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治疗与进展(研究生)(13)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6887498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123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血压的治疗与进展(研究生)(13)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高血压的治疗与进展(研究生)(13)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高血压的治疗与进展(研究生)(13)_第3页
第3页 / 共123页
高血压的治疗与进展(研究生)(13)_第4页
第4页 / 共123页
高血压的治疗与进展(研究生)(13)_第5页
第5页 / 共1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血压的治疗与进展(研究生)(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血压的治疗与进展(研究生)(13)(1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血压的治疗与进展,WHO和我国高血压治疗指南规定(1999), 18岁成年人未经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SBP)高于或等于140mmHg(18.7kpa)和/或舒张压(DBP)高于或等于90mmHg(12.0kpa)即为高血压。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现血压虽未达到上述水平,也亦确诊为高血压。,高血压概述,我国高血压流行情况,WHO资料表明: 患病率(3564y) 欧美20% 日、韩 、菲律宾810% 我国 1959 5.11% 1979 7.39% 1991 11.26%,我国高血压面临严峻形势 过去50年,我国曾进行过四次大规模高血压患病率的人群抽样调查。 各

2、次调查的总人数、年龄、诊断标准及患病粗率。虽然各次调查的规 模、年龄和诊断标准不尽一致,但基本上较客观地反映了我国人群50年来 高血压患病率的明显上升趋势。根据2002年调查数据,我国18岁以上成人 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目前我国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每10个成年人 中就有2人患有高血压,约占全球高血压总人数的1/5。 在我国高血压人群中,绝大多数是轻、中度高血压(占90%),轻度高 血压占60%以上。然而,我国人群正常血压(120/80mmHg)所占比例不 到1/2。血压正常高值水平人群占总成年人群的比例不断增长,尤其是中青 年,已经从1991年的29%增加到2002年的34%,是我国

3、高血压患病率持续 升高和患病人数剧增的主要来源。估计我国每年新增高血压患者1000万人。,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高钠、低钾膳食 超重和肥胖 饮酒 精神紧张 其它危险因素,人群中,钠盐(氯化钠)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而钾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膳食钠/钾比值与血压的相关性甚至更强。我国14组人群研究表明,膳食钠盐摄入量平均每天增加2克,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增高2.0mmHg和1.2mmHg。 高钠、低钾膳食是我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发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我国大部分地区,人均每天盐摄入量12-15克以上。在盐与血压的国际协作研究(INTERMAP)中,反映膳食钠/钾量的

4、24小时尿钠/钾比值,我国人群在6以上,而西方人群仅为2-3。,高钠、低钾膳食,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超重和肥胖,身体脂肪含量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人群中体重指数(BMI)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BMI每增加3kg/m2,4年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男性增加50%,女性增加57%。我国24万成人随访资料的汇总分析显示,BMI24 kg/m2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体重正常者的34倍。身体脂肪的分布与高血压发生也有关。腹部脂肪聚集越多,血压水平就越高。腰围男性90cm或女性85cm,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腰围正常者的4倍以上。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群中超重和肥胖的比例与人数均明显增加

5、。在城市中年人群中,超重者的比例已达到25%-30%。超重和肥胖将成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增长的又一重要危险因素。,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饮酒,过量饮酒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随饮酒量增加而升高。虽然少量饮酒后短时间内血压会有所下降,但长期少量饮酒可使血压轻度升高;过量饮酒则使血压明显升高。如果每天平均饮酒3个标准杯(1个标准杯相当于12克酒精,约合360克啤酒,或100克葡萄酒,或30克白酒),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平均升高3.5mmHg与2.1mmHg,且血压上升幅度随着饮酒量增加而增大。 在我国饮酒的人数众多,部分男性高血压患者有长期饮酒嗜好和饮烈度酒的习惯,应重视长

6、期过量饮酒对血压和高血压发生的影响。饮酒还会降低降压治疗的疗效,而过量饮酒可诱发急性脑出血或心肌梗死发作。,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精神紧张,长期精神过度紧张也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长期从事高度精神紧张工作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增加。,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它危险因素,高血压发病的其它危险因素包括缺乏体力活动等。除了高血压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还包括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等。,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血脂异常,肥胖,知晓率 服药率 控制率 26.6% 12.1% 2.8% 73.4% 61.9% 44.9%,高血压分类(WHO/ISH) 类别 收缩压

7、(mmHg) 舒张压 (mmHg) 理想 120 80 正常 130 85 正常高值 130139 8589,1、诊断: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病症,WHO建议,在静息状态下: 类别 收缩压 (mmHg) 舒张压 (mmHg) 正常血压 130 85 轻度高血压 140-159 90-99 中度高血压 160-179 100-109 重度高血压 180 110 原发性高血压(90%):病因不明,亦称高血压病。 继发性高血压(10%):某些疾病的一种表现。,一、高血压的概述,研究表明,收缩压增高比舒张压增高的危害更大, 慢性并发症: 靶器官损害 ( 血管硬化,心、脑、肾病变 )。 急性并发症: 高血压

8、危象: 血压骤然升高,并发高血压脑病,恶心、呕吐、抽搐、大汗淋漓、血压高达31.9/13.7Kpa以上,合并急性左心衰、肺水肿、急性肾功衰等。,2、高血压并发症:,高血压患者如血压骤升而致脑部小动脉痉挛发生急性脑水肿,急性颅内压增高而产生剧烈头痛(深部的胀痛、炸裂样痛),常伴呕吐、神经系统损害体征、抽搐、意识障碍、精神异常以至生命体征的改变。眼底可见视网膜动脉痉挛、出血、渗出等。多见于毒症和子痫等。,高血压脑病:,高血压的高危因素,1.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 饮食 精神应激 3.其它 体重 避孕药和吸烟 osas,汉族人原发性高血压发病可能 与线粒体tRNAGln,2012年,发表在中华老年多

