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06908473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庆四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检测高二年级化学学科试题第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为使以面粉为原料的面包松软可口,通常用NaHCO3作发泡剂,因为它()热稳定性差 增加甜味 产生二氧化碳 提供碳酸钠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利用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进行分析;【详解】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产生CO2,使面包疏松多孔,NaHCO3、Na2CO3、CO2不具有甜味,不能增加甜味,与提供Na2CO3无关,故选项C正确。2.下列关于

2、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过氧化钠的电子式: B. 金属钠可用来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C. 常温下Na与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加快D. 钠钾合金可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答案】D【解析】【详解】A、过氧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键,其电子式为,故A错误;B、金属钠与水、乙醇都能发生反应,因此金属钠不能用来除去乙醇中少量的水,故B错误;C、常温下,Na与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Na与O2反应生成Na2O2,故C错误;D、钠钾合金常温下为液态,可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故D正确。3.铝、铁两种金属粉末混合物,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

3、过量的烧碱溶液,再过滤,滤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A. Fe3+B. AlO2-C. Al3+D. Fe2+【答案】B【解析】【详解】铝、铁两种金属粉末混合物,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发生2Al+6H+=3H2+2Al3+、Fe+2H+=Fe2+H2,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发生H+OH-=H2O、Fe2+2OH-=Fe(OH)2、Al3+4OH-=AlO2-+2H2O,铁元素存在于沉淀,铝元素存在于AlO2-中,所以滤液中存在的离子为A1O2-,故选B。【点睛】明确发生的离子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氢氧化铝具有两性,能够被氢氧化钠溶解。4.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S

4、O4反应, 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NaHCO3 Al2O3 Al(OH)3 Al (NH4)2CO3A. B. C. D. 全部【答案】D【解析】NaHCO3属于弱酸酸式盐,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与水,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与水,故符合;Al2O3是两性氧化物,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与水,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故符合;Al(OH)3 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与水,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故符合;Al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与氢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氢气,故符合;(NH4)2CO3,加热条件下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氨气和水,能与硫酸反

5、应生成硫酸铵、二氧化碳和水,故符合。答案选D。5. 将钠、镁、铝各0.3mol分别放入100ml 1mol/L的盐酸中,在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A. 1:2:3B. 6:3:2C. 3:1:1D. 1:1:1【答案】C【解析】【分析】Na与盐酸反应:2Na2HCl=2NaClH2,Mg与盐酸反应:Mg2HCl=MgCl2H2,Al与盐酸的反应:2Al6HCl=2AlCl33H2,然后判断过量,如果金属钠过量,Na还会与水反应;详解】2Na2HCl=2NaClH2 2 2 0.3 0.3100103L1molL1 ,盐酸不足,金属钠过量,因此金属钠还与水反应:2Na2H2O=2NaO

6、HH2,根据得失电子数目守恒,有0.3mol1=n(H2)2,即n(H2)=0.15mol;Mg2HCl=MgCl2H20.3 0.6100103L1molL1 ,盐酸不足,金属镁过量,产生n(H2)=0.1mol/2=0.05mol,2Al6HCl=2AlCl33H2,同理盐酸不足,铝过量,产生n(H2)=0.05mol,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比值等于其物质的量比值,即气体体积比值为0.15mol:0.05mol:0.05mol=3:1:1,故C正确。【点睛】易错点是金属钠产生H2,学生容易认为盐酸不足,按照盐酸进行判断,错选D选项,忽略了过量的金属钠能与水反应产生H2,即判断金属钠产生H2的

7、物质的量时,可以采用得失电子数目相等进行计算。6.将物质X逐渐加入Y溶液中,生成沉淀物质的量n2与所加X的物质的量n1的关系如图所示。符合图所示情况的是ABCDXNaOHAlCl3HClNaAlO2YAlCl3NaOHNaAlO2HCl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A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先后发生以下两个反应:Al33OHAl(OH)3(沉淀物质的量由0增至最大值);Al(OH)3OHAl (OH)4(沉淀物质的量由最大值降为0)。两个反应中消耗的NaOH物质的量之比为31,与题图不符。B随着AlCl3溶液的加入先后发生以下两个反应:Al34OHAl (OH)4(不产生沉淀

