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质量体系文件培训(讲课版)风电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894083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质量体系文件培训(讲课版)风电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新版质量体系文件培训(讲课版)风电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新版质量体系文件培训(讲课版)风电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新版质量体系文件培训(讲课版)风电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新版质量体系文件培训(讲课版)风电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版质量体系文件培训(讲课版)风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质量体系文件培训(讲课版)风电(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司新版质量体系文件宣贯 风电事业部,一、公司体系管理工作现状 二、此次文件改版的目的 三、体系文件升级换版的原则 四、新版体系文件的指导思想与框架 五、质量体系文件内容与重点说明 六、今后体系文件管理的方向 七、新版体系文件执行、宣贯的要求,目 录,一、公司体系管理工作现状 二、此次文件改版的目的 三、体系文件升级换版的原则 四、新版体系文件的指导思想与框架 五、质量体系文件内容与重点说明 六、今后体系文件管理的方向 七、新版体系文件执行、宣贯的要求,目 录,公司体系认证情况 从1997年起,公司陆续通过了质量、计量确认、职业安全卫生、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并于2003-2007年陆续完成了GB

2、/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GB/T19022-2003计量检测管理体系、GB/T 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及GB/T 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换版认证。,公司贯标及文件升版情况 纵观公司贯标工作,历经6次改版,通过手册、程序、作业文件的三层框架文件,实现了对四个体系标准要求的相关要素的管理文件化,特别是经过2006年的改版,使生产体系文件全部纳入体系控制,并进一步建立各文件间的关联,剔除了重复性文件。通过体系的运行,体系相关要素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安全、质量工作得以有效改进。,公司之前现有体系文件的结构及内容已很难适应企业未来战略、绩效提升等长远发展的需要,主

3、要表现在两方面:,一、管理效果、水平方面: 体系管理、特别是全要素管理的思想没有全面、真正建立起来,表现为两个缺乏: 一是,总部部门对要素牵头控制的缺乏,形成了管理上的短板; 二是,项目上对体系牵头控制的缺乏,造成了管理上的漏洞或缝隙。体系管理的职责不能很好的履行,甚至出现了体系管理意识淡薄的趋势,弱化了管理的效果,制约了整个管理的异地复制。,二、组织效率方面: “机械化”、“表面化”贯标形式的负作用明显,主要表现为“两层皮”,由此导致规则不落实,削弱了文件的严肃性,客观上也助长了不认真执行规则的陋习,降低了组织的效率,制约了公司的执行力 。,一、公司体系管理工作现状 二、此次文件改版的目的

4、三、体系文件升级换版的原则 四、新版体系文件的指导思想与框架 五、质量体系文件内容与重点说明 六、今后体系文件管理的方向 七、新版体系文件执行、宣贯的要求,目 录,这次体系文件改版,就是要解决体系管理暴露出的各种问题,特别是以下五个问题: 战略支撑问题 要素缺失问题 体系融合问题 “两层皮”问题 文件操作性问题,1、战略支撑问题。 体系确定的目标与公司战略确定的目标结合不紧密,体系文件与公司战略目标没有对接;同时缺乏系统的绩效管理和持续改进的架构。,2、要素缺失问题。 有些与企业核心业务直接相关的要素没有纳入体系管理,工作规则、标准不系统,有些根本没有建立,有些建立的比较零散,职责分散,“政出

5、多门”带来执行上的混乱和管理上的缺位。 (举例:“法律法规”、“信息”、“相关方”,没有系统整合,标准、规则、方法等都不统一,效果不好),3、体系融合问题。 一是,四个管理体系(安、环、质量、计量)本身没能很好的融合; 二是,四个管理体系与其它管理体系没能很好的融合。 (举例:计量体系与安全、质量体系的融合差),4、“两层皮”问题。 体系文件规则与各部门业务没有很好融合,有些规则就是为了认证而定,执行环节也存在形式化,形成“两层皮”。 (举例:顾客满意度调查表的形式化),5、文件操作性问题。 有些文件有重复,有遗漏,描述繁杂、流程不清;有些甚至脱离管理现状,操作性差。 (举例:“技术交底”的规

