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编写培训班)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930374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5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报告编写培训班)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报告编写培训班)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报告编写培训班)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报告编写培训班)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报告编写培训班)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报告编写培训班)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报告编写培训班)剖析..(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执行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提纲 应注意的问题 2009年第一期矿产储量评估师继续教育 培训班交流材料,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 张幼勋(文责自负 2009.4),2,互 相 学 习 共 同 提 高,第一部分 引 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3908-2002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以下简称总则)于2003年1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033-2002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于2003年3月1日起实施,至今已历经6年多。,4,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提纲作为国土

2、资发200726号关于印发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的通知的附录,从2007年2月6日印发执行,也有2年多了。,无疑,技术标准的制定,为规范固体矿产地质勘查和相关资源储量报告的编写,提高报告质量奠定了基础。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需要研究处理的问题。 总则是制定各矿种地质勘查规范的总原则,适用于勘查各阶段的总体工作部署,可作为评审、验收勘查成果的总要求。,6,但由于我国各矿种地质勘查规范已经覆盖了80余种主要的、常见的固体矿产,直接使用总则去作总体工作部署、评审、验收勘查成果的机会不多,执行中应注意的问题积累很少。但总则的地位又很重要,具有指导意义,因此提出一些本人认为需探讨的问题

3、,与各位评估师共同研究。,7,勘查(核实)报告是勘查(核实)工作成果的文、图、表书面表达,勘查(核实)工作的技术水平和成果质量,在于 是否严格执行地质勘查规范和相关的技术标准,这当然也是勘查(核实)报告质量的保证。,有关执行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包括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及金属非金属地质勘查规范中一些实际问题的处理,本次培训班已经作了重点安排,以解决主要的技术问题。而关于执行报告编写规范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处理建议,仅针对报告编写水平和质量进行讨论。,执行报告编写规范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主要由报告质量下降反映出来。报告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勘查(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写时间紧,业主要求急,地质勘查工

4、作后起之秀们正在锤炼之中等是主要原因,这些都使在编写报告时未能严格执行相关规范,使报告质量下降。,同时,执行标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反映了报告编写规范的规定还有一些不详细及不尽人意之处,在实践中需要修改完善。 希望这个方面的交流能达到如下两个方面目的: 1. 提高勘查(核实)报告的编写质量;,2. 为下一轮报告编写规范的修改完善积累有益的资料。 同时,为评估师研讨如何处理执行报告编写规范时的有关问题,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12,第二部分 总则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1关于普查工作程度与其勘查工程间距 2002年版的总则中,普查工作程度与我国矿产勘查历史传统中的普查程度已经有了很大差别,勘查研究程度

5、降低了,这是根据1999年分类标准确定的,是大家都已熟悉的。该阶段勘查研究程度的主要特点有:,13,通过地质填图、物化探等手段及数量有限的取样工程,大致控制主要矿体特征;地表要用取样工程稀疏控制,深部要有工程证实,不要求系统工程网度; 大致了解开采技术条件; 通过类比概略评述矿石加工选冶性能。无可类比和新类型矿石应进行可选(冶)性试验或实验室流程试验【此点比分类标准要求的高了一些】; 研究有无投资机会,是否值得转入详查 用一般指标估算资源量【按照分类标准,估算的是地质可靠程度为“推断的”即(333)资源量】。,14,可以认为,在这样的勘查程度基础上进入详查(即探求地质可靠程度为“控制的”资源量

6、),将比在传统的普查程度基础上进行详查风险大得多。问题出在传统的D级工程网度被“挤”得没有了位置,在工作中常感困惑,而从我国勘查实践中看,传统的D级工程网度在勘查过程中也是很重要的部署过程,而这个过程在外国的有关资料中也有体现。,15,在2002年版总则和各矿种勘查规范发布的同一时期,为了国土资源大调查战略性矿产勘查项目估算333资源量和3341资源量,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02年11月26日发布固体矿产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和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估算技术要求(内部试行)。其中要求333资源量的工程控制程度是:,16,沿矿体走向有工程稀疏控制,沿倾向有深部工程了解,工程之间距离基本相当于目标矿种

