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素质教育组织模式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0691978 上传时间:2017-10-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素质教育组织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素质教育组织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素质教育组织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素质教育组织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素质教育组织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素质教育组织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素质教育组织模式(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素质教育组织模式 *洪拓夷(湖州师范学院图书馆,湖州 313000)摘 要 回顾信息素质教育及研究发展,分析信息素质现状和不足,探讨信息素质教育规划与实施的组织,即有关信息素质教育体系、教育政策、教育内容、教育目标及信息素质标准等的规划,有关信息素质教学模式、教学大纲、教学评价等实施方案的构建。提出“2+3”教育模式,即开展二个层次教育和实施三种教育方法。强调图书馆在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优势和作用,以及信息素质教育应遵循的原则。关键词 信息素质 信息素质教育 高校图书馆 组织模式分类号:G250The Organization Structure of Information

2、Literacy Education in Academic InstitutesHong Tuoyi(Library, Huzhou Teachers College, Huzhou, 313000, 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ncept and meaning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discusses the system , policy, aim and program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everal

3、 new ideas and methods to perform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content, course,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so on. IL education must start in general education and extend to upper-level courses. At the same time, the function and preponderance of the library in IL education is affirmed.Keywords: informatio

4、n literacy;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academic library; Organization StructureClass Number: G2501 前言在知识经济背景与网络环境下,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已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虽然高校图书馆曾做过一些工作,但很有局限性,往往以信息检索教学为主,缺少全面的信息素质教育内容,无法适应信息社会的更高需求。所以,高校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首先,信息素质教育适应信息化社会和网络环境下生存的需要。信息素质教育是适应社会的知识补充与重构,是在信息社会中求生存、谋发展的需要,也是符合人的

5、自身发展的需要 1;其次,信息素质教育有助于推动全社会信息化进程。具有信息素质的用户,既可以快速接受和使用信息产品,又可以创造新信息和增值信息,推动社会信息化发展;第三,信息素质教育是教育创新的重要体现和必然趋势。信息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等处于同等地位,是体现综合素质的重要元素;第四,信息素质教育是构建和谐数字社会的基础。信息道德的提升,有助于维系良好的网络秩序和文明网络行为。2 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研究发展2.1 信息素质内涵自20世纪70年代提出信息素质概念(Zurkowski, Paul,1974)后,曾经过数次补充与完善,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提出“知道何时需要

6、信息,并拥有获取、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 2,后来曾被频繁引用。2000年美国高校与学术图书馆协会(ACRL)提出五个信息素质标准 3。本文系浙江省教育科学 2006 年度规划课题“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素质教育组织模式”(编号:SC80)的研究论文2我国钟志贤 4等认为信息素质包括运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生成信息、信息免疫等的能力。信息素质广义上理解为信息化社会中个体成员所具有的各种信息品质,包括信息智慧、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觉悟、信息潜能、信息心理,以及信息评价和过滤等能力 5。信息素质是一个动态概念,它由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各个要素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并随着社会信息化程

7、度的提高,其内涵将不断丰富和发展。2.2 我国信息素质教育及研究概述自信息素质概念提出以来,国外的研究从未间断,如“美国加州大学圣保罗分校信息素质课程”项目、美国的“2061规划” (提出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相结合的观点 6) 。而我国信息素质教育及研究源于信息检索课,以教育部1984年的004号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课的意见为主要标志。1992年高教司提出“要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检索方法” 。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2000年辽宁省教育厅87号文件规定信息检索与利用课为高校公共必修课 7。2002年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对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

8、做了规定 8:图书馆要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2003年北京大学图书馆构建了网络培训体系,开始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 9。2005年清华大学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正致力于“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能力示范性框架研究” ,试图推出一个新的高校信息素质指标体系 10。近几年,国内外学者相继提出一些信息素质培养方法:以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使用为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的单一教学方法。它对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曾起主导作用。双向互导教育方法。即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的主体,又都是教育的客体。主要体现在图书馆咨询辅导和信息检索教学上。图书馆合作教育 11。指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图书馆

9、与校内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跨学科教育 12。指在相关学科教学中,注入相关的信息素质教育知识和技能。从资料上看,许多研究局限于从理论上认知信息素质教育重要性 13,缺乏对信息素质教育系统性的宏观规划和具体落实方案的探讨。教育活动也仅局限于图书馆范围,更多体现的是图书馆意识和检索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的教育。而我国目前许多高校还在减少作为信息能力培养的信息检索课学时。所以,有必要对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组织模式进行深入研究。2.3 我国信息素质现状实证分析据东北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沈阳大学师范学院的问卷调查 14,仅有 10%以下的学生了解信息素质内涵,约 30%的学生获取专业信息有

