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贴标机缺陷产生的原因分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887827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3.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贴标机缺陷产生的原因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三、贴标机缺陷产生的原因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三、贴标机缺陷产生的原因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三、贴标机缺陷产生的原因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三、贴标机缺陷产生的原因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贴标机缺陷产生的原因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贴标机缺陷产生的原因分析(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制:王传新 主讲:王传新,第三单元,调节步骤,常见为题,原因分析,调节方法,1、遇到为题要做到以下要素; 遇到为题不要慌、不要乱、不急于结论、先观察、后结论、 确定为题思路要正确、处理过程要切记、操作过程要规范、 使用工具要合理、,2、确定调节环节; 1)确定调节部位、2)确定调节方向、3)确定基准点、4)确定 调节范围、5)调节过程要适度、6)调节后确认部件相关环节,一、调节贴标机主要步骤,二、贴标过程常见问题的分析和调整,1: 撕标(转鼓) 原因分析:A、转鼓夹指、两个夹标的力度不一致性,B、夹指座不平行出 现倾斜,C、夹指弹起闭合不灵梅缺油或夹紧块过紧,E、夹指座与标板距离大, 调节方

2、法;A、调节夹指使夹指夹标力度一致性,B、调节夹指座平行,C、 调节夹紧块或注入润滑油,E、调节夹指与标板距离一般为1.5左右, 2;转鼓将标纸从标板上取成条状; 原因分析;A、转鼓与标板两个端面出现了交错现象,B、胶液粘度过大,C 、设备停止时间过长 调节方法;A、将转鼓的位置重新调整,B、更换胶液,C、避免运行过程中 停止设备“或”及时将标板清理。,3 ;翘标分单面、双面 1 )单面翘标 原因分析;A、标盒与标板配合不一致,B、标板调整不到位,C、其中一侧毛刷 不能完全受力,D、标板存在质量为题, 调节方法;A、调整标盒的位置使标盒与标板相符,B、将取胶不好的标板进行调 整或更换,C、确定

3、毛刷后进行调整,D、更换标板。 2)双面翘标 原因分析;A、胶液粘度不够,B、标纸存放不规范造成标纸呈现中间向外弯曲, C、毛刷位置或刷标力度不够,D、标版与标纸尺寸不符、一般标纸与标板的尺寸一致“或”标纸略大与标板0.5, 调节方法;A、更换粘度大的胶液,B、规范存放标纸、装箱要规范,C、调整毛 刷刷标区域或增加毛刷加大刷标力度,,1)身标左右歪; 原因分析;A、转鼓夹指座上下不平行,B、标板与夹指座间隔距离几等 份调整的不均,C、两个夹指受力不一致、D、容器上存有水的现象,E、 夹指松标时间过早或过迟,F、标盒安装存在倾斜现象,G、标盒未调整 到位、弹簧拉力过大或过小、导条不光滑、标盒头调

4、节螺丝过紧过松, 调节方法;A、调节夹指座的平行,B、调节夹指座不等分的调节到等 分、夹指座与标板距离不一致的调节一致,C、调节两个夹指的同步受 力点,D、加风吹去容器上的水,E、调节夹指凸轮的位置,F、把标盒调 节平整、标盒头部控制导条与标纸的间隙为03-0.5。G、将标盒上的拉 线盒、导条、调节螺丝调节到为位。,歪标分左右歪、整体向一个方向歪,5)环标左右歪的现象; 原因分析;1)胶液粘度不够、2)海绵已损坏凹凸不平整、3)海绵粘贴的位置不一致、4)夹指垫与标板配合间隙大小不一致“或”夹指垫上下不垂直、5)两个夹指受力不一致、6)送标时夹指放标过于提前海绵压标过迟、7)内外毛刷刷标的力度一

5、侧受力过大、8)海绵压力不够、9)标盒送标时不稳定、10)标站整体位置不正确、 调节方法;1)调换胶液粘度、2)更换海绵、3)重新粘贴海绵所有海绵与夹指座之间间隔均布为10、4)调节夹指垫与标板配合间隙均布为1上下要垂直、5)调节两个夹指的受力要一致、6)调节夹指放标的时间、7)调节毛刷内外受力一致、8)调节海绵压标力度海绵压标为5左右、9)调节标盒使标盒内的商标在标盒内流畅,所有导条与标纸保证要一定的间隙、10)调节标站整体位置一般标站中心轴、转鼓轴、设备中心大轴三轴为一线、,歪标分左右歪、整体向一个方向歪,(标块与滚筒的接触痕迹检查如下图。)如果胶膜太厚,多余的胶水便会被挤压至标板边缘,然