6、定,国家技术规范有规定、公司程序文件有规定、作业文件有规定,项目部根据业主、监理文件要求还有规定,带来执行上的混乱。),此次改版要达到的目的: 创新思考、延伸标准,建立一套更加支撑战略、提高绩效的规则和方法 借助体系管理要素的梳理,进而对整个企业流程进行梳理 不仅仅是文件形式的改变,而是管理指导思想的转变 实现从获取认证到提高效率、持续改进的根本转变。,一、公司体系管理工作现状 二、此次文件改版的目的 三、体系文件升级换版的原则 四、新版体系文件的指导思想与框架 五、质量体系文件内容与重点说明 六、今后体系文件管理的方向 七、新版体系文件执行、宣贯的要求,目 录,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体系管

7、理要实现由关注标准到关注战略的转变 要素管理要实现由关注认证到关注改进的转变 增强文件的实用性 关注运行效率与效果 力求各体系深度整合,、体系管理要实现由关注标准到关注战略的转变。 依据战略确定目标,依据目标确定体系要求,即要素分工及其管理内容和标准的策划围绕目标展开而不是围绕标准展开,要源于标准、高于标准。,、要素管理要实现由关注认证到关注改进的转变。 将体系要求融入各系统的管理规则,围绕系统的核心业务将标准要素转化为企业运行管理实际控制的要素,兼顾公司管理现状,与公司实际运行完全融合,消除“两层皮”。,、增强文件的实用性。 将分散考虑的各体系共有要素整合起来,从而有效削减文件数量,文件编写

8、要基于使用者,去繁就简、避虚就实,结构上扁平化,形式上表格化。,、关注运行效率与效果。 补充成本测量要素,识别成本效率与风险,由单纯关注体系运行的符合性转变为关注组织总体业绩与效率。,5、力求各体系深度整合。 以ISO 9004 标准为基础,在管理要素与规则上,将四大体系、核电法规、压力管道、九项管理制度等进行系统整合;在体系管理范围上,补充了风电、核电、电网、国际工程等新业务,在保留核电及电网专用文件的基础上与火电深度合一。,一、公司体系管理工作现状 二、此次文件改版的目的 三、体系文件升级换版的原则 四、新版体系文件的指导思想与框架 五、质量体系文件内容与重点说明 六、今后体系文件管理的方

9、向 七、新版体系文件执行、宣贯的要求,目 录,1重新梳理、界定几个概念,什么是体系管理? 什么是要素管理? 什么是过程方法? 什么是文件化?,)体系管理: 就是管“面”,“面”是指管理的范围,这个范围包括公司现有的各个系统、各项管理活动,也就是全要素管理的概念。 这种全要素的体系管理内容既要包括总体的统筹策划,还要负责界定范围、划分职责、监督检查。凡是“面”里涉及到的各个块都要监督到位,出现问题,要能反映出来,注意不要越葅代庖。,)要素管理:,就是管“线”,“线”是指管理的程度,这种“牵线式”的管理目的在于一致性、连贯性。 要素管理这条“线”要管规则、管标准、管平台、管监控,保证要素涉及到的各

10、个环节、各个流程都能做好、掌控好,并持续改进。要素管理并不是大包大揽。,)过程方法:,就是管理的路径和步骤。有输入,有输出,相互衔接,建立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依据、策划、资源、过程、监测、改进),)文件化:,我们常说:要想干好您先写清楚,要想写清楚您先说明白,文件化就是把管理写清楚,形式有两种:一是有形文件,一是固化的流程(MIS)。,除了理解这几个基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我们还必须清晰或者说牢固树立一些基本的管理思想。,1)体系管理的思想 2)要素管理的思想 体系管理和要素管理最本质的,是职能设置和权责架构。 体系管理的目的:一是规范管理,二是提高效率。,3)持续改进的思想 关键是立足现实、循

11、序渐进。即不能好高物远,也不能避重就轻。,4)知行合一的思想 知行合一的思想。本质是结合自身业务,干什么就写什么,怎么干就怎么写 持续改进是文件化的基础,知行合一是文件化的原则,高效率体现文件化的水平上。规范管理的前提是文件化,规范化水平就是控制偏差的结果。,新版体系文件,是把目前涵盖的体系管理要求基本都文件化了,只有理解这次文件换版原则、指导思想的内涵,真正实现知行合一,才能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2、明确体系管理部门,包括:依据、策划、资源、过程、监测、改进,3、确定六大过程,4、明确要素管理部门,划分了40个要素,通用要素32个,质量、安环体系专用要素各3个,计量专用要素2个。,5、调整、

