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菌 厌氧性细菌 分枝杆菌 2014年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06967109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4.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弧菌 厌氧性细菌 分枝杆菌 2014年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弧菌 厌氧性细菌 分枝杆菌 2014年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弧菌 厌氧性细菌 分枝杆菌 2014年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弧菌 厌氧性细菌 分枝杆菌 2014年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弧菌 厌氧性细菌 分枝杆菌 2014年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弧菌 厌氧性细菌 分枝杆菌 2014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弧菌 厌氧性细菌 分枝杆菌 2014年(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弧菌属,为一大群菌体弯曲呈弧状的革兰阴性菌 主要特点:有单鞭毛,运动活泼,分布水表面 分类: 霍乱弧菌 副溶血弧菌,霍乱弧菌(Vibrio.cholera V. cholera ) 引起疾病 - 霍乱 烈性传染病 (02),第一节 霍乱弧菌,流行情况 1817-1923年六次大流行(均从印度恒河三角洲发源地)古典生物型 1961年第七次大流行 El Tor 生物型 1992年亚洲流行,一、生物学性状,形态与染色 G 弧形,有单鞭毛,运动十分活泼。 (鱼群样穿梭运动) 细菌有普通菌毛与性菌毛。,霍乱弧菌 扫描电镜 15000,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不高,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较强。 耐碱怕酸-常

2、用培养基为 pH8.89.0 碱性蛋白胨水/碱性琼脂平板,抗原构造与分型 霍乱弧菌具有 O 抗原、H 抗原(H抗原无特异性) O 抗原 目前发现的已有200多个血清型 O-1群 三个血清型 古典生物型 El Tor 型 二种生物型均可引起霍乱流行,O139 群 1992年在印度、盂加拉国暴发霍乱流行,二、致病性,致病物质 1、侵袭力 鞭毛、菌毛、其他 2、霍乱肠毒素,霍乱肠毒素化学结构与致病机理,腺苷环化酶,ATP,cAMP,H2O CI- Na+大量分泌,腹泻,腹泻,腹泻,2、疾病与流行 霍乱弧菌肠毒素作用后,引起剧烈腹泻、呕吐,典型病例大便为米泔水样。病人可严重脱水、酸中毒;最终因循环衰竭

3、,死亡。 未经治疗者死亡率高达50%75%,微生物学检查法,标本,直接镜检,分离培养,涂片见G-性弧菌,鱼群状排列 悬滴法观察细菌呈穿梭样运动,碱性蛋白胨水增菌 选择培养基为TCBS 玻片凝集反应,病人粪便,肛拭 (流行病学调查包括水样),概述,厌氧芽胞梭菌 无芽胞厌氧菌,第12章 厌氧性细菌,本章要点,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的致病物质、致病特点,概述 厌氧性细菌(anaerobic bacteria)是一大群必须在无氧环境下才能生长的细菌。,分类: 厌氧芽胞菌属 无芽胞厌氧菌属,第九章 厌氧性细菌,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破伤风梭菌 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破伤风梭菌,是破伤风杆菌侵入伤口

4、内繁殖、分泌毒素引起的急性特异性感染,主要表现为全身或局部肌肉的持续性收缩和阵发性痉挛。,生物学性状 形态染色: G+杆菌有芽胞, 呈鼓槌状, 有周身鞭毛,,致病条件:局部厌氧微环境,窄而深的伤口; 有泥土或异物污染; 大面积创伤、烧伤,坏死组织多; 混合感染:局部缺血同时伴有需氧菌、兼性 厌氧菌感染;,致病物质:,破伤风溶血素 破伤风痉挛毒素,痉挛毒素,末梢神经 淋巴液 血液,封闭抑制性突触的介质释放,牙关紧闭 角弓反张,强直性痉挛,伸肌、屈肌同时强烈收缩,脊髓前角 脑干,破伤风,致病机制,屈肌,伸肌,破伤风毒素,抑制性神经,抑制性神经,神经信号,典型的症状 苦笑面容 角弓反张 其它,防治:

5、 防: 破坏厌氧环境:及时正确清创、扩创 人工自动免疫: 白百破三联菌苗,DPO 类毒素儿童、军人、野外工作者 人工被动免疫: 紧急预防: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 antitoxin,TAT),治: 早期足量TAT; 抗生素:四环素,红霉素;,产气荚膜梭菌,一般情况: 是引起气性坏疽的病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人和动物肠道中。,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 G+粗大杆菌,有荚膜, 有芽胞(芽胞位于次极端,不比菌体粗,须在无糖培养基方能形成);,培养特性 厌氧生长繁殖快 血平板上形成双层溶血环,内层完全溶血,外层不完全溶血 能分解多糖产生气体 汹涌发酵现象,致病性: 1.致病物质: 外毒素

