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课件第十二章滑动轴承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885523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4.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设计》课件第十二章滑动轴承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机械设计》课件第十二章滑动轴承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机械设计》课件第十二章滑动轴承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机械设计》课件第十二章滑动轴承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机械设计》课件第十二章滑动轴承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设计》课件第十二章滑动轴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设计》课件第十二章滑动轴承(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滑动轴承,概述 径向滑动轴承的主要结构型式 轴瓦的材料和结构 滑动轴承润滑剂的选择 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设计计算 液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设计计算 其它型式滑动轴承简介,1 概述,一、轴承的功用和分类 1功用:用于支承轴,并且实现轴的旋转运动(承受载荷和相对运动) 2根据摩擦性质分为:滑动摩擦轴承(滑动轴承)和滚动摩擦轴承(滚动轴承)。 二、滑动轴承的分类 1根据承受载荷分 径向轴承:承受径向载荷,例如直齿轮轴承(Fr); 止推轴承:承受轴向载荷,例如斜齿轮轴承(Fa)。 2根据滑动表面的润滑状态 液体润滑轴承: 非液体润滑轴承(边界润滑或混合润滑状态): 无润滑轴承:,3根据液体润滑承载机

2、理 液体动润滑轴承(液体动压轴承): 液体静压润滑轴承: 本章主要讨论液体动压润滑轴承,工程中一般设计成或。 三、滑动轴承的特点和应用 1优点: 轴颈与轴瓦靠面接触,可用于承受载荷特殊的情况(重载、振动载荷、冲击载荷等):内燃机、汽轮机等; 用于支承刚度要求高的情况:机床; 用于旋转运动精度高的场合:仪表; 用于转速特别高的场合:电机; 用于径向尺寸受到限制的场合:(曲轴的轴承),2缺点: 液体动压轴承,设计复杂,结构较繁,在起动和止动时存在非液体摩擦; 非液体润滑轴承,磨损严重,易出现胶合; 轴向尺寸较大。 四、设计内容 1)轴承的型式和结构; 2)轴瓦的结构和材料选择; 3)轴承的结构参数

3、; 4)润滑剂的选择和供应; 5)轴承的工作能力及热平衡计算。,2 径向滑动轴承的主要结构型式,(1)整体式径向滑动轴承 组成 优点 缺点 用途,(2)剖分式径向滑动轴承 组成、特点与用途,(3)自动调心式径向滑动轴承 组成 特点 用途,(4)间隙可调式径向滑动轴承 组成 特点 用途,3 轴瓦材料和结构,3.1 轴瓦的材料 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 磨料磨损 胶合:重载、油膜破裂或润滑不良,产生粘附和迁移; 点蚀(疲劳剥落) 腐蚀,磨 粒 磨 损,咬粘(胶合),疲劳剥落,腐蚀,气蚀、流体侵蚀、电侵蚀和微动磨损,对轴承材料的要求 良好的减摩性(摩擦系数低)、耐磨性(抗磨损)和抗咬粘性(耐热性和抗粘附)

4、; 良好的摩擦顺应性、嵌入性和磨合性; 足够的强度和抗腐蚀能力; 良好的导热性、工艺性、经济性等。 常用轴承材料 (1)轴承合金(巴氏合金,以锡或铅为基体) 满足要求,价格贵,多用于重载、中高速; (2)铜合金 广泛应用,满足要求,对用于高、中速,中等、重载; (3)铝合金 满足要求,要求轴颈淬火; (4)灰铸铁及耐磨铸铁 用于轻载、低速,不受冲击载荷的场合; (5)粉末冶金 (6)非金属材料:塑料、石墨等。,3.2 轴瓦的结构 一、轴瓦的型式和构造 整体式:,剖分式轴瓦:厚壁轴瓦和薄壁轴瓦,二、轴瓦的定位,三、油孔及油槽 目的及原则 对液体动压径向轴承 轴向油槽(适用于轴颈单向旋转、载荷变化

5、不大的场合,通常油槽宽度比轴承稍短,防止润滑油从端部大量流失): 整体式径向轴承:单轴向油槽,开在最大油膜厚度位置,以保证润滑油从压力最小的地方输入轴承; 剖分式径向轴承:双轴向油槽,开在轴承剖分面上。,周向油槽:适用载荷方向变动范围超过1800的场合,开在轴承宽度中部。,非液体润滑径向轴承:油孔可开在承载区; 油槽的宽度轴承宽度的80%,油槽尺寸可查手册。,4 滑动轴承润滑剂的选择,4.1 滑动轴承润滑剂的选择 4.2 润滑方式与供油装置 润滑方式的选择 润滑装置,采用润滑脂进行润滑时,一般使用黄油杯,杯内贮满润滑脂,定时或随时旋转杯盖,即可将润滑脂挤入轴承。,低速和间歇工作的轴承,可以定期

6、用油枪向轴承的油孔内注油。为防止污物进入轴承,可以在油孔上加装压注油杯。,黄油杯,压注油杯,(a)针阀式油杯 (b)油绳式油杯,中速中载的轴承:应采用连续供油的润滑方式。 对于高速重载或变载荷的滑动轴承:采用压力循环润滑。它是利用油泵经油路系统将润滑油压到轴承表面,油泵的供油压力通常为0.10.5MPa。,5 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设计计算,1、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1失效形式:磨损、胶合 2设计准则:边界油膜不破裂 通常采用条件性计算(验算):适用于可靠性要求不高的低速、重载或间歇工作的轴承。 2、径向滑动轴承的计算 已知:轴承所受径向载荷Fr、轴颈转速n及轴颈直径。 设计内容:确定轴承结构、

