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977219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135 大小:4.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5页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5页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5页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5页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剖析(1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 2013年4月 中铁五局建筑公司试验室,2,一、主要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3.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3,二、本讲义主要内容 1.前言 2.基本规定 3.检测项目 3.1材料、设备进场检测 3.2施工过程质量检测试验 3.3工程实体质量与使用功能检测 4.管理要点与要求 4.1管理制度 4.2人员、设备、环境及设施 4.3施工检测试验计划 4.4试样台帐,4,5.附件 A:常用建筑材料进场复试项目、主要检测参数和取样方法; B:施工过程质量检测试验项目、主要检测试验参数

2、和取样依据及要求 C:工程实体质量与使用功能检测项目、主要检测参数和取样依据 6.常规试验检测项目及方法,5,1.前言 1.1检测试验 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对建筑工程的材料和设备性能、施工质量及使用功能等进行测试,并出具检测试验报告的过程。 1.2检测机构 为建筑工程提供检测服务并具备相应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其出具的报告为检测报告。 1.3企业试验室 施工企业内部设置的为控制施工质量而开展试验工作的部门,其出具的报告为试验报告。,6,2.基本规定 2.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1)制定检验试验计划; 2) 制取试样; 3) 登记台账; 4) 送检; 5) 检测

3、试验; 6) 检测试验报告管理。,7,2.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应配备满足检测试验需要的试验人员、仪器设备、设施及相关标准。 2.3建筑工程施工场检测试验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应由施工单位负责。当建筑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时,可由总承包单位负责整体组织管理和实施,分包单位按合同确定的施工范围各负其责。施工单位及其取样、送检人员必须确保提供的检测试样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 2.4见证人员(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监督下)必须对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过程进行见证,且必须确保见证取样和送检过程的真实性。 2.5检测机构应确保检测数据和检测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8,3.检测项目 3.1.材料、设备进场检测 1)材料、设备的进场

4、检测内容应包括材料性能复试和设备能测试。 2)进场材料性能复试与设备性能测试的项目和主要检测参数,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确定。常用建筑材料进场复试项目、主要检测参数和取样依据可按本规范附件A的规定确定。 3)对不能在施工现场制取试样或不适于送检的大型构配件及设备等,可由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等协商在供货方提供的检测场所进行检测。,9,3.2施工过程质量检测试验 1)施工过程质量检测试验项目和主要检测试验参数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设计文件、合同要求和施工质量控制的需要确定。 2)施工过程质量检测试验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土方回填、地基与基础、基坑支护、结构工程、装饰装修等5类。施工

5、过程质量检测试验项目、主要检测试验参数和取样依据可按附件B规定确定 3.3工程实体质量与使用功能检测 工程实体质量与使用功能检测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实体质量及使用功能等2类。工程实体质量与使用功能检测项目、主要检测参数和取样依据可按附件C规定确定。,10,4.管理制度与要点 4.1管理制度 4.1.1 施工现场应建立健全检测试验管理制度。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应组织检查试验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4.1.2检测试验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 1)岗位职责; 2)现场试样制取及养护管理制度; 3)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4)现场检测试验安全管理制度; 5)检测实验报告管理制度。,11,4.2人员、设备、环境及设

6、施 4.2.1现场试验员应掌握相关标准,并经过技术培训、考核。 4.2.2施工现场配置的仪器、设备应建立管理台帐,按有关规定进行计量检定或校准,并保持状态完好。 4.2.3单位工程建筑面积超过10000m2或造价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时,可设立现场试验站。现场试验站的基本要求应符合下表规定。 4.2.4如确因条件限制,不能建立实验室,则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门试验室作为实验。工程作业开始前,承包单位应向项目监理机构报送试验室(或外委试验室)的资质证明文件,列出本试验室所开展的试验、检测项目、主要仪器、设备;法定计量部门对计量器具的标定证明文件;试验检测人员上岗资质证明;实验室管理制度等。,12

7、,13,4.3施工检测试验计划 4.3.1施工检测试验计划应在工程施工前由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编制,并应报送监理单位进行审查和监督实施。 4.3.2根据施工检测试验计划,应制订相应的见证取样和送检计划。 4.3.3施工检测试验计划应按检测试验项目分别编制,并应包括以下内容: 1)检测试验项目名称; 2)检测试验参数; 3)试验规格; 4)代表批量; 5)施工部位; 6)计划检测试验时间。,14,4.3.4施工检测试验计划编制应依据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施工质量控制的需要,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1)材料和设备的检验试验应依据预算量、进场计划及相关标准规定的抽检率确定抽检频次; 2)施工过程

8、质量检测试验应依据施工流水段划分、工程量、施工环境及质量控制的需要确定抽检频次; 3)工程实体质量与使用功能检测应按照相关标准的要求确定检测频次; 4)计划检测试验时间应根据工程施工进度确定。 4.3.5发生下列情况之一并影响施工检测试验计划实施时,应及时调整检测试验计划:设计变更;施工工艺改变;施工进度调整;材料和设备的规格、型号或数量变化。 4.3.6调整后的检测试验计划应按照本规范第5.3.1条的规定重新进行审查。,15,4.4试样台帐 4.4.1施工现场应按照单位工程分别建立下列试样台帐: 1)工地试验室管理台帐:试验检测人员情况一览表 ,试验仪器设备标定台帐 ,试验检测不合格登记台帐

