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体液失衡护理实用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106910592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143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体液失衡护理实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第二章,体液失衡护理实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第二章,体液失衡护理实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43页
第二章,体液失衡护理实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43页
第二章,体液失衡护理实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体液失衡护理实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体液失衡护理实用(1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女人是水做的!?,第一节 体液的正常代谢,护理教研组 刘乔,学习目标,掌握水平衡、电解质平衡 2. 熟悉酸碱平衡 3. 了解正常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 4. 认识体液平衡的重要性,能主动帮助病人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生理知识回顾,1,体液 : 2,体液平衡: 体液平衡的条件 意义:是保证人体内环境恒定的最基本条件。,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具有一定的容量、分布和 浓度,是指体液在容量、分布和溶质浓度方面保持相对恒定。,体液组成和分布,注:1.以上细胞内、外液的数值均为占体重的百分比,40,35,15,15,5,5,60,55,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1.水平衡 正常成人24小时

2、水出入平衡情况,摄入,排出,动态平衡,细胞外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是Na+,主要的阴离子是Cl-、HCO3- 。 细胞内液中主要的阳离子是K+和Mg+,主要的阴离子是HPO42-和蛋白质阴离子。,2. 电解质组成和分布,正常值135150mmol/L,3.55.5mmol/L,外钠内钾,电解质作用: 维护体液渗透压 调节酸碱平衡 参与细胞代谢 影响神经肌肉和心肌的兴奋性,溶液中的溶质分子对水的吸引力,Na+和K+,细胞內,细胞外,半透膜,水流,电解质的摄入 主要从食物中获得 Na+ :正常成人对氯化钠的日需要量为5-9g。 “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K+ : 正常成人对氯化钾的日需要量为3

3、-4g。 “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禁食病人注意补钾,3.体液平衡的调节 水、电解质及渗透压的平衡主要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来实现的,其中对水钠的调节作用最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大系统的调节: 抗利尿激素(ADH)系统(恢复和维持体液正常的渗透压) 醛固酮(ADS)系统(恢复和维持血容量),具体的调节机制 渗透压调节机制:,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下丘脑,兴奋口渴中枢,产生口渴感而增加饮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ADH),加强水分重吸收,尿量减少,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不兴奋口渴中枢,口渴不明显,不增加饮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ADH),

4、减少水分重吸收,尿量增加, 血容量调节机制,细胞外液减少,肾素,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ADs,Na+和水重吸收,尿量减少,细胞外液量增加,细胞外液量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ADs,Na+和水排出增多,尿量增加,细胞外液量减少,酸碱平衡,正常体液PH值保持在7.35-7.45之间。 1.缓冲系统 在体液的众多缓冲系统当中最重要的缓冲系统是碳酸-碳酸氢盐缓冲系统,即HCO3-/H2CO3。其比值决定血浆PH值,HCO3-/H2CO3的比值一般为20/1。,调节机制: 当体内酸增多时,HCO3-与强酸中和,产生的反应为: H+ + HCO3- H

5、2CO3 CO2 + H2O 当体内碱增多时,H2CO3与强碱中和,产生的反应为: OH- + H2CO3 HCO3- + H2O,2.脏器调节 肺的调节 调节机制:主要通过调节二氧化碳的排出量调节酸碱平衡。 肾的调节 调节机制:肾的作用是排酸( H+ )并回收HCO3- 。当体内多酸时,此作用加强;体内多碱时,此作用减弱。,小 结,正常体液的组成和分布 电解质的组成和分布 体液平衡及调节 (1)水平衡 (2)电解质平衡 (3)体液平衡的调节,考题再现 1.成年男性体液总量占体重的百分比为 A.40% B.50% C.55% D.60% E.65% 2. 正常成人每日无形失水量是 A.150m

6、l B.200ml C.300ml D.400ml E.850ml 3. 细胞内液中主要的阳离子是 A.Fe3+ B.Mg2+ C.K+ D.Na+ E.Ca2+ 4 血清钠的正常值为 A. 120150mmoII, B. 125135mmolL C 130140mmoiL D 135150mmolL E140155nunolL,D,E,C,D,5. 有关 Na+ 和K+ 代谢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活体细胞内高钾,细胞外高钠 B.两者主要经食物摄取,经肾排出 C.肾对Na+ 排泄特点是 “多进多出,少进少出,不进几乎不排” D.肾对K+ 排泄特点是 “多进多出,少进少出,不进照样排” E.禁食

