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金榜教师用书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地球宇宙环境和地球圈层结构课件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06893791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3.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纪金榜教师用书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地球宇宙环境和地球圈层结构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世纪金榜教师用书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地球宇宙环境和地球圈层结构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世纪金榜教师用书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地球宇宙环境和地球圈层结构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世纪金榜教师用书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地球宇宙环境和地球圈层结构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世纪金榜教师用书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地球宇宙环境和地球圈层结构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纪金榜教师用书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地球宇宙环境和地球圈层结构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纪金榜教师用书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地球宇宙环境和地球圈层结构课件(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考点一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核心知识通关】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宇宙的物质性:宇宙是由各种天体组成的。其中 最基本的天体是_和_。,恒星,星云,(2)宇宙的层次性: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_ _。目前所知的天体系统共分为4级,具体如下所示:,天体,系统,银河系,太阳系,2.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太阳系。,地球,木星,天王星,(2)地球的普通性。 运动特征相同:_性、近圆性、_性。 结构特征相似:地球与水星、金星、火星同为_ 行星。,同向,共面,类地,3.地球的特殊性存在生命的条件: (1)外部条件。 稳定的_:太阳处于壮年期,

2、状态稳定。 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太阳光照,(2)自身条件。,温度,液态水,【经典例题导悟】 读下表,完成(1)、(2)题。,(1)人类首先在火星上探索地外文明的原因是地球与火 星 ( ) A.质量相近 B.体积接近 C.公转周期最为接近 D.自转周期相近,(2)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 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无密切关系的 是( ) A.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B.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比较适中 C.地球上大气层白天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晚上对地面有保温效应 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思维流程】 【答案】(1)选D,(2)选A。,【高考

3、模拟精练】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根据网上系外行星百科提供数据,现今我们已知的存在于太阳系外的行星数量已超过一千颗。读下图完成1、2题。,1.材料中比“太阳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在天体系统 层次图中的位置正确的是 ( ) A.A B.B C.C D.D,2.下列关于“太阳系中至今为止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 命”的条件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太阳系中地球有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 B.地球自转周期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昼夜温差 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产生适合生命生存的大气 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解析】1选A,2选C。第1题,比“太阳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银河

4、系,按照从大到小的排序,银河系属于总星系下的第二级天体系统。第2题,地球上大气产生条件是适中的质量和体积,并经过长期演化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主要决定了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加固训练】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结合材料回答(1)、(2)题。,(1)“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天文学家推测“

5、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 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 ) A.该行星陆地面积狭小 B.该行星不存在大气层 C.该行星距离太阳太远 D.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解析】(1)选C,(2)选D。本题考查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宇宙中生命存在的条件。“水世界”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不会是太阳系成员,应位于银河系中;该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原因是距离恒星太近,温度太高。,考点二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核心知识通关】 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的概念:太阳以_的形式向四周放射 的能量。,电磁波,(2)太阳辐射的分布。 全球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低,高,强,弱,冬,夏,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

6、空间分布。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从总体上看是从东部沿海 向西部内陆逐渐_。高值中心在_,低值中 心在_。,增强,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大,极昼、极夜,稀薄,晴朗,阴雨,(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对地球:直接提供_。 对地表: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 生命活动。 对人类: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源。,光热资源,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基本概况。 太阳大气分层:A日冕层、B色球层、C_。 主要类型:C层的黑子、B层的耀斑。 周期:约为_。,光球层,11年,(2)主要影响。 扰动地球的大气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7、产生“_”现象。 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极光,【图文助记】 1.太阳能与光伏发电: 太阳能优点是能量巨大、分布广泛,是 清洁能源;缺点是能量密度较低,受天 气影响较大。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 特效应原理,利用太阳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如左图)。,2.极光现象与太阳活动: 极光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太阳风)进入 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 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极 光不只在地球上出现,其他一些具有磁场的行星上也 有。,【经典例题导悟】 (2015山东文综)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 时间。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图示为图们江 流域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柱状图

8、。完成(1)、(2)题。,(1)该流域日照时数在7月出现低谷的影响因素是 ( ) A.云量 B.海拔 C.下垫面 D.正午太阳高度 (2)日照百分率为一个时段内某地日照时数与理论 上最大的日照时数的比值(%)。该流域3月份的日照 百分率约为( ) A.53% B.62% C.70% D.78%,【思维流程】 【答案】(1)选A,(2)选B。,【高考模拟精练】 (2015安徽文综)下图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为MJ/m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据此完成1、2题。,1.图中M日最接近 (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2