12、新增的管理要素,1)管理深度发生变化的,2)职责发生重大变化的,3)分解或增加的,6、新版体系文件结构 总体特点:文件结构“扁平化”,格式“表格化”。,三层结构: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 管理手册中明确公司的管理标准;程序文件中明确公司的管理原则和文件的索引关系;作业文件中明确各项业务(管理类活动)的5W1H。,1)文件架构,改版前,有40个程序文件、223个作业文件; 改版后,共计形成1个程序文件、176个(不含计量体系)。,2)文件清单,3)审批及发布,审批是职权架构的反应: 手册发布:管理者代表审核,最高管理者批准;程序和作业文件按控制部门发布,由各部门分管领导批准; 会签:是要素之间的

13、关联:程序需体系主管部门会签,通用要素的程序四个体系部门都要会签;专用要素的程序是哪个体系的就哪个体系主管部门会签。 作业文件需经程序管理部门会签,程序变动必须手册管理部门会签,即“下对上”必须会签。,一、公司体系管理工作现状 二、此次文件改版的目的 三、体系文件升级换版的原则 四、新版体系文件的指导思想与框架 五、质量体系文件内容与重点说明 六、今后体系文件管理的方向 七、新版体系文件执行、宣贯的要求,目 录,一、总说明 质量体系文件包括:质量管理手册、手册引出15个程序文件(全要素17个程序文件),手册引出一级作业文件共:24个。二级作业文件:152个)。,二、质量体系文件样式及内容,A手

14、册:,质量管理手册,B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由要素的牵头部门编制,形式和数量基于部门业务确定,策划要素管理的原则、业务分工、流程,并对作业文件进行索引。 质量体系全要素程序文件清单见下表:,质量体系全要素程序文件清单,质量体系专用程序文件(2个):,质量控制程序 不合格控制程序,C作业文件:体系中的作业文件形成单元化,即作业文件分类打包,如此可使相关工作岗位能够便捷的找到工作所需的全部依据。 作业文件是具体执行文件,由各责任部门编制,详述各个所需工作过程的5W1H。,质量管理处控制作业文件共33个,其中适合所有项目的有17个,火电、风电、电网通用作业文件5个,核电专用9个,电网事业项目部专用2个

15、。 (需项目编制细则的接口文件有10个)。,公司所属各项目部通用的作业文件(17个),公司所属各火电、电网、风电项目部通用的作业文件(5个),需项目编制的作业文件清单(10个):,三、需重点说明部分 1、要素职责发生变化的:,2、文件架构发生变化的:,3、管理职责发生变化的: 物资采购: 采购物资的验收职责由原来物资管理处的各现场物资办事处进行转化为:由物资管理系统的项目物资供应部按所购物资分层级组织项目部工程及质量管理部门对采购物资的检查与验收。详见工程质量验收管理办法 中说明3.8 。,3.8 材料与设备的验收 3.8.1材料与设备的验收按三级验收管理;物资和设备供方负责出厂检验(一级验收

16、)并提供合格的产品和质量证明书(复检报告);物资供应部负责对已到现场的材料和设备复检(包括见证取样),工程管理部参与设备到场的进货验收(二级验收),并对材料使用过程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反馈到物资供应部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质量管理部负责设备和材料验收过程的质量监督(三级验收)。 3.8.2物资供应部(或物资供应部委托仓储公司)对材料和设备的验证管理,主要包括外观质量验证,质量资料验证及/或机械性能、光谱委托试验验证三方面。外观质量验证主要验证外观质量、物资类别、规格、数量、重量、外观尺寸偏差等;外观尺寸偏差依据编制的物资测量过程策划清单执行。 3.8.3工程管理部负责对已经领用的设备及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验证,即在使用过程中的检验与试验。试验主要验证供方成品或半成品的符合性(施工过程试验);供方设备到场的检验;由分包商负责提供的材料,由工程管理部负责进货检验及委托试验。 3.8.4质量管理部根据材料进货验收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进行设备及材料的三级验收。,4、管理内容发生变化的: 1)质量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