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商品学1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886811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2.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商品学1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中药商品学1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中药商品学1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中药商品学1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中药商品学1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商品学1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商品学1剖析(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许燕,上 篇 总 论 第一章 概 论,第一节 中药商品学的基本概念,一、中药商品学的定义,中药商品:是医药市场流通、交换和经营的特殊商品。 国家及有关药品标准中规定使用的中药均为商品中药。 中药商品学: 是一门以中药商品质量和经营管理为核心内容来研究其商品特征和使用价值的应用学科。 它从商品学的角度研究临床使用的基本中药,阐述中药在流通领域中商品质量的变化规律,以及与保证中药商品质量有关的经营管理等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二、中药商品学研究的对象,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临床防治疾病的药物,包括 中药材:是天然来源未经加工或仅经过简单产地加工的药物,常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类。 中

2、药饮片:是根据治疗疾病的要求,将中药材经过净制、切制或炮炙后的加工品。 中成药:是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根据临床处方的要求,采用相应的制备工艺和加工方法,制备成的随时可以应用的剂型。,三、中药商品学研究范围,研究范围 包括商品名称与来源、药材产地、采制或生产工艺、商品特征、规格等级、主要化学成分、鉴别与检查、质量要求、贮藏等内容。 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研究,分析和阐明中药商品的适用性,监测商品在流通和使用过程中质量的变化规律,制定商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以利于对中药商品的全面质量管理。,四、中药商品的商品特点,(1)中药质量的特殊性主要是其使用价值集中体现为防治疾病 (2)中药商品的经营活动与医疗卫

3、生工作密切相关 (3)中药的商业管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4)药材的加工炮制和生产工艺独特,药效物资具有自然属性,副作用较小,合理使用不易造成药源性疾病 (5)属于野生药材资源,由于资源逐渐匮乏,加之药材炮制和中成药生产技术水平较低、质量标准不完善,导致了中药商品的质量不稳定,应逐渐实现标准化生产和质量标准化管理。,第二节 中药商品学的任务,中药商品学的任务? 研究中药商品的质量的检验方法和有关标准,以便能科学地控制和提高中药的质量。,中药商品的质量管理标准是中药生产和商品流通的技术依据,是评定中药商品可用性的准则。因此,研究中药商品质量的检验方法和有关标准,是首要任务。,一、研究和制订中药商品

4、的质量管理标准,中药商品的质量管理标准的内容 中药材商品的规格等级标准 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标准 中成药的质量管理标准,二、鉴别中药商品的品种和质量,鉴别中药商品的品种 中药在商品流通中,由于品种复杂和某些社会因素,常会出现伪品、混淆品和代用品。 正品:是指法定的品种及其特定的部位。 伪品:是指非法定来源者,即正品以外的来源冒充入药者。 混淆品:是指名称或性状相似等原因引起的真假混淆。 代用品:是性味、归经、功能主治与被代用的中药相似者。,川贝 【来源】 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的鳞茎。,土贝母:伪品 【来源】 百合科植物益辟坚(丽江

5、山慈姑)的球茎。又称“草贝母”。不分瓣,黄白色,有大毒,含秋水仙碱(为提取的重要原料)。葫芦科植物假贝母(土贝母)块茎。不分瓣,黄红色,表面凹凸不平,断面角质样。,鸡血藤 【来源】豆科植物密花豆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的干燥藤茎。 【功能主治】味辛、微甘,温;归肝经。具补血、活血、通络的功效 。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风湿痹痛,麻木瘫痪,血虚萎黄。,大血藤 (红藤、血风藤) 混淆品 【来源】木通科 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 (Oliv. ) Rehd. et Wils.的藤茎。 【功能主治】性味苦,平。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祛风止痉的作用

6、。风湿痹痛,赤痢,血淋,月经不调,疳积,虫痛,跌扑损伤。,藏药甲地然果 (椭圆叶花锚Halenia euiptica D.Don),帕里嘎(木香马兜铃)和甲地热果(花锚)均味苦、性凉,主治肝、胆热症及炎症。两药的性味,功效基本相似,而且甲地然果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并安全可靠,资源丰富,易栽培。为此,专家们反复讨论后,最终确定甲地然果为帕里嘎(木香马兜铃)的代用品。,藏药帕里嘎 (木香马兜铃Aristolochia L ), 中药商品的质量,质量是指中药商品使用价值的优劣程度,其基本要求是“安全、有效和稳定”。,外观的质量 依据中药商品的外观特征判断药材的质量。 药材的外观质量临床疗效与 中药材的

