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管理实施与评价规范》培训教材概要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977199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207 大小:11.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益管理实施与评价规范》培训教材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207页
《精益管理实施与评价规范》培训教材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207页
《精益管理实施与评价规范》培训教材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207页
《精益管理实施与评价规范》培训教材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207页
《精益管理实施与评价规范》培训教材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2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益管理实施与评价规范》培训教材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益管理实施与评价规范》培训教材概要(2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精益管理,实施与评价规范讲解,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2016年10月,评价规范内容概要,精益管理推进机制 精益管理基础改善 过程质量控制 生产过程优化 采购管理优化 精益管理成效评价,1 2 3 4 5 6,1.评价目的: 推行精益管理是对企业员工思想意识的变革,尤其是企业各级领导人 员的思想意识,要突破传统观念,培养“消除浪费、持续改善、创造价 值、追求卓越”的精益意识,从心里真正认识到精益管理的重要意义,才 能用心来做,才能保证做好。所以,本评价规范将“精益意识”放在第一 条,以突出“精益意识”是推行精益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作用。,精益管理推进机制,1,1.1,领导作用1

2、.1.1,精益意识,2.分级评价规范: (1)第一级企业主要领导有推行精益管理的意愿,将精益管理作为企业 一项长期战略任务进行规划部署。 (2)第二级企业主要领导把推行精益管理的意愿转变为具体行动,把精 益管理纳入企业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分解落实,监控实施。 (3)第三级60%以上企业高层和中层领导能够认识到精益管理的重要意 义,建立并实施了领导“学精益、讲精益、干精益”的精益思想教导与实践机制。 (4)第四级80%以上企业高层和中层领导,主持或参与精益改善活动,持 续改进工作,成为精益文化的积极倡导者。 (5)第五级精益理念已经被企业各级领导所认知,90%以上的企业基层管 理者能够将精益思想与

3、本职工作相结合,初步形成普遍共识的精益文化。,精益管理推进机制,1,1.1,领导作用1.1.1,精益意识,3.评价原则: 从主要领导开始,由高层领导,到中层领导,从上至下逐级实现转变思想意识。从一级 至五级,由低到高逐级评价、向下包容,即进行高级评价时,低级指标应均已达到标准要求。 4.名词解释: (1)企业是指子集团、直管单位、及其下属独立法人的分子公司或控股公司,下同。 (2)企业主要领导是指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监事会主席,下同。 (3)企业高层领导是指企业的副董事长、董事、监事、党委副书记、总会计师、副 总经理、纪委书记、工会主席、董事会秘书、总经理助理等,下同。 (4)企业

4、中层领导是指企业的部门、车间、事业部、研究室等机构的党政正、副职 领导等,下同。,精益管理推进机制,1,1.1,领导作用1.1.1,精益意识,5.评价方法: 一是领导访谈,现场评价时,能够与高层领导访谈的均要安排访谈,中层领导抽 查7人以上,基层领导抽查10人以上。 二是查看企业正式行文执行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看是否有“精益管理” 三是查看企业年度工作报告,按照“SMART”原则,检查本年度“精益管理”工作 的安排部署情况。 四是查看企业培训记录、培训课件、培训录像等资料,评价领导学精益、讲精益 情况。 五是检查企业的精益改善项目的立项与实施情况,随机抽查57个产品,向有关 领导了解项目的实施情

5、况。,精益管理推进机制,1,1.1,领导作用1.1.1,精益意识,1.评价目的: 领导践行精益管理的方式或形式很多,其中现场巡检、 领导上讲台、主导课题改善等应是领导践行精益最基本、最 直接且最日常化的行为表现。企业高层领导的重视,要从自 身参与精益实践活动开始,只有企业领导亲身参与到精益管 理实践中来,才能真正带动整个企业精益管理活动深入开展。,1,1.1,精益管理推进机制 领导作用1.1.2 领导践行,2.分级评价规范: (1)第一级企业高层领导偶尔到现场巡检(平均每月不到1次),现场出 现了问题,未能得到及时反馈和解决。 (2)第二级企业高层领导每月到现场巡检不少于1次,现场出现问题能够

