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变组保护原理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886618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2.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变组保护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发变组保护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发变组保护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发变组保护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发变组保护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变组保护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变组保护原理(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变组保护原理,1 .发变组保护配置,保护总体方案设计思想 总体方案为双主双后,即双套主保护、双套后备保护、双套异常运行保护的配置方案。其思想是将一个发变组单元的全套电量保护集成在一套装置中。 对于一个发变组单元,配置两套完整的电气量保护,每套保护装置采用不同组TA,均有独立的出口跳闸回路。 非电量保护出口跳闸回路完全独立,和操作回路独立组屏。,配置方案一 300MW-500KV机组,配置方案二 300MW-220KV机组,配置方案三 100MW-220KV机组,2 . 比例差动保护动作特性,3.发电机差动TA饱和问题,以往认为: 发电机差动采用保护级TA,并且TA同型; 区外故障电流倍数小,

2、一次电流完全相同,二次不平衡差流 小; 因此,为提高内部故障灵敏度,降低差动起始定值、比率制动系数。 实际情况: 发电机差动TA尽管同型,但两侧电缆长度可能不一致,部分 机组TA不是真正同型TA; 区外故障电流倍数尽管小,但非周期分量衰减慢; 结果,导致TA饱和,不平衡差流增大,差动保护屡有误动发生;,差动保护TA断线报警或闭锁,内部故障时,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中一个: (1)任一侧负序相电压大于2V (2)起动后任一侧任一相电流比起动前增加 (3)起动后最大相电流大于1.2 Ie (4)同时有三路电流比启动前减小 因此,差动保护启动后40ms内,以上条件均不满足,判为TA断线。如此时“TA断线闭

3、锁比率差动投入”置1,则闭锁差动保护,并发差动TA断线报警信号,如控制字置0,差动保护动作于出口,同时发差动TA断线报警信号。,4.定子绕组单相接地保护,定子接地保护的必要性: a 单相接地引起非故障相及中性点电位升高。 b 中性点附近经过渡电阻接地若保护灵敏度不够而未动作,经过长期运行,在机端侧再发生第二点接地,中性点电位升高,第一个接地点接地电流增大,而过渡电阻减小,结果发生相间或匝间严重短路。 c 其次单相接地引起铁心的损伤。机组越大分布电容越大,接地容性电流越大。接地电流较大引起电弧,引起绕组绝缘及定子铁心损坏。,4.1基波零序电压保护 4.1.1单相接地故障时的基波零序电压,4.1.

4、2基波零序电压定子接地保护的特点,对于主变压器高压侧中性点不论是否接地,当高压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直接传递给发电机的零序电压超过定子接地保护的动作值,对于跳闸接地保护可以经主变高压侧零序电压闭锁,基波报警可以用时间避开。 基波零序电压型定子接地保护简单可靠,是现在用的比较普遍的保护,保护区80%90% 中性点接地时基波保护存在死区。,4.1.3 基波定子接地保护判据,(1)灵敏段基波零序电压保护,动作于信号时,其动作方程为: Un0U0zd 式中Un0为发电机中性点零序电压,U0zd为零序电压定值。 灵敏段动作于跳闸时,还需主变高、中压侧零序电压闭锁,以防止区外故障时定子接地基波零序电压灵敏段

5、误动。 (2)高定值段基波零序电压保护,动作方程为: Un0 U0hzd 保护动作于信号或跳闸均不需经主变高、中压侧零序电压辅助判据闭锁。,4.2 三次谐波定子接地保护 4.2.1三次谐波电压源,1 由于发电机气隙磁通密度分布非正弦分布和铁磁饱和影响,在定子绕组中感应电势除基波分量外还含有高次谐波,其中三次谐波含量较高。 2 对于水电机组三次谐波电压随无功近似线性增长。这是因为凸极发电机带感性无功时,纵轴电枢反应将对三次谐波励磁势起助磁作用,而且随无功增大励磁必相应增大,励磁磁通势三次谐波必然增大。 3 TV饱和引起。将引起三次谐波的虚假增大。,4.2.2单相接地时三次谐波分布特点,4.2.3

