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 26课 康乾盛世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908230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5.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5 26课 康乾盛世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第25 26课 康乾盛世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第25 26课 康乾盛世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第25 26课 康乾盛世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第25 26课 康乾盛世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5 26课 康乾盛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5 26课 康乾盛世(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习与回顾,满洲的兴起与清朝的建立的过程,阶段一: 人物:努尔哈赤 功绩:统一女真各部 1616年建立大金政权 史称“后金” 都城:赫图阿拉,清太祖 努尔哈赤,复习与回顾,满洲的兴起与清朝的建立的过程,阶段二: 人物:皇太极 功绩:1636年称帝 改国号为大清 改族名为满洲 都城:盛京(今沈阳),清太宗 皇太极,阶段三: 人物:福临 功绩:1644年清军入关 都城:北京,正黄旗,正白旗,正蓝旗,正红旗,镶黄旗,镶白旗,镶蓝旗,镶红旗,八 旗 制 度,镶白旗,镶黄旗,清朝满八旗盔甲复员图,后金,清,清军入关,(1616年),(1636年),(1644年),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线索:,赫图阿

2、拉,沈阳(盛京),北京,赫图阿拉,沈阳故宫,山海关,北京故宫,清代前期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政权稳固、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上也有所建树,后人誉为“康乾盛世”。,第2526课 康乾盛世,乾隆帝,康熙帝,雍正帝,政治方面,清初: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起源可以追溯到努尔哈赤时期诸贝勒共议国政的 制度。清初,凡军国大政,皆交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 定。议政王大臣会议亦称“国议”,权力很大。其成 员概由满族贵族组成,少有汉人参预。,议政王大臣一旦做出决议,皇帝也无法轻易改变,皇权因此受到一定制约。,沈阳故宫十王亭,1、政治上:政权稳固,强化皇权,政治方面,康熙:设南书房 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

3、足鼎立,康熙时为加强皇权, 在乾清宫中设置南书房, 召亲信翰林学士入内,侍 从左右,以备顾问,进而 根据皇帝旨义起草诏令。 目的:对议政王大臣会议 加以钳制,但作用有限。,康熙写字像,1、政治上:政权稳固,强化皇权,1、政治上:政权稳固,强化皇权,政治方面,雍正:设军机处 乾隆:强化军机处, 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 内阁形同虚设,军机处,背景:为处理西北军务,防止机密泄露 职能:批答奏章、草拟诏旨,出谋划策等,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官不得参与,即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经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完全秉承皇帝旨意办事,不过为皇帝御用机关(皇帝私人

4、秘书处),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皇权空前强化,君主专制的顶峰。,郑氏政权,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漠 西 蒙 古,漠 北 蒙 古,沙俄侵入 黑龙江流域,满汉矛盾,权臣鳌拜专权,2、疆域上: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疆域方面,2、疆域上: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1)、 东北:康熙时两次雅克萨之战击退 沙俄入侵,迫使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划定中俄东段边界。,尼布楚条约(俄文),(2)、西北: 康、雍、乾三朝最终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乾隆帝出兵平定回部叛乱,统一天山南北;并设伊犁将军进行管辖。,平定准噶尔图卷局部,疆域方面,2、疆域上: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政治方面,(3)、西南:加强对西藏的治理 顺治

5、:赐达赖五世 “达赖喇嘛”封号 康熙:赐班禅五世 “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雍正:设驻藏大臣; 乾隆: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 实行金瓶掣签制,2、疆域上: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顺治帝会见五世达赖,金奔巴瓶,达赖喇嘛金印,政治方面,(4)、西南:康熙时,平定三藩之乱 (5)、东南: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康熙:设台湾府,统一管辖。,2、疆域上: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练习与测评二:,基本策略:注重对周边地区的防卫与管辖,清,东北: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太平洋,南:南海诸岛,东南: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西:葱岭,西北:巴尔喀什湖北岸,北:西伯利亚,经济方面,3、社会经济的繁荣,(1

