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疏散理论2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967553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5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员疏散理论2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人员疏散理论2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人员疏散理论2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人员疏散理论2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人员疏散理论2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员疏散理论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员疏散理论2(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人员疏散理论,西南交通大学环境学院消防工程系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主讲人:汪鹏,TEL:13880677795,E-MAIL:ALON79126.COM,2009/8/15,西南交通大学环境学院消防工程系,2,人员疏散的重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制定本法。 火灾中人员伤亡的案例 重要性:建筑消防设计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保证发生火灾时人员能够安全地疏散到安全地点。 复杂性:在对人员安全疏散进行分析时,既要考虑火灾

2、本身对人员疏散的影响,又要考虑建筑物、消防系统对疏散的影响,同时更要了解火灾时人的反应与行为。,2009/8/15,西南交通大学环境学院消防工程系,3,火灾中人员伤亡的案例,2009/8/15,西南交通大学环境学院消防工程系,4,火场中人的心理与行为,火灾是具有突发性的意外事件,伴有火焰、浓烟、强烈的热辐射、噪音和有毒气体,常在短时间内给人以毁灭性的伤害。身处火场的人们往往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异常行为。 火场中人的心理与行为的重要性:火灾中人的心理与行为直接关系到人员能否成功疏散。 这一领域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开始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至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已开展了大量研

3、究,并发表了大量关于火灾中人的心理与行为方面的论文。 随着性能化规范和性能化设计在全球的兴起,火灾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再度成为消防界的研究热点。 研究成果:不同的心理素质、阅历和经验,会导致人在遭遇火灾时,呈现不同的心理反应和行为。但是,如果在遭遇火灾时,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及时采取自救行动,往往能够化险为夷,成功疏散,避免死伤亡。,2009/8/15,西南交通大学环境学院消防工程系,5,火场中人的心理与行为,疏散行为开始前人的心理和行为 疏散行为开始前人的心理和行为 影响疏散行为开始前人的心理及行为的因素 人们在火灾初期行为的心理学解释 疏散开始后人的心理和行为 疏散开始后人的心理和行为

4、,2009/8/15,西南交通大学环境学院消防工程系,6,疏散行为正式开始前人的心理和行为,人们常常认为,在火灾情况下,人们会出现恐慌心理。 但是,研究发现,上述情形并不完全正确,特别是在火灾发生的初期。在火灾初期,只要人们认为有希望逃出去或者被救,一般会表现得比较理智。大量调查资料显示,人员在发现火灾迹象后,逃生常常不是人们采取的第一项行动,而往往要经过下列心理活动之后才决定进一步的行为: 1)辨识。包括听到或者感到不正常的声音(如喊声)、火灾报警器启动、其他人员的不正常活动、灯光闪烁或者断电、电话不正常、看到烟气或者粉尘、他人传递来的信息等。没有经过与消防有关的教育培训或者没有经历过火灾的

5、人们,一般都存在侥幸心理,往往是在看到大量烟气或者威胁性很大的火焰时才认识到火灾很严重。所以,他们首先采取的行为一般都是警告他人或者进一步收集信息。 2)确认。人们在得到火灾线索之后往往要对火灾线索进行确认,以确定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确认的过程一般是通过询问位于附近的其他人或者自己亲自去查看来完成。,2009/8/15,西南交通大学环境学院消防工程系,7,3)分析。人们在确认火灾后,会进一步分析面前所发生的情形及他人所描述的火灾情况。如果个人明白火灾的威胁程度,他就会根据烟的浓密程度、火焰的强度、热辐射强度等确定火灾威胁的性质和影响。 4)评价。评价是个人决定自己下一步行为(逃生、灭火、收集个

6、人物品或者忽略火灾线索)的基础。如果个人经过一系列的决策之后认为火灾威胁较大,有必要立即逃出建筑物,其行为显然就是逃生。而如果个人认为火灾威胁不大,则可能是采取措施降低危险(特别是在自己家里),或者报警、寻找亲人、收拾贵重物品或者帮助他人逃生等。火灾初期人的心理反应对人们随后所采取的行动具有很大的影响。 人们面对火灾线索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大多渗透在这一系列的决策行为之中。它们是人们从发现火灾线索到开始逃生这段时间之间进行的活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2009/8/15,西南交通大学环境学院消防工程系,8,影响疏散行为开始前 人的心理及行为的因素,1)是否接受过正规消防教育培训。 研究发现,

