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功率放大电路讲义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993549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章功率放大电路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第7章功率放大电路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第7章功率放大电路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第7章功率放大电路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第7章功率放大电路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7章功率放大电路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章功率放大电路讲义(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频电子技术,第1章 功率电子电路 第2章 谐振功率放大电路 第3章 正弦波振荡器 第4章 振幅调制、解调和混频电路 第5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参考书: 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7章、第8章) 2、电子线路(非线性部分)谢嘉奎主编,功率放大电路 功率电子电路 电源变换电路,第1章 功率电子电路,1.1 功率放大电路概述 1.2 乙类功率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原理 1.3 实用乙类功率放大电路 1.4 直流稳压电源,1.1 功率放大电路概述,输出级:给负载提供足够大的功率功率放大电路。,功率放大器的特点: (1) 输出功率要足够大。 (2) 大信号工作,分析方法用图解法。 。 (3)提高效率成为重要的关

2、注点。 (4) 非线性失真矛盾突出。 (5)功率器件的安全问题必须考虑。,1.功率放大器主要指标 (1) 输出功率Po,(2) 效率C 定义:输出信号功率Po与直流电源提供功率PD之比, 用C表示,即 (3)晶体管的管耗PC PC=PD-Po 结论:提高效率是一个重要问题。,功率放大电路的分类 4种工作状态:按功率管导通时间的长短 甲类(A)、乙类(B)、甲乙类(AB)、丙类(C),功率管运用状态通常靠选择静态工作点来实现。,(1)甲类工作状态,特点:非线性失真小 静态工作点Q的位置较高(ICQ大) 效率太低,特例:没有收到信号时,电源仍供给功率(ICQ0),这些功率将转化为无用的管耗。,(2

3、)乙类工作状态 晶体管半周导电,半周截止。,特点:效率提高了(直流电流为零) 问题: 非线性失真大(波形只有半周) 解决:在电路结构上加以弥补。,(3)甲乙类工作状态 介于甲类和乙类之间的工作状态, 静态工作点Q较低,靠近截止区。,特点:效率略低于乙类 此类状态可以克服乙类特有的交越失真。,(4)丙类工作状态 工作点Q选在截止区内,晶体管导通时间小于半个周期。 特点:效率更高 应用:主要用于高频功率放大器中。,各类功放效率的比较 甲甲乙乙丙。 理想情况下,甲类功放的最高效率为50%, 乙类功放的最高效率为78.5%,丙类功放的最高效率可达85%90%。 丙类功放要求特殊形式的负载,不适用于低频

4、。低频功放只使用前 3 种工作状态。 ,注意:提高效率是功率放大器的研究方向,1.2 乙类功率放大电路,乙类必须采用两管轮流导通的推挽 (Push-Pull) 电路。,互补推挽功放,特点,T1 与 T2互补对称,性能分析,(1)静态工作点,注意:静态时, T1、T2都不可能导通, 处于截止状态。 结论:静态时,电路不消耗功率。,(2)动态分析,vi 0时,T1 导通,T1与RL组成射极输出器; vi 0时,T2导通, T2与RL也组成射极输出器。 在输入信号一个周期里, T1、T2交替工作, 在负载RL上合成一个完整的输出波形。 ,(3)性能分析 (图解法),vi 0,T1 导通,画负载线 (

5、过 Q 点,斜率为 - 1/RL ),充分激励,尽限运用时:,求性能指标:,尽限运用时:,尽限运用时:,非尽限运用: 激励不足,Vcm 减小,引入电源电压利用系数 表示 Vcm的减小程度。,求最大管耗:,功放性能随 变化的特性:, 小时,PD 、Po 、 C 小; 等于1 时,PD 、Po 、C 最大。,功率管选择:,【例1】 功率放大电路如图所示,已知,功率管的极限参数为,试求:(1)最大输出功率,,并检验功率管是否安全工作。,时的输出功率,(2)电路在效率,单电源供电的乙类互补电路(OTL),1电路特点,2工作原理,单电源供电电路等效为 VCC/2 和 VCC/2 的双电源供电电路。, 负

6、载串接大容量 CL,等效为直流电源(VCC/2)。, 单电源供电,【例2】 单电源功率放大电路如图所示,已知,,试求:最大输出功率,、电源供给的最大功率,最高效率和功率管集电极最大损耗功率。,1.3 实用乙类推挽功率放大电路,从原理电路到实用电路,还需解决如下问题:, 交越失真 加偏置电路; 互补管难配 准互补推挽电路; 安全 过载保护(过流保护);,一、交越失真(交叉失真),结论:乙类推挽放大器所特有的失真交越失真。,交越失真输出电压波形在衔接处出现的失真,克服交越失真的途径,在输入端为两管加合适的小正偏电压,使其工作在甲乙类。,只要 VBB 取值合适,上下两路传输特性起始段的弯曲部分就可相

