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样抗压、拉强度与点荷载指标关系的试验研究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6890030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9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样抗压、拉强度与点荷载指标关系的试验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煤样抗压、拉强度与点荷载指标关系的试验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煤样抗压、拉强度与点荷载指标关系的试验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煤样抗压、拉强度与点荷载指标关系的试验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煤样抗压、拉强度与点荷载指标关系的试验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煤样抗压、拉强度与点荷载指标关系的试验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样抗压、拉强度与点荷载指标关系的试验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29 卷 第 4 期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Vol .4 No. 29 2012 年 7 月 Journal of Mining coal sample; point load test; strength; conversion coefficient; dispersion coefficient 煤体强度是煤矿支护设计、采煤工艺选择和突 出鉴定最常用参数之一。煤样强度常用 4 种试验方 法测试:方法 1:单轴压缩试验测定煤单轴抗压强 度,该方法较复杂,对煤样要求较高,适合于中硬 强度以上煤类。 煤样受力状态较好, 测试精度较高, 但对于层理、节理裂隙发育软煤样的难以实现。方 法 2:捣

2、碎法测定煤坚固性系数,该方法简单,对 煤样要求低,测试结果可靠,离散程度较小,适合 第 期 苏承东等:煤样抗压、拉强度与点荷载指标关系的试验研究 2 于层理、节理裂隙发育的软煤。方法 3:巴西劈裂 测定煤抗拉强度, 该方法较简单, 对煤样要求较低, 适合于中硬以上煤类,受煤样层理、节理裂隙影响 较大,试验结果的离散程度较大。方法 4:点荷载 法测定点荷载强度,与上述 3 种方法相比,具有操 作简便、速度快捷、成本低、对煤样要求低等特点。 特别在煤矿井下利用不规则煤块进行大批量重复试 验,其优越性更能得到充分发挥。 在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的条文说明 中, 对试件尺寸和点荷载强

3、度指标 Is(50) 的确定作了 详细说明1。国内学者对不同种类岩石进行大量试 验并取得一些有价值研究成果2-9,对于结构松软、 节理裂隙发育煤样,采用不同方法测试煤样强度指 标相关性间关联性需要通过试验加以明确。有鉴于 此,本文对潞安章村煤矿 3#煤层煤样按上述 4 种测 试方法进行对比试验, 对其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试图寻求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坚固性系数与 点荷载强度的关联性,试验结果将为确定煤体强度 分级指标提供依据。 1 试样特征及试验方法试样特征及试验方法 为研究煤样单轴压缩强度、抗拉强度、坚固性 系数与点荷载强度之间的关系,在潞安章村煤矿 3# 煤层工作面采集大煤块,加工成

4、直径为 50 mm,高 度分别为 100 、 40 和 50 mm 的圆柱体试样。 其中, 高度 100 mm 用作单轴压缩试验,高度 40 mm 用作 巴西劈裂试验, 高度 50 mm 规则试样和块径为 40 70 mm 非规则试样用作点荷载试验。单轴压缩试样 端面不平行度不大于 0.05 mm, 满足 测试方法 10 要求。试样在室内自然干燥 7 天后,利用在 RMT-150B 型岩石力学试验系统上进行巴西劈裂、 单轴压缩试验,利用 XT015-11 数显点荷载仪进行 点荷载试验,剩余碎块采用捣碎法试验。其中:单 轴压缩、巴西劈裂和捣碎试验分别进行 5 次重复试 验。规则煤样分别采用平行层

5、理径向和垂直层理轴 向两种加载方式,非规则试样采用垂直层理方向加 载,点荷载试验均重复进行 10 次试验。 2 试验结果分析试验结果分析 2.1 单轴压缩试验结果分析单轴压缩试验结果分析 图 1 给出 5 个煤样单轴压缩过程应力-应变曲 线,表 1 同时给出试验结果。表 1 中:Rc为单轴抗 压强度,ET为弹性模量,E50为变形模量, 为泊松 比。为了便于对比,表 1 也给出了巴西劈裂和捣碎 法测定煤样的抗拉强度 Rt和坚固性系数 f。 从图 1 和表 1 可以看出,在单轴压缩时,煤样 与其他岩石的变形特征大致相同,在整个加载过程 经历了压密、弹性、屈服和破坏 4 个阶段。峰后应 力跌落较快,

