的党的指导思想的确立相距多少年? (2)上述思想的成功实践各自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4分)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

4、会主义国家,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在短短的三个月内,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不少有利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文化教育的法令。这些法令对资产阶级的利益表现了热忱关切的态度,对地主阶级利益没有根本的触动,对广大农民的要求缺乏任何积极的反映。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南京临时政府主要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代表资产阶级利益,(14年)13.1914年,农工商部向各省发出长篇通饬(通令),提出欧战正是“工商业发达之转机”,公布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棉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在维持之列。此

5、后,农工商部又多次发出训令,要求所有公共机关的日用消耗品一律专购国货。材料表明 A欧洲列强减少了对华商品输出 B“实业救国”主张出现 C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D南京国民政府重视发展工商业,11年11.右图数据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签订了 A. 南京条约 B. 瑷珲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时间是抓手,12年13右图中,所示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B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创 C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 D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11年16.从1880 年到1914 年,西欧城市人口的比例几乎上升了40%。美国纽约和费城在1820 年各有居民10万人,到1870年,分别达到94万人

6、和67万人。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新航路的开辟 B.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推动 D.罗斯福新政的实施,12年16人民日报的“元旦社论”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成为民众了解党和国家政策的风向标。下列社论发表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是 A在伟大爱国主义旗帜下巩固我们的伟大祖国 B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C在十五大精神指引下胜利前进 D迎接新世纪的曙光,15年11右侧是山西举人刘大鹏在光绪三十一年(注:光绪元年为1875年)某天的日记,其中部分字迹印刷不清。这部分字迹应是 A兴办洋务 B兴办学堂 C停止科考 D结束帝制,(15年)15.下列茶缸是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定做并流

7、传至今的生活用品,其中定做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二、理解的考查,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2011年课标,不从进程中就不能理解事件的价值,不从历史的进程中就不会知道它为什么发生。以洋务运动为例不把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联系起来,就不能理解洋务运动的作用,它是近代化的起步,是追求独立富强迈进的重要一步。只着眼于洋务运动之后的三四十年,用李鸿章的话说办了一辈子洋务也就是裱糊匠而已,只看到甲午惨败,卖国条约签订,洋务运动就一无是处,几年后的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清政府名存实亡以及十年之后清政府真的败亡,洋务运动既没有富国也不能救亡。,

8、11年,16.从1880 年到1914 年,西欧城市人口的比例几乎上升了40%。美国纽约和费城在1820 年各有居民10万人,到1870年,分别达到94万人和67万人。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新航路的开辟 B.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推动 D.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工业革命对城市的影响,13年,17右图所示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文艺复兴的推动 B英国的殖民扩张 C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英国开展了工业革命,对经济结构的影响,14年,16.“极其漂亮的廉价棉织品给人民大众带来的利益(19世纪)贫苦阶层也能像18世纪的中上层人士那样穿得非常整洁,甚至享受服装的乐趣。”该现象

9、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珍妮机的出现 B纺织工厂的涌现 C火车投入运营 D远洋轮船的使用,工业革命对人们 的服装影响,(15年)16.欧洲人前所示见的世界各地的商品,如烟草、蔗糖、棉布、咖啡、可可等在西欧市场大量上市;欧洲人食用肉类必不可少的香料,其中进口量骤增30倍。与此同时,欧洲商品的海外市场也大为扩展。可见新航路的开辟 A使欧洲与其他洲之间建立起直接商业联系 B使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 C使欧美主要国家社会巨变 D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是否对主要事件完成理解,理解的考查,如理解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的影响,还可推及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的影响,更注重社会生活。,靠阅读新材料来考查对课本结论的理解,

10、三、运用的考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通过搜集资料、掌握证据和独立思考,初步学会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和评价。,三、以史佐论(搭桥建屋)运用,10年在上述背景下,我们仍然认为列宁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拓者。请用所学的中外史实加以说明。 11年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哪些史实是这一经验的体现? 12年(2)当今德国经济再次强大,它在欧洲再次索取领导地位的一幕能否重演?(2分)请结合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从多角度论证你的判断。 13年通过三个问题,天皇发动那些战争,犯了哪些罪行最后问你怎么看待日本

11、天皇,是个典型的论从史出评价人物。,14(2)材料认为,2023年“脱美入亚” 也许会成为日本政客的现实选择。你是否同意这一看法?( 2 分)请结合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从多角度论证你的判断。(6分) 15 (1)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黄海海战失败的教训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建设就吸取了这一教训,请举一例说明。 (2)在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建设日趋现代化的今天,材料二认为,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建设仍然要吸取黄海海战失败的教训,你是否认同这一看法?试结合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多角度论证,2011年33题(2)请结合所学的中外现代史相关知识,概述党和政府在1979 年提出对台方针的

12、背景。(8 分),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提高了国际地位;国际地位提高 中美关系正常化,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美关系改善,美国对中国的影响 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国内政策已做调整 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世界的主流意识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8 分),2012年31题(2)当今德国经济再次强大,它在欧洲再次索取领导地位的一幕能否重演?(2分)请结合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从多角度论证你的判断。(6分),德意志民族是个善于吸取历史教训的民族;从德国的历史,民族特性角度 欧洲一体化进程符合德国的利益;从欧洲对于德国的现实利益来看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

13、主题;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制约了霸权主义;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使各国联系密切,机遇、挑战并存 国际大环境来看,2014年29题(2)材料认为,2023年“脱美入亚” 也许会成为日本政客的现实选择。你是否同意这一看法?( 2 分)请结合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从多角度论证你的判断。(6分),日本实用主义的立场(或传统);历史上看 日本丧失世界经济第二的宝座;现实自身经济地位的衰落 欧盟一体化解决领土争端的成功范例;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 东亚崛起,中国强大从日本的对手来看(6分),2015年29题(2)在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建设日趋现代化的今天,材料二认为,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建设仍然要吸取黄海海战失

14、败的教训,你是否认同这一看法?试结合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黄海海战的教训深刻; 中国历史惨痛的教训 中国军队的装备尚未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中国现状势力并不乐观 中国周边的形势不稳定;周边一些国家的军队装备不断更新中国周边不利因素。,多角度论证是这几年连续考查的形式,虽有难易不同,但是形式一样,是复习中的难点重点 一类课本所学知识观点的论证,具有较强的史实调遣能力即可,一类是通过对材料的理解确立新观点,论证新观点,这就又多了一层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难度叠加提高。 读懂,概括,运用,【例1】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是: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

15、,反对旧文学。斗争锋芒集中指向封建正统思想孔孟之道。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多角度概述当时矛头指向孔孟之道的原因。(6分),1袁世凯大搞复古读经,是为复辟帝制做舆论准备,激起人们对于儒家文化的愤恨。 2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留学国外的人数越来越多,反对传统文化接受4西方传统思潮是当时的潮流。 5国内近代教育的发展,科举制度被废除。 6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促进了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例2】材料一:他首先让报纸公开讨论农民问题,借助舆论力量化解来处封建地主的阻力,同时下令成立一个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他见条件成熟,立即使农奴改革进入公开化,把早先成立的秘密委员会正式更名为农民

16、事务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他还下令让各地的封建地主成立委员会,主持改革事宜。 材料二: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讲,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请结合所学知识以及上边文字,多角度论证他这样做的必然性。 答案: 工业革命的影响使资本主义是当时世界发展的潮流。 对外战争的失败。 国内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很大,农民反抗不断。 启蒙思想的民主平等自由对俄国的影响。,【例3】有人说,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也有人说洋务运动是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你赞同哪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论证你自己的观点。,我赞同第一个观点,我国自此开始引进机器,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