7、形、色、气、味等属性有着密切的联系 内在的质量 中药的疗效与药效基础物质的含量密切相关。 药材的内在质量有效物质的含量或效价 浸出物的含量 挥发油的含量 有害物质的限量, 影响中药商品质量的因素,中药材:产地、生境、采收时间、产地加工、药用部位、炮制、调剂、运输、贮藏 中药饮片:原料、敷料、加工工艺、检验、包装、贮藏 中成药:处方、生产工艺、原料、检验、包装、贮藏期 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失控,都会导致中药质量下降,甚至丧失使用价值或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第三节 中药材的命名,中药商品的名称具有多样性,过去同名异物、同物异名、一药多名的现象严重,是造成中药市场品种混乱的因素之一,故应对中药商品的命名

8、方法和名称进行整理和研究。,同名异物现象,即名称相同,药材不同,如白附子分禹白附与关白附,防己有粉防己与广防己,草河车有重楼与拳参,沙参有南沙参与北沙参,五加皮有南五加和北五加等等。它们相互间功效相似,但其来源不同,所含化学成分完全不一样,处方投料时需予以区别,如果应用时搞错,会影响质量检验。 同物异名现象,即同一药材有不同的名称。如骨碎补又名申姜或猴姜,补骨脂又名破故纸,沙苑子又名潼蒺藜,鸦胆子又名苦参子,土茯苓又名奇良,虎杖又名阴阳莲等。,一药多名的现象: 同种药材的不同品种,药名不同,如:赤芍、白芍。 同一药材取药部位不同,药名不同,如:牡丹花入药为牡丹,根叶入药叫做丹皮。虽同为牡丹,用

9、药部位不同药性也不尽相同。 同一药材加工方法不同,药名不同,如:半夏经水煮炮制叫青半夏;经腌制再和生姜共炮制叫姜半夏。炮制方法不同,它们的疗效也有差异。 同一药材地域不同,药名不同,如:人参在北方被称为棒槌。,一、中文名称,(一)中药材命名 根据药材主产地或集散地命名 例如 党参、秦艽,产于山西上党,产于古代秦国(今陕西、甘肃),根据药材生长形状命名例如 乌头,根据药材颜色命名例如 紫草、黄柏、玄参等,根据药材气味命名例如 五味子、甘草等 唐等新修本草载“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 甘草别名:国老、甜草、乌拉尔甘草、甜根子。气微,味甜而特殊。,根据药用部位命名例如 桂

10、皮、鹿角等,桂皮为樟科、樟属植物天竺桂、阴香、细叶香桂、肉桂或川桂等树皮的通称。 鹿角为鹿科动物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或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已骨化的角或锯茸后翌年春季脱落的角基,分别习称“马鹿角”、“梅花鹿角”、“鹿角脱盘”。,根据生长特性命名例如 半夏、夏枯草等,半夏:五月半夏生,因正当夏季的一半,故名。 夏枯草:一般是春天采集,因为到了夏天这味药就会完全的枯萎,进而霉烂,所以叫夏枯草。,根据某种显著功效命名例如 防风、泽泻等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用于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正,脾虚湿盛。 泽泻:利水渗湿,泄热

11、,化浊降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脂血症。,根据进口药材名的译音命名例如 诃子,诃黎勒:产于印度、缅甸,相关传说:古时候,在云南省有个苦孩子叫白凡,和爹爹住在一间破草屋里。他们的草房外有株很高的树。每当夏季,这棵树都会开出黄色的小花,花落了,就会长出黑色的果实。 白凡很喜欢这树,这棵树也以其树荫尽心尽力守护着这破草房,使它免受风吹雨打和日晒。有一天,白凡梦见这棵大树变成英伟的王子。他自称诃黎勒,本是来自遥远的南方,现在要回去,“我们朋友一场,我要走了,临走前送你这些东西留念,记住,需要时给你老爹吃。” 白凡惊醒,屋前的大树不见了,遗下一包大树的果实,还有一包无

