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柱计算长度系数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069584 上传时间:2017-05-2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5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柱计算长度系数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7年整理】柱计算长度系数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7年整理】柱计算长度系数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7年整理】柱计算长度系数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7年整理】柱计算长度系数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柱计算长度系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柱计算长度系数(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规范要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 (以下简称混凝土规范 )第 7.3.11条第2款规定:一般多层房屋梁柱为刚接的框架结构,各层柱的计算长度系数可按表7.3.11-2取用。第 7.3.11条第3 款规定:当水平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值占总弯矩设计值的 75以上时,框架柱的计算长度 l0可按下列两个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l0l 0.15(ul)H (7.3.11-1)l0(2十0.2min)H (7.3.11-2)式中:u、 l柱的上端、下端节点处交汇的各柱线刚度之和与交汇的各梁线刚度之和的比值;min比值 u、l 中的较小值;H柱的高度,按表7.3.11-2的注

2、采用。(二)工程算例工程概况:某工程为十层框架错层结构,首层层高2m,第二层层高4.5m。其第一、二层结构平面图、结构三维轴侧图如图1所示。 (图略)(三)SATWE 软件的计算结果计算结果表:表1 柱1、柱2 、柱3按照表7.3.11-2直接取值的计算长度系数柱13.253.25 1.44 1.44柱21.003.25 1.25 1.44柱31.001.00 1.25 1.25表2 柱1、柱2 、柱3按公式7.3.11-1和7.3.11-2计算的计算长度系数柱13.593.83 1.60 1.70柱21.333.83 1.42 1.70柱31.191.12 2.23 2.14表中数据依次为:

3、柱号首层 Cx首层 Cy二层 Cx二层 Cy柱1是边柱,首层无梁,二层与三根梁相连;柱2也是边柱,首层下向有一根梁,二层与三根梁相连;柱3是中柱,首层、二层均与四根梁相连。结果分析:表1中 Cx、Cy 的计算过程表2中 Cx、Cy 的计算过程根据公式(7.3.11-1)和(7.3.11-2),ux=(ECIC 下 /LC1+ECIC 上/LC2)/(ECIb 左/Lb1+ECIb 右/Lb2) 2对于底层柱,由于柱底没有梁,所以程序自动取 lx0.1。(四)注意事项采用公式(7.3.11-1)和( 7.3.11-2)计算柱的计算长度系数时,程序采用以下原则计算梁、柱构件的刚度:没有按规范要求判

4、断水平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值占总弯矩设计值的75 以上这个条件;对于混凝土梁,程序采用架的刚度放大系数值恒为2.0;对于钢梁,则采用设计人员输入的梁刚度放大系数;程序对于另一端不与柱(墙)相连的梁按远端梁铰接处理;当梁的两端与柱铰接时不考虑梁的刚度;当梁的一端与柱刚接、另一端与柱铰接时对于混凝土梁,梁的刚度折减50 ,并不受有无侧限的限制;对于钢梁,有侧限时折减50,无侧限时不折减;当柱一端铰接时则相应端梁与柱的刚度比取0.1 ;斜柱(支撑)刚度不考虑在约束刚度比的计算中;单向墙托柱、柱托单向墙,面内按固端计算,刚度比取10 ,面外按实际情况计算;双向墙托柱、柱托双向墙,双向刚度比均取10(柱端

5、已定义为铰接的不在此列) 。斜柱(支撑)的计算长度取1.0。地下室的越层柱,程序不能自动搜索,而按层逐段计算柱的计算长度系数。所有边框柱,其计算长度系数内定为0.75。对于混凝土柱,其计算长度系数上限为2.5,钢柱的计算长度系数上限为6.0 。程序只执行现浇楼盖的计算长度系数,没有执行装配式楼盖的计算长度系数。目前的 SATWE 软件对有吊车或无吊车的排架结构的柱计算长度系数仍按框架结构实行。对于 SATWE 软件,设计人员修改柱计算长度系数后,不要再进行 “形成 SAIWE 数据”和“数据检查” 等作,而应该直接计算,否则程序仍然按照原来的计算长度系数进行计算。(五)如何判断“水平荷载产生的