9、 ,试验仪器设备使用、维护台帐 ,标准养护室(箱)温、湿度记录 ,外委试验检测现场抽样见证单等。 2)各种原材料进场检测、报验台帐 。 3)各种成品、半成品标准试验台帐 。 4.4.2现场试验人员制取试样并作出标识后,应按试样编号顺序登记试样台帐。 4.4.3检测试验结果为不合格或不符合要求时,应在试样台帐中注明处置情况。 4.4.4试样台帐应作为施工资料保存。,16,5.附件 A:常用建筑材料进场复试项目、主要检测参数和取样方法 A.1混凝土组成材料(水泥、砂、石、轻骨料、粉煤灰等) 水泥 a.取样批次 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

10、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b.检验项目 混凝土结构工程用水泥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性能指标进行复验,抹灰工程应对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安定性进行复验。 c.取样方法: 用符合GB/T 12573规定的取样器具从20个以上有代表性的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不少于12kg,,取样时应有见证人员在场监督,取样后应对样品密封保存并在见证人员监护下尽快送检。,17,砂,18,19,20,A.2钢材,21,22,A.3砖及砌块,23,24,A.4装饰装修材料,25,26,A.5幕墙材料,27,A.6节能材料,28,29,30,A.7防水材料,31,32,33,34,A.8建筑安装材料

11、的检测取样,35,36,A.9建筑安全材料的检测取样,37,B:施工过程质量检测试验项目、主要检测试验参数和取样依据及要求,38,39,40,41,42,43,44,45,B7.室内环境污染检测 1、检验依据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 2、抽样要求 (1)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应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数量不少于5%,并不得少于3间;房间总数少于3间,应全数检测。 (2)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凡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检测结果合格的,抽检数量减半,并不得少于3间。 (3)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数应符合下表规定.,46,室内环境污染

12、物浓度检测点数设置,47,B8.综合布线检测 1.检验依据: (1)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 2.检验要求和取样数量: 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检测时,对绞电缆布线链路、光纤信道应全部检测,竣工验收抽检时,抽检比例不低于10%,检测点必须包括最远布线点。,48,B9.主体结构工程检测 1、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现场检测 (1)检验依据 A、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 B、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C、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232011) D

13、、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2:2005) E、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 F、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49,(2)抽样要求 A、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 a、取样批量:在相同的生产工艺条件下,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同类结构或构件。 b、试样数量:按批进行检测的构件,抽检数量不得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30%且构件数量不得少于10件。单个构件检测适用于单独的结构或构件的检测。 c、取样方法:应随机抽取并使所选构件具有代表性,每一结构或构件测区数都不应少于10个,对

14、其一方向尺寸小于4.5m且另一方向小于0.3m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5个。当结构或构件所采用的材料及其龄期与制定测强曲线所采用的材料及其龄期有较大差异时,应用同条件试件或钻取混凝土芯样进行修正,试件或钻取芯样数量不宜少于6个,标准芯样(直径为100mm)的试件数量不宜少于6个,小直径芯样(直径不小于70mm)的试件数量不宜少于9个。,50,B、钻芯法 a、取样批量:同回弹法。 b、试样数量:按批进行检测的构件,抽检数量不得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30%且芯样数量不得少于15个。按单个构件检测时,每个构件的钻芯数量不应少于3个;对于较小构件,钻芯数量可取2个。 c、取样方法:应随机抽

15、取结构的构件或结构的局部并使所选构件具有代表性,芯样应在结构或构件受力较小的部位、混凝土强度质量具有代表性的部位、便于钻芯机安放与操作的部位、避开主筋、预埋件和管线的位置,并尽量避开其他钢筋、用钻芯法和非破损法综合测定强度时,应与非破损法取同一测区部位或附近钻取。,51,2、砌筑砂浆抗压强度现场检测 (1)、检验依据 A、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B、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C、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1362001)。 D、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11)。 E、冲击法检测硬化砂浆抗压强度技

16、术规程YB9248-92,52,(2)、抽样要求 A、冲击法 a、单元检测: 适用于一个砌体单元,取样部位应均匀布置,且不少于三处。砌体单元指按楼层或轴线划分的不大于40m2的墙体和柱。 b、整体检测:随机抽取试料的砌体单元数量应不少于同一验收批中砌体单元总数的30%,且试料总数不应少于12份。同一验收批指砂浆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和配合比基本一致,处于同一分项工程种的砌体。 B、贯入法 a、取样批量:按批抽样检测:应取相同生产工艺条件下,同一楼层,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砂浆原材料、配合比、养护条件基本一致,龄期相近,且总量不超过250m3砌体的砌筑砂浆为同一检验批。 b、试样数量:不应少于同批砌体构件总数的30%,且不应少于6个构件,基础砌体可按一个楼层计。面积不大于25m2的砌体构件或构筑物为一个构件。 c、取样方法:每一构件应测16点,测点应均匀分布在构件的水平灰缝上。同一水平灰缝中测点数不宜多于2点。相邻测点水平间距不宜小于240mm。 C、回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