6、)、农业 耕地面积的扩大和人口的增长 双季稻的种植、高产作物的引进 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经济方面,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都十分注意发展生产。康熙年间大力推行鼓励垦荒的措施。至康、雍之际,全国垦田数字已超过明朝后期水平。雍、乾两朝,随着边疆和山区的开发,垦田数字继续上升。 乾隆末年,人口突破三亿。,焦秉贞 耕织图,这些新的农业产品的推广耕种有什么直接后果? 这个后果会带来什么影响?,经济方面,经济方面,3、社会经济的繁荣,(2)、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与推广,“乡村无不纺纱织布之家,勤者男女更代而织,鸡鸣始止。旬日可得布十匹,赢利足两贯余。耕之所获,不逮于织。耕以足食,织以致余,农

7、家未有不勤织而富者”。 “近镇数村以织绢为业,男子或从事打线,且必时常出市买丝卖绢,田功半荒,而衣帛食鲜,茶馆食肆中醉酒呼号者亦复不少矣”。,经济方面,三、社会经济的繁荣,(3)、商业:城市的繁荣,汉口:船码头 镇江:银码头 无锡:布码头 北京:全国贸易中心,3、社会经济的繁荣,“去找那种瓷器吧 它那美丽在吸引我,在引诱我 它来自一个新的世界 我们不可能看到更美的东西了 它是多么迷人,多么精美! 它是中国的产品。 中国与欧洲,1718世纪,欧洲的“中国文化热”:,欧洲每年消费中国丝巾达八万条,其中法国占1/4 “18世纪的第一个元旦,法国宫廷采用了中国人的节日庆祝形势,” 莱布尼兹在其名著中国

8、新论的导论中强调“有必要请中国派遣人员来教导我们,正如我们派遣了教士到中国去,”,1718世纪,欧洲的“中国文化热”:,文化方面,4、文化典籍的整理与编纂,古今图书集成:编纂于康熙后期至雍正初期,10000卷,是现存篇幅最大的古代类书。 四库全书:编纂于乾隆后期,是对传世古籍的一次总清理。结集了上古至乾隆时期的主要古籍,总数近80000卷,是最大的一部丛书。,“那时的禁书,我想他都未必看见。现在不说别的,单看雍正乾隆两朝的对于中国人著作的手段,就足够令人惊心动魄。全毁,抽毁,剜去之类也且不说,最阴险的是删改了古书的内容。乾隆朝的纂修四库全书,是许多人颂为一代之盛业的,但他们却不但捣乱了古书的格

9、式,还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内廷,还颁之文风较盛之处,使天下士子阅读,永不会觉得我们中国的作者里面,也曾经有过很有些骨气的人。 ” -鲁迅病后杂谈之余,文化方面,“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 吴晗,文化专制:大兴文字狱,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禁锢政策,形成以文招祸 的恐怖气氛,扼杀中国知识分子的进取精神,实乃 近代文化史上的悲剧。,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 一把心肠论浊清。 清风虽细难吹我,明月何尝不照人。 庄廷龙与明史案 查嗣庭案,文化方面,文字狱,浙江富户庄廷龙修订前人遗著,取名 明史。书中叙述清朝入关前的史实, 使用明朝年号,并且保留了一些明朝将 领抗击后

10、金的事迹,触怒了康熙帝。参 加编写、刻印和销售这部书的70多人全 部处死。此前,庄廷龙已死。清政府下 令挖开他的坟墓,劈棺戮尸。李令晰为 明史作过序,被处死。明史案受株 连的江南名士达200多人。,明史案,查嗣庭是雍正时的礼部侍郎,他在 江南主持科举考试时,出了一道考题 “维民所止”。这本是大学中的一 句话,却被清政府说是“维”“止”去了 字头,是要砍雍正的头。查嗣庭飞来 横祸,被押入狱,死在狱中。雍正命 人把他戮尸示众,其家属也被流放边 远地区。,雍 维,正 止,查嗣庭案,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李一糊涂词有语“天糊涂,地糊涂,帝王帅相,无非糊涂”。被河南登封人乔廷英告发,经查发现举报人

