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史纲要期末复习资料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694891 上传时间:2017-10-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现代史纲要期末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近现代史纲要期末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近现代史纲要期末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近现代史纲要期末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近现代史纲要期末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现代史纲要期末复习资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1 社会制度的腐败:清王朝从皇帝到贵族,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不懂御敌之策,官员贪污腐化,克扣军饷,将帅贪生怕死,临阵逃脱,为了私利,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害怕人民群众,压制、破坏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2 经济技术的落后:军队的武器装备落后,素质低,战斗力弱。千古变局下的国人探索:1、睁眼看世界(1840-1860)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组织翻译西方书刊,编成四洲志 。魏源编成海国图志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

2、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2、技术的学习。19 世纪 60 年代初兴起洋务运动,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洋务派(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兴办洋务。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 。主要内容:办洋务。1 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湖北枪炮厂)2 民用企业(李鸿章: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天津电报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 3 筹办洋枪队和新式海军(19 世纪70 年代)4 兴办近代学校(翻译、工艺、军事学堂) 、派遣出国留学生以

3、及传播西方自然科学等3、体制的改良:戊戌变法。 【百日维新:1898 年 6 月 11 日光绪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诏,宣布开始变法,并在此后的 103 天中,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政令。 】改革内容:1政治方面:删改特例,裁汰冗员,取消闲散重叠机构,广开言路,准许百姓向朝廷上书。2 经济方面:保护农工商业,提倡开办实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标。3 军事方面:训练海、陆军,西洋兵制,改练洋操、习洋枪。4 文教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设立学校,开办京师大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新书,充许自由创立报馆、学会,派人出国留学,游历及改革军制. 意义:1 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意识的

4、觉醒.2 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3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打开了人们的视野,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在改革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主张。如废除妇女缠足等陋习,提出“剪辫易服”主张。是中国近代化道路的又一次重要的探索。 失败原因: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社会基础(惧怕、脱离人民群众)国际环境(英美日并不真正支持变法)领导者能力(政治经验不足、急于求成) 四、体制的革命: 意义: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

5、。颁布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形成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 。失败原因:1 根本上,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2 客观上,帝国主义与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势力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3 主观上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存在软弱性、妥协性,体现在三个方面没有反帝反封的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1905 孙中山等成立同盟会。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

6、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民族(前提):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改变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民权(核心):创立民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平均地权。推翻封建土地所有制“核定地价” “国民共享”是资本主义土地纲领。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对推动革命发展产生了重大积极的影响】 【191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五、人的改造: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1915 陈独秀上海新青年口号民主和科学。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历史特点:1 表现了反帝反封

7、建的彻底性。2 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3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工人阶级显示了伟大的力量。1921.7.23 中共一大。陈独秀李大钊未出席。1924.1 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会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东北易帜:1928.12.29 张学良从东北发出通告,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八七会议:1927.8.7 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八七会议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大大前进了一步,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中国革命新道路:农村

8、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显示其创新精神-对农民的重视,具有中国特色。(1)19271928 年底,萌芽时期, 井冈山的斗争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1928)提出了红色政权存在的可能性及“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2)19291935 年,基本形成时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30、1) , 反对本本主义 (1930、5)把工农武装割据与全国政权的胜利联系在一起。 (3)抗战时期,这一理论成熟。1935 遵义会议:内容 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肯定了毛泽东的军事战略主张,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9、意义 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一二九运动:1935.12.9 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喊出“反对华北自治”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12 月 16 日北平学生和市民 1 万多人召开市民大会,举行了更大规模的游行。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八一宣言:1935.8.1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 ,呼吁全国各党派、各界同胞、各军队捐弃前嫌,停止内战,集中一切国力,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1935. 12 中共中央在陕北瓦

10、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了在抗日的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一战线的新政策。1936.12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7.7 卢沟桥事变爆发,民族矛盾更加尖锐。1937.8 国共两党达成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实际上的国共合作)1937.9.22 国民党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 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意义:1说明民族矛盾到了最尖锐的时刻。2 表明中国人民抗日的决心。3 成为抗战成功的重要因素。战略防御

11、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 除了台儿庄战役外其他失败的原因:客观,敌我力量对比上日军占很大优势;主观,国民党战略指导方针上的失误。实行片面抗战的路线,即不敢放手发动群众和武装民众,将希望单纯寄托在政府和正规军的抵抗上;在战略战术上,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而是进行单纯的阵地防御战。重庆谈判:1945.8.28-10.10 国共双方签署双十协定,确定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为什么中间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一个做不到: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软弱性妥协性 使其不能进行 彻底的反帝反封斗争 ,为资产阶级共和国 扫清障碍四个不允许:帝国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国民党,共产党及人民* 过渡

12、时期总路线: 1953 年正式提出“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化三改”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1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2 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是轻纺和食品工业,缺少重工业的基础。原有的资本主义工业企业的设备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低,成本高,资金不足,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十分有限。3 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4 当时的国际环境也

13、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1953“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一五”期间,在苏联的援助下,中国着重建设了一大批基础性的重点工程,为国家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坚实基础。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转变。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特点:(1)坚持从低级到高级的逐步过渡,避免因生产关系突变而引起对生产力的破坏。 (2)采用和平方式和说服教育的方法,变个体所有制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变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3)把对经济制度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相结合,使这两种改造同时进行,互相促进,逐步将资本家和地主中的绝大多数人

14、改造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 年1953 年底) 合作社的初级阶段,以发展互助组为中心,试办初级社。第二阶段(1954 年1955 年春 ) 以发展初级社为中心,试办高级社。生产资料仍为私有制。第三阶段,(1955 年下半内 1956 年)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潮阶段。主要办高级社。生产关系的基础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土地和其它生产资料都属于集体所有;生产过程中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安排生产计划;分配形式上,实行按劳分配。1956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和政治方

15、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上的准备。(1)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2)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3)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4)国家、集体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5)中央和地方的关系(6)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7)党和非党的关系(互相监督)(8)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9)是非关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10)中国与外国的关系1956.9 中共八大: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执政党的建设反对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民主集中制,加强党的监督。特别阐明反对个人崇拜。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

16、会主义法制问题评价(1)八大路线符合中国国情。2)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1957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内容(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2)阐明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问题(3)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方针政策民主原则:“团结-批评- 团结”说服教育的方法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上“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民族关系中的矛盾“平等团结,区域自治”经济领域中的矛盾“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科学文化上的问题: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4)中国工业化的道路意义:1 丰富和发展了八大的正确路线2 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的重大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国家学说。1978.11 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作出了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