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谟人体解剖学基础ppt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895807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765 大小:7.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于晓谟人体解剖学基础ppt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65页
于晓谟人体解剖学基础ppt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65页
于晓谟人体解剖学基础ppt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65页
于晓谟人体解剖学基础ppt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65页
于晓谟人体解剖学基础ppt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于晓谟人体解剖学基础ppt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于晓谟人体解剖学基础ppt剖析(7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护理、助产专业第2版),主编 于晓谟 袁耀华 副主编 代加平 钟富良,人体 解 剖 学 基 础,编 委 (以姓氏笔画为序) 于晓谟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 王 珂 周口卫生学校 王明鹤 郑州市卫生学校 代加平 宜宾卫生学校 刘东方 吉林职工医科大学 吴 涛 凉山卫生学校 周 光 威海市卫生学校 胡 哲 包头医学院职业技术学院 钟富良 桐乡市卫生学校 袁耀华 郑州市卫生学校,解 剖 学 基 础,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护理、助产专业第2版),第一章 绪论 于晓谟,学习要点 1人体解剖学基础的定义。 2人体的组成。 3人体解剖学基础的常用术语。 学习内容: 人体解剖

2、学基础的定义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 人体解剖学基础的学习观点和方法 人体的组成 人体解剖学基础的常用术语,一、人体解剖学基础的定义 人体解剖学基础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 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第一章 绪论,二、人体解剖学基础的学习观点与方法 (一)四大观点 进化的观点 结构和功能相联系的观点 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二、人体解剖学基础的学习观点与方法 (二)方法(三勤) 勤动脑 勤动口 勤动手,三、人体的组成 1、细胞 是构成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组织 由许多形态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借细胞间质结合在 一起构成的细胞群。 3、器官 几种不同的组织结合为具有一定形

3、态和功能的结构。 4、系统 形态不同,功能相关,共同完成一种连续功能的器官组合。,人体系统: 人体有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系统组成歌诀:运动消化和呼吸, 泌尿生殖脉管系,感觉神经内分泌 ,九个系统要牢记。,三、人体的组成,三、人体的组成 内脏的概念:大部分器官位于体腔内,并借一定的孔裂与外界相通的系统称为内脏,包括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系统。,三、人体的组成 人体形态分部 头、颈、躯干和四肢四部分。,四、常用解剖术语 (一)解剖学姿势 身体直立,两眼平视,上肢下垂,手掌向前,下肢并拢,足尖向前。,四、常用解剖术语 (一)方位

4、,以解剖学姿势为准 : 1.上和下 近头者为上,近足者为下。 2.前和后 近胸、腹面者为前,近腰、 背面者为后。 3.内侧和外侧 近正中线者为内侧, 反之为外侧。,4.内和外 凡属空腔器官,近腔者为内,远腔者为外。 5.浅和深 接近皮肤或器官表面者为浅,反之为深。 6.近侧和远侧 在四肢,近躯干者为近侧,反之为远侧。,(二)方位,用于描述关节的运动形式,以解剖学姿势为准 1.轴 垂直轴:为上下方向的垂线,与人体的长轴平行。矢状轴:为前后方向的水平线,与人体长轴垂直。 冠状轴:为左右方向的水平线,与垂直轴和矢状轴相互垂直。,(三)轴和面,2.面 矢状面:沿前后方向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纵切面。

5、其中,将人体分为左、右对称两部分的切面称为正中矢状面。 冠状面:沿左右方向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纵切面。 水平面: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且与矢状面和冠状面垂直的切面。 器官的切面:沿器官长轴所作的切面为纵切面,与长轴垂直的切面为横切面。,学习要点 被覆上皮的特点及各类被覆上皮的分布。 疏松结缔组织的结构。 各类血细胞的正常值、主要形态结构特点及功能。 神经元的结构、分类。 突触及神经纤维的概念。,第二章 基本组织,第二章 基本组织,组织由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 细胞间质位于细胞之间,对细胞有支持和营养作用。 人体的组织据其结构和功能不同,可分为: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四类基本组

6、织。,上皮组织简称上皮,由大量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 上皮组织按其分布和功能,可分为: 被覆上皮和腺上皮两大类。,第一节 上皮组织,一、被覆上皮 共同特征:细胞多,间质少,紧密排列呈层或膜状 上皮细胞有极性,即细胞的一端朝向腔面或体表,称游离面,与游离面相对的另一端称基底面,基底面依靠一层匀质状的薄膜即基底膜与深面的结缔组织相连接 上皮组织无血管 上皮组织内常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分布,第一节 上皮组织,(一)被覆上皮的类型及结构,单层上皮 复层上皮,单层扁平上皮 单层立方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 变移上皮,根据排列层数及细胞形态可分为,第一节 上皮组织,1、单层

