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古诗词赏析概述.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890094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5.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下古诗词赏析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七下古诗词赏析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七下古诗词赏析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七下古诗词赏析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七下古诗词赏析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下古诗词赏析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下古诗词赏析概述.(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外古诗词十首,论诗,山中杂诗,竹里馆,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滁洲西涧,江南逢李龟年,送灵澈上人,约客,1、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吴均(469520年),字叔庠【xing】,吴兴故鄣(现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好学有俊才,其诗文自成一家,长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译文:遥望山际,可以看见喷涌而来的烟雾。 透过竹林缝隙,可以窥见灿烂的落日彩霞。 前两句写窗外远景,静中有动,给人以在近处见远方的广阔的空间感。,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译文:鸟儿成群地归来,飞向房檐的巢间。 云儿悠闲地从

2、窗里飘了出来。 后两句写窗内近景,动中寓静,给人以以小见大的审美感觉。,解读诗意:,这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描写了诗人山居时的有趣生活。诗中描绘的是山中的傍晚景象,四种生动美丽的山中景物,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山景夕照图:云烟缭绕,竹林茂密,飞鸟天晚归巢,由于房屋地势高,洁白的云彩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诗的意境:,1、“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鸟飞檐上,云出窗里,在动和静的变化中写出了轻快飘逸的生活情趣。,2、“山际、来烟、竹中、落日、鸟飞、云出”,你认为诗人他倾向于一种怎样的生存境界(心情)?,环境清幽,闲适恬淡的心情。,3、请结合具体的景物描写说说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写了四处场景:山际来烟、竹中落日、鸟飞向檐、云出窗里,生动描绘了山居环境的幽静,表现了作者闲适的心情。,拥有独到的观察角度,就会欣赏到与众不同的景物。,5、诗中说明了怎样一个道理?,不能。因为“窥”是从缝隙中看的意思,表现出竹林幽深茂密,意境清幽;“望”则是向远处看的意思,境界开阔疏朗,与诗歌整体意境不合。所以不能改。,4、“竹中窥落日”中的“窥”字可否改为“望”字?谈谈你的看法。,2、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ji】 ,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外号“诗佛”。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

4、。王维不仅是公认的诗佛,也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钱钟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并且精通音律,是少有的全才。,赏析:,此诗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前二句写诗人“独坐”“弹琴”“长啸”等动作,后二句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全诗人与物浑然一体,营造出优美、高雅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全诗静中有动、寂中有声、明暗映衬,独得其妙!,独坐幽篁里,【hung】弹琴复长啸。 译文: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时而弹奏古琴,时而高歌长啸。 “幽篁”幽静的竹林,写幽静之景。 “独坐”“弹琴”“长啸”写安闲自得的样子。,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没人知道我在竹林的深处,只

5、有一轮明月在静静地照耀。 “相照”与“独坐”呼应,意思是说:我独坐幽篁,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想照。 后两句借皎洁的明月来映衬自己清幽澄静的心境。,解读诗意:,1、月夜,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时而弹弹琴,时而吹吹口哨。指的是哪两句?,2、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一些?,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表达了诗人清心淡泊,怡然自得的心情。 独坐、弹琴、长啸,3、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701年2月28日762),汉族,祖籍陇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出生于(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存世诗文千余

6、篇。杜甫对其诗歌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之评,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旻【mn】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qing 】。 译文:半轮秋月悄悄爬上峨眉山头,皎洁的月影映入平羌江中,与滔滔的江水一道奔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那天夜里,我从清溪出发驶向三峡,幽黑的峡谷隔开了你我,怀着无限的思念,我独自赶赴渝州。,解读诗意:,1、诗中连用五个地名,这在绝句中是独一无二的,请写出这五个地名,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样写的作用。,答:峨眉山、 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连用五个地名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的江行体验和

7、对故乡(朋友)的思念之情。,2、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展现的画面。,答: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明月悬挂山间,有如青山吐月;皎洁的月影倒映在平羌江面上,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赏析:,全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全诗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 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二十八个字中,地名出现了五