6、 在规定时间内得到反馈和解决,且每年至少有1名企业高层领导专题讲授精益累计 不少于1次。 (3) 第三级企业建立各级领导现场巡检制度,领导巡检不流于形式,支 持员工提出建议,每年有高层领导专题讲授精益累计不少于2次。 (4) 第四级企业建立高层领导参与精益课题改善的工作机制,每年至少 有2名高层领导主持12项重大精益改善课题。 (5) 第五级领导现场巡检、主持精益改善课题、上讲台讲精益已经制度 化、标准化、常态化,形成了PDCA管理的循环实施。,1,1.1,精益管理推进机制 领导作用1.1.2 领导践行,3.评价原则:从一级至五级,由低到高逐级评价、向下包容,即进行高级评价 时,低级指标应均已

7、达到标准要求。 4.名词解释: 现场企业经营活动相关的一切场所或区域。 现场巡检是指按照一定的检查标准对现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例行检 查,是各级负责人实施的走动式管理,对查出发现的问题要进行及时反馈与解决。,1,1.1,精益管理推进机制 领导作用1.1.2 领导践行,5.评价方法: 一是抽查现场巡检记录,查看记录的真实性。 二是检查现场巡检、主导课题改善、专题讲精益的相关制度建立情况。 三是与一线员工进行访谈,了解领导现场巡检的实际情况,重点了解领导到现场 解决了什么问题。 四是抽查领导专题讲精益、主导课题改善的相关材料,如培训课件、项目立项书、 项目进度协调会议等。,1,1.1,精益管理推进

8、机制 领导作用1.1.2 领导践行,精益管理推进机制,1,领导作用 绝大多数非常成功的公司都是由变革领导者创造,这一 类型的领导人在很多有关商业和领导力的书籍中提到: 亨利.福特,阿尔弗雷德.斯隆 托马斯.沃森等 (Henry Ford, Alfred Sloan Thomas Watson, Bill Gates, Steven Jobs, Michael Dell Jack Welch, Sam Walton),精益管理推进机制,1, 传统的“独裁者”方式: 1980S”授权者”方式: 精益的方式:,“按我的要求做” “按你的方式做” “跟我做”,领导作用 领导力:三种模式,精益管理推进机

9、制,1, ,高级经理们(管理者)必须花一定时间在现场; 数据固然重要,但是我更看重事实-大野耐一,问为什么?,每天都用为什么?的技术;,给与尊重,尊重你的员工(下属)利益面前“先人后己”,领导作用: 精益领导力的三个关键 “ 去 看”,1.评价目的: 实施全价值链体系化精益管理是集团公司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应按照业务 工作需要,配置必要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岗位,这是保证精益管理工作 正常开展的必要条件。 2.分级评价规范: (1)第一级企业高层领导分管精益管理工作,且有归口管理部门。 (2)第二级企业建立完善的精益管理组织机构,且有归口或有独立管理部门。 (3) 第三级精益管理专职人员数量不少于企业

10、职工总数的2。 (4) 第四级精益管理专职人员数量不少于企业职工总数的4。 (5) 第五级精益管理专职人员数量不少于企业职工总数的6。,1,1.2,精益管理推进机制 组织保障1.2.1 机构设定,3.评价原则:从一级至五级,由低到高逐级评价,但各级之间没有包容关系,为实际管理状 态评价。 4.名词解释: (1)精益管理组织机构是指主要业务为组织推进精益管理工作的部门,子集团和 直管单位可以是独立也可以是归口部门,其下属分子公司或板块至少应有推进办公室,车间 至少应有实施组。 (2)精益管理专职人员是指超过90%以上工作时间从事精益管理工作的人员。 5.评价方法: 一是查看组织人事管理档案,包括

