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结构设计规范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894910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221 大小:3.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结构设计规范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1页
机械结构设计规范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1页
机械结构设计规范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1页
机械结构设计规范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1页
机械结构设计规范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结构设计规范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结构设计规范剖析(2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械结构设计规范,标准件设计准则 薄板件设计准则 防腐蚀设计准则 公差设计准则 焊接件设计准则 可靠性设计准则 力学原理设计准则,机械设计规范 目 录,便于切削设计准则 热应力设计准则 塑胶件设计准则 系统要求设计准则 运动部件设计准则 轴支撑设计准则 铸件设计准则 便于装配设计准则,第一章 标准件设计准则,1.1 优选器件准则 1.2 标准件种类最少准则 1.3 非标件慎用准则 1.4 相同装配相同标准件准则 1.5 腐蚀环境材料同质准则 1.6 外部螺钉特征一致准则 1.7 明显差异或完全相同准则,建立优选器件清单; 制定清单中增加物料的控制流程; 通过流程控制物料种类和规格。,1.1 优

2、选器件准则,标准件种类不超过_种 单一种类中规格不超过_种,1.2 标准件种类最少准则,自行设计和非标螺钉慎用; 若不可避免,考虑系列产品公用的设计,1.3 非标件慎用准则,相同装配要求用相同的标准件。,1.4 相同装配相同标准件准则,1.5 腐蚀环境材料同质准则,在腐蚀性环境下工作的设备,标准件材料与构件材质须相同,如不同,标准件加套管等隔离防护措施,避免腐蚀。,外部螺钉型号、颜色一致,1.6 外部螺钉特征一致准则,1.7 明显差异或完全相同准则,用到的标准件,要么有明显差异,要么完全相同, 有明显差异是为了防止装错,完全相同是为了维修过程的互换性。 检查:维修过程重装时,应没有螺钉装错依然

3、能够装上的情况, 并分析螺钉装错不会造成事故。,2.1 薄板翻边准则 2.2 薄板零件禁攻丝准则 2.3 薄板件判定标准 2.4 形状简单准则 2.5 节省材料准则 2.6 足够强度刚度准则 2.7 避免粘刀准则 2.8 弯曲棱边垂直切割面准则,第二章:薄板件设计准则,2.9平缓弯曲准则 2.10 避免小圆形卷边准则 2.11 槽孔边不弯曲准则 2.12 复杂结构组合制造准则 2.13 避免直线贯通准则 2.14 压槽连通排列准则 2.15 空间压槽准则 2.16 局部松弛准则,2.1 薄板翻边准则,薄板(0.8mm)的零件,安装螺钉过孔位应有折边。,薄板(0.8mm)的零件禁止翻边攻丝,2.

4、2 薄板零件禁攻丝准则,确认是否有薄板件,判定标准:板厚和其长度相比小得多的钢板,特点是横向抗弯能力差,包括三个加工工艺: 1下料包括剪切和冲裁; 2成形包括弯曲、折叠、卷边和深拉; 3连接包括焊接和粘接。,2.3 薄板件判定标准,用直线、圆形等简单形状,便于加工,2.4 形状简单准则,2.5 节省材料准则,明确了解所选用材料的原材料形状 形状设计考虑加工时的自拼接,减少下脚料,尤其是批量大时, 解决方法:1下料排列方法优化;2下脚料再利用,选用材料的原材料形状?,1尖角刚度不足,用钝角代替; 2两孔间距不宜太近,避免切割冲孔时的裂纹; 3细长板条剪裁会产生裂纹,应避免。,2.6 足够强度刚度

5、准则,需要冲裁切割部分作如下处理: 1留有一定坡度; 2切割面连通。,2.7 避免粘刀准则,切割后的薄板如果需要进行弯曲,弯曲棱需垂直于切割面; 不能保证时,应在切割面和弯曲棱边交汇处设计一个r2倍板厚的圆角。否则会有裂纹的危险。,2.8 弯曲棱边垂直切割面准则,对板进行弯折时,弯曲半径不宜太小,外侧会出现裂纹,内侧会出现褶皱。,2.9平缓弯曲准则,2.10 避免小圆形卷边准则,r1.5倍的板厚;不要完全的卷形。加强刚度,避免棱边划伤。,2.11 槽孔边不弯曲准则,弯曲棱边与槽孔的棱边的距离大于弯曲半径+2倍壁厚的距离;或者让槽孔横跨整个弯曲棱边。,将超过二(三)道工序的结构件的结构进行分解,