7、后要特别注意补充Na+,E,现场演练,1、碳酸氢盐缓冲剂主要存在于 ( ) A、细胞内 B、红细胞内 C、血浆 D、细胞外液 E、均正确 2、正常人血浆中【H2CO3】与【HCO3-】之比值 ( ) A、10:1 B、15:1 C、1:20 D、25:1 E、30:1,D,C,第二节 水钠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重点与难点,重点:3种类型缺水、 常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难点: 不同类型缺水的发病机制,学习目标,1、掌握高渗性缺水、低渗性缺水、等渗性缺水定义、临床表现 2、熟悉高渗性缺水、低渗性缺水、等渗性缺 水病因、治疗原则 3、了解三种类型缺水的病理生理,Question?,盛夏,你已经在室外

8、玩了两个半小时蓝球之后,感到很口渴,是否应该喝大量开水,为什么?,第二节 水和钠的代谢紊乱,根据失水和失钠比例不同,缺水可分为 (一)高渗性缺水 (二)低渗性缺水 (三)等渗性缺水,高渗脱水 (又称原发性缺水) 缺水缺钠,血清钠150mmol/L 细胞外液高渗,【病因】 摄入不足 缺水源 、食管癌晚期 丢水过多 大量出汗、烧伤暴露疗法、 糖尿病、尿崩症(ADH分泌不足)等,【病理生理】 钠离子浓度升高口渴中枢口渴饮水渗透压 抗利尿激素(ADH),水重吸收尿少 ,尿比重高,血 浆,组 织 液,细 胞 内 液,高渗性脱水体液变动示意图,【临床表现】 根据脱水程度及表现分三度: 轻度缺水:除口渴、尿

9、少、外,无其他症状, 丢失体重的24% 中度缺水:极度口渴,乏力、尿少、尿比重高、口舌干燥、皮肤弹性差、眼窝下陷,烦躁不安,丢失体重的46% 重度缺水:除上述外,有燥狂、幻觉、谵妄、高热、甚至昏迷抽搐,休克表现 丢失体重的6%,【诊断检查】 1、尿少比重高 1.025以上。 2、血液检查:血清钠150mmol/L, RBC、Hb、红细胞压积,低渗脱水 (又称继发性缺水) 失钠失水 血清钠135mmol/L 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病因】 1、 摄钠不足(医源性问题)排钠利尿剂 2、 钠丢失过多(消化液丢失、 大面积烧伤慢性渗液、慢性肠梗阻、长期胃肠减压),【病理生理】 1、低渗抗利尿激素(AD

10、H),尿重吸收,早期尿量,后期尿量减少,尿比重低。 2、细胞外低渗水流向细胞内细胞内水肿,血容量不足加剧。 最易发生休克,血 浆,组 织 液,细 胞 内 液,低渗性脱水体液变动示意图,【临床表现】 1、轻度缺钠 血清钠在130-135mmol/L以下。病人感软弱、疲乏、头晕、手足麻木,口渴不明显。每公斤体重缺氯化钠0.5g。 2、中度缺钠 血清钠在120-130mmol/L以下。病人除上症外,有恶心、呕吐、脉搏细速,血压不稳或下降,脉压变小,浅V萎陷,视力模糊,站立性晕倒。每公斤体重缺氯化钠0.50.75g。 3、重度缺钠 血清钠在120mmol/L以下。病人神志不清,肌痉挛性抽痛,肌腱反射减

