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知化和陌生化理论在电影名称翻译中的应用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6885126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2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熟知化和陌生化理论在电影名称翻译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熟知化和陌生化理论在电影名称翻译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熟知化和陌生化理论在电影名称翻译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熟知化和陌生化理论在电影名称翻译中的应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0 电影文学2 0 0 7 . 3 ( 下) D I A N Y I N G W E N X U E 摘 要熟知化和陌生化策略是人类基 本的认知方式之一,电影名称翻译中自觉 和不自觉常用到这两种策略。本文以熟知 化和陌生化理论的视角,主要分析了汉译 外国电影名称的特点,得出汉译电影名称 以熟知化策略为主的结论。文章还指出, 熟知化和陌生化不是完全对立的,他们是 相对的、可以相互转化的。最后,我们还 简要地分析他们的修辞效果。 关键词熟知化; 陌生化; 电影名称; 翻 译; 修辞效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电影多样化 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外国电影被引进我 们,这也对电影台词等的翻译提出了挑 战,

2、尤其是电影名称的翻译。电影名称就 好比电影的眼睛,名称翻译的好坏会一定 程度上影响电影的推介。本文以熟知化和 陌生化理论的视角,探讨电影名称的翻译 问题。 一、 熟知化与陌生化理论 谭学纯(2 0 0 4 )指出:修辞话语建构 有两种看似相反的建构方式:熟知化和陌 生化。 熟知化就是 “用熟知的常规经验, 接 近陌生的对象” ,从而缩小认知差距。 说得 简单点,就是通过已知的事物来认识未知 的,通过常见的来推至罕见的,从而减小 我们获取新知识的难度。熟知化是我们人 类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它也是人类一种 基本的学习策略。我们总是通过旧知识学 习新知识的。陌生化是熟知化的反动,谭 学纯 (2 0

3、0 4 ) 认为它是 “通过话语重构, 扩 大认知距离,用陌生的经验,接近熟悉的 对象。 ”这种认知方式,人们一般觉得不可 思议,怎么可能通过陌生化来认识事物 呢?我们也认为陌生化的作用主要不是认 知理解事物,而是给已知的事物赋予新意 的策略。我们认为熟知化是通过已知事物 推知未知事物,陌生化是给已知事物重新 解构,从而产生旧事物所不具有的新特 点、新意来。他们的作用分别是: 熟知化和陌生化作为两种认知方式, 在电影名称的翻译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 用。在电影名称翻译中,如果陌生的事物 没有采用熟知化的策略,结果新事物还是 新事物,没有使人们易于知晓,我们把这 种情况也认作为陌生化策略。熟知化与

4、陌 生化理论同翻译界的归化与异化理论有一 些的相似之处,但两者还是有比较大的不 同。我们将第四节阐述熟知化和陌生化的 关系,这两者的相互转化关系是归化与异 化理论所不具备的。 二、 汉译外国电影名称的熟知化倾向 熟知化与陌生化是两种看似背离的策 略。谭学纯(2 0 0 4 )对什么时候应该“变 熟悉为陌生” ,什么时候应该“变陌生为熟 悉”的答案是:要看具体的表达语境。具 体到电影名称翻译,一般认为对于中国观 众所熟悉的民族文化特征性很强的人名、 地名或历史事件为片名的电影宜采用陌生 化策略,这样可以使中国观众更多地领略 外国的风情与文化蕴涵。其他的大多数情 况下,多采用熟知化策略。熟知化策略

5、这 样可以使观众降低理解的难度,提高可接 受性。如在翻译片名的过程中有时会遇到 一些不同于本民族文化的“异质” , 而这些 “异质”一时又难以得到认可和接受, 那 么, 熟知化策略就是一个必然的选择。下 面我们举几个外国电影名称翻 译成中文过程中运用熟知化策 略的例子。如N o t t i n g H i l l 直译为诺丁山 ,普通观众可 能认为代表的是一座山或一个人的姓名, 因而容易产生误解。而意译为 摘星情缘 则能充分体现电影的浪漫主义风格,观众 也能揣摩电影剧情大概:一位普通人与明 星的浪漫爱情故事。再如B l o o d a n d S a n d 翻译为碧血黄沙 ,这个译名堪 称是

