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础教案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880100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2.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摄影基础教案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摄影基础教案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摄影基础教案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摄影基础教案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摄影基础教案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摄影基础教案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影基础教案剖析(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告摄影,第一章 概论,第一节 影响是观察的延伸 摄影术的发明,从主观上说,起源于人们对长驻影像的渴望。 一、小孔成像 :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像 ,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前后移动中间的板,像的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这种现象反映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现在的一些照相机和摄影机就是利用了小孔成像的原理镜头是小孔(大多数安 装凸透镜以保证光线成像距离),景物通过小孔进入暗室,像被一些特殊的化学物 质(如显影剂等)留在胶片上(数码相机、摄影机等则是把像通过一些感光元件存 储在存储卡内)。,二、暗箱绘画:运用小孔成像的原理,把影像反射到画板上,用铅笔画出轮廓

2、,着色 以后便成了画。,暗箱的投影毕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对光线的强度有极大的依赖,小孔成像原理本身 也制约扩大亮度的可能,投影无法长久留存。,这些矛盾只有在一下两个前提得到解决以后,才使得常驻影响的留存成为可能。 1、机械和光学的前提。镜箱和较大通光量镜头的结合,形成了早期照相机的雏形。 2、感光材料的发明。,三、尼尔普斯与达盖尔 历史上最早的照片,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摄影作品,除了一部分是静物外其他几乎 全部都是建筑摄影。受当时感光材料性能所限,那时人们只能拍摄那些在很长的曝 光时间里顺从地保持静止状态的事物。约瑟夫尼塞福尔涅普斯所拍摄的历史上第一 张照片,就是从他在索恩河畔沙隆的乡间住所楼

3、上窗户看出去的乡村建筑群。,路易雅克芒代达盖尔倒是最早把人拍进了照片。但在那张著名“巴黎圣殿大街一景”里, 相对整个画面而言,当中人物的结像实在是太小了长时间曝光的街景,移动的行人 和车辆没能在画面上留下痕迹,恰巧路边相对还算静止的擦鞋人和擦鞋匠在不知不觉中 留下了相对清晰的影子,成为最早进入照片的人。,摄影基础教案:第一课 摄影术基本概念,一、摄影概述,1、摄影光学基础知识,照相机的工作过程,概略地说是应用光学成象原理,通过照相镜头将被摄物体成象 在 感光材料上。下面将粗略地介绍摄影光学成象原理:人类对于光的本性的认识,光线 的传播及透镜成象原理。,人类对于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

4、过程。在整个18世纪中,光的微粒 流理论在光学中仍占优势,人们普遍认为光是微小的粒子组成的,从点光源发出并以直 线向四面八方辐射。19世纪初,以杨氏(Young)和菲涅耳(Fresnel)的著作为代表逐步 发展成今天的波动光学体系。如今对光的本性认识是:光和实物一样,是物质的一种, 它同时具有波的性质和微粒(量子)的性质,但从整体来说,它既不是波,也不是微粒, 也不是它们的混合物。,2、摄影术的基本原理,在摄影中,通常使用照相机或者照相暗盒(Camera obscura)作为照相设备,利用 光学胶卷或者数码存储卡作为记录介质。但也有例外,比如Man Ray于1922年发明的实物 投影法(ray

5、ographs)就是利用影子在相纸上成像,而不需要用到照相机。,照相利用的是小孔成像原理。为了保存影像信息,一般还要使用感光介质。完整的 影像记录,再现技术被称为摄影术。,。,小孔成像原理(针孔模型),现实影像被依据针孔成像原理设计的光学结构 转化后投射到影像纪录接口(软片/CCD)上,介 质记录了光学信息并转化为元信息(潜影或元数 据),该信息通过化学或数字流程转化为可被再 次识别的现实影像副本。摄影包含静态的图片摄 影和动态的电影、电视摄影,它们同属于基于 时间的媒体形式(time-based media)。,3、历史上人们对摄影术的幻想,1760年,一本名叫基凡提的科幻小说描绘了一种人们

