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亲社会行为》课件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971935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5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成亲社会行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养成亲社会行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养成亲社会行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养成亲社会行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养成亲社会行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养成亲社会行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成亲社会行为》课件(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爱他人,想一想:这些是一种什么行为?你还参加过或见过哪些类似的活动?它们都有哪些特点?,无偿献血,爱心捐助,救助,养成亲社会行为,学习目标:,1、积极融入社会,自觉养成亲社会行为 2、提高辨别能力,养成亲社会的行为习惯。 3、了解谦让、分享、助人等亲社会行为的特 点及意义,掌握养成亲社会行为的途径、方法。,活动一:自主学习感悟教材,1、作为社会的一员,要养成亲社会行为,我们应该具备哪些良好的品行? 2、学会谦让、分享、助人要做到哪些方面? 3、为了让我们生活的社会更美好,你打算怎样为社会做贡献? 4、思考:培养亲社会行为有什么意义?,板块一:学会谦让、分享、助人,活动二:情景表演 :互不相让

2、 小吴: 混蛋,你凭什么在小美面前说我的坏话。 小理:我没说你坏话,只是对她说了个事实。 小吴:事实也不行,充什么好人,走着瞧,班干部让你做不稳当。 小理: 呸,谁怕谁- 你们怎么评析他俩的言行?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与同学发生矛盾误会时,你会怎么处理?为什么这样处理?,谦让是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 是形成和谐社会秩序、文明社会风气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2、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而张英回馈给老家人的是一首打油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3、”家人见书,主动在争执线上退让了三尺,下垒建墙,而邻居吴氏也深受感动,退地三尺,建宅置院,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有一条宽六尺的巷子。六尺巷由此而来。,活动三:传承美德,1、说出你知道古今中外有关谦让的美德故事? 2、说出谦让的表现。 3、拓展思考:怎样做到谦让?谦让是否意味着软弱可欺呢?,1、猜猜看这是什么故事,(1)这个故事流传至今,是父母教育子女的成功例子。,(2)故事的主人公是汉代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3)他是孔子的第二十代孙,四岁时就知道上让哥哥,下让弟弟。,(4)他当时让出的是一个梨。,谦 让,1.首先为人谦逊、礼貌待人、 不惟我独尊、盛气凌人。,2.突出表现为在荣誉利益面

4、前不争名夺利,先人后己, 把好处方便留给别人,3.谦让还表现在能妥善处 理与他人的矛盾和冲突。,谦让是一个人有涵养的表现,是对其他社会成员的尊重和宽容,并非意味着软弱可欺,更不是妄自菲薄。,当把橘子皮剥去,看到里面的很多小瓣,男孩就 问:“橘子,为什么你长这么多的小瓣呢?”橘子 回答说:“这是为了大家分着吃。”“那苹果你为 什么没长成小瓣呢?难道是为了让我一个人吃 吗?”“不!”苹果回答说,“是为了让你能完整地 把我献出去。” 你从这则寓言中感悟出了什么?,活动四:感悟寓言,1、怎样理解分享。 2、请介绍你在学习或生活中与人分享的经历,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3、说出分享的意义。,分享,(1)对个

5、人:分享并不意味着失去,相反会使你的人生更丰富多彩,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和进步。 (2)对社会:社会是一个合作体系,合作就需要彼此分享各自的经验、智慧和劳动成果,保守和封闭会阻碍集体和社会的进步。,1、在你回家时,遇见一个老人倒在地上,身旁还有一些血迹 2、你在河边散步,突然看到一个小孩落水了,周围只有你一个人,可是自己又不会游泳 3、你的一位同学,品学兼优,自尊心强,突发疾病,但家庭困难,活动五:身临其境,想一想:1、在上述情境中你会应该怎样做?说出你的感受。 2、助人也是一种技巧,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什么?,1、帮助别人首先要真诚, 2、还应注意方式和方法。

6、 (1)、借助别人和社会的力量(2)、注意自身的安全 (3)、注意维护他人的自尊,活动六:感悟名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 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板块二:我为社会做贡献,1、说说自己参加过哪些社会公益活动?有什么感受? 2、想一想:为什么要参与公益活动?怎样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活动七:走进生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环保宣传,献爱心,扶助老弱病残,清除小广告,为什么? 在参与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到提升。有利于增强社会责任感。有利于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