7、互补偿,合成传输特性趋近于直线,在输入正弦电压激励下,得到不失真的输出电压。,二、常用的甲乙类电路, 二极管偏置电路, VBE 扩大(倍增)电路,二极管偏置电路,特点:二极管交流电阻很小,可认为交流短路,因此偏置电路不影响输入信号 vi (t) 的传输。 二极管具有温度补偿作用高热稳定性,甲乙类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加正向偏置的常用形式,(b)图:VBE 扩大(倍增)电路,R1 构成电压负反馈电路,反馈电路的输出电阻很小,不影响信号的传输。,优点: (1)调R1、R2比值调偏置 (2)R1引入电压反馈,使“输出电阻”很小,不影响交流传输。 (3)具有热补偿作用。,甲乙类性能的计算: 由于偏压较小,

8、静态电流很小, 所以一般仍按乙类功放计算。 ,【例3】 在电路中,已知,(1)求负载上能获得的最大功率。 (2)求最大输出信号功率时电源的功耗、集电极功耗(单管)和效率。,(3)选用功放管VT1、VT2的极限参数,三、准互补推挽电路,1. 问题的提出,互补推挽电路要求两只功率管特性配对,难以实现。,2. 解决办法,采用复合管取代互补管,构成准互补推挽电路。,复合管的基极电流iB等于第一个管子的iB1,所以复合管的性质取决于第一个晶体管的性质。,T1、T3 为NPN管,T2、T4 为PNP管,它们是互补的。,准互补推挽电路,R1和R2 作用: 分流反向饱和电流 目的: 提高功放的温度稳定性。,四

9、、保护电路,注意:正常情况下, 保护电路不工作。,1.4 直流稳压电源,任务:将电力网交流电压变换为电子设备所需要的直流电压。,整流:将交流电压变换成单极性电压的过程。,滤波:使整流输出电压波形平滑。 稳压:获得稳定的直流电压。,一、整流滤波电路 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能可实现整流。 1.半波整流,加滤波电容的半波整流滤波电路,二极管的平均电流为输出整流电流,输出整流电压,二极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2 全波整流电路,全波整流滤波电路,3 .桥式整流电路,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三种整流滤波电路性能比较 1. 输出整流电压:全波、桥式比半波大 2. 输出整流电流: 3. 纹波电压:全波、桥式比半波

10、小 4. 二极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二极管对耐压的要求) 半波、 全波: ; 桥式: 5. 流过二极管的平均电流(二极管最大整流电流) 半波: 全波、桥式: 结论:全波和桥式性能比半波电路好,桥式比全波简单, 桥式应用最广。,【例8.1】 某桥式整流滤波电路,已知输入为50 Hz、220 V交流电压,负载电阻RL = 120 ,要求输出直流电压VO = 48 V。(1)流过二极管的整流电流和二极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各为多少?(2)确定电源变压器匝比。,电感滤波电路,二、串联型稳压电路 目的:输出电压不受输入电压和负载变化的影响。 原理:,三极管调整管(与负载串联),稳压电路的实质:利用负反馈进

11、行自动控制电路,达到稳定输出电压Vo的目的。,比较放大电路单管放大电路、差分放大电路、集成运放等。,串联型稳压电路,计算输出电压: 深度负反馈估算,调节R1和R2的比值,输出电压就可调,取样比,T5 调整管,工作在放大区。,T1、T2 组成差分放大器作为比较放大器。,调节过程:若 VI 或 RL 变化使 VO 增加,VO VS (VREF 不变) VC2 = VB5 VCE5 VO ,【例8.2】 电路如图所示,设电源变压器次级电压的有效值,稳压管VDZ的VZ = 6 V,试计算:(1)VI =?(2) 电位器在中间位置,VO = ?调整管的VCE = ?(3)计算此电路输出电压的调节范围。,练习: 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如图所示,变压器次级电压的有效值 ,负载 ,试求:,(1)负载电流IL (2)每个二极管最大整流电流和最大反向电压;电容器C的耐压VC应为多少?,由理想运放A和三极管VT组成的稳压电路如图所示。(1)标出理想运放A的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2)简述稳压原理(以VI增大为例)。(3)稳压管的稳定电压为VZ,试推导输出电压VO的表达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