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与第一章_幼儿解剖生理与卫生[1]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106939446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146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简介与第一章_幼儿解剖生理与卫生[1]_第1页
第1页 / 共146页
课程简介与第一章_幼儿解剖生理与卫生[1]_第2页
第2页 / 共146页
课程简介与第一章_幼儿解剖生理与卫生[1]_第3页
第3页 / 共146页
课程简介与第一章_幼儿解剖生理与卫生[1]_第4页
第4页 / 共146页
课程简介与第一章_幼儿解剖生理与卫生[1]_第5页
第5页 / 共1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简介与第一章_幼儿解剖生理与卫生[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简介与第一章_幼儿解剖生理与卫生[1](1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简介,幼儿卫生与保健,一、本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一)地位、性质,(二)任务,幼儿卫生与保健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也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预防医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幼儿卫生与保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指导幼教工作者的实际工作。,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有关幼儿的解剖生理特点与卫生、生长发育规律、心理卫生、常见疾病和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托幼园所的环境卫生和卫生保健制度等基本知识,具备相应卫生保健的基本技能,能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维护和增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学前儿童卫生学朱家雄、汪乃铭、戈柔编著,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年7月第2版,三、教科书及主要教学参考

2、书,(二)主要教学参考书,1、学前卫生学万钫编著,北京师大出版社,2004年9月第2版,2、幼儿卫生与保健 王雁编著,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版。,(一)教科书,四、 学习要求,(一)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带着问题来听课。,(二)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课。,(三)上课期间一律不许使用手机。,(四)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养成主动探索问题的习 惯。,(五)课后及时复习所学内容,有疑难问题及时提出。,(六)认真、独立、按时完成作业。,(七)及时反馈意见及建议。,五、教学方法及成绩评定,(一)教学方法,讲授、自学、讨论等相结合。,(二)成绩评定,1、考核方式 作业两次,考试两次(期中、期末各一次)。

3、2、成绩构成 平时20% + 期中20% + 期末60%,人体通常可分为哪几大系统? 运动系统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感觉器官系统 内分泌系统 免疫系统 神经系统 生殖系统,第一章 幼儿的解剖生理及卫生,第一节 运动系统 第二节 呼吸系统 第三节 循环系统 第四节 消化系统 第五节 泌尿系统 第六节 感觉器官 第七节 内分泌系统 第八节 免疫系统 第九节 神经系统 第十节 生殖系统,第一节 运动系统,动作的执行者,本节内容:,一、运动系统概况 二、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与保健,一、运动系统概况,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骨连结、骨骼肌。,(一)骨,成人骨约206块,约占体重的20%。具

4、有支持体重、保护体内脏器和运动功能。此外,骨也是体内制造血液,贮存钙、磷的器官。 根据骨的所在部位,可分为躯干骨、颅骨和四肢骨三部分;根据骨的外形,又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类。,(二)骨连结,骨与骨之间的连结,1、直接连结,是骨与骨之间借结缔组织膜或软骨直接连结。,如颅骨之间的骨缝,椎骨之间的椎间盘等。,特点:,活动范围很小。,2、间接连结(关节),最主要的连结方式,借结缔组织囊把骨连结起来。,(1)关节面,是组成关节的相邻两骨的接触面。,特点:,一凸一凹,相互适应。,其上有一层薄而光滑的关节软骨。,功能:,使两个关节面更加光滑而富有弹性,以减缓运动时的摩擦、冲击和震动。,(3)关

5、节腔,特点:,附着在关节面周围及其附近骨面上的结缔组织囊。,功能:,把两块骨连结起来。,(2)关节囊,特点:,由关节囊围成的密闭空腔,含少量的滑液。,功能:,腔内为负压,有助于关节的稳固。,关节的特点:在肌肉的牵引下,能够产生屈和伸、内收和外展、旋内和旋外等运动,活动范围较大。但关节的运动范围、灵活性和牢固性与关节的构造、形状有关。如肩关节灵活性大,牢固性小;髋关节灵活性小,稳定性大。,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三)骨骼肌,有600多块,约占体重的40%,其中75%是水,25%是固体成分。 它的形态有长肌(多分布于四肢、能引起大幅度运动)、短肌(多位于躯干深部、运动幅度较小)阔肌(长在胸、腹、背部

6、浅层,引起躯干运动)、轮匝肌(多分布于孔裂周围、关闭孔裂)。,疲劳持久的活动引起肌肉工作能力逐渐甚至停顿的现象。 疲劳的消除合理休息 增强抗疲劳能力劳动、体育锻炼。,二、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与保健,问题:,1、为什么要从小教育孩子“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为什么要注意培养幼儿正确的坐立行姿势?) 2、为什么幼儿不易发生骨折? 3、为什么幼儿骨受伤后,恢复较快? 4、为什么人到一定年龄(2025岁左右)不再长个子? 5、为什么要让幼儿多到户外活动?你能说出哪些理由? 6、为什么幼儿园没有写字的任务? 7、为何幼儿较易掌握粗大动作,不易掌握精细动作?,(一)骨的特点与保健 1、骨在生长 长骨两头的软