6、 现有三次谐波定子接地保护存在问题,三次谐波电压比率判据 启停机过程中易误动 正常运行机组频率变化时,三次谐波滤过比下降,易 导致误动 调整型三次谐波电压判据 启停机过程中易误动 正常运行机组频率变化时,三次谐波滤过比下降,易导致误动 运行方式变化时,易误动,4.2.4 三次谐波比率判据,自适应三次谐波电压比率判据: 发变组并网前后机端等效电容变化较大,并网前、后各设一个定值,根据各自状态下装置实时显示的最大三次谐波电压比率值整定,装置根据断路器位置接点和负荷电流自动适应状态变化 频率跟踪和数字滤波器相结合,在频率4555Hz范围内三次谐波电压滤过比不受影响 在系统频率严重偏离50HZ时,采用

7、按频率比率制动原理,4.2.5三次谐波差动判据,三次谐波电压差动判据:,正常运行时,机端、中性点三次谐波电压幅值、相位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实时自动调整系数kt使正常运行时差电压接近为0; 可以保护100的定子接地,4.2.6三次谐波电压差动可靠性:,频率跟踪和数字滤波器相结合,在频率49.550.5Hz范围内保护功能不受影响; 在机组频率超出49.550.5Hz范围时,闭锁本判据; 机组并网后负荷电流大于0.2In时,自动投入本判据; 当TV断线时闭锁本判据。 由于采用了以上辅助判据,尽管三次谐波电压差动判据在定子接地时灵敏度很高,但是在启停机过程中、区外故障及其他工况下均不会误动。,5.发电机

8、定子匝间故障,5.1专用PT纵向零序电压匝间保护,.纵向零序电压原理构成的保护方案。在发电机的出口装设一个专用全绝绝缘电压互感器,其一次绕组中性点直接与发电机中性点相连而不接地。所以,该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不能用来测量相对地电压。只有当发电机内部发生匝间短路或者对中性点不对称的各种相间短路时,破坏了三相对中性点的对称,产生了对中性点的零序电压,即纵向零序电压,在它的开口三角绕组才有输出电压,即3U00,使零序电压匝间短路保护正确动作。为防止低定值零序电压匝间短路保护在外部短路时误动作,还采用一些制动或闭锁量。,零序电压匝间保护用电压互感器 n并联分支发电机零序等效电路,专用TV纵向零序电压匝间保

9、护,5.2发电机裂相差动定子匝间保护TA安装位置示意图,发电机的失磁,一、发电机失磁的原因,1、灭磁开关误跳闸而转子线圈经灭磁电阻短接 2、转子线圈短路 3、转子线圈回路断线而开路 4、硅整流的故障 5、自动调节励磁装置的故障等,二、发电机的失磁的影响,1、当发电机完全失去励磁时,励磁电流将逐渐衰减至零。 2、由于感应电势逐渐减小,导致电磁功率小于原动机的功率,转子加速,功角增大,有可能超过静稳极限而导致发电机和系统失步。 3、发电机失磁后将从并列运行的电力系统中吸取电感性无功功率供给转子励磁电流,在定子绕组中感应电势。 4、在发电机超过同步转速后,转子回路中将感应出频率为 的电流,此电流产生

10、异步制动转矩,当异步转矩与原动机转矩达到新的平衡时,即进入稳定的异步运行。失磁前有功越大,稳定异步转差越大,吸收无功越大 。转子绕组短路引起失磁比转子绕组开路失磁,转差小。,由于失磁导致失步后的影响,1、需要从电网中吸收很大的无功功率以建立发电机的磁场。 2、由于从电力系统中吸收无功功率将引起电力系统的电压下降,如果电力系统的容量较小或无功功率的储备不足,则可能使失磁发电机的机端电压、升压变压器高压侧的母线电压 、或其它邻近点的电压低于允许值,从而破坏了负荷与各电源间的稳定运行,甚至可能因电压崩溃而使系统瓦解。 3、由于失磁发电机吸收了大量的无功功率,因此为了防止其定子绕组的过电流,发电机所能

11、发出的有功功率将较同步运行时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吸收的无功功率越大,则降低的越多。 4、失磁后发电机的转速超过同步转速,因此,在转子及励磁回路中将产生频率 为的交流电流,因而形成附加的损耗,使发电机转子和励磁回路过热。显然,当转差率越大时,所引起的过热也越严重。 5因异步转距作用,失磁前有功越大,稳定异步转差越大,异步运行有功波动越大,相应机组振动越大。,失磁机组对相邻机组的影响,发电机失磁时,由于机端电压降低,相邻发电机励磁电压自动或手动增加,向故障发电机供无功功率。健全发电机定子电流较大,值班人员在机组允许的条件下,不允许减励磁。否则可能引起健全机组振荡。相邻线路电流增大,可能引起线路线路或