6、表现出明显脆性特征;5 个煤样单轴 压缩强度在 11.2118.76 MPa 之间,平均值为 14.85 MPa,标准差为 2.68 MPa,离散系数 0.18;弹 性模量在 3.413.82 GPa 之间, 标准差为 0.19 GPa, 离散系数 0.05;变形模量在 2.673.49 GPa 之间, 标准差为 0.34 GPa,离散系数 0.11。由于煤样层理、 节理裂隙存在,测试结果具有离散性。在煤样压密 阶段,其内部节理裂隙闭合对变形模量的影响明显 大于弹性模量,泊松比也表现出较大离散性,表明 煤样的非均质特征。 图 2 给出 5 个单轴压缩煤样的破坏特征,从图 2 可以看出,煤样外侧

7、出现多个裂纹,破坏形式比 表 1 煤样强度与变形参数测试结果 Table1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coal samples 序号 RC /MPa ET /GPa E50 /GPa Rt /MPa f 1 14.93 3.82 3.42 0.34 0.65 0.53 2 14.98 3.75 3.02 0.31 0.64 0.48 3 14.38 3.41 3.49 0.31 0.74 0.51 4 18.76 3.69 3.30 0.21 0.80 0.50 5 11.21 3.41 2.67 0.33 0.89 0.51 平均值 14.85 3.62 3.18 0

8、.30 0.74 0.51 标准差 2.68 0.19 0.34 0.05 0.10 0.02 离散系数 0.18 0.05 0.11 0.16 0.14 0.04 0 5 10 15 20 02468 图 1 单轴压缩试验全程应力-应变曲线 Fig.1 Total stress-strain curves of coal samples in uniaxial compression tests 1 /10-3 1 /MPa 4 2 1 3 5 第 期 苏承东等:煤样抗压、拉强度与点荷载指标关系的试验研究 3 较复杂,既有剪切破坏又有胀性破坏,有些胀性破 裂面通过煤样端部,属于典型复合型破坏

9、形式。 2.2 巴西劈裂试验结果分析巴西劈裂试验结果分析 煤样抗拉强度是煤样强度的主要力学参数之 一,由于直接拉伸岩样夹持的困难性,抗拉强度通 常采用间接法测定,其中:巴西劈裂法是测试方 法10推荐的测试方法。试验采用位移控制,加载 速率为 0.002 mm/s,垫条直径为 3 mm 钢丝。基于 弹性力学分析,对径圆盘试样受集中载荷 P 的作用 下,在圆盘加载直径上存在均匀拉应力 x,在圆盘 试样中心存在压应力 y。 (1) (2) 式中 P-加载载荷,D-为圆盘直径,L-为圆盘厚度。 由于煤样抗拉强度远低于抗压强度,则圆盘中心处 拉应力 x达到煤样的抗拉强度 t时中心起裂破坏。 图3是5个煤

10、样巴西劈裂试验时中心处拉应力 -时间的曲线(拉应力以正值给出)。从图 3 可以看 出,虽然控制方式为位移控制,加载初期曲线呈上 凹趋势,拉应力速率不断增加,当拉应力增加至强 度的 20%后拉应力速率大致不变,一旦圆盘中心处 拉应力x达到煤样抗拉极限承载能力时应力跌落极 快,经历约 10 ms,表现出煤样的脆性特征。这里 需要说明的是煤样劈裂破坏后,试验机仍然按原加 载速率继续加载钢丝被压入劈裂缝隙中后,压头接 触劈裂半圆煤样继续承受一定径向载荷,图 3 中峰 值后应力大致保持不变并非残余抗拉强度。 从表 1 中可以看出,煤样抗拉强度在 0.64 0.89 MPa 之间,平均值为 0.74 MP

