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第四版)谭天恩第十三章干燥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886061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5.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原理(第四版)谭天恩第十三章干燥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化工原理(第四版)谭天恩第十三章干燥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化工原理(第四版)谭天恩第十三章干燥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化工原理(第四版)谭天恩第十三章干燥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化工原理(第四版)谭天恩第十三章干燥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原理(第四版)谭天恩第十三章干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第四版)谭天恩第十三章干燥(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工原理电子教案/目录,1,目录,第十三章 干燥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 一、湿空气的性质 二、湿度图 三、湿度图的应用 第三节 干燥过程的计算 一、湿物料中含水率的表示方法 二、物料衡算 三、热量衡算,化工原理电子教案/目录,2,目录,习题课 第四节 干燥速率和干燥时间 一、干燥速率 二、物料中的几种水分 三、干燥过程及机理 四、恒定干燥条件下干燥时间的计算 第五节 干燥器 一、常用工业干燥器 第十三章 小结,3/92,第十三章 干燥,第一节 概述,(1)机械分离法-即通过压榨、过滤和离心分离等方法去湿。 这种方法无法彻底去除湿分。 (2)吸附脱水-即用固体吸附剂,如Ca

2、Cl2、硅胶等吸去物料中所 含的水分。这种方法只能除去少量湿分。 (3)干燥法-指利用热能,使湿物料中的湿分气化而除去的方法。,湿物料: 湿分-水分或其它液体,除湿方法:,本章将介绍,湿物料,4/92,第一节 概述,干燥法,介电加热干燥,传导干燥,对流干燥,辐射干燥,-热能通过传热壁面以传导方式传给物料,产生的湿分蒸气被气相(又称干燥介质)带走,或用真空泵排走。例如纸制品可以铺在热滚筒上进行干燥。,-热能以对流方式加入物料,产生的蒸气被干燥介质所带走。,-由辐射器产生的辐射能以电磁波形式达到物料表面,被物料所吸收而重新变为热能,从而使湿分汽化。例如用红外线干燥法将自行车表面油漆干燥。,-将需要

3、干燥的电解质物料置于高频电场中,电能在潮湿的电介质中转变为热能,例如微波干燥食品。,本章介绍的内容,干燥介质以热空气、 湿分以水为例。,5/92,第二节 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一湿空气的性质,(1)水汽分压pw,干空气 水蒸汽,本章用到的湿空气性质包括: 水的浓度、比热容、比容(密度)、焓、温度等。,1湿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表示方法,湿空气-气体混合物,(2)湿度,pw,pa,-又称湿含量,单位kg水/kg干空气,思考1:H属于前面介绍的哪一类浓度?,质量比,总压P,思考2:取1kg干空气作为湿度定义基准又何好处?,干燥过程中干空气的质量不变,6/92,第二节 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一湿空气的性

4、质,1湿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表示方法,(3)相对湿度,值愈大,表示空气的吸湿能力越小; 1时,饱和。,此式只能用于ps P情形; 当ps P时, pw/ P。,因为pw最大只能达到总压P。,1,-水汽分压与其可能达到的最大值之比。,7/92,一湿空气的性质,2湿比容VH,-1kg干空气对应的湿空气的体积,单位为m3湿空气 kg干空气,1kg 干空气,?kg水汽,湿空气,H,比容的一般定义:,思考1:为什么取1kg干空气作为定义基准?,思考2: 1kg干空气对应的湿空气的质量为多少kg?体积呢?,8/92,一湿空气的性质,2湿比容VH,9/92,一湿空气的性质,比热容的一般定义: kJ/(kgK)

5、,3湿比热容cH,-kJ/(kg干气K),此时,湿空气的质量(1+H)kg,ca干空气的比热,kJ/(kgK) cw水气的比热,kJ/(kgK),1.01kJ/(kgK),1.88kJ/(kgK),10/92,一湿空气的性质,焓的一般定义: kJ/ kg 通常规定,0时绝干空气及液态水的焓为零。,-kJ/ kg干气,此时,湿空气的质量(1+H)kg,4湿空气的焓I,0时r0 2500 kJ/kg,0时1kg绝干空气,t 时1kg绝干空气ia,1kg水的焓为零。,t 时1kg水蒸汽的焓 iw,0时水蒸汽,11/92,一湿空气的性质,5干球温度 t,-用普通温度计测出的空气温度,简称温度, 是空气