8、处,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附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也有不同。这样,诗句就显得没有痕迹,妙入化工,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4、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简介:,李白刚从山西太原游历归来,途中客居洛阳,在一个春风荡漾的夜晚,诗人听到一首悠扬的折杨柳笛曲,顿时想起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和亲人,于是,诗人情不自禁写下了这首七绝。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9、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你从诗歌的题目获得了哪些信息?,春夜洛城闻笛这一题目中:“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 “洛城”表明诗人是客居他乡;“闻笛”表明本诗是因闻笛声而感发,因闻笛声勾起诗人的思乡之情。,题解,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译文:不知谁家的玉笛暗暗吹出凄切的笛声,它随着春风飞呀飞呀,飞遍了整个洛阳城。 玉笛:精美的笛子。“春风”点明时间。“洛城”点明地点。“满洛城”夸张,写春风飘荡,笛声悠扬。 前两句写诗人春夜闻笛的感受。,解读诗意:,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故园:指故乡,家乡。“故园情”:点题。 折柳:指折杨柳曲调,也有离别之情,是全诗的诗眼。 后两句抒写思乡之情。

10、,译文:今夜想必每个人都听到了那首哀怨的折杨柳曲子,谁的心中能不涌起强烈的思乡之情。,答: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1、“折柳”的寓意是什么?历代评论家说“折柳”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试加以说明。,赏析:,2、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赏析诗中“暗”、“散”和“满”的表达效果。,答:“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散”字用得妙。

11、“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为“满洛城”的“满”字埋下了伏笔。 “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3、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什么?它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杨柳后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答: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5、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cn shn) (约715年770年):唐代诗人,荆州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12、译文:东望长安家园,路途是多么遥远,两袖被泪水沾湿,双目仍泪水涟涟。 首句写眼前景。漫漫:形容路途遥远。 次句写思乡情。龙钟:形容流泪的样子,这里指沾湿之意。,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老朋友路上相逢,只好在马上交谈,无纸无笔怎么写信?就托您捎几句话儿,向我的家人报个平安。 凭:托。后两句写出对帝京,故园的无限眷恋。 “逢”字点题,既见行色匆匆,又颇具军旅特色。,解读诗意:,赏 析,“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 “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

13、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走马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赏 析,2、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表达了诗人

14、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答: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讨论探究:,韦应物(约735约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因做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后世或以陶、韦并称,或以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并称。,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莺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晚潮夹着春雨在傍晚来得很急,郊野的渡口空无一人,只有空空的渡船自在地漂浮着。 野渡:野外的渡口。自横:自由自在的浮沉。 后两句写雨中涧边之景。 第

15、三句写春潮急雨,雨至故无人,“急”很有声势。 第四句写野渡横舟。潮来故“舟横”,此句写荒江野渡幽静景象。,解读诗意:,译文:我独爱涧边幽草丛生,树荫深处时时传来黄莺清脆婉转的啼鸣。 怜:爱。幽草:深草。上:指涧边树高林密之处。 前两句写雨前涧边之景。近看,静中有动。,赏析探究,1、“独怜”是什么意思?请赏析这两句诗。,答:“独怜”是独爱的意思,偏爱幽草,流露着诗人恬淡的胸怀。 诗的前二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是说:诗人独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2、在诗人笔下,“幽草”的寓意是什么?,答:生于偏僻之处而不甘堕落、坦然、安

16、贫乐道的高尚气节。,3、“春潮带雨晚来急,夜渡无人舟自横”这末两句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答:当夕阳西沉、暮色降临时分,西涧的潮水拍击着两岸,一场春雨被风裹挟着,急骤地飘落在水面上;这时,连渡口的船家也回去了,只有一只小船独自悠闲地横泊在水边,任凭潮来潮去。,4、人们历来称赞“野渡无人舟自横”中的“舟自横”三字,结合整首诗歌,请你也来品一品这三个字的妙处吧。,答: “舟自横”三字,一说小舟处此清闲之地,闲而无用,表达诗人的不被重用的忧伤情怀;一说小舟处此激流之中,坦荡悠然,表达诗人的宽广胸怀;两种心情交织在一起,构成诗歌丰富的精神内涵。,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答:这首诗写暮春傍晚西涧的景色。表达了诗人悠闲恬淡的心情和脱俗隐逸的超然情怀。,7、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