6、分解成只 由圆形、直线等组成的简单结构,然后焊接在一起。,2.12 复杂结构组合制造准则,2.13 避免直线贯通准则,薄板横向弯曲刚度较差,用加压槽的设计避免。 并且无压槽区域禁止直线贯通,贯通的低刚度无压槽窄带区域易成为板面弯曲失稳的惯性轴。 不规则排列是消除直线贯通的较好方法,压槽终点是薄弱点,通过连通消除终点为佳,2.14 压槽连通排列准则,非单一平面的薄板结构,棱边附近是失稳的薄弱环节,设计压槽不能只在一个平面上设计,需要设计成空间的。,2.15 空间压槽准则,薄板局部变形受阻碍时,会出现皱折, 在皱折附近设几个小的压槽,减少变形阻碍。,2.16 局部松弛准则,第三章:防腐蚀设计准则,

7、3.1 避免大面积叠焊准则 3.2 避免间隙腐蚀准则 3.3 避免局部微观腐蚀环境准则 3.4 防止流体通道淤积原则 3.5 避免大温度和浓度梯度差准则 3.6 防止高速流体准则 3.7 腐蚀裕度准则 3.8 最小比表面积准则 3.9 便利后继措施准则 3.10 良好力学状态准则,3.1 避免大面积叠焊准则,是否存在大面积的叠焊、缝隙中的残留物可能导致零件生锈 确认腐蚀环境条件:两个不同电化学位势的电极分别是什么?两个电极通过何方式实现电接触?浸泡两电极的电解质是什么?如何形成的? 确定是面腐蚀还是点腐蚀如果是面腐蚀,选择增加板的厚度,按照预期设计寿命留出板厚余量。 选择其中一种防护层工艺方法

8、:电镀、喷涂、浸渍上漆、渗透、滚压、化学转换等,金属浓度不同,间隙内腐蚀产物经水解化作用酸化,氧气扩散困难,发生间隙腐蚀的可能性大得多,例如支承结构、钢架结构、点焊、单侧焊、容器衬板中。 避免间隙结构出现; 将间隙密封,使腐蚀性物质无法进入; 将狭窄空间设计成较大空间,不停的对流使电解质平衡。,3.2 避免间隙腐蚀准则,不同金属是否有电接触? 通过加绝缘措施使不同金属没有电接触; 有电接触的不同金属,哪是贱金属,哪是贵金属?如有螺栓、螺钉连接的结构 确定贱金属是不是要保护的防腐蚀部件(贱金属充当阳极被腐蚀),如果是则采取系列措施,如果不是,则贵金属是被保护部件,牺牲贱金属(阳极)被腐蚀,保护贵

9、金属(阴极),则不必作技术处理 金属是否被电解质包围;,3.3 避免局部微观腐蚀环境准则,结构上保证停车期间,管道中的介质能空干,否则温度下降,残留介质在器壁上浓缩结壳,再启动后壁受热,粘结在器壁上的结壳成为应力裂纹腐蚀源,3.4 防止流体通道淤积原则,防止大的温度和浓度梯度,否则会引起沉淀物、冷凝物、局部势差; 高温度、高浓度也会加速腐蚀过程; 局部高温引起结壳,结壳反过来加剧局部过热; 局部低温会导致冷凝,3.5 避免大温度和浓度梯度差准则,3.6 防止高速流体准则,常出现在高湍流区;确认结构系统里是否存在高湍流区? 1、结构改进,增大弯管弯曲半径; 2、过滤和离心分离流体,消除固体粒子和

10、气泡; 3、阴极保护或加防腐剂; 4、在危险壁面电镀或加涂层; 5、选择具有坚硬保护层不易腐蚀的材料。,对腐蚀速率较慢、均匀的面腐蚀适用;腐蚀速率和设备的设计寿命确定壁厚,3.7 腐蚀裕度准则,在容积相等的前提下,使受腐蚀的表面最小,比表面积=表面积/体积 六面体正方体圆柱体椭圆体球体,3.8 最小比表面积准则,某储液罐,10立方米容积,是用一个大罐还是用十个小罐减少腐蚀更好一点?,不能通过结构措施消除的腐蚀损 坏,可设计上为后续更换腐蚀部 件或加防护措施提供便利 1、易于观察腐蚀损坏; 2、易于更换腐蚀严重的构件; 3、易于上涂层,易于电镀,3.9 便利后继措施准则,3.10 良好力学状态准

11、则,类似于焊接件里的强度要求设计规范,让焊缝处于较好的受力状态; 拉应力会加剧腐蚀; 裂纹应力同时存在时,可能产生应力裂纹腐蚀,4.1 关键配合尺寸的加工要求明确准则 4.2 同一道工序准则 4.3 减少刚体转动位移准则 4.4 避免双重配合准则 4.5 最小公称尺寸准则 4.6 避免累积误差准则 4.7 形状简单准则 4.8 最小尺寸数量准则 4.9 采用弹性元件准则 4.10采用调节元件准则,第四章:公差设计准则,关键配合尺寸的加工是否有 粗糙度或形位公差的要求,4.1 关键配合尺寸的加工要求明确准则,GBT 4249公差原则,对有平行、同轴、对中等要求的加工面,设计上尽量使这些有位置精度

