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1电磁场(1)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893653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章-1电磁场(1)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第4章-1电磁场(1)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第4章-1电磁场(1)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第4章-1电磁场(1)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第4章-1电磁场(1)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章-1电磁场(1)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1电磁场(1)剖析(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1 引言 4.2 分布参数 4.3 传输线方程及其解 4.4 无耗传输线的传输特性 4.5 端接负载的均匀无耗传输线 4.6 圆图及其应用 4.7 传输线阻抗匹配,第4章 传输线理论,4.1 引言,1、传输线概述 传输线:凡用来引导电磁波的导体、 介质系统。 导行波:我们把沿传输线传播的波称为导行波。 传输线理论:研究导行波传播规律的理论,是场分析和基本电路理论之间的桥梁。,图4-1-1 常用的几种微波传输线,传输线按其引导电磁波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 双导体结构,传输TEM或准TEM波,如图4-1-1中的(a)、 (b)、 (c)所示; 单导体结构,传输TE或TM波,如图(d)、 (e

2、)所示; 非导体的开放结构,传输表面波,如图(f)、 (g)所示。,传输线选取原则: 按频率:,双导线,同轴线,介质波导,金属波导,米波-分米波-厘米、(大)毫米 -(小)毫米-亚毫米、微米,微带线,2、传输线理论-长线理论,(1)适用于双导体结构 双导体-保角变换-双导线结构。长线均用双线表示。 (2)长线理论 长线判据,例如:30 km的照明线不能算是长线,因为50 Hz的市电的波长是6000 km。但一段10 cm长的X波段波导却是地地道道的长线,因为它大约是工作波长的3倍。,微波的波长很短,所以看起来并不长的一段传输线,其实都算是长线。所以,传输线理论有时又称为长线理论。,“长线”与“

3、短线” 短线-由于电路理论所面对的电磁波频率是极低的,其电路尺寸相比其传输的波长小得多,故整个长度内其电压和电流的幅值和相位可以认为是不变; 长线-双线传输线的长度与信号波长可比拟,整个长度内的电压和电流的幅值都可能发生变化。,解决办法: 分布参数等效电路模型,(1) 分布电阻R0:单位为欧姆每米(/m),指单位长度线段上的串联电阻总值。 来源于有限电导率导体的高频集肤效应,其值取决于导体电导率及导体截面尺寸。对于理想导体,其分布电阻R00。,(2) 分布电导G0:单位为西门子每米(S/m),指单位长度线段上的并联电导总值。 来源于导体间填充介质的介质损耗,其值取决于介质材料的介质损耗角。对于

4、理想介质,其分布电导G00。,1、分布参数概念,4.2 分布参数,(3) 分布电感L0:单位为亨利每米(H/m),指单位长度线段的总串联自感。 来源于导线间通过的交变电流产生的交变磁场,其值取决于导线的截面尺寸、线间距及介质的磁导率。,(4) 分布电容C0:单位为法拉每米(F/m),指单位长度线段间总并联电容。 来源于导线间交变电场产生的电容效应,其值取决于导线截面尺寸、 线间距及介质的介电常数。,例题:如果双导线的分布电感L0=0.9 nH/mm,分布电容C0=0.01 pF/mm,当信号频率为f=50 Hz时,引入的串联电抗和并联电纳分别为:,2、分布参数的影响,XL=L=2f L0=25

5、00.9109 /mm =283103 /mm BC=C=2fC0=2500.011012/mm =3.141012 S/mm,当频率升为f =5000 MHz时,引入的相应值为,两者相比相差了108倍。可见,低频情形下微不足道的分布参量在微波频段时已不能再忽略不计了。,表4-1 几种理想双导体传输线分布参数的计算公式,如图所示: 整条传输线为长线; 均匀无线长线划分为许多长度为dz的微小分段,线元电路-为短线。 线元电路等效:一个微小分段中都含有四种集总元件的电路,如图(b)所示。其中R0、 G0、C0、 L0为单位长度的量,称之为长线的分布参数。,3、线元电路模型,线元电路模型,图1-2