6、向往已久的情景:即不经 画家之手就能把所看到的景物固定在画布上。为了把会消失的影像永远地凝固下来, 人们制造出一种黏性物质,把这种物质涂在画布上,对准要描绘的物体,这时涂有黏 性物质的画布可以很快地把影像固定在上面。固定好后,把画布拿到一个黑暗的地方 晾干。一段时间后,画布上的影像就凝固了,其描绘的景物足以乱真,而且这影像永 远也不会消失。这与我们现在的摄影有者很多的相似之处。,二、影术的诞生及发展,(一)影术的诞生,1、 “牛眼”,17世纪德国科学家斯切温特发明的“牛眼”曾经流行于欧洲大陆,这种小设备是在一木 球两端钻孔,孔两端安装透镜,利用短焦距造成广角效果,也许这个就算是最早的简易广角

7、镜了。利用逆光投影暂存活动影像的方式也是人类摸索影像存储中不可或缺的阶段,如中 国的皮影戏、针孔成像、暗箱成像等。,2、“光影画箱”,到了19 世纪,西方的画家为了取得更精确的写实效果,开始普遍使用一种叫作“光 影画箱”的辅助性绘画工具。这种工具颇似后来的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由一密闭的木 箱,光学透镜、反光板和毛玻璃景屏组成。使用时用透镜对准明亮的景物,光线通过 透镜形成人工影像,再由与透镜光轴成角的反光板反射,到达平放顶部的景屏就形成 精确、明亮、视场可随意调整的物影,如在景屏上覆以薄纸,便可用碳笔描摹成画了。 “光影画箱”实际已完成了摄影技术一个重要方面,即成像设置照相机雏型的探索。,3、

8、尼埃普斯的“日光刻蚀法”,“日光刻蚀法”:以日光作用于感光柏油,从而达到将影象永久固定在玻璃或金属板上 的方法。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摄影技术系统。,历史上最早的照片,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摄影作品,除了一部分是静物外其他几乎 全部都是建筑摄影。受当时感光材料性能所限,那时人们只能拍摄那些在很长的曝 光时间里顺从地保持静止状态的事物。约瑟夫尼塞福尔涅普斯所拍摄的历史上第一 张照片,就是从他在索恩河畔沙隆的乡间住所楼上窗户看出去的乡村建筑群。,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末期,路易雅克芒戴达 盖尔首次成功地发明了实用摄影术。,路易雅克芒代达盖尔倒是最早把人拍进了照片。但在那张著名“巴黎圣殿大街一景”里, 相对整个画

9、面而言,当中人物的结像实在是太小了长时间曝光的街景,移动的行人 和车辆没能在画面上留下痕迹,恰巧路边相对还算静止的擦鞋人和擦鞋匠在不知不觉中 留下了相对清晰的影子,成为最早进入照片的人。,4、摄影术的正式诞生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法”,达盖尔银版照相法是利用镀有碘化银的 钢板在暗箱里进行曝光,然后以水银蒸汽进 行显影,再以普通食盐定影,得到的实际上 是一个金属负像,但十分清晰而且可以永久 保存。由于曝光大约需要 20到 30分钟,因 此,早期摄影多拍摄静物、风光、人像等等。 这是达盖尔的银版摄影作品静物。,制造于1839年的世界上最古老的照相机2007年5月26日 再获“殊荣”。在以近80万美元的

10、价格拍卖出售后,它也因 此成为了世界上最贵的相机。这部相机由软木制成,重约 5-6公斤,是一名教授在德国的一座阁楼里发现的。这架相 机采用老式的盖尔银板照相法,即把影像照直接曝光在易 感光的镀银金属板上,可能制造于1839年8月以前。,5、“负片系统”与塔尔博特的“卡罗摄影法”,英国发明家卡尔波特是底片从负片到正片的开创人。1835年,他开始试用涂有氯化 银或硝酸银的图纸作为感光材料,在照相机里拍成负像,然后再利用日光印像。他把自 己的方法定名为“卡罗摄影术“,“卡罗式摄影”其方法为在纸上先涂硝酸银溶液,干后再涂碘化钾溶液,从而在纸基 上生成光敏的碘化银。干后再以硝酸银和醅酸溶液增感。再干后即

11、成感光负片。使用 时曝光约5分钟,以硝酸银、醅酸显影,海波溶液定影,并涂蜡使其变得半透明,即得 到纸基正像,需先将浸过食盐溶液的白纸涂以氯化银溶液,干后将纸基负像面对此纸, 阳光曝晒20分钟,再经海波溶液定影、水洗、晒干,即得到纸基正像,即最终的照片。,英国发明家卡尔波特,卡尔彼特用他的卡罗摄影术拍摄的梯子,1845年用卡罗摄影术拍的一个部长肖像的负片及印片,6、“火棉胶摄影法”,达盖尔和塔尔博特所采用的感光材料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感光度都很低, 感光时间往往要几十分钟,因此,对拍摄对象的选择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直到1851年 在阿切尔(Archer)发明了“火棉胶摄影法”后,才使摄影感光