7、接受过正规消防教育培训的人,在发现火灾线索之后,会马上启动报警器并组织人员进行疏散。这些人对火灾线索很敏感,不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也不会浪费时间亲自去确认或找人打听。他们采取的第一行动就是马上组织逃生。这种行为为自己,也为他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有利于逃生。 2)对周围环境的熟悉程度。 对周围环境非常熟悉的人不一定会在发现火灾线索之后马上逃生,而可能会去看个究竟或者进行灭火。但这却会耽误有效逃生的宝贵时间。而对周围环境不熟悉的人,则倾向于紧紧抓住自己的东西或者回房间收拾自己的东西。有的甚至已经逃出建筑物,当发现自己的某样东西或者亲人还落在里面时,这些人可能会害怕自己的东西被偷或者感到将这些东西抓在

8、手里会给自己带来慰籍和安全感,而往往会返回寻找。,2009/8/15,西南交通大学环境学院消防工程系,9,3)接触过消防或者经历过火灾。 接触过消防但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或者说经历过火灾的人,在发现火灾线索后的第一举动可能是灭火,或者采取措施降低火灾危险。这些人对自己有一种非常危险的自信,使他们觉得不用报警,自己就能把“这点事”解决。但这种行为非常危险,不但让其本身面临巨大危险,也可能使他人跟着遭殃。 4)性别。 研究发现,女性对火灾危险比男性敏感。女性在发现火灾线索后,采取的行动很可能是通知他人、立即逃生、寻求帮助或者帮助家人逃生。她们自己很少去灭火或者采取措施降低火灾危险。而男性则正好相反

9、。他们常常认为自己是男子汉,有责任保护他人,并且灭火也能表现出自己的勇敢和男子汉气概,可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所以他们面临火灾时更倾向于灭火而不是立即逃生。,2009/8/15,西南交通大学环境学院消防工程系,10,人们在火灾初期行为的心理学解释,1)回避心理。 所谓回避心理是指个人通常倾向于忽略或者否定意料之外或者令人不快的事情。 在心理学上,个人总是为这类事件寻找其他解释或者干脆对其予以否认。这是人类的一种趋利弊害心理。这种防御机制可以暂时有效地减轻个人的心理痛苦,为个人赢得时间以适应环境。通过回避,在火灾初期,大部分人试图否认这种火灾情况的存在,好让人感到自己能够控制周围的环境,从而获得安全

10、感。一般,当人们闻到烧焦的味道或者听到报警声音的时候,他们首先要为其寻找一个符合逻辑而又无害的解释。但这种回避毕竟不是对事实的正确解释,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个人正确地认识问题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使人不能立即采取逃生行为。,2009/8/15,西南交通大学环境学院消防工程系,11,2)承诺。 人们在从事某一特定活动的时候,他总是试图完成该项活动,然后再注意同时发生的其他事情。也就是说,人们在遇到意外情况时会做成本利益分析,认为他们继续当前的任务所获得的收益要比停下来应付无法预料的景况要大得多。所以,人们总是趋向于继续当前的任务。人的这种承诺意识非常强烈。这个心理学概念也能解释为什么人们对火灾的反

11、应会出现延误。 举例而言,1979年5月8日,英国曼彻斯特的伍尔沃斯发生火灾,造成10人死亡。两个油漆工首先发现二楼起火,他们把火灾情况报告了经理。经理去办公室打电话告诉他人,并跑到餐厅告诉在餐厅用餐的几个经理。餐厅也位于二层,当时大约有100多人正在用餐。该经理通知人们马上疏散,并且在餐厅里也能看到火光,但这些正在用餐的人好象没有要走的意思,而是继续吃饭。直到那两个油漆工跑进来大喊“着火了”,他们才开始疏散。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即使面对火灾这种紧急情况,人们也总是习惯于继续自己正在从事的活动,试图等完成正在进行的活动之后再应对火灾情况。这就是“承诺”这个概念要表达的意思。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12、。几乎每场火灾中都存在这种情况。多少人因为这种心理而丢失性命?没有人做过具体统计。但从这种心理的普遍性和火灾实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来看,其数目肯定不小。,2009/8/15,西南交通大学环境学院消防工程系,12,3)熟悉性。 当一个建筑物内的人员,或者作为一个团体前来参观该建筑物的人,在遇到紧急情况出现时,趋向于聚集在一起逃生的特性。 例如,在一起娱乐场所火灾中,火灾发生时,孩子们跟其父母不在一起,那么父母在逃离建筑物之前总是先去寻找他们的孩子。这说明了人们在遇到紧急事件的时候,总是趋向于寻找自己熟悉的人,组成一个团体后一起逃生。 熟悉性不只限于人与人之间,还指人与其周围的物理环境之间。人们发现