12、要求的元素在同一道工序中加工 平行、同轴、对中等要求的加工面,只用一道工序解决,4.2 同一道工序准则,4.3 减少刚体转动位移准则,消除刚体位移; 减小配合面到传动中心的距离;有转动倾向的配合、减小配合面到转动点的距离,禁止两个或更多个配合面,4.4 避免双重配合准则,同样加工精度,构件公称尺寸越小,越容易加工;即构件尺寸越小,加工精度越容易提高; 使较高配合精度要求的工作面的面积和配合距离尽可能小,4.5 最小公称尺寸准则,要尽量避免串联尺寸链上的标注方法,非功能性的尺寸可以不标,4.6 避免累积误差准则,配合面的几何形状应尺量简单, 圆柱面代替圆锥面, 平行、垂直面代替倾斜面,4.7 形

13、状简单准则,4.8 最小尺寸数量准则,配合性能和多个尺寸相关时,误差累积会致配合精度难提高,应尽量使配合面和较少的尺寸相关,导轨、螺纹、绞联、插接有间隙会降低配合精度,过盈摩擦力太大会咬死,这种配合状态用选择公差的方法难实现,用柔度大的弹性体消除间隙,4.9 采用弹性元件准则,螺母或弹性垫片实现,4.10采用调节元件准则,5.1几何连续性原则 5.2避免焊缝重叠 5.3焊缝根部优先受压 5.4避免铆接式结构 5.5避免尖角 5.6便于焊接前后的处理操作和检测准则 5.7对接焊缝强度大及动载荷设计准则 5.8焊接区柔性准则 5.9最少的焊接 5.10材料的可焊性,碳钢中的碳含量 5.11前处理、

14、后处理工艺 5.12焊缝受载形式利于焊接工艺准则,第五章:焊接件设计准则,几何连续性原则,避免在几何突变处设置焊缝,这里应力集中,如果不能避免,则设定过渡结构 焊缝连接的两侧,板厚不一致,不能保证几何形状的连续性,则设定过渡结构,5.1几何连续性原则,5.2避免焊缝重叠,避免焊缝重叠,多条焊缝交汇处刚性大,结构翘曲严重会加大焊缝内应力; 结构多次过热,材料性能下降,应避免 措施有三个: 加辅助结构; 切除部分; 焊缝错开,焊缝根部优先受压,焊缝根部有裂纹,易产生缺口作用 承受拉载荷能力 承受压载荷能力,5.3焊缝根部优先受压,铆接式结构通常用衬板搭接形式,焊缝多,费材料,造价高,且导致力流转折

15、,提高了焊缝处的应力水平,5.4避免铆接式结构,5.5避免尖角,避免尖角,焊接处尖角定位困难,且尖角热容体太小,尖角易被熔化,5.6便于焊接前后的处理操作和检测准则,结构的设计便于焊接前、后的处理、焊接的操作和检测。 1、足够大的操作空间; 2、焊接时易于定位,易于操作,电极不会和周围的板粘结; 3、焊接后便于检查;,5.7对接焊缝强度大及动载荷设计准则,对接焊缝强度较大,尤其动载荷时优先采用,焊接时的热变形在冷却后不能完全消除, 产生残余变形,引起热应力。 解决措施: 热处理工艺降低热应力; 降低焊接区周围的刚性,从根本上减少内应力的产生。,5.8焊接区柔性准则,5.9最少的焊接,最好的焊接

16、是最少的焊接,减少焊缝的数量,减少焊缝的长度。 焊接的强度总会低于母材 焊接过程的热应力总会对材料特性有影响。,5.10材料的可焊性,碳钢中的碳含量,材料的可焊性,碳钢中的碳含量0.22%,前处理、后处理工艺,5.11前处理、后处理工艺,焊缝受载形式利于焊接工艺的进行,5.12焊缝受载形式利于焊接工艺准则,6.1冗余法则 6.2零流准则 6.3可靠的工作原理准则 6.4裕度准则 6.5安全阀准则 6.6简单准则,第六章:可靠性设计准则,6.1冗余法则,重复设置多个功能相同元件,分功能冗余和原理冗余; 功能冗余:原理相同、功能相同的备份;功能冗余针对元件本身而非外界环境因素的失效; 原理冗余:相同功能,不同原理的元件互为备份。原理冗余采取不同的原理器件,比如对锅炉安全阀的监测,可以用电、光、热敏等不同原理的传感器,可避免在某一失效因素下,两个器件不会同时失效。,6.2零流准则,在需要外部构件执行某项功能时,让它不依赖或尽量少依赖外部条件,从而减少可能阻碍其执行功能的外在因素。,6.3可靠的工作原理准则,机械优于电气、电磁、液压系统,工作性能较可靠; 形状联结方式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