7、扁平上皮 镜下观:由一层扁平细胞组成,垂直切面上,细胞扁薄,核扁圆位于细胞中央。 分布:心、血管及淋巴管的内表面-内皮 有利于物质交换及血液和淋巴的流动 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间皮 可减少活动时器官间的摩擦,第一节 上皮组织,2、单层立方上皮 镜下观:由一层近似立方形的细胞组成,垂直切面上,细胞呈立方形,核圆、居中。 分布:小叶间胆管、甲状腺滤泡及肾小管等处。 功能:分泌、吸收。,第一节 上皮组织,、单层柱状上皮 镜下观:由一层棱柱状细胞组成,垂直切面上,细胞为柱状,核长圆形,位于细胞近基底部,其长轴多与细胞长轴一致。 分布:胃、肠、胆囊和子宫、输卵管等器官。 功能:保护、吸收和分泌。,第一

8、节 上皮组织,、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镜下观:由柱状细胞、梭形细胞、锥形细胞和杯状细胞组成,其中柱状细胞最多,细胞表面有大量纤毛;杯状细胞可以分泌粘液。 分布:气管、支气管等呼吸道粘膜。 功能:清洁、保护。,第一节 上皮组织,5复层扁平上皮 (复层鳞状上皮) 镜下观:由多层细胞组成,细胞形状不一,基底细胞为矮柱状,中部为数层多边形细胞,浅层为扁平细胞。 分布:皮肤表层,口腔、食管、肛门和阴道等内表面。 功能:耐摩擦、抗磨损、保护和修复。,第一节 上皮组织,6变移上皮 特点:由多层细胞组成,细胞形态和层数可随器官的收缩与扩张状态而变化。 分布:肾盂、输尿管、膀胱等泌尿道粘膜。 功能: 保护。,第一

9、节 上皮组织,(二)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 1、上皮细胞游离面 (1)微绒毛(2)纤毛 2、上皮细胞侧面 紧密连接 中间连接 桥粒连接 缝隙连结 3、上皮细胞基底面 与基膜相连,第一节 上皮组织,第一节 上皮组织,二、腺上皮和腺 腺细胞: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 腺上皮:主要由腺细胞构成,专门行使分泌功能的上皮。腺或腺体:由腺上皮为主要成分构成的器官。 根据腺排出分泌物的方式可分:外分泌腺 内分泌腺,第二节 结缔组织,结缔组织由少量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构成。 特点: 细胞少,但种类多,散在间质中,无极性分布 细胞间质多,间质可分为基质和纤维 具有连结、支持、营养、运输和保护作用,结缔组织是体内分布最广泛

10、,形式最多样的一类组织:,结缔组织,固有结缔组织 软骨组织 骨组织 血液,疏松结缔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 脂肪组织 网状组织,第二节 结缔组织,一、固有结缔组织即狭义的结缔组织,(一)疏松结缔组织(蜂窝组织),细胞 疏松结缔组织的细胞数量少,但种类多,主要有: ()成纤维细胞: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细胞。 镜下观:细胞呈多突扁平形状,核大,呈卵圆形,染色浅,有个核仁。 功能:合成纤维和基质。,第二节 结缔组织,()巨噬细胞: 镜下观:细胞为圆形或椭圆形,有较小的突起,核小而圆,染色较深。 功能:变形运动、吞噬、参与免疫反应。,第二章 基本组织,()浆细胞:镜下观: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核圆形,常偏于细胞

11、一侧。功能:产生免疫球蛋白或称抗体,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 ()肥大细胞:镜下观: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核圆形且小,染色浅。细胞质内充满了粗大的嗜碱性颗粒。 功能:颗粒内含有肝素、组织胺和慢反应物质等。肝素有抗凝血作用;组胺和慢反应物质与过敏反应有关。,第二章 基本组织,()脂肪细胞:镜下观:体积大,呈球形,含有脂滴。 功能:合成和贮存脂肪,参与脂类代谢。 ()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 一种原始、幼稚的细胞,多 分布在毛细血管周围。 细胞间质 疏松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多,由纤维和基质组成。 (1)纤维:包埋在基质内,可分为:胶原纤维:数量最多,新鲜时呈白色,有光泽,故又名白纤维。具有很强的韧性,抗拉力