11、乔廷英的诗稿也有“千秋臣子心,一朝日月天”句,检举人和被检举人皆凌迟处死,两家子孙均坐斩,妻媳为奴 。,盛世的文化建设,“人才至今日,消磨殆尽矣!以模棱为 晓事,以软弱为良图,以钻营为取进 之阶,以苟且为服官之计。” 清史稿洪亮吉传356卷,提问:结合材料说说文化专制政策对清朝社会带来的影响?,影响: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自由。(乾嘉学派为代表的考证学兴起。),文化方面,政权稳固,社会安定; 抵御外来侵略,平定内部叛乱,加强边疆管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得到了巩固与发展,疆域辽阔。 社会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迅速发展 文化有所建树,一系列文化典籍的编纂与整理,这些盛世局面超过了前代任何一次

12、,因而从中国历史的纵向角度考查,康乾盛世的确值得颂扬。,如何评价“康乾盛世”?,1718世纪的东西方世界对比,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是世界历史的分水岭。”清王朝虽然在18世纪有过康乾盛世,但毕竟是落日余辉,与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洗礼的欧美强国蒸蒸日上形成强烈反差。中国没有跟上世界历史的潮流,在近代陷入落后挨打的命运,其中的历史教训是十分沉痛的。,注:资料来源:天启六年数字据明熹宗实录卷七十四。其余数字据清实录及大清会典各有关年度记载。 人丁 指- 岁的成年男子。 天启六年人丁数为实际人口数。,(1)这些新的农业产品的推广耕种有什么直接后果? (2)这个后果会带来什么影响?,植棉专业

13、区的江苏松江、太仓 “种花者多,而种稻者少”,“每村庄知务本稻者,不过十之二三,图利种花者,则有十之七八”。 浙江的杭州、 嘉兴、湖州三府各县“民间多以养蚕为业,田地大半植桑”。 广东东莞、番禺、增城、阳春“蔗田几占 耕地一半”,新会县有的地方“种烟者十之七八,种稻者十之二三”。 -黄启臣文集,(1)上述材料反映了农村中怎样的现象? (2)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乡村无不纺纱织布之家,勤者男女更代而织,鸡鸣始止。旬日可得布十匹,赢利足两贯余。耕之所获,不逮于织。耕以足食,织以致余,农家未有不勤织而富者”。 -光绪南昌县志卷56引同治府志 “近镇数村以织绢为业,男子或从事打线,且必时常出市买

14、丝卖绢,田功半荒,而衣帛食鲜,茶馆食肆中醉酒呼号者亦复不少矣”。 -同治双林记增纂卷8,(1)上述材料描述怎样的景象? (2)说明了什么问题?,(通州)岸上闾阎,皆临水而居,望之如画,往往以白灰涂其屋上,河水冰合,百余艘舸舰泊在上下,亦有江南商舶之留着者,而曾闻通州船樯,有如万木之森立,为天下壮观云。今来见之,不尽如此。由东城而入,街路之上,往来行人及商胡之驱车乘马者,填街溢巷,肩磨摩毂击,市肆丰侈,杂货云委,处处旗榜,左右森列,如羢裘皮靺、红帽子、画磁器、米谷、羊、猪、姜、葫葱、白菜、胡萝葍之属,或聚置廛上,或积在路边,车运担负,不可尽数。至如壕堑之深广,城壁之坚致,楼榭台观之壮丽,署宇仓厂

15、之宏大,水陆之要会也。 -李宜显的庚子燕行杂识,(1)材料中描述了通州怎样的景象? (2)结合课本盛世滋生图,思考这些景象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经济状况? (3)思考产生这些景象的原因?,秦朝中央政府,皇帝,御史大夫,(军事),(百官之长) (助理万机),(监察),(军事),太尉,丞相,三公 九卿,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元朝的中央政府:,秦到清中央机构的调整,秦:确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 西汉:设立内外朝制度裁抑丞相职权 隋唐:设立三省六部制和政事堂 元:中书省(全国政务)、枢密院(军)、御史台(监察) 明:废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确立内阁制度 清:设立军机处,趋势:相权削弱到消失, 皇权空前强化, 君主专制集权体制达到极端。,吴主孙权(230年)曾派将军卫温率领船队渡海到达台湾。 元朝正式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琉球民政,隶属福建泉州同安县(今厦门)。 明朝末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统治38年(16241662)。 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 康熙中期清兵攻占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关于台湾,材料: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九月,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求“照高丽外国之例,称臣纳贡”。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高丽外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