7、地质勘查规范中相应勘探类型、地质可靠程度为“控制的”时所推荐的工程间距放稀一倍(或基本相当于旧规范中C级储量工程间距放稀一倍),则工程所圈闭三维空间的矿体部分,估算为333资源量。,17,2003年国土资源部储量司(委托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编的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的新变革一书(P32)中提出:普查阶段“有限的工程”应尽量均匀分布,其间距大致可以是“控制的”参考工程间距的2个或3个工程间距,即2倍或3倍的间距,但一定要根据实际地质情况进行选择和部署。,18,到2007年,国土资源部发布关于全面实施国家标准和勘查规范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要求“有关确定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类型的具体技术处理,参照中国

8、矿业权评估师协会发布的指导意见执行”,该指导意见即指矿评协2007年公告第1号关于印发的公告。,19,该指导意见对于推断的资源量(333)的指导意见是:原则上没有工程间距要求,达到总则规定的稀疏工程控制即可。在普查阶段,分布面积较大的层状矿床,可采用2-3倍控制的工程间距(视矿床稳定程度)估算333,以便区别334。,20,这个过程使“D级或稍大于D级”的工程网度,回到了普查阶段,成为探求推断的资源量(333)的主要工程间距要求,在工作中大家也顺理成章的这样去运用,也解决了勘查实践中相应的困惑。但是按照分类国家标准,普查阶段产生“D级”网度的333,是不符合“普查”阶段控制程度的定义的,但是“

9、D级”网度又是勘查中不宜缺少的控制过程,怎么解决,是今后修改规范时的一个重要任务。,21,2关于“详终”、“普终” (1)在我国多年的矿产勘查实践中,金属、非金属勘查存在着小型或复杂的大、中型矿床只探求C+D级储量、复杂的小型矿床可只探求到D级储量的情形(煤炭勘查则有“普终”“详终”的情形),体现了矿产勘查要讲求实际,针对不同的地质情况须灵活掌握。这些在过去的总则中都有所规定。,22,以1992年版固体矿产地质勘探规范总则为例,以勘探阶段的各项工作规定为前提,对上述情形从各级储量用途和比例上做出特别的规定: 小型或复杂的大、中型矿床,只探求C+D级储量,C级是首期和中期开采依据的储量,D级是后

10、期开采依据的储量; 复杂的小型矿床经用较密工程仍探求不到C级储量时,可探求到D级储量,供矿山进行边探边采。,23,但在2002年版总则中,没有了这些规定,也使各矿种勘查规范对此的具体规定难以明确。总则仅在详查阶段勘查要求的矿石加工选冶试验研究部分提到:直接提供开发利用时,试验程度应达到可供设计的要求。在矿种勘查规范中,大多在相同的部位也提到了这一规定,但什么情形的详查成果可以直接提供开发利用并没有明确,具体操作上有困难。,24,有些矿种规范做了一定的细化,如:(岩金)详查报告作为勘探、项目建议书和直接开采利用的中、小型矿山设计的依据(但又不是矿床规模,而是矿山规模),再如:(磷矿)小型矿床和第

11、勘查类型偏复杂矿床的勘探,其控制程度可适当降低,只探求控制的和推断的资源储量。惟独煤炭的勘查规范对“普终”“详终”的情形做了明确的规定。,25,上述情况不能不说是2002年版总则和勘查规范的一个不足和缺憾。在重新修订时应加以考虑。,26,(2)从某些矿种的地质特点出发,无需探求高级别储量的情形,如盐湖矿产中的潜卤水和浅藏承压卤水矿床及表面卤水矿床。全国储委1993年4月13日发布、12月1日实施的盐湖矿产矿床地质勘探规范(试行),前提是勘探阶段,是最终为设计要求所需达到的程度,各项工作(包括矿石的选矿加工试验和开采技术条件的研究)都是勘探阶段的要求。,27,但其勘查控制程度,以探求的储量及其比