8、);Al33Al (OH)44Al(OH)3(沉淀物质的量由0增至最大值)。两个反应中消耗AlCl3物质的量之比为31,与题图也不符。C随着盐酸的加入先后发生以下两个反应:HAl (OH)4Al(OH)3H2O (沉淀物质的量由0增至最大值);3HAl(OH)3Al33H2O(沉淀物质的量由最大值降为0)两个反应中消耗盐酸物质的量之比为13,符合题图。D随着NaAl (OH)4溶液的加入先发生以下反应:Al (OH)44HAl34H2O(不产生沉淀);待盐酸耗尽发生Al33Al (OH)44Al(OH)3的反应(沉淀物质的量由0增至最大值)。两个反应消耗NaAl (OH)4物质的量之比为13,

9、与题图也不符。7.下列反应结束后,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的是 ( )A. 铁锈与过量稀盐酸B. FeCl3溶液与过量铜片C. FeCl3溶液与过量铁粉D. FeCl2溶液与过量Zn粉【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铁锈与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FeCl3,溶液中存在铁离子,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故A正确;B、FeCl3溶液与过量铜片反应生成FeCl2,溶液中不存在铁离子,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血红色,故B错误;C、FeCl3溶液与过量铁粉反应生成FeCl2,溶液中不存在铁离子,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血红色,故C错误;D、FeCl2溶液与过量Zn粉

10、生成ZnCl2和Fe,溶液中不存在铁离子,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血红色,故D错误;故选A。考点:考查了铁离子的检验的相关知识。8.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的FeCl3溶液中,制备Fe(OH)3胶体B. SO2、漂白粉、活性炭、过氧化钠都能使红墨水褪色,其原理相同C.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 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推测Fe与I2反应生成FeI3【答案】C【解析】【详解】A、制备Fe(OH)3胶体,应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故A错误;B、SO2的漂白原理是与有色物质结合生成无色物质,漂白粉与过氧化钠的

11、漂白原理是利用强氧化性,活性炭的漂白原理是物理吸附作用,故B错误;C、在溶液中铁离子极易发生水解反应,产生难溶性的氢氧化铁,为了抑制铁离子的水解,应该先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然后再加水稀释到相应的浓度,故C正确;D、因I2的氧化性较弱,则与铁反应生成FeI2,故D错误;本题选C。【点睛】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往100mL烧杯中加入50mL水并加热至沸腾,向沸水滴加几滴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即停止加热。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将过量Na2O2投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最终呈蓝色B. 1 mol Na2O2与足量H2O完全反应,转移2 mol电子C. 用澄清石灰

12、水可以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D. 用稀盐酸可以鉴别NaHCO3溶液与Na2CO3溶液【答案】D【解析】【详解】A、Na2O2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紫色石蕊遇碱显蓝色,但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能把有色物质漂白,因此溶液最终变为无色,故A错误;B、过氧化钠与H2O反应2Na2O22H2O=4NaOHO2,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因此1molNa2O2与足量H2O反应,转移电子为1mol,故B错误;C、分别发生Na2CO3Ca(OH)2=2NaOHCaCO3、NaHCO3Ca(OH)2=CaCO3H2ONaOH,都有白色沉淀产生,因此澄清石灰水无法鉴别Na2

13、CO3和NaHCO3,故C错误;D、NaHCO3与盐酸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立即产生气体,Na2CO3与盐酸反应: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H2OCO2,开始无气体产生,一段时间后有气体产生,现象不同,因此可以用盐酸鉴别,故D正确。10.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再加入下列固体粉末:FeCl2;Fe2O3;Zn;KNO3。铜粉可溶解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分析;【详解】Fe2氧化性弱于Cu2,因此FeCl2不与Cu发生反应,故不符合题意;Fe2O3与硫酸发生F

14、e2O36H=2Fe33H2O,Fe3氧化性强于Cu2,因此发生Cu2Fe3=Cu22Fe2,故符合题意;Zn与硫酸发生Zn2H=Zn2H2,Cu不溶,故不符合题意;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发生3Cu8H2NO3=3Cu22NO4H2O,故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项D正确。11.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3O4B. 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产物为Fe2O3和H2C. 除去FeCl2溶液中的FeCl3杂质可以向溶液中加过量铁粉,然后过滤D. 因为Fe3+具有氧化性,所以可用来做净水剂【答案】C【解析】【详解】A、铁锈的成分是Fe2O3,故A错误;B、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Fe3O4和H2,故B错误;C、Fe与Fe3发生反应Fe2Fe3=3Fe2,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故C正确;D、Fe3作净水剂,利用Fe3水解成Fe(OH)3胶体,故D错误。12.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既有气体生成,最终又有沉淀生成的是()金属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 过量NaOH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少量Ca(OH)2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