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初步认识大气压强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929887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4.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时 初步认识大气压强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第1课时 初步认识大气压强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第1课时 初步认识大气压强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第1课时 初步认识大气压强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第1课时 初步认识大气压强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课时 初步认识大气压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时 初步认识大气压强(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节 大气压强 第1课时 初步认识大气压强,R八年级下册,学习目标,1.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论. 3.知道标准大气压的值.,学习重点,利用实验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估测和测定.,学习难点,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铁桶、抽气机、橡皮碗、玻璃杯、纸板、水、优酸乳纸盒(饮料纸盒、易拉罐均可)、吸管、塑料挂衣钩、细针、广口瓶、熟鸡蛋、沙子、酒精棉花、注射器(带橡皮帽)、刻度尺、钩码、弹簧测力计、铁架台、金属盒气压计等.,1.和液体一样,空气内部朝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叫_,简称_.,2.历史上著名的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_ _;最

2、先精确测出大气压强值的实验_ _,测出的大气压相当于_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通常把这样大小的大气压叫做_ _.在粗略计算中,该气压可以取为_Pa.,大气压强,大气压,马德堡半,球实验,托里拆,利实验,0.76,大气压,标准,105,我们知道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是由于液体能够流动.空气也能流动,我们周围是否存在朝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你能举出一些实验或实例,证明你的观点吗?,大气压强的存在,知识点一,实验一,玻璃杯覆水实验,实验二,用吸管吸取优酸乳纸盒中的空气,发现纸盒变瘪了.,实验三,塑料挂衣钩吸盘挤压在光滑的瓷砖上,用力下拉,挂衣钩吸盘静止贴在瓷砖上且拉不开.然后用针将吸盘扎一小

3、孔,发现挂衣钩下落,根本不需要用力.,结 论,大气压强的确存在.,大气压强简称为 大气压 或 气压,最先证实大气压强存在的典型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马德堡半球演示实验,大气压的测量,知识点二,1.大气压的粗略测量,大气压究竟有多大?能否设计一个实验粗略测量出来?,方案一,将两个塑料挂衣钩吸盘正对,然后挤出里面的空气,用测力计测量出刚好拉开吸盘所用的力,根据二力平衡,拉力与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相等,然后测出吸盘的面积,计算出大气压强.,方案二,将塑料挂衣钩的吸盘紧压在平玻璃板上,测出塑料挂衣钩的直径D,计算出塑料挂衣钩的表面积S,用测力计测量出塑料挂衣钩刚好被拉下的拉力F,利用公式p=4F/(D2

4、)计算出大气压强.,方案三,将注射器针筒内的空气排空,然后用橡皮帽堵住,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在针筒下面挂钩码,记录当活塞刚好开始下滑时钩码的总重力F,估测针筒的横截面积S,利用p=F/S公式计算大气压强.,结 论,上述方案哪些环节可能产生误差?,2.大气压的精确测量托里拆利实验,埃万杰利斯塔托里拆利(Evangelista Torricelli,16081647)意大利物理学家、数学家,世界上第一个最先较精确测量出大气压值的科学家.,托里拆利演示实验,(1)为什么要灌满水银? (2)管内水银面为什么会下降? (3)水银下降后,管内水银柱的上方是否有空气? (4)水银面下降了一段距离后为什么不再

5、下降了? (5)怎样通过计算得出大气压强的大小?,思 考,760mm,通常把这样大小的大气压叫做标准大气压,p0 = gh =1.36104kg/m39.8N/kg0.76m =1.013105Pa,粗略计算标准大气压可取为105 Pa,不同地点,不同高度的大气压值是不同的,3.气压计,用来测定大气压的仪器,(1)水银气压计,构造原理:托里拆利实验装置.,特点:测量结果准确,但携带不方便.,(2)金属盒气压计(无液气压计),气压计表盘,真空金属盒,传动装置,无液气压计,1.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当地大气压强的大小,他将测量结果汇报给物理老师,老师告诉他测量结果偏小.你知道小明测量结果偏