6、长线及其等效电路,结论:长线等效为线元电路的级联。,4、分布参数电路的分析方法 分析线元电路-,得出U 和I 的一般规律,适用于整个长线。,可用短线理论-电路分析的原理:,4.3.1 无耗传输线方程 1、无耗:R0=0表示无电流损耗 G0=0表示无漏电损耗。,4.3 无耗传输线方程及其解,无耗传输线的简化模型,2、波动方程 在上图所示的型等效电路中,dz段左边电压u经串联电感jL0dz分压后其电压值下降了dU;电流i经并联电容jC0dz分流后其电流减小了dI,对其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得到传输线方程为,上式两边对 z 再次微分,整理后可得 (4-3-1),如果令 ,称为相位常数。,波动方程,3、解方

7、程 (1)U(z)的通解 令: (1),代入波动方程,得:,传输线上的现象:不反射,Zl全吸收; 全反射,不吸收; 部分反射,部分吸收。,这里取 第一项为入射波; 第二项为反射波。,(2) U(z) 通解 将,代电流入波动方程,得,这里 ,称为特性阻抗。,(2),(3) 说明,特性阻抗,(量纲:欧姆),,称为相位常数。,分布参数表格中可见,量纲:rad/m 表示单位长度上的相位滞后。,同轴线 双导线,注意:Z0不可以直接测量,只表征传输线的特性。,U(z)与I (z)的含义: U(z)与I (z)表示沿线传输的电压、电流的复振幅; 与串联电流电流、电压关系不矛盾; 均为入射波+反射波。,电流、

8、电压的瞬时值,入射波与反射波的幅值不变化,,(无耗传输线),沿传播方向,相位不断滞后。入射波+z,反射波-z。,上节复习,1、长线理论,(1)适用于双导体结构 长线均用双线表示。,(2)长线理论 长线判据:,长线中沿线电流、电压均是位置的函数,2、分布参数电路,线元电路,3、无耗传输线及其解(R0=0,G0=0),如果令 ,称为相位常数。,电流、电压的瞬时值,入射波与反射波的幅值不变化,,(无耗传输线),沿传播方向,相位不断滞后。入射波+z,反射波-z。,例1:已知z=l 处的电压电流分别为U2、I2,求沿线任意处的电压和电流。,(4)由初始条件确定A1、A2,已知始端条件: 已知终端条件:,

9、已知z=0处,U1、I1,已知z=l处,U2、I2,思考:已知始端条件,z=l z终端坐标系,图4-3-2 例1用图,z 始端坐标系,z=z - l,z=0,z=0,解: 设负载电压为U2,则负载电流为I2=U2ZL,由式(1)、(2)可得负载处总电压和总电流为:,由此解得:,故沿线任意处的电压和电流为:,终端坐标系:以负载处为坐标原点,方向指向信号源,,z=l - z,入射波、反射波?,三角函数形式,由欧拉公式:,得:,4、有耗传输线,(4-3-3) 有耗传输线波动方程,无耗传输线,有耗传输线,两个方程均为二阶常系数齐次微分方程。其解为 (4-3-4),电压瞬时值对应波形可表示为 (4-3-

10、5) 其中,1、 2是复电压振幅A1、 A2的相位角。A1、 A2是待定系数,取决于激励条件或终端条件。, 的实部称为衰减常数,单位为奈培每米(NP/m)或分贝每米(dB/m),它表示每传播单位长度后行波振幅衰减;虚部称为相移常数,表示行波每传播单位长度后相位滞后的弧度数,单位为弧度每米(rad/m)。,波动因子ez表明其振幅随传播距离+z 增加而按指数减小,相位随z的增加而滞后,说明其为沿正z方向传播的衰减余弦波,称为入射波; 动因子ez表明振幅随 z 增加而增大,相位随z增加而超前,说明其为沿负z方向传播的衰减余弦波,称为反射波。 则电压和电流可写为,图4-3-1 有耗传输线上的入射波与反