11、a,标准差为 0.11 MPa,离散系数为 0.14,煤样压拉强度比为 20.06, 表明煤样的脆性特征明显。图 4 给出 5 个煤样巴西 劈裂试验破坏特征, 从图 4 煤样破坏特征可以看出, 对径圆盘煤样劈裂均破坏成对称半圆盘,破坏面均 通过对径加载基线,破坏面较为平直。 2.3 坚固性系数测定结果分析坚固性系数测定结果分析 煤的坚固性是煤样抵抗外力破坏能力的综合性 指标,依据测试方法 10采用捣碎法测定。捣碎 法基本原理是根据脆性物体被破碎时的功能原理推 导出来的。 即破碎脆性材料时所耗费的功 W 与该脆 性体破碎后所增加的表面积s 成正比, 而粉末表面 积与粉末粒径、数量(体积)有关,也

12、就是说对于 粒径一定、做相同功的粉末,体积越大,表明抗破 坏能力越小,粉末体积可采用标准直径量筒量出。 捣碎法首先将煤样用小锤进行机械破碎,然后 用孔径为 2030 mm 的筛子筛选,称 50g 为一份, 每 5 份为一组,共分 3 组。然后将捣碎筒置于水泥 地上,放入煤样一份,将 2.4 kg 的重锤提高到 600 mm 高度,使其自由落下冲击煤样,每份冲击 3 次, 把5份捣碎后一起倒入孔径为0.5 mm的分样筛中进 行筛分。将筛分粉末倒入计量筒内,轻轻敲打计量 筒使其密实,轻轻插入具有刻度的活塞尺,计量粉 末高度。煤的坚固性系数按下式计算: (3) 式中:f-煤的坚固性系数;n-每份冲击

13、次数,次; L-粉末计量高度,mm。从表 1 中可以看出:煤的坚 固性系数在 0.480.53 之间,平均值为 0.51,离散 系数仅为 0.04,与单轴压缩和巴西劈裂试验结果相 20n f L 图 4 巴西劈裂试验煤样破坏形态 Fig.4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samples in Brazilian tests 图 2 单轴压缩试验煤样破坏特征 Fig.2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samples in uniaxial compression tests DL P y 6 2 x P DL 0.0 0.2 0

14、.4 0.6 0.8 1.0 05101520253035 t /MPa T /s 图 3 巴西劈裂试验中心拉应力-时间曲线 Fig.3 Tensile stress-time curves of coal samples in Brazilian tests 5 4 1 2 3 第 期 苏承东等:煤样抗压、拉强度与点荷载指标关系的试验研究 4 比,其离散程度明显降低。 2.4 点荷载强度试验结果分析点荷载强度试验结果分析 点荷载试验采用长春新特公司的 T015-11 数显 点载荷仪,最大加载载荷为 100 kN,精度为 1%。 试验时将煤样置于点荷载仪上、下两锥头之间,用 手动油泵缓缓施加荷

15、载使煤样破坏,数显仪记录峰 值荷载。依据 1985 年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SRM)公 布点荷载强度建议方法11,点荷载强度指标 IS 按下式计算: (4) 式中:P 为破坏荷载,D 为煤样等效直径。这里需 要说明的是平行层理加载时 D 为煤样实际直径;垂 直层理或非规则煤样加载时,D 为等效直径,按下 式计算: (5) 式中:a 和 b 分别加载点破裂最小截面的高度与宽 度。点荷载强度指标不但与煤样形状有关,而且还 是煤样尺寸(或 D)的函数。为了便于比较,将直径 为50 mm径向加载测得点载荷强度值IS(50)为标准试 验值,非规则尺寸煤样根据以下公式进行修正: (6) (7) 式中:D 为

16、等效直径;IS为非规则点荷载强度。 表 2 给出了规则和非规则煤样点荷载强度测试 结果。从表 2 中可以看出,平行层理测得点荷载强 度为 0.310.65 MPa,平均值为 0.45 MPa,标准差 为 0.12 MPa,离散系数为 0.12;垂直层理测得点荷 载强度为 0.260.79 MPa,平均值为 0.45 MPa,标 准差为 0.14 MPa,离散系数为 0.31;尽管两种加载 方向测定结果存在离散性, 重复 10 次测定的平均值 完全相同,离散程度大致相当。而非规则煤样测得 点荷载强度为 0.210.75 MPa, 平均值为 0.41 MPa, 标准差为 0.18 MPa,离散系数为 0.44。与规则煤样 相比,非规则煤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