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规任务书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939843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4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控规任务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控规任务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控规任务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控规任务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控规任务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控规任务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控规任务书(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尤溪县西城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任务书,目 录,一、规划题目 二、规划背景 三、规划范围 四、规划参考及依据 五、规划目标 六、规划内容及深度要求 七、成果要求 八、规划成果提交要求 九、时间进度要求 十、报送与审查规定 十一、附则,一、规划题目 尤溪县西城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二、规划背景 西城镇位于尤溪县城西郊,政府驻地距县城5公里。在县委、县政府制定的“东扩西连美中心”的城市发展战略中,把镇区的部分土地纳入新一轮县城总体规划范围,使西城镇的区位优势凸显。城镇建设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面临建设用地受限、建设无序、交通系统不完善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西城镇需要整合自身资源、挖掘自身优势、科学规划,以

2、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 三、规划范围 包括团结村、光林村、联建村、解建村、玉池村、西城新村六个行政村和城西居委会一个社区居委会的辖区范围(西城镇区范围),面积54.95平方公里。详见规划范围图。,四、规划参考及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 3.建设部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4.建设部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11) 5.福建省综合改革试点镇规划导则(2010) 6.三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7.尤溪县城总体规划(2007-2030) 8.尤溪县西城镇总体规划(2013-2030) 9.西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

3、2020) 10.尤溪县城西城分区规划(2011-2030) 11.尤溪县最新国省道规划 12.尤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发展纲要 13.其他法律、法规及已批准的各种规划,五、规划目标 贯彻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化战略,配合城市总体发展要求,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充分发挥该区域的区位优势,以居住、旅游、商贸、物流、综合服务为主要功能,打造成为尤溪县的新城区,集城市未来的综合服务、交通枢纽、工贸物流为一体的富有人文特色的工贸山水城市。,六、规划内容及深度要求 规划所有内容和设计深度应满足国家、省、市相关规范、规定规定并重点解决好以下问题。 1基础研究 该区域作为尤溪县城新城区,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

4、、较为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和较强的产业优势。规划应当充分搜集该区域基础资料的基础上,对该地区的现状产业、用地、空间环境、建筑、人口分布、交通及市政公用设施等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总结存在问题及发展潜力,提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总体思路。 2区域定位与总体形象设计 根据本区域的基础条件注重区域与城市整体、周边地区空间形态的和谐营造,科学确定本区域的整体功能定位并对区域的空间外观形象与文化内涵形象进行总体设计提升城市品位。 3功能分区规划 以区域整体功能为依据进行用地功能分区规划合理确定各区、片功能。,六、规划内容及深度要求 4土地使用规划 划定适宜建设、限制建设、禁止建设

5、等规划控制区提出相应空间管制措施和要求。合理确定规划范围内各类城市建设用地的布局、面积与界限。明确土地使用性质及其兼容性范围。 5城市空间形态与风貌特色规划 从区域整体出发分析土地利用、街区格局、城市形态、开放空间、城市意象元素等城市空间特征对城市基本风貌和地域特色进行发掘和提炼,制定城市风貌特色延续和发展的目标、策略和措施,进行城市风貌特色分区提出城市风貌特色规划设计指引构筑富有特色的城市空间形态格局。 6“五线”规划 “五线”包括道路红线、城市绿线、城市紫线、城市蓝线、城市黄线。其规划内容应在总体规划和已有定线的基础上进行“五线”系统规划确定线位及相关规划控制要求。,六、规划内容及深度要求

6、 7. 道路交通规划与设计 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内外的交通情况进行分析整合规划区片道路系统,确定各级道路控制到支路红线、断面、控制点坐标及标高、主要交叉口型式、确定公交线路和站点位置、合理安排各种静态交通设施、确定公共停车场及交通管理设施的建设规模和布局要求、确定城市景观性道路的功能和布局明确其景观特征及环境设施要求、组织城市步行空间完善步行系统。从空间环境质量的角度对区域的路网、线形、性质、交叉口及断面、路面铺装、街道绿化及相关环境设施提出要求。 8公共设施规划 分为公共服务设施、公共安全设施,按照设施类型、范围和级别分别确定各类公共设施的规划原则、分布位置、用地界线、使用性质、设施规模

7、、服务范围及其它规划控制要求。,六、规划内容及深度要求 9 市政设施规划 确定各类市政设施的规划原则、服务范围、位置规模和用地边界、确定各类工程干管的走向、管径及布设方式、提出各类市政设施的规划控制要求。 10景观系统规划 结合城市自然环境、历史脉络、文化习俗和城市功能发展需要构筑区域景观框架。确定城市竖向轮廓与建筑高度分区、高层建筑和标志性建筑的布局、组织城市眺望系统、确定城市重要视廊及其控制要求、提出城市色彩、夜景、建筑风格、建筑小品等建筑景观方面的整体设计构思对具有标志意义的城市出入口、滨海地区和城市制高点、景观点所及的城市天际线、竖向轮廓进行设计控制。,六、规划内容及深度要求 11.绿