7、材料等,验算工作能力。,设计步骤 根据工作条件和使用要求,确定轴承的结构型式,选择轴承材料; 确定宽径比(B/d,B为轴承宽度); B/d太小:油易从两端流失,使轴瓦过快磨损; B/d过大:散热差,温升高,易引起轴瓦边缘的局部磨损。一般取B/d0.51.5。 根据宽径比B/d和d,可确定轴承宽度B,在确定轴承宽度时,还应考虑到机器结构尺寸的限制。, 验算轴承的工作能力 (1)平均压力p的验算 式中 p为轴瓦材料的许用压力。 (2)pv的验算 式中 v为轴颈圆周速度,pv轴承材料的pv许用值。 (3)滑动速度v的验算:对压力p较小的轴承 vv 式中 v许用滑动速度。,选择轴承的配合:H9/d9、

8、H8/f7、H7/f6。 选择润滑剂和润滑装置 3、止推滑动轴承的结构形式,a)实心式 b)空心式 c)单环式 d)多环式,4、止推滑动轴承的计算,6 液体动力润滑径向轴承设计计算,6.1 液体动力润滑的承载机理,6.2 液体动力润滑的基本方程 基本假设,利用y=0和y=h(为所取单元体处的油膜厚度)处的速度边界条件,即可求出油层的速度分布,进而可得到 式中h0两表面间油压最大处的间隙; h任一载面处的间隙; 润滑油粘度。 形成流体动力润滑的必要条件 1.润滑油有一定粘度,供油 要充分; 2.表面间有相对运动速度; 3.有收敛的油楔。,6.3 径向滑动轴承形成液体动力润滑的过程,a)静止 b)

9、启动 c)稳定运转,6.4 径向滑动轴承的几何关系和承载量系数,1.几何关系 (1)建立坐标系 o为极点,oo1为极轴 a: 1:h1: 2:h2: 0:h0 :h,(2)基本概念 直径间隙:=D-d 半径间隙:=R-r=/2 相对间隙:=/d=/r 偏心距:e 偏心率:=e/ 任意极角的油膜厚度h: h=+ecos=(1+cos) 最小油膜厚度: hmin=-e=(1-)=r(1-) 压力最大处的油膜厚度h0: h0=(1+cos0) 包角:入油口到出油口间所包轴颈的夹角。,2. 轴承的承载能力 有限长轴承油膜的总承载能力 F=dB/(2Cp) Cp轴承的承载量系数 Cp(,B/d),不同宽

10、径比时沿轴承周向和轴向的压力分布图,6.5 最小油膜厚度 hmin=-e=(1-)=r(1-) 若其他条件不变,hmin愈小则偏心率愈大,轴承的承载能力就愈大。 最小油膜厚度受到轴颈和轴承表面粗糙度、轴的刚性、以及轴承与轴颈的几何形状误差等因素的限制。 为了保证轴承获得完全液体摩擦,避免轴颈与轴瓦的直接接触 hminRz1+Rz2=hmin 再综合考虑到轴颈和轴瓦的制造和安装误差,以及轴的变形的影响,一般要使安全系数 Shmin/(Rz1+Rz2)=23 校核:hminCp F=dB/(2Cp) 若F外载荷,合格。,6.6 轴承的热平衡计算 1. 目的 2. 热平衡条件 fFv=cQt+sAt

11、 式中 f液体摩擦系数;F轴承承载能力,即载荷(N); v轴颈圆周速度(m/s);c润滑油比热,一般为 1 680-2 100J/(kg.);润滑油密度,一般为 850-900g/m3;Q轴承耗油量(m3/s);A轴承散热 面积(m2),A=/dB;t润滑油的出油温度t2与进 油温度t1之差(温升),t=t2-t1();s轴承 的散热系数,依轴承结构尺寸和通风条件而定。轻型 轴承或散热困难的环境,s=50J/(m2s);重型轴 承或散热条件良好时,s=140J/(m2s)。,3. 说明 润滑油从入口至出口,温度是逐渐升高的,因而各处油的粘度不等。计算轴承承载能力F=dB/(2Cp)时,用平均温

12、度下的粘度。 平均温度tm=t1+t/2 平均温度一般不应超过75。 设计时,先假定tm(5075)t校核入口温度t1。 进油温度t1一般控制在35-45(t1太低,外部冷却困难; 若t1 3540,则易于建立热平衡,承载能力尚未用尽。)。,6.7 设计方法 (1)参数选择 相对间隙:相对间隙是影响轴承工作性能的一个主要参数。 宽径比B/d:宽径比对轴承承载能力、耗油量和轴承温升影响很大。 润滑油粘度:粘度大,则轴承承载能力高,但摩擦功耗大,油流量小,轴承温升高。 轴承表面粗糙度:轴承最小油膜厚度hmin受轴承表面粗糙度的限制。,(2)设计方法 1)初步确定设计方案 根据轴颈直径d、转速n及轴上外载荷F等工作条件,参考有关经验数据,初步确定轴承的设计方案,具体包括: 确定轴承的结构形式; 选定有关参数:B/d、Rz等; 选择轴瓦结构和材料。 2)校核计算 校核计算主要包括轴承最小油膜厚度hmin和润滑油温升t的计算等。 3)综合评定与再设计 通常,能满足工作条件的零件设计方案不是惟一的,对于影响因素众多的滑动轴承设计来说,情况更是如此。,7 其它型式滑动轴承简介,多油楔滑动轴承,液体静压滑动轴承,气体润滑轴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