6、的真实温度,12/92,一湿空气的性质,大量,湿球温度计,6、湿球温度 tw,-用湿球温度计测出的空气温度,开始时,传质速率最大,传热速率最小。当达到平衡时,传质所需的热量速率等于传热速率,湿纱布中的水温达到稳定值(肯定比 t 低),这一温度就是湿球温度,用tw 表示。,大量、快速流动的空气(空气的流速应大于5m/s)与少量水接触;,传质-因存在传质推动力,湿纱布中的水汽化进入空气,此过程需要吸热(水提供),因此水温下降;,传热-产生传热温差,热量将从空 气传入湿纱布;,传质,思考1:为什么酷暑的季节,在水里比在岸上凉快?,t tw,13/92,一湿空气的性质,动态平衡,思考2:上述传热、传质

7、平衡为动态平衡,为什么?,思考3:若空气(大量)静止,湿球温度计测出的温度与tw相比高还是低?,传热、传质终了(即达到平衡)时,传热、传质仍在进行。,若空气大量,则测出的温度就是tw,只不过,达到tw所需时间要更长,因为传热方式此时以导热、自然对流为主,比强制对流要小。,大量,湿球温度计,传质,为了快速、准确地测出tw。,思考4:为什么空气要大量、快速流动?,14/92,一湿空气的性质,6、湿球温度 tw,-是水温,但是却由空气决定,与水无关。,空气以对流方式传给水的热量速率,水分汽化所需的潜热速率,大量,湿球温度计,传质,思考5:湿球温度是水温,为什么要在 湿空气性质里介绍?,可见,twf(

8、t,H),而与水的初始状态无关。,15/92,一湿空气的性质,思考6:上述湿球温度测定过程中,湿空气是等焓的吗?,大量,湿球温度计,传质,kH、主要与空气流速有关,,却几乎与流速无关;,对空气水系统,当被测气体温度不太高、流速5m/s时,,因空气 t、H 不变,故湿空气为等焓,(称为Lewis规则),16/92,一湿空气的性质,空气温度与水温相等,7绝热饱和温度tas,少量,塔无穷高,设备在绝热条件下干燥湿物料时,思考1:绝热饱和温度在什么场合下能遇到?,少量空气与大量水;,经过无限长时间接触;,饱和空气,-是水温,思考2:上述绝热塔中,湿空气等焓吗?,是的。因为空气降温放出的显热给了水,但水

9、并没有升温,这部分能量又被水蒸汽以潜热的形式带回空气中。,思考3:上述传热、传质平衡为静态平衡, 为什么?,塔顶没有净的质量、热量传递进行。,17/92,一湿空气的性质,7绝热饱和温度tas,湿空气为等焓变化,-是水温,塔无穷高,饱和空气,假设,但是却由空气决定,与水无关。,思考4:绝热温度是水温,为什么要在湿空 气性质里介绍?,原因如下:,18/92,一湿空气的性质,湿球温度tw与绝热饱和温度tas的异同:,相同之处:,湿空气均为等焓变化、 均为空气状态(t、H)的函数 空气-水体系,有tw tas,但对其它体系,例如空气甲苯系统,/kH=1.8cH,这时tw 与tas就不等了。,19/92

10、,一湿空气的性质,湿球温度tw与绝热饱和温度tas的异同:,不同之处:,tw-大量空气与少量水接触后的稳定的水温; 空气的状态(t,H)不变; 属动态平衡。 tas-少量空气与大量水经过接触后达到的稳定温度; 空气增湿、降温; 属静态平衡;,20/92,一湿空气的性质,8露点td,在总压不变的条件下,将不饱和湿空气冷却,直至冷凝出水珠为止(即达到饱和状态),此时,湿空气的温度称为露点,用td表示。,特点:,冷却,思考:若已知t、H,如何求td?,思考:若已知t、td ,如何求H ?,查饱和蒸汽压表,21/92,一湿空气的性质,汇总:,不饱和湿空气性质:P、H、pw、cH、I、t、tw、tas、