7、会文明风尚,构建和谐社会。,怎么样? (1)我们可以为社会做许多力所能及的事情。 (2)比如为贫困儿童献上一份爱心、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扶助老弱病残等。 (3)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社会,增进关心社会的情感。,1、说出自己知道我国近期取得的哪项重大成就吗?你有何感想? 2、我们应该怎样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 3、请简要谈谈你对奉献的理解?4、我们应怎样为社会做贡献?,2016.10.17“神十一” 成功发射,2016.10.19“神十一”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活动八:关注国家社会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2016.9.15“天宫二号” 成功发射,我们要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

8、事,1、首先,我们要通过读书看报、看电视、上网等途径了解国内外大事,感受蓬勃发展的社会生活,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2、同时我们要关心祖国的建设事业,关心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 3、我们还要关心身边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积极为解决这些问题献计献策,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怎样为社会做贡献? (1)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2)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 (3)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奉献有不同的表现,舍己为人是奉献,大公无私是奉献,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也是奉献,只要自己的行为有利于社会,就是奉献。,活动九:学以致用,以理导行。,1、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9、 对父母老师同学,我要 与同学发生矛盾时,我会 在荣誉和名利目前,我会 面对周围人的困境和困难,我会 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作为未来环境的主人,我要 看到欣欣向荣的新农村建设,我要 看到走向世界的中国的伟大创举,我感到 我要,活动十:我在成长,1、我思考:培养亲社会行为有什么意义? 2、我践行:在现实生活中,你打算如何培养自己的亲社会行为?,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 有利于增长社会知识,锻炼个人能力;有利于提高自身素质;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合作与分享,增强责任感;有利于在奉献社会、服务他人中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有利于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

10、社会氛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文明风尚。,收获平台,1、通过学习,我知道了_. 2、今后在生活中,我会_.,1、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人谦逊、礼貌待人是优良品质。 下列行为中不能算作谦让的是( ) A同学弄坏了我的自行车,我没怪他 B班长小明把优秀班干部的名额给了副班长小强 C马路上非常拥挤,小丽停下来等等 D足球比赛中小亮故意跑慢输了球 2、 12月1日是世界爱滋病日。学校为响应上级号召,提高同学们的防 护知识和认知能力,决定采取一些适合初中学生的活动。你觉得自己可 以参加的是( ) 制作预防爱滋病的宣传画、公益广告词 举行“预防爱滋,关注健 康”的征文比赛 走进爱滋病村,参加长期扶助

11、 为爱滋孤儿捐 款,奉献自己的爱心 A B C D 3、明代学者顾宪成曾写出一幅出名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告诉我们应该( ) A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 B大小事情要自己做,事必躬亲 C具有回报社会的意识 D要具有亲社会行为,D,C,A,4、截至2016年1月,东营市已有4842人加入造血干细胞资料库,20人 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这种行为( ) 是真善美的行为,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是一种大爱的表现,是亲社 会行为能够挽救更多的生命,使生命得到持续与传承完全靠个人自 愿,与我们青少年关系不大 A B C D 5、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学习做

12、一个积极的社会成员,树立回报 社会的意识,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 关注、了解社会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同情和关心遭遇挫折、不幸的 人 对处于困境和危难的人能伸出援助之手 增强忧患意识,优先考虑 个人前途命运 A B C D 6、中学生李晓与好友组建了一支志愿都民务队,经常开展“献爱心”活 动,此事引来了不少非议:有人说她们是出风头,有人说她们是挣表 现 连她们的家长也不理解,认为做此事既辛苦又没什么好处,但李 晓和好友并未因此有所改变,仍然坚持开展“献爱心”活动。对此,下列认 识正确的是( ) 李晓和好友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 大家应共同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13、的氛围 从事志愿者活动意味着承担更多的责 任,得不到回报 李晓和好友开展“献爱心”活动,努力做负责任的公民 A B C D,A,A,C,7、“对于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句公益广告词,理解正确的是( ) 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帮助别人能体验生活的 快乐 多替别人着想,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帮助别人的目的是为了有利可图 A B C D 8、凡人善举感召你我 文明始于足下,美德就在身边。兰州好人墙成为兰州一张新 名片,“凡人善举,和你一起”共建美好家园。5 5岁老人刘淑 兰每天义务清扫公厕,20年如一日;拥有罕见RH阴型血的 “熊猫姑娘”周晓娟坚持献血12年,无偿献血4000毫升,比一 个体重50公斤的成年人全身的血液还多 他们无怨无悔, 不求回报。感动之余,也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青少年为什么要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2)我们可以参加哪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至少写出两例) (3)作为中学生,我们怎样培养亲社会行为?,A,谢 谢 再 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