10、障碍,约 90%的学生表示能遵守信息道德准则和法律规范,80%以上的学生感到需要进行信息素质教育。据中国民航学院问卷统计,只有 15.2%的学生能从网上主动获取信息 15,大多数学生依然没有掌握检索技巧,缺乏对本专业信息源的了解,大多数学生对于检索结果不会归纳总结。在佳木斯大学的调查统计中,有 1/3 以上的大学生还不具备信息有偿观念,有 20的学生认为法律保护网络信息知识产权可有可无,17的学生则认为没有必要 16。北京师范大学的调查反映出:本科阶段信息能力课程普及不够,有些学生信息能力没有很大提高,而且本科与研究生的信息能力培养不连续 17。可见,高校学生信息素质有待提高,信息素质教育有待

11、加强。3 信息素质教育的规划组织3.1 信息素质教育体系规划信息素质教育应成为一门与其他学科既有一定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新学科,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构建多层次的教育体系 18,采用分层次分段连续方式开展教育,要保证教学内容层次化、3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手段现代化,以适应不同层次的不同需要。首先,政府教育职能部门应宏观调控,确立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其次,学校将信息素质教育纳入学校统一教学规划中,具体规划教育内容、教育目标等,设置普及性的公共必修课和较高层次的专业任选课,课程难度应由低到高,下与中、小学信息课程相衔接,上要成为较高层次课程的基础。同时,积极培养和选拔师资,组建信息素质教研

12、室。最后,由教研室负责落实教学内容,体现教育思想,达到教育目标。3.2 信息素质教育政策规划(1)宏观层面。信息素质教育有赖于国家教育政策的引导与支持。尽管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教育部)规定 218 个专业要“掌握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2002,教育部)对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做了规定,但仍需出台专门的信息素质教育文件,明确教育范畴和教学最小比重等。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应对大学信息素质教育的规划与开展有一个具体的政策指导,甚至贯穿于社会整个教育体系中。(2)学校层面。学校应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指示,结合学生综合素质

13、和专业素质培养目标,确定信息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在充分考虑循序渐进和专业特点的基础上,具体落实课程的数量、分布、学分,甚至于教材编写、教师配备等方面。3.3 信息素质教育内容规划信息素质教育主要包括信息意识教育、信息知识教育、信息能力教育、信息道德教育、网络认知习惯培养等几个核心内容:(1)信息意识教育是指培养作为信息主体的社会个体成员对未知信息的敏感程度和自觉程度。它直接影响信息需求和认知行为。这需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方式,加强“信息就是财富”的认识,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敏感性、对信息持久的注意力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 19,养成信息思维习惯。图书馆意识同样是信息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2)信息

14、知识教育是指有关信息的本质、特性、作用、规律、运用、规范和方法等基础知识的传授,包括信息理论知识、信息生产过程知识、信息传播知识、信息管理知识、信息产业知识、信息法律知识、信息技术知识等。(3)信息能力教育是指有关信息获取、信息认知、信息加工、信息组织、信息评价、信息交流、信息协作、信息增值、信息创造等能力的培养。如学生通过掌握信息检索等基本技能,能在纷繁无序的信息海洋中筛选出自己所需信息,并合理运用于知识创新与学术活动中。(4)信息道德是指有关调节信息创造者、传递者、使用者等社会信息个体之间行为规范的教育20,包括信息伦理约束和信息法规控制两个方面。信息法律是信息伦理的底线,信息伦理能在人的

15、思想深处起作用。一个有信息道德的人能在信息活动中自觉遵循一定的社会公德,主动维护信息领域的正常秩序。(5)网络认知习惯培养是指关于网络用户在网络浏览和学习等过程中所具有的良好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的教育。法律有时无法控制人的网络意识和网络行为,而网络文化又能改变人的思想,转变人的观念,模塑人的行为,使网络用户容易淡化或忘掉传统道德规范和自律意识,形成虚实交融的“自主”伦理。所以,要主动培育良好的网络认知习惯和网络文明,不断提高学生网上观察力、辨别力和免疫力。3.4 信息素质教育培养目标规划信息素质教育是要造就具有丰富的信息知识、较强的信息意识、熟练的信息技能、自觉的信息道德、科学的认知习惯以及良好

16、的信息表述能力的高素质学术群体和现代社会公民。通过接受完整的信息素质教育,学生能够快速查找所需信息,有效评价和选择合适内容,自觉遵守相关法规,尊4重原创信息,保护知识产权,明辨虚拟与现实的统一、资源共享与信息所有的区别、个人权利与社会责任的对应等。最终将信息素质渗透到学习和研究中,使他们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3.5 信息素质评价标准规划信息素质标准为实施信息素质教育并达到培养目标提供可操作的基本依据 21。笔者受ACRL、ALA、澳大利亚高校图书馆委员会(CAUL)等标准的启发 22,初步规划出适合我国大学现状需要的信息素质标准基本框架:(1)能够简练阐释信息基本理论知识和获取信息的基本途径。(2)能够正确认识信息在学习、工作和科研等领域的作用。(3)能够确定所需信息的范围、类型、性质和效用。(4)能够准确利用网络或手工等多种方法获取信息。(5)能够正确评价、合理利用和有效增值信息。(6)能够借助现代手段开发、组织、存取、传播原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