7、骨一面发育(使长度不断增加)一面钙化(使骨头坚硬)。2025岁左右长骨两端的软骨全部钙化,人就不再长高了。,保健: 幼儿的骨头在发育,需要较多的钙,同时还需要维生素D,使吸收的钙沉淀到骨头里去。 (1)补充钙、磷、维生素D; (2)多晒太阳;多运动。 3岁以前的婴幼儿,如果缺少维生素D,身体里的钙、磷就不能被充分地吸收利用,骨头长不结实,就会得佝偻病(软骨病)。,2、腕骨正在钙化 人有8块腕骨。出生时全是软骨,以后逐渐钙化,1013岁左右钙化完成,女性儿童一般比男性儿童早完成2年。掌指骨18岁前钙化完成。所以婴幼儿的手劲较小,精细动作比较困难。,保健: (1)不宜提重物; (2)手的动作时间不

8、宜过长。,3、有些骨还未愈合 (1)胸骨(胸骨柄、胸骨体、胸骨剑突)到2025岁才愈合。) (2)骨盆未闭合。髋骨是骨盆的一部分,幼儿的髋骨与成人不同,它还不是一块严丝和缝的骨头。幼儿的髋骨是由髂骨、坐骨和耻骨三块骨头借助软骨连结在一起的。它一般要到2025岁才完全愈合,成为一块完整的骨头。,保健: (1)培养良好的坐姿; (2)保持鼻腔通畅,预防漏斗胸; (3)不宜从高处跳到硬地上; (4)不宜在硬地上进行大量的蹦跳动作。,4、柔软、易变形,但不易骨折 幼儿的骨头就象鲜嫩的青枝,易被弯曲。成人的骨头好比干树枝,不易弯曲。这与骨头的成分有关。幼儿骨头里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各占1/2。 青枝骨折幼儿

9、的骨头韧性强、硬度小,容易发生变形,一旦发生骨折,可能出现折而不断的现象。,保健: (1)培养正确的坐立行姿势; (2)坐着时,两脚平放地上,不佝着背,不耸肩,身子坐正; (3)站着时,身子正,腿不弯,抬头挺胸; (4)走路时,抬头挺胸,不全身乱扭。,五、脊柱(人体的主要支柱)易弯曲 (1)脊柱的生理性弯曲 背面看,又正又直; 侧面看,从上到下有四道弯曲:颈曲、胸曲、腰曲、骶曲。,问题:四道弯曲是天生的吗? (2)四道弯曲的形成 四道弯曲是随着婴幼儿动作的发育逐渐形成的,到发育成熟的年龄(大约2021岁或更晚)这些生理性弯曲才完全固定下来。在脊柱未完全定型以前,不良的体姿可以导致脊柱变形,发生

10、不该有的弯曲,脊柱的功能也将受到影响。 23个月 抬头颈椎前凸 67个月 坐 胸椎后凸 周岁左右 走 腰椎前凸 出生时? 骶椎后凸,(3)四道弯的作用 有了它,人做走、跑、跳等运动时,更具有弹性,可以缓冲从脚下传来的震动,保护内脏和头部,当震动传到头部时也就微乎其微了。否则,若是“直棍儿”,跺一下脚,也会把大脑给震了。,保健: (1)培养正确的坐立行姿势,好的体姿可以预防驼背和脊柱侧弯(从背面看,脊柱某一段偏离中线,向左或向右弯曲); (2)桌椅高度要适度; (3)不让长时间单肩背书包(长时间单肩背书包会使脊柱两侧的肌肉和韧带的不到平衡发展,形成一侧肌肉和韧带过度紧张,也易导致脊柱侧弯); (

11、4)不让睡沙发、软床等。,(二)骨骼肌的特点与保健,1、特点: (1)容易疲劳和损伤,因为肌细胞纤细、间质相对较多,肌腱宽而短,水分多,蛋白质、脂肪及无机盐的比例较低。但幼儿的新陈代谢旺盛,氧气供应充分,恢复疲劳较成人快。,(2)大肌肉发育早,小肌肉发育晚。 幼儿会跑会跳了,可是要他们画条直线却很难,这与各肌肉群发育的早晚不同有关。 到56岁,手部肌肉才开始发育,所以能做一些较精细的工作,但时间不能过久,否则容易产生疲劳。,保健: (1)蛋白质要充足; (2)适当锻炼,肌肉可以得到更多营养,肌纤维变粗,肌肉重量增加。,(三)关节的特点与保健,1、肘关节易脱臼:关节囊比较松弛,韧带也不够结实,关