11、射波,1. 相位常数,对于无耗线有:,(4-4-2),表示行波每传播单位长度后相位滞后的弧度数,单位为弧度每米(rad/m),代入分布参数表达式(表4-4-1),得:,4.4 无耗传输线的基本特性,一、传输特性,2. 相速度vp:表示等相位面沿传播方向的运动速度。 对于无耗线,由式瞬时值表达式得 (4-4-3a) 将表4-4-1中的数据代入上式有 (4-4-3b),3. 相波长p:等相位面在一个周期内运动的距离。 对于无耗线,得 (4-4-4),例4-4-1 某同轴线内外导体间填充空气时单位长度电容为66.7 pF/m,求其特性阻抗;如果在此同轴线内外导体间填充聚四氟乙烯(r=2.1),求解此

12、时的特性阻抗、 频率为300 MHz时的相速度与相波长。 解 由式(4-4-3)及式(4-4-1)有 真空时相速度为vp=c=3108 m/s,故有,填充介质后有,二、阻抗特性 1. 特性阻抗Z0,无耗传输线Z0的计算公式:,Z0的大小完全由长线传输线本身介质和横向尺寸的特性所决定,是表征长线固有特性的一个重要参量,其L0和C0可用静态场方法计算得到。,对于无耗线Z0为纯实数。,1. 特性阻抗Z0,Z0在传输线上的应用:,即:特性阻抗Z0为电压入射波Ui(z)与电流入射波Ii(z)之比,或电压反射波Ur(z)与电流反射波Ir(z)之比取负值。,2. 输入阻抗Zin,传输线上任一点Zin定义:,

13、表示该位置后的一段长线+负载的等效。,代入已知终端条件下的一般表达式的三角函数形式:,输入阻抗Zin一般表达式:,两个重要的实用公式,(1) 倒置律:,(2) 重复律:,输入阻抗具有半个波长的重复特性,所以我们研究半个波长的输入阻抗的特性即可。,(3)重复率和倒置律的应用 波导传输线的连接、雷达开关、传输线的匹配等。,1. 相位常数,对于无耗线有:,(4-4-2),表示行波每传播单位长度后相位滞后的弧度数,单位为弧度每米(rad/m),代入分布参数表达式(表4-4-1),得:,上节复习,一、传输特性,2. 相速度vp:表示等相位面沿传播方向的运动速度。 对于无耗线,由式瞬时值表达式得 (4-4

14、-3a) 将表4-4-1中的数据代入上式有 (4-4-3b),3. 相波长p:等相位面在一个周期内运动的距离。 对于无耗线,得 (4-4-4),二、阻抗特性 1. 特性阻抗Z0,无耗传输线Z0的计算公式:,Z0的大小完全由长线传输线本身介质和横向尺寸的特性所决定,是表征长线固有特性的一个重要参量,其L0和C0可用静态场方法计算得到。(不能用欧姆表测量。),对于无耗线Z0为纯实数。,1. 特性阻抗Z0,Z0在传输线上的应用:,即:特性阻抗Z0为电压入射波Ui(z)与电流入射波Ii(z)之比,或电压反射波Ur(z)与电流反射波Ir(z)之比取负值。,传输线上的 欧姆定律,2. 输入阻抗Zin,传输线上任一点Zin定义:,表示该位置后的一段长线+负载的等效。,输入阻抗Zin一般表达式:,两个重要的实用公式,(1) 倒置律:,(2) 重复律:,三、反射特性 1、反射系数 定义:,反射系数指电压反射系数,等于电流反射系数的相反数。 但不是说,电压发射系数为正数、电流反射系数为负数。,由终端条件一般表达式:,图4-3-2 例4-3-1用图,z,z=l - z,又因为,在 z =0 处有 负载处反射系数: (4-5-2a),得:,任一点处反射系数 (4-5-2b),又因为终端反射系数,所以任意位置的反射系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