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1.1经线和经度说课课件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883050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1.1经线和经度说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七年级上1.1经线和经度说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七年级上1.1经线和经度说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七年级上1.1经线和经度说课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七年级上1.1经线和经度说课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1.1经线和经度说课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1.1经线和经度说课课件(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球和地球仪,北京市中关村外国语学校 刁莲娣,义务教育地理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经线和经度,说课内容:,一、教材分析,地球和地球仪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以后学习地理的基础,在本章乃至整个初中地理的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必备知识。是重中之重,也是难中之难。其中经度和经线的相关知识既是前面知识的延续,又是经纬网定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二、学情分析,有利,不利,1.学生已经具备了关于地球大小形状及纬线纬度方面的知识 2.通过学习初步建立空间概念,1.学生大多为务工子弟,知识面窄,理解力较弱。 2.识图能力和提取信息能力较弱 3.涉及较多名词和概念,易混淆。,三、教学目标、重

2、点、难点,四、教法、学法,教法,学法,动手绘图,分析归纳,启发点拨,对比学习,画图指导,设疑提问,五、教学设计之课前准备,五、教学设计之教学导入,北极点,经线,纬线,南极点,复习提问,进入情境,展开教学。,五、教学设计之教学过程,利用签字笔,在海洋球上点出S N ,再画出经线。通过观察得出结论:,学生活动一,在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五、教学设计之教学过程,地球仪上的经线,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等长的半圆,地球上有天然的零度纬线赤道,却没有天然的零度经线,因此,本初子午线只能从无数的子午线中人为地选出一条。 1884年国际会议决定用通过 英国 格林威治 天文台的经线为本初

3、子午线。本初子午线既地球零度经线。计算东西经度的起点。,教师引导讲授,突破重点,五、教学设计之教学过程,地球仪上的经度,学生活动二,五、教学设计之教学过程,地球仪上的经度,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可以保持欧洲和非洲的完整性。,知道分界线确定的原则,同时学生提前熟悉地球上的陆地海洋,为第二章学习做铺垫。,教师点拨,五、教学设计之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三,0o,10o,10o,20o,20o,30o,30o,本初子午线,西经,东经,越往西度数越大,越往东度数越大,160,地球仪上的经度,培养学生图图转化能力,绘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五、教学设计之教学过程,A:西经100(100W),C:东经

4、500(500E),700,1700,180经线以东是西经,东,东,100,00,100,A,B,B:东经100(100E),C,500,600,D,1800,1700,D:西经1700(1700W),课堂练习,东,西,五、教学设计之教学过程,1、关于本初子午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本初子午线就是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 B本初子午线就是180经线 C本初子午线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 D本初子午线就是0经线,2、与130E经线构成经线圈的经线是 ( ) A50W B50E C130W D180,课堂练习,3、下列地点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 A东经10、北纬28 B西经2l、南纬20 C东经170、北纬l0 D东经150、北纬32,五、教学设计之教学过程,拓展练习,六、教学辅助手段,1、自制多媒体课件、教材、地球仪。 2、板书:,七、课后反思,教学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锻炼学生的基本技能。,教学既重内容的理解,也重学法的掌握。,谢谢各位评委!,北京市中关村外国语学校 刁莲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