6、弯矩设计值占总弯矩设计值的75%以上”这个条件?由于目前的 SATWE 软件没有直接判断“水平荷载产生的弯拒设计值占总弯矩设计值的75%以上”这个条件的功能,因此需要设计人员自己进行判断,具体判断过程我们可以遵循以下步骤:在新版的 SATWE 软件中首先按照不执行混凝土规范 7.3.11-3条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得到所有荷载产生的总弯矩设计值;点取 SATWE 软件“总信息”中“ 恒活载计算信息”里的“不计算恒活载”选项,然后进行计算,从而得到水平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值;将头两步计算得到的弯矩设计值相比看是否满足混凝土规范7.3.11-3条中的条件;在选择弯矩设计值时要注意尽量选择同一工况荷载作

7、用下的内力值。看似简单的框架柱计算长度系数计算问题(详见此链接) ,对框架柱计算长度的概念有了更清晰地认识。概念不清对于一个设计人员来说是“致命”的,另外在对于中国规范的理解和把握上,万不可只读规范条文而不顾其它,因为中国规范的条文说明在很多时候没有把条文的使用条件简述清楚。现总结一些基本概念,以备日后不时之需。什么是计算长度?有一天和领导讨论起计算长度系数的问题,他突然让偶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来说明构件“计算长度 ”的含义,偶迟钝了一会儿说,计算长度就是用来验算构件受压稳定时的计算假定。说对了吗?没有。偶只说出了计算长度这个概念的作用,而没有说出它的真正物理意义。计算长度的真正意义是指“将具有端

8、部约束的杆件拟作承载力相同而长度不同的两端铰支杆看待” 2。再通俗一点儿,以最简单的两端铰支杆为目标,将研究杆件的长度向这个目标来换算,换算的条件是承载力相同,换算的结果就是计算长度。而计算长度系数就是指这个换算长度与杆件实际长度的比值。计算长度和哪些因素有关?通常我们在设计一个框架时,求柱子的计算长度的目的不光是为了验算柱子本身的稳定性,更主要的是验算框架的整体性。这里,任何一根框架柱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框架中的其它构件对整体的稳定性都是相关的。在设计框架时, 钢规中提到的计算长度法是一种简化处理,是把框架稳定简化成柱子构件的稳定问题来对待。 钢规中在验算压弯构件稳定问题时的几个公式(式5.2

9、.2-1、式5.2.2-3 )和强度验算公式相比也只是添加了稳定系数、等效弯矩系数,其它和强度验算是完全一样的,那么如何体现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呢?没错,就是通过稳定系数和等效弯矩系数。而稳定系数又和构件的计算长度是直接相关的。那么设计时,是不是完全按照钢规附录中的计算长度系数公式来求计算长度系数就可以么了呢?当然不是, 钢规中的公式成立是有前提条件的,这个条件是指:假定各柱的刚度参数(hN/EI )相同,且在荷载作用下同时失稳,也就是说各柱之间没有相互约束作用,而只有柱上下节点上的梁对柱产生约束作用。由于柱的刚度参数是和柱子轴力有关的一个量,因此,当实际结构中的柱子截面不同,或者轴力分布不均匀时

10、,规范上这个公式算出的计算长度系数是要进行修正的。而不能简单地相当然地认为:柱子的计算长度系数仅与柱子的自身刚度和约束情况有关。引用钢结构稳定设计指南 (P108)中的一段话:框架柱的计算长度不仅和它的构件尺寸和支撑情况有关,还和荷载分布情况有关,同一框架的同一根柱在不同的荷载分布之下应取不同的数值,否则就不能准确地反应框架的承载能力。设计者必须清楚了解,在运用规范相关计算长度系数表格时,要考虑设计的框架是否符合制作表格时前提,当各柱的刚度参数相差较多时,就不能直接应用表格中的计算长度系数。算框架柱计算长度时偶认为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另外介绍一下 MIDAS 和3D3S 等软件对计算长度的处理

11、情况,不一定完全正确,如有不妥,请多多指正。计算框架柱计算长度时要注意哪些问题?我们知道,计算长度法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给出准确的结果,因此设计者在运用规范中的计算长度系数 时就应该小心行事,应该综合考虑结构的整体性能,在此基础上运用这一方法,而不可盲目套用、死用。 (偶刚开始求计算长度时,就陷入了这个误区。)具体来讲,就是要注意结构的实际计算简图和规范上给出的计算方法之间的差异性,如:实际结构的荷载分布可能千差万别,不同层间(甚至同层间)的柱子线刚度可能差别较大等。实际上,这些差异是始终存在着的,这就要求设计者要对这些差异可能产生的后果有充分的估计,做到心中有数。另外,在套用规范公式时,偶

