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中考看记叙类阅读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893806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中考看记叙类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五年中考看记叙类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五年中考看记叙类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五年中考看记叙类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五年中考看记叙类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中考看记叙类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中考看记叙类阅读(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考试说明解读 五年中考看记叙类阅读,2014考试说明解读,记叙类文章阅读,理解文章的主要写作方法及其作用,理解记叙性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等。,思路是文章结构安排的依据和理由。文章的思路和结构层次是受内容制约的,理清思路和层次,必须树立整体意识,从宏观上把握全篇、全段的大意。,分析归纳中心思想应对全文有整体把握,掌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再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抓住本质进行概括。,分析归纳时,要整体把握,从全文出发,既不偏不漏,又不纠缠细枝末节。,理解文中重要词语不能离开特定的语言环境,要在具体语境中推断、确定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一是阅读时要注意瞻前顾后、审视语境,二是

2、要联系文章的立意、背景等因素,三要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为了凸显主题,增强表达效果,还经常使用象征、对比、衬托、抑扬以及想象联想、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设置悬念、点面结合、虚实结合、正面侧面结合等写作手法。阅读以写人为主的文章,要注意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深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文章主题。 阅读能力要求提高:思维的整体性、综合性;表达的整体性、逻辑性。,2014年记叙文阅读看自行车的女人总体感受,2014中考记叙文阅读有四道小题,较往年减少一道,分值16分。 这四道题分别从概括、赏析、写作思路、和主旨理解等四个几个方面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往年常考的题型来看有新的变化。今年增加了

3、分析写作思路这类试题,这种题型以前河南省没有出过,很多考生不知从何下手。最后一个小题,看似开放性试题,但是属于理解主旨类,如果不注意主旨理解的话,可能也会出偏差。 其他题目难度不大,都是常见常练题型。,7本文写了“看自行车的女人”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 (4分) 【答案】 7她被胖女人冤枉,被抢走了装钱的书包。她知道我没零钱时,免收我的存车费。她不要我补给她的存车费,还帮我抬车、捆纸箱。她等候忘了取车的摄影师,并帮他保管拎兜。(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4分) 【分析】 从题干来看,这种概括题的主语(主要人物:她)已经确定,把几件事概括出来就行了;比概括全文的难度要小得多。 均分3

4、.49,失误分析,1.答非所问,对象表述错误(搞错对象)。本题问写了看车女人哪几件事,但不少学生概括成了“我”怎样。例:“我因为没有零钱,欠了她两毛钱”,“我又去商场付她钱”等。 2.理解错误。例:“她帮我看车一直等我出来,把东西交给我”。 3.表述时重点不当。例:“一位同事让我写表扬信。” 例:我去商场没买到合适的东西,没有零钱,所以没有给她存车的钱。(0分,重点失当) 4.概括不全面,少事件要件。 例:她的包被胖女人抢走;她不收我的停车费;她帮别人看自行车。(0分,不属具体事件) 5.不会分点表述,得分点不清晰。,建议,在做一类概括题时要注意,首先要分清几件事的起止段落或地方。 然后在此基

5、础上概括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下面具体讲此类题型解题思路和方法,概括能力是阅读的基本能力,必考题型; 常见考试形式有 概括全篇内容 概括部分内容 梳理心情变化 完善情节发展链条或心情变化链,概括全文内容,基本思路:人物+事件+结果,(时间、地点可以略去;起因可以有;事件和事件的核心经过要概括出来;结果一定要有),2012 河南桥在水上 8请简要概括故事情节。(3分) 【答案】两个孩子给桥上乞讨的男子送早餐(人物+事件),和他拥抱、玩耍(事件的核心经过概括);孩子的行为让男子有了活下去的信心(结果)。,2013年 河南放学,7放学回家的路程,妈妈认为只需十五分钟,安安却走了一小时零十分。为什