6、片名翻译的一大经典了。一个“碧” 字,一个“黄”字的增加在形式上是对原 名的背叛,事实上译名只是把原名的气氛 渲染出来了。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名称的 用词十分贴切,符合汉语的习惯,让人不 觉得来自异域。夺面双雄(F a c e O f f ) 也 是一个翻译十分成功的例子,影片围绕正 反两个人物用化学药品变脸换成了对方的 面容从而展开斗争的故事,情节跌宕起 伏,惊心动魄, 最后终是正义战胜了邪恶。 “F a c e o f f ” 原指的就是 “变脸” 。 译名 “夺 环 球 纵 横 张丽萍1 黄弋生2 (1 . 浙江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 1 0 0 1 4 ; 2 . 江西师范大

7、学鹰潭学院, 江西 鹰潭 3 3 5 0 0 0 ) 策略 结果 陌生的事物 熟知化 新事物为人们所熟悉 熟知的事物 陌生化 旧事物具有了新的特点、新的意涵 熟知化和陌生化理论 在电影名称翻译中的应用 31 电影文学 2 0 0 7 . 3 ( 下) D I A N Y I N G W E N X U E 面双雄”既用“夺面”二字表达了“变脸” 的意思,又用“双雄”来点清影片的两个 主人公,整个片名富有动感,把影片的气 势氛围都译出来了。还有很多这样的例 子, 我们列举几个: 风月俏佳人 ( P r e t t y W o m a n ) 、 人鬼情未了 ( G h o s t ) 、 石破天

8、 惊 ( T h e R o c k ) 、 魂断蓝桥 ( W a t e r l o o B r i d g e ) 、 廊桥遗梦 ( t h e B r i d g e o f M a d i s o n C o u n t y ) 、 忍无可忍 ( E n o u g h ) 、 窈窕淑女 ( M y F a i r L a d y ) 、 热情如火 ( S o m e L i k e I t H o t ) 、 母女情深 ( T e r m s o f E n d e a r m e n t ) 、 啼笑因缘 (M y B i g F a t G r e e k W e d d i n

9、 g ) 、情迷巧克力 ( L i k e W a t e r f o r C h o c a l a t e ) 、 修女也疯狂 ( S i s t e r A c t ) 、布拉格之恋 ( T h e U n b e a r - a b l e L i g h t n e s s o f B e i n g )、 西贡风云 ( T h e Q u i e t A m e r i c a n ) 、 谍中谍 ( M i s s i o n: I m p o s s i b e ) 、亡命鸳鸯(F l e s h a n d B o n e ) 、 金枝玉叶 ( R o m a n H o l

10、 i d a y ) 等等。如果说风月俏佳人等汉译电影 名称中还可以见到原英文名称的影子的 话,那么布拉格之恋 、 修女也疯狂 、 西贡风云 、 谍中谍 、 亡命鸳鸯 、 金 枝玉叶等汉译名称则连英文电影名称的 蛛丝马迹都寻不到,这些电影名称多根据 内容重构出来的。但它们的流行程度远远 高于直译的名称,因为这些汉译电影名称 的熟知化翻译策略既使人们可以很容易记 住这个电影名称,也使人们比较容易地能 联想到电影内容,所以可接受性远高于直 接翻译的名称。 三、 汉译外国电影名称的陌生化策略 在外国电影名称翻译中,熟知化策略 的应用占主导地位,远远多于陌生化策 略。但有些场合我们必须注意陌生化策略

11、的运用。我们在上文指出了翻译电影名称 中两种策略运用的具体的情境,即那些对 于中国观众所熟悉的民族文化特征性很强 的人名、地名或历史事件为片名的电影宜 采用陌生化策略。如云中漫步 ( A W a l k i n t h e C l o u d s ) ,描写一对男女在 弥漫着葡萄花香的葡萄园中动人的爱情故 事,影片中的葡萄园取名“云” ,相爱的男 女主人公漫步园中,浪漫又富有诗意!云 中漫步这个译名十分切合影片浪漫爱情 的主题,既保持了原名的含义,又充满诗 情画意,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思。又如: 哈 利波特 ( H a r r y P o t t e r ) 、 特洛伊 (T r o y ) 、