12、还要提醒注意两点(偶个人的观点,可能会存在争议):(1) 钢规附录表 D-1、D-2 后面的注1 ,要求“ 当横梁远端为铰接时,应将横梁线刚度乘以0.5,当横梁远端为嵌固时,应乘以 2/3”。通过了解规范此条提出的背景(文献2)可知,当横梁远端为普通刚接节点时,不用乘此系数;(2) 钢规附录表 D-1、D-2 后面的注2 ,要求“ 当横梁与柱铰接时,取横梁线刚度为零”。实际上,这里是忽略了横梁线刚度对柱端的约束作用,因此我们在求计算长度时如果遇到柱子一端横梁线刚度均为0的情况,建议将本根柱子的长度延长,直到遇到对柱端有约束的横梁为至来考虑。目前的设计软件对计算长度的处理情况如何?简单说是不很理

13、想,抛开从结构整体稳定方面来考虑对计算长度系数进行修正的功能不讲,单就按规范的公式计算就差别很大。但总的来看,目前 MIDAS、MTS 是相对接近于手算的(其它的偶不太会用,也不了解,如果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希望告知) ,实际应用时设计师一定要批判地把握,且不可把所有任务全交给软件。下面是偶依据文献1的例子做的一个简单测试。如下图所示的两个框架,梁柱抗弯刚度 EI 均相同,假定荷载分布也是对称的,求柱子的计算长度系数。由上表可以推测出不同软件在此问题上的不同处理方式:3d3s 对于柱底为铰接时,按规范取的 K20,且不会自动忽略梁柱铰接时横梁线刚度的影响,完全按规范条文意思行事,以至于对于框架 A

14、 的特殊情况,下柱求得的计算长度系数为“无穷大”;MIDAS 对于柱底铰接时,按规范建议的平板支座取 K20.1,当梁柱铰接时自动忽略横梁线刚度的影响,两个模型和绿色的手算结果基本吻合。 (注:MIDAS 在设计时,需要人为地指定柱子构件,否则也不会得到这个结果)关于另一个国产软件 MTS,有网友测试和 MIDAS 计算也接近。其它小工具的处理情况还有一些网友,开发了自己的计算长度系数求解程序,偶没怎么用过,据大亮介绍说他自己开发的一个小程序可以较准求得和 MIDAS 一样的结果,可参考他老人家的文章读取结构模型自动求算柱计算长度的思路与实现(PDF)。但可以肯定也不会对计算长度系数按荷载进行

15、修正,希望早日有重大突破。另外论坛上还有一个求长度系数的小工具,由心浙凉兄发布,应该也仅至于规范条文的结果,具体没有详细测试,但感觉界面做得不错。一榀简单框架如图所示:跨度6m、高2.5mx2 ,柱脚铰接,梁、柱截面均采用H400x200x8x13。上、下柱计算长度系数如图所示:1、左图下柱柱子计算长度系数如何计算?两种软件差别太大?2、左图、右图柱子计算长度系数用 MTS 计算怎么没变化同样是这榀框架,去掉中间横梁。刚开始在框架顶施加一水平力 F=24KN,框架柱计算长度如上图所示,显然是按无侧移框架来计算的;当水平力加大 F=240KN 再计算,框架柱计算长度如下图所示,显然是按有侧移框架来计算的;当水平力再改回 F=24KN 再计算,框架柱计算长度如下图所示,是按有侧移框架来计算的;后来关闭重新打开再计算,是按有侧移框架来计算的。为什么计算会不稳定呢?出现按无侧移框架来计算这种情况是偶然情况还是作软件问题?回复:1。有侧移情况下,下部铰接的柱,中间铰接横梁是不考虑其侧向刚度影响的,换而言之,程序自动往上查找,找到具有弯矩约束刚度的梁端进行计算,如果向3d3s 那样就取铰接横梁来计算计算长度系数,根据规范查得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