13、火灾线索,做出一系列决策,决定开始疏散之前,总是趋向于寻找自己熟悉的出口。这是因为熟悉的人和环境能给人带来安全感,使人能从中获得安慰和力量。陌生的人和环境总会给人带来恐惧。 日常生活中,人们曾有这样的体验,你一个人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参加一个盛大的生日聚会,而且不认识其他参加聚会的人,你肯定会犹豫不决。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会让你感到孤立无援,给你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而如果去的是你熟悉的地方,跟熟悉的人聚会,你会欣然前往,没有任何思想负担。这跟上面我们提到的寻找熟悉的人和熟悉的出口是一个道理。,2009/8/15,西南交通大学环境学院消防工程系,13,4)角色。 角色是人员在建筑物内活动时的类型,

14、如顾客、业主、长期办公人员等。在紧急情况中,外来人和该建筑物的员工所表现出的行为就不一样。 一般,如果外来人看到火灾迹象,他们会认为没有责任去管这件事情或者认为这用不着他们来处理。例如,某大商场内的一个垃圾桶冒出了浓烟。如果你看到前面走过去的人对此没有什么反应,你很可能也不会做出什么反应。此时你心里可能会问:这是怎么回事?会不会酿成火灾?但看到他人无任何反应,你肯定也装着若无其事。因为你可能会想,如果自己大喊“着火了”或者把这种情况告诉商场工作人员,他人可能会认为自己小题大做;如果这种事情属于正常现象,商场工作人员对你的行为可能很反感而使自己自讨没趣。所以,为了不让自己在他人面前露怯或者丢脸,

15、你也采取跟他人相同的行为。这种现象说明,在你对面前情境的性质不能确定的时候,你趋向于参考周围人的反应来做出自己的判断。这其实也是恰当行为的社会比较问题。人们总是看周围人的行为,然后根据他们的反应来判定自己的反应是否恰当。而员工却不同,他们很熟悉其工作环境,知道什么是正常现象,什么是不正常现象。一旦出现不正常现象,他们也觉得自己有责任来处理这种不正常现象。即使自己对处理此事没有把握,也会及时将问题报告上级,寻求上级的处理意见和建议。这些行为都是由角色决定的。 综上所述,人的心理和行为是不可分的,行为是心理的延伸,心理是行为的基础。研究逃生前人们的心理非常重要,它决定着人们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行逃生

16、以及逃生成功与否,在整个逃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2009/8/15,西南交通大学环境学院消防工程系,14,疏散开始后人的心理和行为,从发现火灾线索到采取疏散行动之间的一系列心理和行为都是为逃生做准备的。 如果说人们在火灾情况还模糊不清或者还处于初期时比较冷静和理智的话,那么在其确认火灾威胁程度之后以及采取逃生行动过程中就会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心理和行为。 有关人们逃生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成果总结如下: 紧张心理及其表现行为 恐惧心理及其表现行为 绝望心理及其表现行为 从众心理及其表现行为 归巢行为 向地行为 重返行为,2009/8/15,西南交通大学环境学院消防工程系,15,紧张心理及其表现行为,紧张是人在某种环境刺激作用下产生的不适应状态。例如,人们初次在公众场合讲话、初次登台演出或者参加关系自己前途命运的考试等,都会让人感到不安、紧张,以至心跳加速、手心出汗、肌肉颤抖、声音不稳、局促不安或者大脑一片空白等。 火灾是一种突发事故,是在人们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发生的。当人们面对火灾,心里非常清楚它的危害程度时,难免会产生紧张情绪。随着火灾的发展和蔓延,人的紧张情绪还会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