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6970252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3.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2015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2015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2015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2015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 电 图 (electrocardiography),八科,心电图的基本知识,一、心电图定义 心脏机械收缩之前,先产生电激动,并可经人体组织传到体表,通过心电图机自体表记录心脏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便是心电图。,心脏传导系统的组成: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 房室束、左右束枝、浦氏纤维,五、平均心电轴,1、概念: 心脏在激动过程产生的心电向量综合起来成为一个总的向量,称为平均心电轴。 2、测量方法: 目侧法: 振幅法: 查表法:,3、临床意义,正常值: 正常电轴: -30 +90 左偏:-30 -90 右偏:+90 +180 无人区电轴: -90 -180 临床意义:,1、P波:代表左右心房的

2、除极。 时间:0.11s 振幅:肢导联0.25mV 胸导联0.20mV 方向:、AVF、V4V6直立 AVR倒置 2、 P-R间期: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 极的时间。 正常值:0.120.20s,3、QRS波群:代表左右心室除极的时间和电位变化,时间:0.060.10s,不超过0.11s。 命名: Q波:时间0.04s, 电压 1/4 R 波形和振幅:,心律失常,一、概述 正常人的心脏起搏点在窦房结,并按正常传导系统顺序激动心房和心室。如果心脏激动的起源异常或/和传导异常,称为心律失常。,(一)激动起源异常 1、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速、过缓、不齐、 停搏。 2、异位心律 主动性:早搏

3、、阵发性与非阵发性心动过 速、扑 动与颤动。被动性:逸搏与逸搏心律。 (二)激动传导异常 1、生理性传导异常 干扰与脱节。 2、病理性传导异常 房室传导阻滞、房内阻滞、室内阻滞。 3、传导途径异常 预激综合征。,心律失常的心电生理,心肌细胞四大生特征: 自律性 兴奋性 传导性 收缩性 1、自律性:舒张期自动除极 2、兴奋性:兴奋之后均有不应期 1)绝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 2)相对不应期 3)超常期 3、传导性:,(二)窦性心律失常,1、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P波 P波频率100次/分 常见于: 2、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P波 P波频率60次/分 常见于: 3、窦性心律不齐 同一导联P-P互差0.12s

4、。,期前收缩,1、房性期前收缩 2、室性期前收缩 3、交界性期前收缩 4、窦性期前收缩,产生机理:,折返激动 异位起搏点兴奋性增高 触发活动 有关概念: 联律间期 代偿间期:代偿完全 代偿不完全 单源性期前收缩 多源性期前收缩,(一)房性期前收缩 ( premature atrial complex ) 1、提前出现的P-QRS-T, P形态和窦性P波形态 不同,QRS形态正常。 2、 P-R间期0.12s。 3、代偿间期不完全。,(二)室性期前收缩 (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mplex) 1、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QRS时 限0.12s。 2、T波和主波方

5、向相反。 3、代偿间期完全。,(三)交界性期前收缩 1、提前出现的QRS-T波群,QRS呈室上性形态。 2、逆行 P波, P-R间期0.12s。或P在QRS之中或之后。 3、代偿间期完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 1、一系列快速整齐的QRS波群,QRS呈室上性形态,频率150240次/分。 2、特点:折返所致,突发突止。 3、分类: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 4、治疗:射频消融。,(二)室性心动过速 (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1、QRS呈室性形态(宽大畸形,时限0.12s)。 2、心室律基本

6、整齐,频率140200次/分。 3、房室分离,偶有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室性心动过速,尖端扭转性室速:一例60岁男性,有缺血性心脏病 尖端扭转性室速: 一例60岁男性,缺血性心脏病 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尖端扭转性)宽大的QRS波群伴有多种形态,R-R间期的改变,电轴围着等电位线扭曲。 宽大的QRS波群伴有多种形态 R-R间期的改变 电轴看起来象围着等电位线扭曲 识别这种形式的心律失常很重要,因为引起这种心律失常的原因在很多情况下是可以逆转的,如心脏轻度阻滞、低钾或低镁、药物的影响(如三环类抗抑郁药过量)、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症、其它原因引起的QT间期延长(如缺血性心脏病),扑动与颤动,1、心

7、房扑动 2、心房颤动 3、心室扑动与颤动,(三)心室扑动与颤动,1、心室扑动:P-QRS-T波群消失,代之以连续快速、相对规则、振幅较大的心室扑动波,频率200250次/分。 2、心室颤动: P-QRS-T波群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极不规则的室颤波,频率200500次/分。,传导异常,(一)心脏传导阻滞 1、按部位分:房室传导阻滞、窦房阻滞、房内阻滞、室内阻滞 2、按程度分:一度、二度、三度 3、按变化过程分:永久性、暂时性、交替性和渐进性,(一)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 ) 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延长0.21s。 P-R间期正常最高值(视心率而定)

