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阅读应对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882468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3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文言文阅读应对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考文言文阅读应对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考文言文阅读应对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考文言文阅读应对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考文言文阅读应对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文言文阅读应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文言文阅读应对(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 言 文 阅 读 (15%),文言文阅读内容可分为:,课内文言文(12分) 课外文言文(5分) 诗词鉴赏 (3分),课内文言文(12分),考查内容: 1、理解常用实词、虚词: 2、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 3、把握内容,理解中心; 4、对事件和人物进行简单评价。 考查题型: 1、单字解释题 2、选择题 3、句子解释题 4、简答题和问答题等形式,开放性试题呈上升趋势 考查要点: 1、单字解释及选择题主要是对常用实词的考查。其常用词义和基本用法是必考内容。其中还包括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方面的特殊语法现象,特别是一词多义的考查更要注意。,2、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 A、考查内容:所选文

2、言句子,或者是在文言实词、虚词、句式上有典型性,包含常见 文言文语言现象的重要语句,或者是与文章中心相关的关键语句。 B、做题方法:应以直译为主,要把重点实词翻译准确,同时还应注意句子的语气;翻译时为了保证句子的通顺和完整,有时可进行必要的增、删、调。如: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3、开放性试题主要是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悟和情感体验的考查。考查侧重于让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整体感知课文、思考问题,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情感。主要包括理解某句在文中的作用、归纳作者的基本观点、概括文章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给予我们的启示、对人物进行评价等题型。,课外文言文(5分),一、

3、选材:成语故事、寓言故事、人物传记、著名典藉中的精彩片段等 二、考点: 1、考查文言文词语的理解能力; 2、考查文言句子的理解能力 3、考查对文章基本内容的把握和评价人物的能力。 三、考查重点: 1、语言知识迁移的能力 2、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友情提示: 1、课外文言文考的是课内的知识,不要怕,不要有畏难思想。例如今年明史-张溥传考查“俄顷立就”可联系伤仲永“自是指物作诗立就”。“日沃汤数次”可联系送东阳马生序或水浒传中的“汤”。 2、翻译句子应以直译为主,适当添加缺失部分。 3、内容理解题应先从文中去寻找答案信息,再去组织语言,切忌漫无边际。,考场体验: 古诗文阅读(18 分) 秦王使人谓安

4、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 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 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 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 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 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 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 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节选自 唐雄不辱使命、08年徐州市语文中考试题 ),

5、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2 分) ( l )故不错意也: ( 2 )长跪而谢之曰: 7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A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 太守谓谁 B 秦王不悦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C、 安陵君其许寡人 潭中鱼可百许头 D、 愿终守之 愿借子杀之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 分) (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译文: (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 9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2 分) 答:,通“措”,置,道歉,B,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

6、,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蔺相如完璧归赵 晏子使楚令楚王自取其辱,(一) 比较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6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 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 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 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 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7、。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 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 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 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邴原泣学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 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 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 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

8、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 间,诵孝经论语。(明李贽初潭集)【注释】恻然:怜悯 的样子。 (07年徐州市中考语文试题),6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5分) (1) 无从致书以观 (2)四支僵劲不能动 (3)腰白玉之环 (4)中心感伤 (5) 孤者易伤 7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负箧曳屣 曳屋许许声 B凡得学者,有亲也 余因得遍观群书 C益慕圣贤之道 增益其所不能 D贫者易感 寒暑易节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三个句子。(6分) (1)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译文:_ (2)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文:_ (3) 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

9、不求资也。 译文:_ 9甲文中”余幼时即嗜学”的”嗜”字和乙文中”_”字均表现出宋濂和邴元强 烈的求学愿望。(1分) 10请具体说明甲、乙两文内容的异同。(2分) 答:相同之处:_ 不同之处:_,得到,通“肢”,肢体,腰佩,心中,孤儿,泣,B,艰苦的环境,强烈的求学愿望,勤奋的学习态度。,(甲)老师对学生严厉。(乙)老师关爱、帮助学生。,指点迷津:,实词很多,但具体考的实词还是有规律的。其实实词中常考的无非有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这样我们就需要把一些常考这些特殊的语言现象归纳一下,以便掌握。大家要相信每一课的特殊的语言现象并不多,而重点课文也不多。 重点篇章重点句子、重点字词

10、、要重点背诵反复检查。背课文,背注释,背翻译,没有捷径可走。 在熟练掌握课文知识的基础上要规范答题技巧。常见题型有 : 举例-人物、事件、结果要说清楚; 比较异同-一般和课外文言文比较,要认真阅读,找准点; 谈认识、启示、收获-一般要联系实际,而这恰恰是我们最容易忽略的,同时还要注意时代的差异,要能辩证地看古人的思想在今天的意义; 重点语句的赏析-从语句表达本身去揣摩,结合修辞手法,结合句式特点,结合语境,有时也要联系文章的主旨。分析欣赏的语句应当是使人思想上受到启迪,情感上引起共鸣,表达上由精妙之处的句子。方法:谈理由时应当指出该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如:语体色彩,句式特点,修辞手法,写法渗透

11、等等,更要着重分析其思想情感 。例如小石潭记中“凄神寒骨-”句。,考场点兵:,阅读下面的两个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 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 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 “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 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人。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 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2、(4分) 会天大雨( ) 度已失期( ) 天下苦秦久矣( ) 楚人怜之( ),适逢,恰巧遇到,估计,苦于,爱怜,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与“为天下唱”一句中的“唱”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C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D腰白玉之环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5分) 天下苦秦久矣。(2分)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3分) 4从选文中我们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位 的人。(2分),A,有卓越的领导才干和超人的才略胆识,一、张五垢勤学 张五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

13、是者四十年。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鹤林玉露) 注释:寓:寓居,住在。昧爽:天将亮。昧,昏暗。爽,明朗、清亮。洎(j)等到。双趺之迹隐然:双脚踏出的痕迹还隐约可见。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张五垢谪横浦 如是者四十年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每日昧爽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 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阅读回答。 天才出于勤奋这是古今学者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真理,请举出几个古今中外的有关这个方面的例子。 这个故事叙述张九成勤奋学习的事迹,有正面描写,有侧面描写,请用横线和波浪线分别标出来。,贬官,这样,每天天将亮时,他就拿着书站在窗下,就着微弱的晨光读书。,双脚踏出的痕迹到现在还隐

14、约可见。,二、张溥与“七录斋” 张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明史张溥传) 注释:已:停止,结束。名:命名。俄顷:一会儿。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日沃汤数次 俄顷立就 张溥幼嗜学 2、下列加点词与“日沃汤数次”中的你“日”用法不相同的是( ) A其岸势犬牙差互 B其一犬坐于前 C一鼓作气 D西北望,射天狼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张溥幼嗜学。 如是者六七始已。 4、张溥之所以成为明末著名学者和文学家是由于苦练基本功,因而练出了过硬的功夫,可见“ ”(用一句名言回答)。,三、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梁邱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子曰:“婴闻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