6、么会有这样的矛盾?(2分) 【答案】放学回家的路程只需十五分钟,是妈妈以成人的思维,按直奔目的地的时间来计算的。(1分)事实上,孩子天性好奇爱玩,容易被路上的事物吸引,所以安安一路玩耍却没有意识到耽误了回家的时问。(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难度:(1)问法创新,新颖。(求新、求变) (2)整体理解,内容概括。 (3)紧扣题干,抓住“矛盾”二字答题。,概括部分内容,概括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或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思路:先划分出情节的各个阶段,再进行概括。 (防止出现误将高潮当作结局,或把经过当作结果的情况),隐蔽考察能力点:划分结构层次。,梳理心情(感情)变化,思路:先划

7、分出情节的各个阶段,再进行概括。 防止出现误将高潮当作结局,或把经过当作结果的情况。,8品读第段和第段,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4分) 【答案】 第段:主要运用了外貌描写。(1分)“旧迷彩服”“老式旧布鞋”“脚面晒得很黑”写出了她衣服的廉价、穿着的过时、工作的辛苦。或“她的两只眼睛,呈现着莫大而又无助的惊恐”写出了她当时的处境和内心的惊恐。(意思对即可。1分) 第段: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1分)“追回头看看慢慢走回捡起瞧”“抵”“哭”写出了她被抢后的为难、无助与伤心。(意思对即可。1分) (共4分。若答细节描写,分析合理,可酌情给分) 均分3.06分,失误分析,1.主要表现在

8、审题不仔细,不能严格按要求逐项答题。空项现象特别突出。两个段落只写一个,或只写其中一点。或没写角度,或不结合语句,或没有结合原文分析。 2. 术语表述不准确,如“外貌描写”说成“外形描写”、“形象描写”、“衣着描写”;“动作描写”说成“行为描写”。 教训:看似简单、常见的题目也要审题,严格按照题干的要求答题。,与人物形象有关的题型 分析人物形象 评价人物形象 补写人物心理或语言,1.分析人物的形象,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分析人物形象; 二是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等)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性格和精神品质。 思路:抓住文中抒情议论句,体会作者情感,用赞美

9、(贬斥)的语言概括。 是一个的人。从文中事情上能看出来。,2011 河南 漓江情韵,12文中的摇船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写出两个主要的方面即可)(4分) 【答案】 身残志坚、自食其力、拒绝怜悯:不甘一辈子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靠摇船为生,不接受“我“给他的五十元钱。 乐观、开朗、热爱生活:爱笑,不避讳自己的残疾,积极面对生活。 (意思对即可。每个方面2分,其中形象1分,分析1分。共4分。若答“阳刚“,言之成理也可),2012 河南 桥在水上,11文中那个中年妇女的形象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探究她是个什么样的人。(4分) 【答案】 教子有方:在具体行动中培养孩子关爱他人、尊重他人

10、的美德。 善良有爱心:同情乞讨男子,让孩子给他送早餐、送钱;当孩子拥抱男子时,不阻拦。,注意:要巧借文章中的词语;,是否要结合内容分析。,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侧面描写:作者通过对周围人或环境的 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神态描写,外貌描写,描写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细节描写:即特写镜头,以突出人物心情或品质。,描写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思路:这句话运用了的描写手法,写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处境),表达了人物(或作者)的情感(或心情),突出了文章的中心。,2013 河南 放学,9品读第-段,从词语运用、修辞方法、细节描写中任选一个方面,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4分) 【答案】“细节描写”

11、示例:第段中“地面上一只黑色的蚂蚁,蚂蚁正用它的细手细脚,试图将一只死掉的金头绿限苍蝇拖走”一句,运用细节描写,侧面写出了孩子们观察的细致专注,表现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 (相关语句1分;细节描写1分;分析2分。共4分),2.评价人物形象,基本思路:性格特征+评价,常有两种类型:有模板;没有模版。 (有模板,如“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可以模仿模板的句式、语言风格)先写出人物的优秀品质,再升华、赞美。语言要简洁,优美,富有激情。,补写心理或语言,3:揣摩人物心理或语言,出题类型:,思路:明确人物此时此境应有的、合理的心理内容和语言。 注意:人物身份和说话的情境。,9本文表现了作者的理性思考。作者是