6、小的原因可能是下面的( ) A.玻璃管没有竖直放置 B.玻璃管顶部混入少量空气 C.水银槽内水银液面太高 D.玻璃管太粗,管内的水银太重,B,2. 如图所示,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时,当被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玻璃管的顶部穿一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液面将( ) A.保持不变 B.逐渐下降,最终与管外液面相平 C.逐渐上升,最终从小孔中流出 D.稍微下降一些,B,大气压强,1.大气压强的存在,2.大气压的测量,(1).粗略测量,(2).托里拆利实验,3.气压计,标准大气压可取为105 Pa,某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管中水银柱的高度为75cm,如图所示,设实验过程中管口不离开水银面

7、,试回答:(g=10N/kg),(1)此时此地的大气压的值为_mm高水银柱,合_Pa. (2)将玻璃管向上提1cm(不离开水银槽里的水银面),此时管内的水银柱高为_cm.,750,1.02105,75,(3)如果实验时少量的空气不慎进入管中,则管内的水银柱高度将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4)若在管的顶部开一个小孔,则根据_原理可知,管中的水银_喷出,而是水银柱_相平为止. (5)若要求降低玻璃管中液柱的高度,正确的操作方法是_ _.,减少,连通器,不会,下降至与水银槽液面,提高实验装置的高度(将装置由,山脚移向山顶),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1.在本

8、节课教学的过程中,始终把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放在第一位.因此,在设计和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活动和实验探究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实验等来主动发现问题,搜集证据,分析有关信息和资料,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必须是有目的性的思维,要达目的必须借助于外界的刺激作用,在“做中学”,将学生的思维和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引起学生积极地投入情感.比如:让学生拉吸盘感受大气压强的确存在而且很大;在做塑料挂衣钩的实验中,有意安排学生用细针扎个小孔来进一步体验大气压强的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因为,这样的实

9、验来源于他们自己的劳动成果,达到了探究知识的目的.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又使学生进行合理的科学猜想,快速进入探究的课题.学生实验探究后发表各自的看法,并进行交流、评估,这样不仅营造了宽松的学习环境,而且培养了学生敢想敢说的精神及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见教材P43),1. 人的血压的正常值(收缩压和舒张压)大约是多少帕?自己查找资料进行估算.,解答:健康成人的收缩压为90140mmHg(1218.6kPa),舒张压为6090mmHg(811.9kPa).,2. 1654年,在德国马德堡市的广场上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人们把两个铜制空心半球合在一起,抽去里面的空气,用两支马队

10、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当两侧的马匹达到16匹时,才将半球拉开,并发出巨大的响声.图9.3-9为同学们利用直径26cm的压力锅代替空心铜半球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情形.他们将压力锅拉开需要多大力?实际用力大小与计算的结果是否相同?请说出你的理由.,解答:由p=F/S可得F=pS=1053.14(0.13)2N5.31103N. 实际用力小于计算结果,因为压力锅内可能还有少许空气,实际用力可能为大气压力减去压力锅内气体压力的差.,3. 小明为家中的盆景设计了一个自动供水装置.如图9.3-10,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盘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当盘中的水位下降到使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中,瓶中就会有水流出,使盘中的水位升高,瓶口又被浸没,瓶中的水不再流出.这样盆景盘中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的高度.请问:是什么原因使得水不会全部流掉而能保留在塑料瓶中?,解答:每次瓶内放出水后,对瓶口而言,瓶内的气体压强与瓶内水的压强之和总是与瓶口受到的大气压相等,这样就使得瓶口可以放出部分水后,又停止.,4. 屋顶的面积是45m2,大气对屋顶的压力有多大?这么大的压力为什么没有把屋顶压塌呢?,解答:F=pS=45m2105Pa=4.5106N 屋顶上下方都分别受到向下和向上的大气压力,彼此平衡,所以不会把屋顶压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