8、。 P-R间期较过去延长0.04S。,2、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型:P-R间期逐搏延长,至P波后QRS脱落,周而复始。 R-R逐渐缩短,长R-R短于两倍短R-R。 型:P-R间期固定,可正常可延长。 QRS有规律或不定时脱落,房室传导比例2:1、3:2、4:3不等。,3、三度房室传导阻滞,P波与QRS完全无关。 P波频率QRS频率。 QRS可呈室上性形态也可呈室性形态。,束支传导阻滞,1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 心电图表现:1、QRS波时限增宽0.12S ; 2、QRS波形态: V1或V2 呈“rSR ”型或“R”型, 、V5、V6导联,S波增宽有切迹,时限0.04S ; 3、ST-T

9、呈继发性改变。,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波形与上述相同,时间0.12秒,称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1、QRS波群时限增宽0.12秒; 2、QRS波群形态: I、V5、V6 宽钝的“R”型,有切迹, 3、ST-T呈继发性改变。,预激综合征,旁道是房室之间异常的电传导通道 心电图特点 PR间期0.10秒; 有波,预激合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逸搏与逸搏心律,1、房性逸搏心律 频率5060次/分 2、交界性逸搏心律 频率4060次/分 3、室性逸搏心律 频率2040次/分,交界性逸搏心律、室性逸搏心律,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影响,一、电解质紊乱 (一)高

10、血钾 1、血钾 5.5毫当量/升时: T波高耸。 2、血钾 7毫当量/升时:“帐篷T”,QRS时限增宽。 3、血钾 8毫当量/升时:传导阻滞,P波消失, 窦-室传导。,(二)低血钾 1、血钾 3.5毫当量/升时: U波增高,T-U融合, UT。 2、血钾 1.5毫当量/升时:ST段下移,P-R间期延长,室性心律失常(VP,VT、VF),房性心律失常等。,二、药物影响 洋地黄制剂 1、效应:ST段鱼钩状改变,Q-T间期缩短。 2、毒性反应:室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等。,心 肌 梗 死 (myocardial infarction),一、特征性改变 二、动态性演变 三、定位和定范围,一、心肌梗死

11、的基本图形,1、缺血性改变(Ischemia) : 冠状动脉闭死后最早出现的改变是缺血性T波改变。 表现为T波振幅增高,双肢对称, 顶端变成尖耸样(心内膜缺血)。 T波由直立变为倒置(心外膜缺血)。,2、损伤型改变(Injury) : 随着缺血时间进一步延长,缺血程度进一步加重,由于心肌损伤,产生了损伤电流或除极波受阻,而出现损伤性图形改变,主要表现为ST段抬高。,3、坏死性改变(Infarction) :,更进一步的缺血导致细胞变性、坏死。由于坏死的心肌细胞不能恢复为极化状态和产生动作电流,坏死的这一片心肌不能除极,自然就不会产生心电向量,因此,心电综合向量背离梗死区,心电图面向梗死部位的导

12、联产生病理性Q波或呈QS型。,心肌梗死三大特征性改变: 1、病理性Q波(坏死改变) 1)Q波增宽0.04S 2)Q波加深1/4 R Q波出现粗钝与切迹 2、ST段弓背向上抬高 (损伤改变) 3、T波倒置(缺血改变),二、心肌梗死的图形演变及分期,1、超急性期(早期) 2、急性期 3、亚急性期 4、陈旧性期,二、心肌梗死的图形演变及分期,1、超急性期(早期): 时间:数分钟至数小时(大多在3小时内) 心电图:1)ST段斜形抬高、T波高耸。 2)急性损伤阻滞:QRS振幅增高及轻度增宽。 2、急性期: 时间:开始于数小时或数日,可持续数周。 心电图:ST段弓背抬高与T波形成单向曲线、病理性Q波或呈Q

13、S形、T波由直立转为倒置并逐渐加深。心肌坏死、损伤、缺血的心电图特征在此期可同时存在。,3、亚急性期: 时间:数周至数月,一般为6周至6个月。 心电图:抬高的ST段基本恢复至等电线,T波由倒 置较深逐渐变浅,病理性 Q波存在。 4、陈旧性期: 时间:46月以后。 心电图:ST段在等电线上,T波恢复正常或固 定不变,病理性Q波。如小范围梗死, 病理性Q波可变小或消失。,三、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前间壁:V1、V2、V3 前壁: V3、V4、V5 广泛前壁:V2V5(V1)(V6) 高侧壁:、AVL 侧壁:V5、V6、V7 下壁: 、AVF 正后壁:V7、V8、V9 右室:V3R、V4R、V5R,不典型心肌梗死,1、非Q波型心梗:心电图表现:ST段下移,T波倒置。 2、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心梗:将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心梗和不稳定心绞痛统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 3、ST段持续抬高:室壁瘤形成。 4、心房梗死:多与左室心梗并存,心电图表现:PR段 抬高或下移。,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