12、色透明、闪亮的晶体。不久,该地发生了流行病,老人都腹泻不止。白凡的老爹亦不例外,他把王子留下的两包东西煨烧成灰,再细捣细筛成散,用粥调和,喂给老爹吃。老爹的腹泻止住了,白凡又将药分给其它老人,治好他们的腹泻毛病。从此,用这两种东西制药的方法就传开了。 人们因而将那包种子称为“诃黎勒”,晶体则称为白矾。,根据人名命名例如 何首乌、杜仲等,相传在唐代,有一个姓何名田儿的人,因体弱多病,年届“天命”之年,仍膝下无子。有一天晚上,他饮酒醉卧田野,在朦胧中看见两株树藤相距三尺,苗蔓相交,觉得奇怪,就连根挖回,但无人认识此物。有人对何田儿开玩笑说:你年老无子,这可能是天赐神药,你为何不吃吃试试呢?于是,何

13、田儿就把它切碎,每天服用少许,说也奇怪,连服数日后感觉精力旺盛,旧疾都痊愈了,继续服用一段时间,原来已经花白的头发也都变得乌黑发亮了,更令人称奇的是,何田儿在10年之内竟连生几个儿女,兴奋之余,他改名何能嗣,活了一百多岁,能嗣的儿子起名延秀,孙子名首乌,皆终身服用这种药材,都拥有高寿,家族也人丁兴旺,因此,这种药材就逐渐传开了。后人就用何家第三代传人的名字为药名,称为“何首乌”。,关于杜仲名称的由来:古时候有个名叫杜仲的人,家里十分贫寒,全靠上山砍柴维持生活,由于积劳成疾,落了个腰腿疼的病根。一天,他上山砍柴,腰腿疼突然犯了,疼得他抱着树杆咬住树皮不敢松手也不敢松口,不自觉地把树皮汁吸进肚里。

14、不一会儿,腰腿似乎疼得不那么厉害了,后来真的不疼了。咬过的树皮,发现同别的树皮不一样,断面有银白色丝状物相连,于是剥了一些带回家中,准备日后发病时再用。杜仲知道邻居老汉得的也是腰腿疾病,和他的病一模一样,于是把备用的树皮拿来给老汉煎汤喝,老汉的病也好了。事情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四面八方犯腰腿疼的病人都纷纷登门找杜仲医治,人们吃了用树皮煎的汤病都好了。为了感谢杜仲,人们就把这种树皮也叫杜仲,一直传到今日。,根据传说命名例如 女贞子、相思子等 女贞是一种树。其树木姿容秉性可以用本草纲目中的一句话以蔽之:“此木凌冬青翠,有贞守之操,故以贞女状之。”传说是古代鲁国一位女子的名字。因其“负霜葱

15、翠,振柯凌风,而贞女慕其名,或树之于云堂,或植之于阶庭”,故名。中国明朝浙江都司徐司马,下令杭州城居民在门前遍植女贞树。,相思子 相传汉代闽越国有一男子被强征戍边,其妻终日望归。后同去者归,惟其夫未返,妻念更切,终日立于村前道口树下,朝盼暮望,哭断柔肠,泣血而死。树上忽结荚果,其籽半红半黑,晶莹鲜艳,人们视为贞妻挚妇的血泪凝成,称为“红豆”,又叫“相思子”。,(二)中药饮片的命名,1、鲜药材 常在药材名称前冠以“鲜” 字。鲜石斛 2、生饮片 使用原药材名称。具毒性或生熟品功效差异较大时,在生品的药材名字前常加“生”字。生地黄 3、炮制品 常在药材名字前冠以炮制方法、辅料名称或缀以炮制后形态。

16、煅石膏、巴豆霜,(三)中成药的命名,1、单味药制剂 药材名加剂型 2、复方制剂 用处方中主要饮片的缩写名例如 香连丸(萸黄连,木香) 用君药或在君药前冠以复方二字例如 天麻丸,复方丹参片 以君药名、药味数或主要功能例如 六味地黄丸 以药物间剂量比例或限度例如 六一散、七厘散 以君药和服用方法结合例如 川芎茶调散 以有效成分命名例如 齐墩果酸片 以成方原始文献与主要功能结合命名例如 金匮肾气丸,用成方创始人名或与君药、主要功能结合命名例如 华佗再造丸 药名前冠以产地例如云南白药、广东蛇药等 用制剂的性状命名例如 紫金锭 用中医术语或主要功能、主治命名例如 通宣理肺丸 用假借或比喻的方法命名例如六神丸 用炮制方法命名例如九制大黄丸 用古代哲理命名例如戊己丸、左金丸等,(四) 中文名称的类型,1、正名 正名是各级药品标准记载的法定名称。要求一药一名。 2、别名 别名是除正名以外的名称 (1)处方名 是医生开药方时经常使用的药名 (2)地方名 是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