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大学、“211”“2011计划”、“985”“985创新平台”讲义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913288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重点大学、“211”“2011计划”、“985”“985创新平台”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全国重点大学、“211”“2011计划”、“985”“985创新平台”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全国重点大学、“211”“2011计划”、“985”“985创新平台”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全国重点大学、“211”“2011计划”、“985”“985创新平台”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全国重点大学、“211”“2011计划”、“985”“985创新平台”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重点大学、“211”“2011计划”、“985”“985创新平台”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重点大学、“211”“2011计划”、“985”“985创新平台”讲义(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创新平台、“985工程”及“2011计划”联系,全国重点大学,全国重点大学,是一个历史上的称谓,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被国家重点支持的大学。1959年,中共中央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0所高校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1960年,中共中央关于增加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决定又增加了44所大学为全国重点大学,总数达到64所; 1978年,国务院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最终确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88所大学为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简介,“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

2、科的建设工程。 “211工程”于1995年中国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是中华民族面对世纪之交的国内、国际形势而作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高瞻远瞩的重大决策。,“211工程”简介,全国共有112所“211工程”大学,其中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拥有两个校区,实际高校为116所。,“211工程”简介,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国家先后开始实施“211工程”、“985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等项目,以重点支持实施高

3、校或其部分学科的建设。 原来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湘潭大学、燕山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大学、东北石油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15所院校由于地理和自身发展受限等原因没有纳入国家“211工程”计划,仅存全国重点大学之名。,“211工程”简介,而原先不属于全国重点大学的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江南大学、长安大学、暨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上海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工业大学

4、、太原理工大学、郑州大学、辽宁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农业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安徽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贵州大学、石河子大学、海南大学、西藏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大学一共38所院校由于发展迅速,实力上乘而被列入“211”工程计划,成为国家重点支持建设大学。,“211工程”大学名单(红色为“985”),“211工程”大学名单(红色为“985”),“211工程”大学名单(红色为“985”),“211工程”大学名单(红色为“985”),“211工程”大学名单(红色为“985”),“211工程”大学名单(红色为“985”),“985工程”简介

5、,“985工程”是我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高等教育建设工程。 1998年5月4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中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随后,中国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将此规划以江泽民在北京大学100周年校庆的讲话时间命名为“985工程”。,“985工程”简介,最初只有北大和清华确认为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并使得第一批985定格为2+7所。 2009年10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

6、、西安交通大学9所中国大陆名牌高校结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领域加强合作与交流,优势互补,这使我国诞生了首个名校联盟“C9”。,九校联盟,九校联盟(C9),中国首个顶尖大学间的联盟,首批985工程名校结盟。2009年来自首批985高校的9所大学校长经过讨论,决定成立学术联盟“九校联盟,并签订了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协议书 。 协议书内容主要包括互换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互相承认所修学分;举办暑期学校,扩大“九校联盟的影响”,与美国常春藤联盟、英国罗素盟校、澳大利亚G8紧密合作;成立联盟网站,博士学位论文互评等等内容。,九校联盟,9所高校(C9)分别是: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

7、、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一期高校名单,北京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中山大学(广东省)、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吉林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南京)、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湖南大学、中南大学(长沙)、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大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大学(沈阳)、同济大学(上海)、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二期高校名单,中国农业大学(北京)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长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中央民

8、族大学(北京)、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中国大陆39所985大学的详细分类,以文理见长的综合性大学13所: 北京大学(医)、复旦大学(医)、武汉大学(医工)、中山大学(医)、山东大学(医工)、四川大学(医工)、吉林大学(医工)、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二); 以理工见长的综合性大学7所: 清华大学(文医)、浙江大学(文医农)、上海交通大学(医)、西安交通大学(医财经)、华中科技大学(医)、中南大学(医)、湖南大学(财经);,中国大陆39所985大学的详细分类,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7所: 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

9、学、东北大学; 以行业为主的多科性大学12所: 国防科技4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农林科技2所:中国农业大学(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二);,中国大陆39所985大学的详细分类,以行业为主的多科性大学12所(接上): 海洋科技1所:中国海洋大学; 电子科技1所:电子科技大学; 社会科学1所:中国人民大学; 自然科学1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民族事业1所:中央民族大学(二); 军事科技1所: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高校从“211工程”大学而不是从“985工程”大学中选择。 “985工程优势

10、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的主要任务是以国家和行业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需求为导向,围绕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学科前沿,在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全国顶尖的优势学科重点建设一批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从而大力提高建设学科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的能力,打造一批世界一流学科群。,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基本上是没有经历过合并重组的行业特色型大学,学科精度极高,拥有一至两个全国顶尖的学科,在行业内认可度极高,具有深厚的行业底蕴和学科积淀。 只有国家中央部委直属的“211工程”高校才有资格获得985平台。,院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院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院校优势学科创新平

11、台,211与985、特色985、全国重点关系,211大学是国家二十一世纪要重点建设大学,而985工程大学则是211大学中的重点大学。 211全国有100多所,985仅39所。是211的可能不是985, 是985的肯定是211。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高校从“211工程”大学而不是从“985工程”大学中选择。,211与985、特色985、全国重点关系,“2011计划”简介,“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是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 “

12、2011计划”自2012年启动实施,四年为一个周期。面向各类高校开放,以高校为实施主体,积极吸纳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创新力量参与。,“2011计划”简介,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培养一流创新人才,加速建立能够冲击世界一流的新优势和新实力。 教育部、财政部每年组织一次“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申报认定,通过认定的中心建设运行满四年后,教育部、财政部将委托第三方评估。,“2011计划”四种类型,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以自然科学为主体,以世界一流为目标,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国际知名学术机构的强强联合,成为代表我国本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水平与能力的学术高地

13、。 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体,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行业产业以及国际学术机构的强强联合,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主力阵营。,“2011计划”四种类型,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以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特别是与大型骨干企业的强强联合,成为支撑我国行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共性技术研发和转移的重要基地。 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切实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点,通过推动省内外高校与当地支柱产业中重点企业或产业化基地的深度融合,成为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名单,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名单,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名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