12、机组后备保护动作。所以考虑一台机组失磁时,与相邻元件保护的配合。,当发电机完全失去励磁时,励磁电流将逐渐衰减至零。由于发电机的感应电势Ed随着励磁电流的减小而减小,因此,其电磁转矩也将小于原动机的转矩,因而引起转子加速,使 发电机的功角增大。当超过静态稳定极限角时,发电机与系统失去同步。发电机失磁后将从并列运行的电力系统中吸取电感性无功功率供给转子励磁电流,在定子绕组中感应电势。在发电机超过同步转速后,转子回路中将感应出频率 为的电流,此电流产生异步制动转矩,当异步转矩与原动机转矩达到新的平衡时,即进入稳定的异步运行。,失磁保护的功能特点,发电机各种运行方式下的机端测量阻抗,(1)发电机正常运

13、行时的机端测量阻抗 当发电机向外输送有功和无功功率时,其机端测量阻抗Zf位于第一象限,如下图中的1点所示,它与R轴的夹角为发电机运行时的功率因数角。 当发电机只输出有功功率时,测量阻抗位于R轴上的2点。 当发电机欠激运行时,它向外输送有功,同时从电网吸收一部分无功功率(Q值变为负),但仍保持同步并列运行,此时,测量阻抗位于第四象限的3点。 (2)发电机外部故障1时的机端测量阻抗 当采用0接线方式时,故障相测量阻抗位于第一象限,其大小和相位正比于短路点到保护安装地点之间的阻抗Zd,如图中的5点。如继电器接于非故障相,则测绘阻抗的大小和相位需经具体分析后确定。,发电机机端经过渡电阻两相短路,升压变

14、压器高压侧经过渡电阻两相短路,一相短路。测量阻抗可能进入阻抗圆。 解决方法:加辅助判据,整定延时大于主保护延时。,(3)发电机与系统间发生振荡时的机端测量阻抗 EdUs时,振荡中心位于 处。当XS=0时,振荡中心即位于1/2Xd处此时机端测量阻抗的轨迹沿直线OO变化,如图所示,当=180时、测电阻抗的最小值为Zf=-j1/2Xd。,发电机各种运行方式下的机端测量阻抗,发电机失磁后的机端测量阻抗,发电机从失磁开始到进入稳态异步运行,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1.失磁后到失步前 :sin的增大与Ed的减小相补偿,基本上保持了电磁功率P不变。 与此同时,无功功率Q将随着Ed的减小和的增大而迅速减小,Q值将

15、由正变为负,即发电机变为吸收感性的无功功率。,机端测量阻抗变化轨迹说明,由于这个圆是在某一定有功功率P不变的条件下做出的,因此称为等有功阻抗圆。机端测量阻抗的轨迹与P有密切关系,对应不同的P值有不同的阻抗圆,且P越大时圆的直径越小。 发电机失磁以前,向系统送出无功功率,功率因数角为正,测量阻抗位于第一象限。失磁以后,随着无功功率的变化,功率因数角由正值变为负值,因此测量阻抗也沿着圆周随之由第一象限过渡到第四象限。,2.临界失步点 对汽轮发电机组,当=90时,发电机处于失去静稳定的临界状态,故称为临界失步点。此时输送到受端的无功功率 ,式中Q为负值,表明临界失步时,发电机自系统吸收无功功率,且为

16、一常数,不论有功为多少,都与之无关故临界失步点也称为等无功点。,机端测量阻抗变化轨迹说明,发电机在输出不同的有功功率P而临界失步时,其无功功率Q恒为常数。因此,在上式中, 为变数,Zf也是一个圆的方程,这个圆称为临界失步阻抗圆,也称等无功阻抗圆。其圆周为发电机以不同的有功功率P临界失步时,机端测量阻抗的轨迹,圆内为失步区。,2.失步后的异步运行阶段可用异步发电机等效电路来表示,此时按图1-25所规定的电流正方向,机端测量阻抗应为,是定子漏抗 是转子漏抗 是转子电阻 为转差率 当发电机运行在失磁时 , , ,此时机端的测量阻抗为最大,当发电机在其他运行方式下失磁时, 将随着转差率的增大而减小,并位于第四像限内。极限情况是当 时, , 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