6、后沿标板边缘滴下。如果胶膜太薄,胶水便不完全地分布在标板或标签表面上。,6)整体向一个方向歪; 原因分析;单向歪标调节较为简单些,A、标盒安装存 在歪斜,B、环标顶出位置错位,C、标站位置不正 确, D、内外毛刷力度不一致,,调节方法;A、将标盒调正,B、调节顶出凸轮位置, C、确定一下标站位置进行调节,D、调节内外毛刷力 度达到一致,7: 掉标(漏标) 原因分析;A、标纸出现中间内外弯曲变形,B、胶液 过小,C、胶液粘度不够,D、标纸在标盒内不流畅,E 标板存在中间无胶液,F、海绵带胶、夹指带胶,G、夹 指松标过早, 调节方法;A、调换标纸,B、调节胶刀加大胶量,C、更 换胶液,D、调节标盒

7、使标盒得到流畅送标,E、更换标 板,F、清洗海绵、夹指上的胶液,G、调节夹指凸轮 松标位置,8:身标与环标中心偏移不对中; 原因分析;1)两个标盒的安装不对中,2)标站的位置不正确,3)环标转鼓顶出过 早或过迟,4)胶的粘度不够、刷标时移位,5)环标毛刷内外刷标力度不一致,6)进 瓶星轮送瓶不到位瓶子为倾斜状态,7)海绵的粘贴与夹指垫间隔距不一致,8)夹指 座与标板的间距不一致,9)夹指夹标力度大小不一致,10)两个夹指受力不一致,11) 有的标板磨损或变形造成取胶量大小不均,12)标站的万向节十字轴承损坏间隙过 大,13)标盒未调节到位、标纸在标盒内不能正常的推进“或”推挤过大造成标纸在标盒

8、 内出现搓标 ,14)环标转鼓海绵过硬或过软,15)环标转鼓海绵压力过大或过小,16) 标纸上的胶量过 大或过小,,调节相关部位;1)调节上下标盒,2)调节标站的位置左右或前后移 动,3)调节转鼓顶出凸轮与夹指凸轮,4)更换胶液粘度大的,5)调节 内外毛刷的刷标力度,6)调节进瓶星轮的同步,7)重新粘贴海绵,8) 调节标板与夹指垫的间距一致一般环标调节到1左右,身标为1.5左 右,9)调节夹指夹标力度的大小一般均为1,10)调节两个夹指的同 步使两个夹指取标过程的一致性,11)将胶量适当的进行调整“或”更换标 板12)更换万向节轴承,13)调节标盒的所有抓标钩使标钩都在一个平 面上、同时都达到

9、抓标的作用、线盒的拉力不易过大或过小调整到正常 送标为止,14)调换适合的海面,15)以身标海绵为准将海绵压缩10 左右,16)调节上胶量,9、身背标左右偏差大; 原因分析;1)身背标站万向节十字轴承磨损间隙过大,2)标站内的齿轮间隙“或”标板 轴与夹紧套的配合间隙过大,3)身背标转鼓间隙过大,4)进瓶星轮送瓶不到位,5) 身背标转鼓海绵过硬推移瓶子不在瓶托中心,6)身背标毛刷刷标力度过大,7)压瓶头 与压瓶轴配合过紧压瓶头能自如旋转,8)压瓶力度不够“或”过大,9)瓶托垫磨损不能 防滑,10)托瓶盘齿轮传动间隙过大, 调节想关部位;1)更换万向节十字轴承,2)拆开箱体查找间隙大的齿轮进行更换

10、“或” 调整,夹紧套更换。3)更换转鼓中心轴套,4)调节进瓶星轮位置与压瓶头托瓶垫配合 一致性, 5)调整压标力度“或”更换转鼓软海绵, 6)调节毛刷刷标力度, 7)更换压瓶 头或修整压瓶头内孔,8)调节压瓶轴顶端压起10以内,9)及时更换托瓶垫,10)拆 开托瓶转盘检查间隙大的进行调整或更换齿轮,,10、贴过顶标时甩瓶; 原因分析;1)进瓶星轮送瓶不到位,2)压瓶力度不够,3)瓶 托垫磨损达不到防滑效果,4)转鼓海绵压的过大“或”海绵过 硬,5)内外毛刷刷标力度过大,6)瓶托垫带有油“或”润滑剂过 多,7)压瓶头与托瓶垫的中心偏移, 调节方法;1)调节进瓶星轮的同步,2)适当的加大压瓶力度,

11、 3)更换瓶托垫,4)调节转鼓压标 力度“或”更换较软的海绵,5)调节内外毛刷刷标力度,6)清除 瓶托垫上的油污减少连扳上的润滑剂,7)调节压瓶头与托瓶垫 使两者达到上下中心一致,,11、正常运行不能自动上标; 原因分析;A、压缩空气压力不够、 B、有瓶检测开关位置错位,C、 摆动汽缸已损坏,D、有瓶检测开 关损坏,E、电器出现故障, 调节方法;A、调整压力使压力达到 0.4Mpa、B、将有瓶检测开调至原 来的大概位置、开关正中间低端放 置一容器指示灯亮起为止、再将分 瓶器传动环节低端,松开低端螺丝 感应块同时调整到圆轴式的开关指 示灯亮为止就可以了。C、更换 汽缸,D、有瓶检测开关损坏更换,