12、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以第段为例进行分析。(4分) 【答案】 9在叙述她免收“我”存车费这件事后进行议论。(意思对即可。2分)由她对“我”的信任、体谅,引起了“我”对人与人之间猜度与信任的感慨,引人深思。(意思对即可。2分)(共4分),这道题目其实是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属于阅读中的综合分析。这类题性灵活性强,答题没有什么固定的思路或模式,所以有些考生觉得这种题无从下手。 这道题的关键是首先明白什么是“理性思考”,理性思考其实就是文章的主旨,这一段的主旨义,作者是如何得到这样的主旨的?这其中还要涉及到表现手法。 把文章的内容进行一下分类整合(层次划分,内容概括),结合写作手法和具体内容,阐释清楚这

13、一段的意图和主旨义,找到解答思路。 均分1.28分,10.从全文看,“我”为什么想为“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儿什么?(4分) 【答案】 10看自行车的女人的遭遇令“我”同情,她对“我”的体谅、对工作的尽职尽责令“我”感动。看自行车的女人是社会中弱者的代表,为她写点什么是为了呼吁人们尊重他们,平等对待他们。(意思对即可。一点2分,共4分) 【分析】这道题的特点是围绕文章主旨,而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是理解文章的核心,最能考查出考生是否全面理解文章。从得分情况看,这道题的得分情况很不理想。,13年放学主旨探讨,11本文的主旨,有人认为是表现母爱,有人认为是表现童真童趣,有人认为是关注儿童成长。你赞同哪种看

14、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4分) 【答案】示例一:我赞同主旨是表现母爱。安安放学回家晚了,妈妈很焦急,为他的安全担心。妈妈对安安回家晚有疑问,却没有轻易下结论,而是亲眼去看他到底做了什么。这些都表现了妈妈对孩子的爱。 示例二:我赞同主旨是表现童真重趣。文章用较多的笔墨细致地描写了孩子们爬短墙、逗狼狗等活动,表现了儿童好奇、爱冒险、爱探索的天性,充满童真童趣。 示例三:我赞同主旨是关注儿童成长。文章把安安与妈妈在放学回家所用时间产生的矛盾摆在人们面前,意在引起人们反思:不应完全用成人的标准苛求孩子,应多从儿童的视角来看待他们的行为,精心呵护他们成长。 (观点,1分;结合内容,1分;分析,2分

15、。共4分) 2013 河南 放学,失误原因,1.只有对事件的表述,缺乏对人物形象的概括、提升或太笼统。 2从写作目的角度看,缺乏与末段的联系、缺少典型性的提升,缺失第二部分的答案点。没有抓住最后一段的中心意思。 3.单纯列举事例或只分析人物品质。 4.文本理解错误。 根本原因:思维缺乏综合性、整体性、逻辑性 均分1.93分,探讨主旨类题型,是考察学生对文章整体内容、写作意图理解认识的题型,综合性较强。(与前面讲的文章整体构思、布局特点一样,都是阅读教学必须重视的) 回归本源:主旨 内容 结构 写法,五年中考记叙文阅读,还有哪些需要关注的题型?,10-14文学作品考点,2010年寻找妈妈的寻人启

16、事(5个点),1.概括内容; 2.补写对话; 3.赏析词语; 4.句子结构作用(过渡句); 5.句子含义。,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第一段的作用,3.情感变化的原因及其作用(抑笔的作用),5.人物形象分析,4.比喻句含义理解 表达效果,2011年漓江情韵(5个点),2012年桥在水上(5个点),1.简要概括故事情节; 2.题目“桥在水上”的作用; 3.从画线句中找出几个体现细节的词语,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 ; 4.文中那个中年妇女的形象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探究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5.依据本文的主题和意境,写几句描写景物的话作为本文的结尾。,2013 放学(5个点),1.概括内容;(从妈妈与孩子的矛盾入手) 2.找铺垫句;(句子作用) 3.语句赏析; 4.(表时间)词语的作用(结合全文,理解文章结构意图); 5.主旨探讨。,2014看自行车的女人(4个点),1.概括内容; 2.从人物描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