9、.a、b两点太阳辐射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为 ( ) A.太阳高度 B.白昼长短 C.海陆位置 D.天气状况,【解析】1选B,2选A。第1题,从图中信息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M日得到太阳辐射最多,因此最接近夏至日。第2题,a、b处的太阳辐射特征是从赤道向高纬度递减,因此为春分日和秋分日前后,影响因素是纬度造成的太阳高度不同。a处纬度低,太阳高度大,得到太阳辐射多;b处纬度高,得到太阳辐射少。,(2016淮北模拟)下图为某企业生产的“风光 路灯”太阳能和风能的“风光互补性”路灯示 意图。读图回答35题。,3.该“风光路灯”最适宜销往 ( ) A.贵阳 B.成都 C.呼和浩特 D.济南 4.若是在上题

10、所选城市中安装“风光路灯”,一年中 太阳能板左右摆动幅度最大的季节是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5.为降低成本,将路灯上风力发电扇叶的朝向固定, 如果在哈尔滨则风力发电机扇叶应朝向 ( ) A.西北 B.西南 C.东北 D.东南,【解析】3选C,4选B,5选A。第3题,“风光路灯”充分利用了太阳能和风能,我国西北地区是太阳能和风能都丰富的地区,四城市中呼和浩特位于西北地区。第4题,太阳能板主要随太阳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以充分吸收太阳辐射,一年中夏季昼最长,故太阳能板左右摆动幅度最大。第5题,哈尔滨冬季风力大,以西北风为主,风力发电扇叶垂直于风向时转速最快,发电量最大。,【加

11、固训练】 (2016湛江模拟)太阳辐射中被绿色植物用来进行光合作用的部分能量称为光合有效辐射,简称PAR,它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产品质量。读太湖地区太阳总辐射(Q)与PAR的多年月平均值变化曲线图,回答(1)、(2)题。,(1)太湖地区太阳总辐射(Q)与PAR的季节变化特点是 ( ) A.Q值夏秋季节大,冬春季节小 B.PAR值冬春季节大,夏秋季节小 C.Q值比PAR值季节变化更大 D.Q值与PAR值在同一个月达到最大值,(2)造成太湖地区太阳总辐射(Q)6月和8月差异的主要 因素是 ( ) A.太阳高度 B.白昼长短 C.天气状况 D.地面反射率,【解析】(1)选C,(2)选C

12、。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Q的起伏比PAR的起伏变化大;Q值春夏季较大、秋冬季较小,PAR值夏半年较大,而冬半年较小。Q值比PAR值晚一个月达到最大值。第(2)题,太湖地区6月正值梅雨季节,多云雨天气,云层较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较少;8月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出现伏旱,多晴朗天气,云层较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到达地表的和被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较多。,考点三 地球的圈层结构 【核心知识通关】 1.地球的内部圈层:,(1)两类地震波。,(2)两个不连续界面。 C界面_,纵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D界面_,横波完全消失,纵波传播 速度突然下降。,

13、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3)三大圈层。 (4)岩石圈的构成:包括地壳和_(软流层以 上)两部分。,上地幔顶部,2.地球的外部圈层: (1)_: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2)水圈: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_的圈层。 (3)生物圈。 构成: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范围:_底部、水圈全部和_圈上部。,大气圈,连续但不规则,大气圈,岩石,【经典例题导悟】 读地球各圈层划分示意图,回答(1)、(2)题。,(1)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球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特征 B.地球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圈层结构 C.地幔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中中间的一层 D.地壳既属于地球外部圈层又

14、属于地球内部圈层,(2)下列关于图中地球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圈层是由岩石构成的,故称为岩石圈 B.B所在的圈层使地球表面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带和自然 景观类型 C.A圈层是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 D.D圈层是一般认为的岩浆的发源地,【思维流程】 【答案】(1)选D,(2)选C。,【高考模拟精练】 1.下图是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读图回答图 中序号依次是 (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B.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是 哪两个圈层的关系 ( ) A. B

15、. C. D.,【解析】1选C,2选B。第1题,图中向供水,同时又能向进行渗透,说明是水圈;需要供水,且能提供氧气,则是生物圈;能降水,说明是大气圈;接受降水和渗透,是岩石圈。第2题,“落红”来自生物圈,“化作春泥”是指花经过分解成为无机物,释放到岩石圈中;“护花”是指存在岩石圈中的无机养分,重新被植物吸收。所以反映了生物圈和岩石圈之间的关系。,3.北京时间2015年7月3日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发生6.5 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据此判断此次地震的震源位 于 ( ) A.地壳 B.软流层 C.上地幔顶部 D.下地幔,【解析】选A。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33千米,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壳厚度较大,震源深度为10千米,位于莫霍界面以上,因此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内部。,【加固训练】 为了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下图中的a、b、c、d四点 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早得到从莫霍界面传 来的地震波的地点是 ( ) A.a B.b C.c D.d,【解析】选D。地壳厚度越薄,地震波传来所需时间越短。海洋地壳比陆地地壳薄,平原地区地壳比高原地区地壳薄。,类型2:等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 【典型图示】 等年太阳辐射量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