12、例来表达:潜卤水和浅藏承压卤水矿床,只探求C+D级储量,其中C级储量,不得少于50%,表面卤水矿床和小型矿床只探求D级储量,并且给出相应勘探类型的各级别参考工程间距(网度),当然没有B级或B+C级的工程间距(网度),同时相应的在卤水矿床储量级别条件中,确定C级是矿山设计依据的主要储量,表面卤水矿床、复杂类型矿床的D级可作为矿山设计依据的储量。,28,这是一个从探求的储量级别不同级别储量比例相应级别的网度所探求级别的用途的成体系的规定,而且十分明确。对此,有一种理解是做到详查程度、普查程度,似乎这种理解也无不可,我认为说是勘探程度也讲得通,因为这是勘探规范的规定,用于勘探阶段的工作,只是其控制程

13、度的表达是用低级别来表达的,并不涉及普查、详查阶段。,29,2002年版的盐湖和盐类矿产地质勘查规范虽然也表达了1993年版规范的意思,但难以十分明确表达的是,将这几种情况是放在相应阶段使其“终了”,还是每个阶段都规定其控制程度和相应的勘查工作,使其经过普、详、勘而达到设计需要?修订规范时应当注意。,30,(3)2007年发布的关于全面实施国家标准和勘查规范有关事项的通知,是国土资源部在资源储量分类和勘查规范技术标准的管理上一份十分重要的文件,其中涉及技术问题的规定不亚于总则的作用。而从上述问题的讨论,又涉及了该文件中一个问题。,31,该通知第4点事项中规定: 申请设立采矿权(含划定矿区范围)

14、,大中型煤矿应达到勘探程度;非煤矿山原则上应达到勘探程度,简单矿床应达到详查并符合开采设计要求(矿产勘查开采分类目录中第三类矿产除外)。 该规定中的“非煤”“简单矿床”申请采矿权“应达到详查”如何理解?,32,一般来讲,从勘查类型看,类型基本上都是简单型的,而该类型往往又都是大型的。在没有明确规定小型或复杂的大、中型矿床只探求控制的+推断的资源储量、复杂的小型矿床可只探求到推断的资源储量的情形下,反而大型的却可以做到详查(控制的+推断的)即可申请采矿权,似乎不好理解,不太符合长期以来我们的勘查实践。,33,如果文件中所说简单矿床是指某种矿产的某种矿床类型地质条件简单,可以少做些工作就能供矿山建

15、设设计使用,这可以进一步具体研究,经调研,可以在矿种规范中做针对性的明确规定。但正如文件指出的条件:并符合开采设计要求。而这一点,恰恰需要由有资质的矿山设计单位决策,因为勘查是为设计服务的。,34,3关于勘查区内各地质可靠程度“级别”条件 (主要是开采技术条件不应列入可靠程度“级别”条件问题),35,4关于勘查区内各地质可靠程度资源量的用途和“比例” (设计单位对不同地质可靠程度资源量的用途和“比例”十分注意,有需求),第三部分 执行报告编写规范有关问题及处理建议 1.问题: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与煤炭地质勘查报告编写规范的关系。,处理建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7年1

16、0月22日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MT/T 1044-2007煤炭地质勘查报告编写规范,2008年1月1日实施。该规范是由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033-2002(代替DZ/T0033-1992)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基础上起草的。由于煤炭地质勘查报告相对于金属非金属地质勘查报告的编写有许多自身的特点,完全执行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确有许多不便,因此产生了这个规范。该规范根据煤炭地质勘查的特点,针对,实际规定了报告编写要求和比较详细的报告提纲,实用性很强,必将在提高煤炭地质勘查报告质量和煤矿设计利用方面产生重要作用。 本人建议今后评审工作使用该规范。 本交流材料主要讨论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不多涉及煤炭地质勘查报告编写规范。,40,2. 问题:报告封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