12、 E、请电器人员查找原因清除故障,,有瓶检测开关,分瓶器,感应开块,锁紧螺丝,放容器位置,12、容器进入瓶托错位 原因分析;A、进出星轮与中心 导板配合过紧,B、容器型状不 规则,C、固定螺栓松动造成星 轮错位,D、托瓶转盘与压瓶转 盘错位。 调节方法;A、拆下中心导板将 摩擦条可用刮削的方法把导条 刮掉1左右,B、重定定 做星轮和中心导板尺寸大的,C、 加固螺栓, D、调节压瓶转盘、 把压瓶转盘低端的涨紧套松开调 节使压瓶头中心与瓶托中心垂直 一线保证偏差在0.5以内,,锁紧螺栓,调整星轮,松开张紧套,吊坠,拆下护套,13、出现定位不稳定,原因分析;A、定位块磨损,B、 定位块错位或松动,C

13、、定位凸 轮磨损,D、拉簧损坏或拉力不 足,托瓶垫磨损不能防滑,E、 压瓶过松力度不够,压瓶不正压 瓶头压不倒瓶盖的中间, 调节方法;A、更换定位,B、 校正定位块,C、更换凸轮摩擦 条,D、更换拉簧,E、增加压 瓶力度、调节进瓶星轮位置。,过顶标压瓶头,托瓶垫,定位块,拉簧,设备故障,14、集中润滑系统不能正常供油; 原因分析;A、油泵电机反转,B、油位不足,C、过滤器堵塞,D、油粘度过厚,E、电源线松动,F、无电源信号, G、压力开关或流量开关已损坏, 调节方法;A、调换电源线头,B、油箱内添加润滑油,C、拆下过滤器进行清洗,D、更换润滑油的标号或稀释,E、紧固电源线,F、请电器人员查找电

14、气系统的为题,G、更换压力开关和流量开关,,过滤器,调节阀,流量开关,泄压阀,压力开关,压力表,15、锂基脂润滑油泵故障,保护阀,缸体,注油孔,压力表,电机,滤清器,分配器,16、胶泵不能正常供胶; 原因分析;A、气源正常胶泵不能正常工作,胶液粘度过高、胶泵堵塞、 气源接头 未接好漏气,B、胶泵工作胶量不足;胶泵活塞间隙过大、活塞 内有堵塞物、气源不足,C、换向阀不能正常工作、换向阀无电源指 示,G、胶泵不能正常加热、或达不到设定的温度, 调节方法;A、更换胶液或加热、清理活塞内的堵塞物、插好气源接 头,B、更换胶泵活塞、清理活塞内的堵塞物、调整气源压力,C、换 向阀损坏更换、电源短路或电气故

15、障请电气人员查看线路和系统,G、 电控系统出现故障或短路,需要更换电控元件,,设备故障,17、设备运行时突然停止运行; 原因分析;查看设备上的以下保护装置,1)身标站和背表站 的急停开关是否关闭,2)出瓶堵塞装置是否堵塞,3)防护门开 启4)润滑油位不足,5)电机过载“或”电控箱内温度过高,6) 变频器系统故障,7)无瓶盖检测保护开关启动, 调节方法;1)开启急停开关,2)取出堵塞装置上的瓶子恢复原 位,3)关闭防护门,4)添加润滑油至油位线,5)查看电机断路 器回复启动位置、增加排热装置,6)按面板上的变频器复位 扭,7)取出无盖的瓶子,,设备故障,18、进出瓶时易倒瓶 原因分析;1)分瓶器

16、与止瓶装置配合间隙过大,2)分瓶器传动 间隙过大,3)出瓶出口护栏间隙过大,4)出瓶出口过紧,5)护 栏安装的上下不垂直,5)出瓶星轮与中心导板配合过紧, 调节方法;1)将分瓶器与止瓶装置的间隙调整到3左右,2)调 节分瓶器传动间隙或更换齿轮和万向节,3)调节护栏间隙,4) 调节护栏使护栏上下达到垂直,5)调节出瓶星轮与中心导板的间 隙将导板上的摩擦条刮去 1左右,,设备故障,使用的标签应符合GB7718的规定。 1、标纸的重量: a)身标,每平方米面积的重量为70-90g。 b)颈标,每平方米面积的重量为65-80g。,关注包装物对贴标质量影响,2、标纸的强度: a)抗拉强度,在15mm宽的纸带上,其抗拉强度为24N。 b)湿强度,约为干抗拉强度的30%。 标纸外形尺寸允差0.5mm。,标 纸,标纸的纤维方向应与瓶的轴线方向垂直。,3、对纸张的纤维要求:,标 纸,4、纸标背面湿水后正确卷曲方向,标 纸,5、纸标背面湿水后不正确卷曲方向,标 纸,6、正确的存放商标 商标储存:必须在正常的气温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