12、强。,第二节 结缔组织,弹性纤维:在新鲜状态时呈黄色,又名黄纤维。具有很强的弹性,弹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 网状纤维:纤维很细,分支多,并连接成网。主要存在于网状组织。 ()基质: 无色透明的无定形胶状物,有一定粘性。 化学成分:蛋白多糖和水。,第二章 基本组织,(二)致密结缔组织 特点:细胞和基质成分少,纤维成分多。 分布:肌腱、韧带、真皮及器官被膜等处 功能:支持、连接和保护等。 (三)脂肪组织 由大量脂肪细胞聚集而成,并被疏松结缔组织分隔成若干脂肪小叶。 分布:浅筋膜、网膜及肠系膜等处。 功能:储存脂肪、维持体温、缓冲机械性外压、参与物质代谢、支持和保护作用。,第二节 结缔组织,(四

13、)网状组织 主要由网状细胞、网状纤维和基质构成。 分布:造血器官和淋巴器官等处, 功能:为血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发育提供所需要的微环境 。,第二节 结缔组织,二、软骨组织和骨组织 (一)软骨组织 由软骨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 1软骨细胞 镜下观:在软骨周边部分为幼稚软骨细胞,较小,呈扁圆形,常单个分布。越靠近软骨中央,细胞越成熟,体积逐渐增大,变成圆形或椭圆形。,第二节 结缔组织,2细胞间质 呈均质状,由凝胶状基质和纤维构成。 纤维主要有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第二章 基本组织,(二)软骨 软骨是由软骨组织和覆盖其表面的软骨膜构成。 根据其基质中所含纤维成分的不同,软骨可分为三种:透明软骨、弹性软骨和

14、纤维软骨。 三种软骨的比较如下:,第二节 结缔组织,第二节 结缔组织,(三)骨组织 由细胞和钙化的细胞间质组成。 1.骨组织的基本结构 ()骨细胞:镜下观:细胞呈多突起扁平椭圆形,胞体位于骨陷窝内;突起多而细长,相邻细胞突起借缝管连接相连,包埋在骨小管内。 ()细胞间质(骨质): 由大量胶原纤维和钙盐组成。,第二章 基本组织,第二节 结缔组织,2. 骨组织分类 根据骨板的排列方式不同,骨组织构成骨密质和骨松质。 ()骨密质:结构致密,由规则排列的骨板构成。 骨板分三类:环骨板 哈佛系统(骨单位) 间骨板 ()骨松质:结构疏松,由许多细片状或针状骨小梁交织而成。,三、血液 红色液态的结缔组织,由

15、血浆和血细胞构成。成人血液量40005000ml,占体重的。(一)血浆-淡黄色透明的液体,约占血液容积的55 成分:约90是水,其余为血浆蛋白(包括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酶、激素、糖、脂类、维生素、无机盐及代谢产物等。 血清-血液凝固后所析出的淡黄色清明液体,不含纤维蛋白原。,第二节 结缔组织,(二)血细胞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正常值如下:,红细胞(RBC) 男:(4.55.5)1012/L 女:(3.54.5)1012/L 白细胞(WBC)(410)109/L 血小板(Pt)(100300)109/L,中性粒细胞50%70% 嗜碱性粒细胞0%1% 嗜酸性粒细胞0.5

16、%3% 淋巴细胞20%30% 单核细胞3%8%,第二节 结缔组织,.红细胞 镜下观:细胞呈双面凹圆盘状,无细胞核、细胞器,胞质内充满淡红色的血红蛋白(Hb)。 功能:运输和。 血红蛋白的含量:正常成人,男性为120150g,女性为110140g。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120天,每天有大量新生红细胞从骨髓进入血液。,第二节 结缔组织,白细胞 镜下观:细胞一般较红细胞大,呈球形,有核。 根据白细胞胞质内有无特殊颗粒,可将其分:,第二节 结缔组织,中性粒细胞50%70% 嗜碱性粒细胞0%1% 嗜酸性粒细胞0.5%3% 淋巴细胞20%30% 单核细胞3%8%,有粒白细胞 无粒白细胞,(1)中性粒细胞: 镜下观:胞核呈腊肠或分叶状,一般分为叶,以叶者居多;胞质内有很多细小的淡紫红色的中性颗粒。 功能:变形运动和吞噬异物,起重要的防御作用。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