11、机构、岗位设置等相关文件。 二是对相关专职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进行抽查与问询。,1,1.2,精益管理推进机制 组织保障1.2.2 职责定位,1.评价目的:精益管理机构是精益管理工作的牵头组织部门,负责统一策划、监督、指导、 检查与考核评价,其他各业务系统、各职能部门、各分厂、车间、班组是精益管理工作的 实施主体,要将精益管理与日常业务相融合,统筹组织,分工负责,协同推进。 2.分级评价规范: (1)第一级精益管理归口部门的管理职责不明确,发挥的推进作用不明显。 (2)第二级精益管理组织机构的职责明确,归口或独立精益管理部门能够发挥作 用,但总体推进效果一般。 (3) 第三级企业赋予精益管理部门顶

12、层策划、过程管控、考核评价等主要管理 职责,精益管理部门履职到位,总体推进效果较好。 (4) 第四级在精益管理推进过程中,精益管理部门的顶层策划、过程管控、考 核评价作用明显,并能够结合实际开展业务指导工作,总体推进效果显著。 (5) 第五级精益管理部门能够主持或主要参与精益改善项目,并成为管理人员 成长发展的实训基地,精益管理部门工作成效得到企业广泛认可。,1,1.2,精益管理推进机制 组织保障1.2.2 职责定位,3.评价原则:从一级至五级,由低到高逐级评价,但各级之间没有包容关系,为 实际管理状态评价。 4.评价方法: 一是与企业领导访谈,了解企业对精益管理组织机构的定位与要求。 二是检

13、查精益管理部门职责相关文件资料,重点查看顶层策划、过程管控、 考核评价等主要管理职责设置情况。 三是围绕其管理职责抽查精益管理部门相关工作,查看实际履职情况。 四是检查企业激励精益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的相关要求、制度或文件等。 五是检查企业重大改善项目的组织实施情况,了解精益管理组织机构在其中 发挥的作用。,1,1.2,精益管理推进机制 组织保障1.2.2 职责定位,1.评价目的:“全员参与”是实施精益管理的重要原则,精益管理工作不仅仅是精益部门的工作,需 要全员参与,特别是企业每个部门都要结合自身业务工作实施精益改善,在价值链的每个环节都要有 增值改活动。 2.分级评价规范: (1)第一级主要

14、由精益管理部门推动精益管理工作,其他部门较少参与。 (2)第二级精益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大部分职能部门能够按照要求,结合自身业务推进精益 管理工作。 (3) 第三级精益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各职能部门均能够结合自身业务协同推进精 益管理工作。 (4) 第四级精益管理工作融入企业的日常管理中,80%以上部门能够有计划的对自身业务工 作实施精益改善。 (5) 第五级围绕企业长期发展目标和年度经营指标,各部门协同改善与自发改善充分融合, 主动对自身业务工作实施精益改善。,1,1.2,精益管理推进机制 组织保障1.2.3 业务协同,3.评价原则:从一级至五级,由低到高逐级评价、向下包容,即进行高级评价 时,

15、低级指标应均已达到标准要求。 4.评价方法: 一是检查相关文件,是否明确其他各部门精益管理推进与实施的职责。 二是从顶层策划和过程推进两个方面,查阅相关文件资料,检查精益管理部 门牵头组织、统筹推进职责落实情况。 三是检查其他各部门的责任书,查看精益管理工作目标(指标)分解情况。 四是抽查相关部门的精益改善项目或活动,查看与业务工作结合情况。 五是抽查跨部门实施的精益改善项目,了解部门间沟通协作情况。,1,1.2,精益管理推进机制 组织保障1.2.3 业务协同,1.评价目的:点检评价是推进精益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和长效机制之一。通过持续开展各级点检评 价,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精益管理战略落地,有利于精益文化培育。 2.分级评价规范: (1)第一级建立精益管理点检评价制度和标准,明确检查组织、频次、内容和流程,但较少 实施。 (2)第二级执行精益点检评价制度,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厂级点检不少于1次/年,并跟踪评 价问题整改情况。 (3)第三级分厂级精益点检不少于1次/月,并建立了问题再发防止机制,60%问题 未重复出现。 (4)第四级班组级精益点检不少于1次/周,问题解决举一反三,80%问题未重复出现。 (5)第五级针对岗位建立了一日行为规范,大部分员工都能做到日清日毕,每日自查自检。,1,1.3,精益管理推进机制 制度保障1.3.1 点检评价,3.评价原则:从一级至五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