11、td,共10个,只需已知3个变量,其他均可通过上述函数关系计算得到,但有时需试差。 若用图求解就不用试差了。,22/92,二湿度图,常用的湿度图: 3个独立变量取为P、t、H-温湿图(t-H图) P、I、H-焓湿图(I-H图),23/92,湿比热容线,(P=1atm时),等线,饱和比容线,干空气比容线,绝热饱和线,等焓线,等湿球温度线,湿度图,湿比热容线cH,kJ/kgK,24/92,湿比热容线,(P=1atm时),等线,饱和比容线,干空气比容线,绝热饱和线,等焓线,等湿球温度线,三、湿度图的应用,1、查湿空气性质,例如:已知t、H,湿比热容线cH,kJ/kgK,值需用线性内插求,25/92,

12、三、湿度图的应用,2表示湿空气的状态变化过程,(1)加热过程,(2)冷却过程,(3)干燥过程,增湿、降温 焓增大,等焓,焓减小,26/92,三、湿度图的应用,2表示湿空气的状态变化过程,(1)加热过程,(2)冷却过程,(3)干燥过程,(4)两股湿空气混合,-杠杆原则,27/92,杠杆原则证明:,回忆:杠杆原则就是物料衡算,由物料衡算可得:,L-绝干空气流量,28/92,杠杆原则证明:,由热量衡算可得:,29/92,返回目录,作业:,30/92,第三节 干燥过程的计算,干燥过程流程示意图:,干燥室,预热室,31/92,第三节 干燥过程的计算,干燥室,预热室,思考: 1、试在湿度图上画出干燥全过程

13、 2、为什么空气要预热?,空气预热有两个好处: (1)相对湿度下降,吸水能力增强; (2)空气温度高,物料温度就高,水汽化速率就快。,32/92,第三节 干燥过程的计算,已知: 干燥介质(空气)的进口条件,如温度、湿度、压力等; 物料的进口条件,如温度,湿含量,质量或质量流率; 物料的干燥要求(湿含量)。 求解: 干燥介质用量; 干燥条件(如进干燥室的空气温度, 出干燥室的空气温度和湿度等); 整个设备的热能消耗; 干燥室尺寸 等等。,33/92,第三节 干燥过程的计算,一、湿物料中含水率的表示方法,干基含水率,湿基含水率,-质量分率,-质量比,思考:两种含水率之间的换算关系?,34/92,第

14、三节 干燥过程的计算,-可解出干燥介质用量,蒸发的水分量等,二、物料衡算,L,蒸发的水分量,绝干空气用量,35/92,第三节 干燥过程的计算,l 与干燥过程所经历的途径无关。,36/92,第三节 干燥过程的计算,-可求解整个设备的热能消耗,三、热量衡算,1、预热器的热量衡算,37/92,第三节 干燥过程的计算,-可求解整个设备的热能消耗,三、热量衡算,2、干燥室的热量衡算,38/92,三、热量衡算,将以下两个热量衡算式相加,或对整个干燥流程进行热量衡算:,39/92,三、热量衡算,40/92,三、热量衡算,加入干燥系统的全部能量有四个用途: 加热空气、蒸发水分、加热物料和热损失,物料升温所耗能

15、量,热损失,物料中水分蒸发所耗的能量,新鲜空气被加热所耗的能量,供能方,这是干燥的真正目的所在。,41/92,三、热量衡算,物料中水分蒸发所耗的能量,3、干燥设备的热效率,热效率,一般,=3060%, 在应用部分废气循环时,=5070%,42/92,三、热量衡算,思考: 1、如何提高热效率? 2、为什么废气循环时热效率较高?,此外,尽量利用废气中的热量,例如用废气预热冷空气或湿物料,或将废气循环使用,也将有助于热效率的提高。,设法减少加热空气、加热物料和热损失所耗热量,如将H2,则L。如将 t2 。如将QL,均可提高。,43/92,三、热量衡算,由于热量的加入,实际干燥过程中,空气的焓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焓增大,焓减小,44/92,三、热量衡算,4、理想干燥过程(又称等焓或绝热干燥过程),Qd=0、QL=0、物料带进、带出的热量均可忽略不计,,45/92,三、热量衡算,空气(t1、H1)降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