12、节的伸展性和活动范围均大于成人,关节的牢固性较差,容易“脱臼”。 牵拉肘当肘部处于伸直位置时,被猛力牵拉手臂而造成的肘关节半脱臼。它常常是因为大人带着幼儿上楼梯、过马路或帮幼儿穿拖衣服装时,用力牵拉、提拎幼儿的手臂所造成的。,保健: (1)合理锻炼,促进韧带的发育,增加关节的牢固性; (2)不宜用力过猛牵拉幼儿的手臂,防“脱臼”。,2、脚弓不结实,易塌陷形成扁平足 有了脚弓,脚下就有了弹性,可以缓冲在运动时产生的震动;站立时,人体重心可以分散在脚底的几个点上,站得更稳;脚弓可以保护脚底的血管和神经免受压迫。 预防扁平足要从小做起。幼儿会站和走以后渐渐形成的脚弓,由于骨化未完成,足底的肌肉、肌腱

13、和韧带发育不完善,若运动量不合适,就容易形成扁平足。,保健: (1)防止肥胖; (2)走路、直立时间不宜过长; (3)负重不宜过度; (4)鞋子应宽松合适,以软底为宜; (5)适当运动,有利于脚弓的形成,但量不宜过大,否则会使脚底肌肉过于疲劳而松弛。,第二节 呼吸系统气体交换站,本节内容: 一、呼吸系统概况 二、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 三、幼儿呼吸系统的卫生,一、呼吸系统概况 (一)什么是呼吸 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不断地消耗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 呼吸机体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呼吸系统执行呼吸任务的机构。,(二)呼吸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 呼吸系统的二道防御装置分别是什么?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

14、肺组成。 1、呼吸道(气体的通道) (1)上呼吸道 A鼻:呼吸道的起始部分,是保护肺的第一道防线。对空气起着清洁、湿润和加温的作用。鼻是嗅觉器官。嗅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B咽:呼吸和消化系统的共同通道,分别与鼻腔、口腔和喉腔相通。 C喉:呼吸道最狭窄的部位,是呼吸气体的通道,又是发音器官。,(2)下呼吸道第二道防线(纤毛运动送痰,免疫球蛋白。) A气管:位于食道前方。 B支气管 a.左支气管:细长。 b.右支气管:短粗、较陡直,易坠入异物。 2、肺:呈圆锥形 (1)左肺:上下两叶。 (2)右肺:上中下三叶,(三)呼吸系统的机能 1、呼吸运动胸腔偶节律地扩大与缩小。 呼吸的深浅和快慢

15、是可以自主调节的。 2、肺活量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 体检中常测定的一个指标。大小随年龄、性别及健康状况而异。 3、气体交换在肺泡及组织细胞处进行。 肺泡和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有何不同? 氧气肺泡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组织细胞氧气,二、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 (一)呼吸器官娇嫩 娇嫩的表现: 1、鼻腔易感染,还可能感染其它; 2、喉腔狭窄,发炎时通路易被阻塞; 3、声带不够坚韧,易充血、肿胀变厚,造成声音嘶哑; 4、气管及支气管非常容易感染,且发病后症状较重; 5、肺泡数量较少,且容量也少。,(二)呼吸浅而快 幼儿的胸腔狭窄,呼吸肌发育差,肺活量小,但代谢旺盛,机体需氧量多,所以只能以加快呼吸

16、的频率来代偿。年龄越小呼吸越快。 不同年龄呼吸次数的平均值 年龄 每分钟呼吸次数 新生儿 4044 01岁 30 23岁 24 47岁 22,三、幼儿呼吸系统的卫生 (一)用口呼吸要戒除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教育幼儿用鼻呼吸,及时治疗鼻堵塞。 用口呼吸不利于健康。,(二)擤鼻涕方法要正确 教给幼儿正确擤鼻涕的方法,防止鼻咽部的炎症侵入眼和中耳。 鼻腔通过鼻泪管与泪囊相通,鼻腔有了炎症,擤鼻涕时方法不正确,就可能把细菌挤进鼻泪管,而使鼻泪管、泪囊发炎。 鼻腔还通过一根管道与中耳相通,即耳咽管。擤鼻涕时方法不正确,鼻腔内压力太大,细菌进入耳咽管,也会殃及中耳,引起中耳炎。,正确的方法:先轻轻捂住一侧鼻孔,擤完,再擤另一侧。擤时不要太用力,不要把鼻孔全捂上使劲地擤。,(三)打喷嚏时要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