12、拯救大兵瑞恩 (S a v i n g P r i - v a t e R y a n ) 、 珍珠港 (P e a r l H a r b o r ) 、 曼哈顿女佣 (M a i d I n M a n h a t t a n ) 、 人工智能(A r t i f i c i a l I n t e l l i g e n c e) 、杀 死比尔 (K i l l B i l l ) 等等。 四、电影名称翻译中熟知化和陌生化 的关系 电影名称翻译的熟知化和陌生化策略 不是完全对立的,有时还是互补的。那些 增译、音译意译结合法翻译的影片名称多 半就是熟知化和陌生化结合的产物。如 怪物史莱克

13、(S h r e k )若是直接音译成 “史莱克” ,则没有太大的吸引力,而加上 “怪物”两个字,译名顿时变得新奇,很多 观众就会产生关于S h r e k 形象的联想。类 似的例子还有人猿泰山 (T a r z a n ) 、 阿 甘正传 (F o r r e s t G u m p ) 、 阿拉莫之战 (T h e A l a m o ) 、 加菲猫 (G a r f i e l d )等。 熟知化和陌生化关键在于视角的不 同。一个从自我视角看来是熟知化的例 子,如果从对方视角看来却是陌生化的用 例。上面第二、三节我们探讨的汉译外国 电影名称的熟知化和陌生化是就我们的翻 译活动来说的。如果

14、一个美国电影商,为 了打进中国市场而给他的英文影片取一个 中国名字,那他的翻译活动是熟知化还是 陌生化呢?很显然,对于他来说,这样的 翻译过程是个陌生化的过程,但对于中国 人来说,这则是个熟知化的过程。近年来, 随着国际市场上对中国电影需求的增大, 越来越多中国片商在拍摄电影时就注意迎 合国际观众的口味。除了内容外,电影商 们也十分注重电影的包装,电影名称翻译 就是包装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把中国电影 名称翻译成外文,也主要有两种方式:直 译和意译。直译对于中国人来说是熟知 化, 而对于外国观众来说, 则是陌生化。 意 译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是陌生化,而从外国 观众的角度看,则是熟知化。所以熟知化 和

15、陌生化也是视角的不同。 熟知化和陌生化有时还是相对的,可 以转化的。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是洛丽 塔(L o l i t a ) 。 该小说出版后引起很大的反 响,1 9 6 2 年,该小说被改编成电影洛丽 塔 ,由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1 9 9 7 年, 由阿德里安莱恩导演重拍。但是,值得 注意的是,新版的电影名不再翻译成洛 丽塔 ,而是译成一树梨花压海棠 ( 台湾 译名) 。 “一树梨花压海棠”这句话出自宋 代诗人苏轼的一首诗,全诗这样写道: “十 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 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该诗是苏轼 针对张先8 0 岁时娶一位只有1 8 岁的姑娘 调侃而作。这里的白

16、色梨花象征白发,指 的是上了年纪的人;而红色的海棠则意寓 红妆,指的是年轻人。暗指一位白发老者 娶一少女为妻。 “一树梨花压海棠” 的意涵 正好与小说洛丽塔情节相符。用一句 古诗很巧妙地表达的影片的内容,因此我 们可以认为这是电影名称翻译过程中熟知 化策略成功运用的例子之一。但对于看过 小说原著或小说汉译本的人来说, 一树 梨花压海棠电影名对于他们来说则是个 陌生化的过程,尤其是对于那些对“一树 梨花压海棠”出处和意涵不甚了解的人来 说,更是产生了陌生化的作用。因此我们 认为熟知化和陌生化是相对的、可以转化 的。 五、 熟知化与陌生化翻译策略的修辞 作用 熟知化的目的是使人们更易于接受新 的事物,陌生化的目的是使人们对旧事物 产生新的理解。在电影名称翻译中,陌生 化还包括外来的电影名称采取音译的方 式,这种事物没有采用熟知化的手段也称 作陌生化。熟知化和陌生化是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