6、、侵袭性酶 2.所致疾病: 气性坏疽 食物中毒,所致疾病,气性坏疽 致病条件与破伤风梭菌相同 潜伏期短,发展迅速,病情险恶,死亡率高,以组织坏死,气肿和全身中毒为特征 组织坏死、分解糖产气,(捻发音) 压迫软组织、血管, 加重组织坏死:疼痛、水肿、 恶臭 毒素入血,全身中毒症状,防治原则: 1. 预防: 及时扩创 破坏厌氧环境 严密隔离病人;所用器械、敷料彻底底灭菌,2. 治疗: 尽早手术(切除感染组织,必要时截肢) 多价抗血清:早期用 抗生素:大剂量治疗 高压氧舱:提高血液和组织的氧含量达15倍,肉毒梭菌 C. botulinum,概述:,肉毒梭菌主要存在于土壤及海洋沉淀物中,偶尔存在于动物

7、粪便中,通过产生剧毒的肉毒毒素引起肉毒性食物中毒。,生物学性状: 1. 形态染色: G+粗杆菌, 有芽胞, 呈汤匙状或 网球拍状,2. 培养:严格厌氧,血平板上有溶血。,肉毒梭菌 C. botulinum,致病性: 1. 致病物质: 肉毒毒素是目前已知最剧烈的毒素。 2.所致疾病:食物中毒 胃肠症状少见,以运动神经末梢麻痹为主要表现,细菌,毒素前体,细菌产生的蛋白酶,肠道中的胰蛋白酶,肉毒毒素,重链与受体结合,轻链进入细胞,阻碍乙酰胆碱释放,运动神经末梢麻痹:眼睑下垂,咀嚼困难,呼吸困难与衰竭。,肉毒梭菌 C. botulinum,神经-肌肉接头,毒素入胞,阻止乙酰胆碱释放,肌肉松驰,第十章

8、分 枝 杆 菌 属,Mycobacterium,人血馒头,一般情况,是一类细长弯曲的杆菌,有分枝生长的趋势而得名;抗酸染色为阳性(红色),又名抗酸杆菌 细胞壁含有大量的脂质,2019/10/17,50,分 类: 结核分枝杆菌 非结核分枝杆菌 麻风分枝杆菌,一般情况,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M. tuberculosis,结核分枝杆菌(M.tuberculosis)简称结核杆菌(tubercle bacilli),是结核病的病原体 人体的所有组织和器官均可感染结核菌而发病,其中以肺结核最常见,一般情况,由于HIV/AIDS流行、人口流动、耐药结核菌的增加,结核菌发病率开始上升。现全球有20亿结核菌

9、感染者,每年新增病例850万,死亡达300人。1993年WHO宣布结核病紧急状态,这在WHO历史上尚属首次。,一般情况,我国是结核病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仅次于印度,居第二位。5.5亿人感染结核菌,500万结核病患者,其中开放性肺结核病人150万。结核病是传染性疾病中第一号杀手。,一般情况,生物学特性 形态与染色,细长略带弯曲的杆菌 常聚集成团 抗酸染色阳性(红色),抗酸染色 1000,2019/10/17,57,2019/10/17,58,2019/10/17,59,生物学特性 培养特性,馋:营养要求高,罗氏培养基 蛋黄等 懒:生长缓慢1030天可见菌落生长 丑:菌落呈颗粒、结节或菜花状, 液

10、体培养基中细菌浮于液面,索状生长,生物学特性 抵抗力,耐干燥:粘附在尘埃上保持传染性810天, 在干燥的痰液中可存活68个月。 耐酸碱:3盐酸、6硫酸、4氢氧化钠作 用30分钟不受影响 耐一般消毒剂:对1:13000的孔雀绿有抵抗力,三耐,怕湿热:液体中626315分钟或煮沸 怕紫外线:直接日光照射数小时即被杀灭 怕酒精、石炭酸、来苏儿 怕抗痨药,四怕,生物学特性 抵抗力,生物学特性 变异性,毒力变异: 牛型结核杆菌经13年230代培养,制成卡介苗(减毒活菌苗),广泛用于预防接种。 L型变异: 结核杆菌经青霉素、环丝氨酸、溶菌酶、异烟肼作用变成L型结核菌。 耐药性变异:,致病性,致病因素,荚膜