9、器官疾病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临床上部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出现母系遗传的特点,可能与线粒体tRNAGln突变有关。tRNAGln突变可能导致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从而影响血脂代谢、电解质平衡以及血细胞的稳态,并可能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这或许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关。,H型高血压 ,一、基本概述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 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占高血压病人的75%以上。其中有一些特殊类型高血压,如盐敏感性高血压、白大衣性高血压、H型高血压(其中女性69%,男性91%为H型高血压) 。 继发性高血压具有病因,是某些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最常见为肾脏病所致的肾性高血压。 世界卫生组织

10、CDC疾控分类目录认为健康成人空腹血浆半胱氨酸平均水平在5-15umol/L,当HCY水平为10umol/L,属于高HCY血症,伴有高HCY的高血压,被称为“H型高血压”。,H型高血压,二、HCY升高的原因 据相关文献报告,引起HCY升高的原因主要有: 1. 蛋氨酸摄入过多,即动物蛋白摄入过多; 2. 维生素B6、B12与叶酸摄入不足,尤以叶酸摄 入不足密切相关; 3. 肾功能不全致含硫氨基酸排泄障碍; 4. 甲状腺功能减退;与遗传代谢有关。,H型高血压,三、H型高血压的危害 HCY(Homocysteine)水平升高的危险主要有:HCY是甲硫氨酸的中间代谢产物,它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毒性作用,

11、引起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或危害、脂质过氧化,并增高血小板的粘附性,从而导致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刺激动脉平滑肌细胞过度增长,干扰血管平滑肌的正常功能,促进平滑肌老化、组织纤维化及变硬,致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剧增。HCY升高可使血小板存活期缩短,粘附性与聚集性增高,从而促进血栓形成。这不难看出,HCY水平升高不仅是脑卒中也是心梗的新标签。,H型高血压,四、临床上的危险性 高血压如果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血同型半胱氨酸升高5umm/L,卒中风险增加59%;同型半胱氨酸降低3umm/L,可减少卒中风险约24%。国内研究也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人群中风危险增加了87%。据调

12、查结果显示,我国高血压人群伴HCY的比率很高,而脑卒中发生率还在以每年8.7%的速度增加,预计到2020年我国每年新发现脑卒中的病人将由现在的200万增至370万,而与此同时西方国家的脑卒中发生率则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提高对H型高血压的认识,并注意防治的原因。 根据病因,H型高血压治疗也应当双管齐下: 降压、降同型半胱氨酸。,H型高血压,五、H型高血压专害中国人 在中国的高血压人群中,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的患者达75%,它使患者脑卒中的风险超过健康人群的12倍,这是我国脑卒中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高血压的防治重点应该是在控制血压的同时,降低同型半胱氨酸。阜外高血压诊

13、治中心吴海英教授在北京举办的“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上发表了上述观点。 我国科学家针对我国脑卒中是第一位死因特点,研发出的一类新药依那普利叶酸片复方制剂,可以同时降低血压和同型半胱氨酸,为我国H型高血压控制和脑卒中预防提供了一个重要手段。大量研究表明:0.8 mg叶酸降同型半胱氨酸作用最强,而且安全。常用规格的依那普利叶酸片含有0.8mg的叶酸,是唯一批准上市的最佳剂量规格。在最新版的2010年中国高血压指南中,明确指出: 我国高血压人群伴有HHCY*比例较高, 75%为H型高血压 降低同型半胱氨酸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 HHCY*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显著增加高血压患者血管事件风险,指导高血压

14、高危分层管理,H型高血压,六、 H型高血压的饮食预防 在H型高血压早期,与传统高血压一样,首先提倡“合理膳食、健康生活”,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采用: “一、二、三、四、五”方案。即: 一是 指每日一袋牛奶。重点是补钙和蛋白质。 二是 指每日250克左右碳水化合物。此量相当于主食5 两,调控血糖、血脂及体重。 三是 指每日一份高蛋白食品。这是健康重要的物质基础。每份高蛋白质食品相当于:1两瘦肉,2两豆腐,一个鸡蛋,半两黄豆,2两鸡鸭,2两鱼虾。 四是 指粗细结合、甜咸适中,少量多餐、切忌过饱。 五是 指每日500克蔬菜及水果。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H型高血压,七、H型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H型高

15、血压”的命名强调了高血压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双重危害,所以H型高血压治疗也应当双管齐下。重要的是,构成H型高血压的2个危险因素都是可以控制的,若同时有效控制上述因素,就可能使我国卒中发生率和死亡率大幅降低。 降压药预防卒中的效果是十分明确的。临床试验表明,收缩压每降低9 mmHg和(或)舒张压每降低4 mmHg,可使卒中风险降低36% 。 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最安全有效的途径是补充叶酸,但对于长期服用叶酸能否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仍颇有争议。 一项5522例年龄55岁的心脑血管疾病或糖尿病患者的研究,在治疗5年后发现,叶酸组的平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安慰剂组降低3.3 mol/L。叶酸组卒中风险较安慰剂组显著降低25%。,H型高血压,补充叶酸=预防卒中 采用多效固定复方制剂 “依那普利/叶酸片(依叶)” , 具有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的优效性。 国内外学者合作的研究结果表明,补充叶酸总体上能显著降低18%的卒中风险,使无卒中病史者卒中风险显著下降25%。给予适当人群补充叶酸可作为卒中一级预防措施,通过显著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来减少卒中风险。最近发表的欧洲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防治指南已将该荟萃分析结果作为重要证据来引用。 我国预防卒中的新探索=叶酸+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1、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