11、弱或消失,出现木僵,甚至昏迷,常发生休克。每公斤体重缺氯化钠0.751.25g。,【诊断检查】 1、 尿液检查:比重低于1.010以下,尿钠及尿氯 2、 血液检查:血清钠135mmol/L,RBC、Hb、红细胞压积、血尿素氮均,等渗脱水(最常见) 又称急性失水、混合性失水) 水钠成比例丢失 血清钠在正常范围 细胞外液渗透压保持正常,【病因】 1、 消化道急性失液如腹泻,呕吐、肠瘘 2、局部大量积液,如肠梗阻等 3,大面积烧伤早期,【病理生理】 等渗性脱水其渗透压无明显改变。 主要为细胞外液量迅速减少致血容量不足。 处理不当,可转变为高渗性或低渗性缺水。 尿少,尿比重高,血 浆,组 织 液,细

12、胞 内 液,等渗性脱水体液变动示意图,【临床表现】兼有缺水缺钠的临床症状 1、缺水症状:如少尿、恶心、乏力、厌食、皮肤口唇干燥,眼眶下陷,但口渴不明显,缺水占5%。 2、缺钠症状:主要是血容量减少症状: 颈V下陷、脉细速、血压下降。当体液丢失67%时有明显休克症状。且伴酸中毒。,【诊断检查】 1、尿液检查:量少或无尿,比重高。 2、血液检查:血钠、氯正常,RBC、Hb、红细胞压积。,水 中毒,机体摄水量超过排出量,水潴留在体内 致血浆渗透压下降和血量增多。,又称稀释性低钠血症,原因,肾功能衰竭 + 进水过多,机制和对机体的影响,防治的病生理基础,防治原发病 限制水摄入 促进水排出 纠正脑水肿,

13、总 结,三种类型缺水的病因,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定义及分类,按失水和失钠的比例不同,缺水可分为:,1.低渗性脱水,主要是: A.血钾低 B.血钠低 C.血钙低 D.血镁低 E.血糖低,正确答案:B,2. 外科临床最常见的脱水类型是 A 高渗性脱水 B 低渗性脱水 C 慢性脱水 D 等渗性脱水 E 原发性脱水,正确答案:D,3. 轻度高渗性脱水最主要的表现 A 烦躁 B 口渴 C 尿量减少 D 血压下降 E 神志不清,正确答案:B,4最易引起高渗性脱水的病情是 A 急性肠梗阻 B胃穿孔腹膜炎 C大面积烧伤 D慢性消化道瘘 E气管切开 E,E,5高渗性脱水严重时,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 A

14、细胞外液量减少明显 B 血浆量减少 C细胞间液减少 D细胞内液减少 E细胞外液减少,但血浆量正常,D,6低渗性脱水早期,尿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醛固酮分泌增多 D醛固酮分泌减少 E生长激素分泌减少,B,7等渗性脱水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是 A细胞外液浓缩 B细胞外液低渗 C细胞外液容量减少 D细胞内液低渗 E细胞内液高渗,C,8有关等渗性脱水,正确的是 A 临床上最常见 B以细胞内液减少为主 C 口渴较高渗性脱水重 D.休克较低渗性脱水出现早 E诊断须依据血清钠、尿量及比重测定,A,病例分析题:,患者,女,20岁,反复大量呕吐3天,尿少、恶心、乏力 四肢

15、发冷。查体:P110次/分,BP90/60mmHg,口唇干 燥,眼窝下陷,皮肤弹性差,尿比重1.013,血清钠 135mmol/L,体重50kg。 问:1.病人应考虑到体液失衡为: A 高渗性脱水 B 低渗性脱水 C 等渗性脱水 D 原发性脱水 2.病人脱水程度为: A轻度 B中度 C重度 D特重度,C,B,【小 结】,正常人水电解质及酸碱是在N、体液的调节下保持动态平衡状态,此平衡被打破就会出现水电解质失衡。临床水电失衡分三种:高渗性缺水以失水为主,表现口渴、尿少、皮肤弹性差、血钠高。治疗以补水为主。低渗性缺水以失钠为主,表现疲乏、头晕、站立性晕倒、血钠低,治疗补钠为主。等渗性缺水最常见、水钠丢失几乎相等,表现为血容量减少征,休克明显,处理既补水又补钠。,护理评估,健康史 身体状况(症状) 心理社会状况 辅助检查,护理诊断,1. 体液不足 与水分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有关 2. 焦虑 与担心体液失衡的预后有关 3. 潜在并发症 失水性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