11、 脂质:索状因子 磷脂 蜡质D 硫酸脑苷脂 蛋白质,致 病 物 质,致病性,荚膜,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粘附与入侵作用),含多种酶(分解利用营养物质),保护(阻止有害物质的进入菌体),脂质,磷脂(形成结核结节) 索状因子(破坏线粒体,引起肉芽肿),蜡质D(引起迟发性过敏反应) 硫酸脑苷脂(抑制吞噬体与溶酶体结合),蛋白质,与蜡质D结合,引起迟发性过敏反应,所致疾病,肺部感染:原发感染:儿童 继发感染:成人 肺外感染:脑、肾、骨、关节、生殖器官等 全身播散性结核 消化道结核 皮肤结核,肺部感染,原发感染:外源性感染 多发生于儿童(无免疫力) 原发综合征 ( 原发病灶、淋巴管炎、肺门淋巴肿大等) 原

12、发后感染:外或内源性感染 多见成人 病灶局限 引起局部TB、开放性TB(反应剧烈,干酪性坏死、空洞),免 疫 性,细胞免疫:属传染免疫(infection immunity),又叫带菌免疫,即只有结核杆菌在体内才会有免疫力,一旦体内结核菌被杀灭,免疫也随之消失。 体液免疫:机体能够产生抗体但无保护性作用。,以细胞免疫为主,结核杆菌,豚鼠,皮下注射,再 次,1014天局部溃烂不愈, 附近淋巴结肿大,细菌 扩散至全身,结核杆菌,皮下注射,豚鼠,局部迅速产生浅溃烂 ,易愈合。,免疫和变态反应,从以上看出再感染时,浅溃烂,易愈合,不扩散,说明机体有一定的免疫力,但溃烂发生快,说明同时存在变态反应。,是

13、应用结核菌素进行皮肤试验来测定机体对结核杆菌是否能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的一种皮肤试验。 判断是否感染过结核及是否有免疫力。,结核菌素实验,概念,旧结核菌素(old tuberculin,OT):主要成分是通过将结核菌接种于甘油肉汤培养基中,培养48周加热浓缩过滤而成。 纯蛋白衍化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PPD): OT纯三氯醋酸过滤而成。,试剂,常规试验: OT或PPD 5单位,皮内注射,前臂内侧,硬结直径,4872h,方法,阳性:0.51.5cm: 感染过结核杆菌,但不一定是结核病。 强阳性:1.5cm: 可能有活动性结核病。 阴性: 0.5cm: 未感染

14、过结核; 感染初期; 老年人; 严重结核患者或正患有其他传染病; 获得性细胞免疫低下者,意义,选择卡介苗接种效果或 免疫效果的测定。 婴幼儿结核病诊断的参考。 未接种卡介苗人群中结核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测定肿瘤患者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应用,微生物学检查法,标本处理:浓缩集菌(氢氧化钠处理) 直接镜检:抗酸染色 分离培养:培养基、时间(24周后见结果) 快速诊断:PCR等,痰液等,微生物学检查是结核 的确诊试验。,防治原则,预防 一般性预防:卫生宣传、提高机体抵抗力 特异性预防: 发现和治疗痰菌阳性者 新生儿接种卡介苗 治疗 一般治疗:合理营养,注意休息 抗结核药物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等

15、 治疗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分阶段治疗和坚持全程,麻风分杆菌,生物学性状,与结核杆菌相似,致病性与免疫性,麻风病患者是唯一传染源 结核样型、瘤型等,第十二章 其它致病菌,第一节 白喉棒状杆菌,简介: 俗称白喉杆菌,该菌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白喉的病原体(患者在咽喉部出现灰白色的假膜);该菌产生外毒素-白喉毒素,引起全身中毒。,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 G+棒状杆菌;字母状(V形、L形)或栅栏状排列。 Albert染色:菌体绿色,内有蓝褐色颗粒 异染颗粒是白喉杆菌在形态上的主要特征。,白 喉 杆 菌 阿尔伯特染色,2.培养: 营养要求高,需氧或兼性厌氧; 吕氏血清 碲酸钾血琼脂平板:黑

16、色菌落。,所致疾病 白喉-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患者及带菌者 传播途径:飞沫或污染 临床表现 细菌-上呼吸道粘膜, 生长繁殖,产生毒素, 细菌与毒素共同作用引起局部症状: 炎症,坏死,纤维蛋白渗出 假膜窒息 毒素入血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外周N-N炎:膈肌麻痹-呼吸困难 声带麻痹-声音嘶哑 软颌麻痹-吞咽困难 心肌-心肌炎,小 结,厌氧芽胞梭菌:厌氧、芽胞、毒素或酶、特异性感染。 破伤风梭菌:破伤风,破伤风溶血素、破伤风痉挛毒素 阻断抑制性神经递质的释放,屈肌与伸肌同时收缩。 产气荚膜梭菌:外毒素及侵袭性酶,分解组织,产生大量气体 气性坏疽。,结核杆菌,抗酸染色阳性,分枝状生长 致病物质:脂质、蛋白 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