8、地系统及开放空间规划 制定自然山水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及滨水环境建设的总体设计方案。合理配置区域内各类绿地确定各类绿地的位置、规模、性质提出艺术风格要求和绿地控制指标;确定区域内公共开放空间、步行街、公园、滨水地区的布局、范围、功能及形象设计重点;提出中心广场、中、小型公共广场、专用广场的位置、性质、规模、尺度、界面控制要求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路径对重要公共建筑的附近广场提出指导性意见。,六、规划内容及深度要求 12.建筑设计引导 从城市空间的连续性与完整性出发加强对重要道路两侧及节点的城市氛围的塑造对区域内的建筑提出控制与引导性要求。内容包括区域内建筑密度分区、区域的色彩基调控制与环境色的组合

9、要求、重要道路沿线和节点的建筑群组合形态和空间轮廓线建筑的风格造型、尺度体量、外部材质、屋顶形式等。 重要道路包括北马路、环海路、港湾大道、芝罘岛东路等重要节点包括烟台山、火车站-烟台客滚中心-一突堤、幸福南路-环海路交叉口、零点立交、东口等。 13.地下空间利用引导 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体要求明确地下空间之间及与地下通道、地下公共空间的连通要求构建地下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网络一体化提出地下空间利用范围、功能、深度、出入口方位等指导意见。,六、规划内容及深度要求 十四.街坊划分及指标控制 合理进行街坊划分并明确各项控制指标主要包括主导属性、人口规模、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绿地、配套设施项目等

10、。 十五.地块划分及指标控制 以街坊划分为前提合理进行地块划分提出各地块控制指标。控制指标分为强制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两类。强制性指标包括各地块用地性质、用地兼容性、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建筑控制高度、建筑红线后退距离、建筑间距、容积率、绿地率、地下空间利用、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等控制指标。指导性指标包括: 人口容量、建筑体量、建筑色彩、建筑风格、其他环境要求。 十六.分期建设规划 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根据规划实施的难易程度、区域开发规划及政策制定分期建设规划提出分期实施目标。,七、成果要求 (一)强制性成果 1、规划文本:是对控制性规划内容提出规定性要求的法定技

11、术文件,主要内容包括:阐明规划区范围、规划原则、功能地位、人口和用地规模;阐述土地使用规划、“六线”规划、公共设施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市政设施规划、城市景观与城市设计控制等内容。,七、成果要求 (一)强制性成果 2、强制图则: (1)区位图 比例自定 (2)规划用地现状图 1:1000-1:2000 (3)土地使用规划图 1:1000-1:2000 (4)道路交通及竖向规划图 1:1000-1:2000 (5)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1:1000-1:2000 (6)工程管线规划图 1:1000-1:2000 (7)环卫、环保规划图 1:1000-1:2000 (8)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图 1:100

12、0-1:2000 (9)五线规划图 1:1000-1:2000 (10)空间形态示意图 1:1000-1:2000 (11)城市设计概念图 1:1000-1:2000 (12)地块划分编号图 1:1000-1:2000 (13)地块控制图则 1:1000-1:2000,七、成果要求 (二)引导性成果 (1)规划结构图 (2)空间形态分析图 (3)功能分区图 (4)整体城市设计鸟瞰图 (5)景观系统规划图 (6)高度分区控制图 (7)开发强度分区控制图 (8)其他分析图纸 (三)成果标准 全部设计成果均应制作计算机文件,图形文件除各种分析图、示意图外均应采用DWG、JPG两种格式保存,图纸比例尺

13、不小于1:1000,文本文件采用WORD格式文件。,八、规划成果提交要求 (一)阶段性成果: 内容包括A3文本(文本、图则)设计图则(现状图、功能分区图、土地利用规划图、道路交通规划图、“六线”图、市政设施规划图、公共设施规划图、绿地系统规划图、高度控制图等),PPT演讲报告。 (二)最终成功提交: 刻有所有规划成果的电子文件关盘,A3文本(文本、图则、说明书),九、时间进度要求 第一周第三周周二:基础资料整理分析与研究、案例分析 第三周周三:开始进行规划设计工作 第七周周四:进行方案初审 第八周周二:进行方案论证 第九周周四:提交最终成果,十、报送与审查规定 1.我局分两次对方案进行审查,并

14、出具审查书面意见和整理会议纪 要,设计单位负责提供审查所必需的汇报资料和规划方案介绍。 2.规划论证后,设计单位应根据论证意见修改并制定正式规划成果, 并按规定时限报送我局。,十一、附则 1.我局负责协助设计单位搜集基础资料及现场外业调查,负责设计单 位间以及相关规划设计间的协调工作。 2.规划署名权归设计单位所有,版权归我局所有,我局有权在规划审 6 定后公开展示规划成果,并通过传播、媒介、专业杂志、书刊及其他形式 介绍、展示、评价规划方案。 3.规划方案批准实施前,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同意都无权以任何形式 向社会公开展示设计成果。 4.如对本任务书有疑问,可在接到本任务书后致电或函我局,我局将 做出口头或书面形式答复。 5.设计单位提交的规划设计成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我局有权终止合 同: 提交的成果不符合本任务书规定的。 提交的成果图纸和文字辨认不清,内容不全或粗制滥造的。 未经局同意,逾期上报规划设计成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