12、材料发生了质的飞跃, 同时也取代了达盖尔和塔尔博特所采用的感光材料。,火胶棉摄影法的最大优点是,它能拍摄出像达盖尔式摄影法那样清晰的影像,而 成本却不到达盖尔式摄影法的1/10。同时,它像塔尔博特式摄影法那样,能用查纸进 行反复印制,而影像质量却远比塔尔博特摄影法精细。它兼具二者之长,而无二者之 短,加上它的感光速度比达盖尔式或塔尔博特式摄影法都高,在明亮阳光下,曝光时 间只需要15秒至1分钟,所以自1851年问世以后,曾在世界各国流行了20多年,成为 摄影史上一个比较重要的历史时期。,火胶棉摄影法的唯一缺点是,拍摄和冲洗必须在火胶棉未干燥前约20分钟之内进行。 因为,火胶棉干燥后不透水,药液

13、无法发生作用,所以,又名“湿板”摄影法。它的这个 缺点,给摄影者带来极大的麻烦,特别是外出拍摄,除了摄影机和三脚架外,还必须携 带化学药品、暗室帐篷及其他冲洗用具,使许多摄影爱好者不敢采用。,(二)摄影术的发展,1、摄影术的应用与改进,1839年9月,即达盖尔摄影法公布仅一个月后,摄影术便传入美国,年底整个欧洲都在仿 效这种令人兴奋的技术.摄影一开始旧有极大的国际性,连当时被认为落后的亚洲,也很快 接受了这种特殊技艺.1840年鸦片战争期间,摄影术随英国的炮舰来到中国,并很快在广州 等地传播开来.许多画家、文学家、记者甚至旅行家、科学家纷纷投入摄影行业。摄影 成为肖像、静物、风光、自然或社会场

14、景记录最便捷的工具。在摄影术诞生的第一个 10年内,已一跃成为整个世界的时尚。,2、1842年,耶拿光学玻璃于法国问世。,此后这种光学玻璃为德国耶拿的肖特和光学仪器商蔡司所改进,成为精确成像的照 相机镜头透镜最主要的材料。曝光时间由数十分钟缩短到30秒钟又再缩短到数秒。1840 年,法国人多恩成功的拍摄了骨头、牙齿的显微照片。1842年,英国人约翰.德雷珀拍摄 了太阳光谱和月亮,到19世纪50、60年代,应用摄影术拍摄X光照片、显微照片等已经 普遍。1850年蛋白纸开始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影像的层次感,降低了反差和硬度。火棉 胶湿版法在1851年由弗雷德里克.斯科特.阿彻首创。,背景资料:世界感

15、光材料发展年表,三、摄影术诞生的意义,1、纪实性:,摄影术诞生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它是第一次实现了“客观”地记录自然精细。,摄影术自其诞生之日起便具有记实的特性,记实性是摄影天然的本质属性。纪实摄影 家以冰冷的机器记录边缘景象或被人有意无意间“忽视”的事实,却往往能借着影像的力量, 使摄影成为参与改造社会的工具。从纪实摄影发生的社会背景与历史看,它的批判性和革 命性不言而喻。所谓纪实摄影,笼统地说就是摄影者用摄影机这种工具记录当时的一种客 观存在。纪实摄影就是要告诉人们,某个时间或某段时间、在某个地点、某个或某些人物 主体做了某些事情,最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它的功能不仅是传达信息,更在于引导

16、读 者佐证某种社会的真实状态。,2、促进社会进步:,运用高级显微照相机,人们可以清楚地看见并记录下比灰尘好小的物体。通过红外 摄影,人们可以拍摄到热辐射留下的影像。X射线可以很容易地穿透物体,这在后来被 广泛用于医学摄影。不仅如此,水下摄影使人们对水下世界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而 全息摄影还可以使人们看到全息底片的立体图像,这是平面照片所达不到的效果。,小结,1、 摄影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延伸。,2、 19世纪初,实用胶片诞生。,3、 摄影不仅是记录影像的技术,也是给人们美感的艺术。,老相机图片:,柯达,间谍相机,2012年索尼世界摄影奖决选名单,2011年8月,摄影师科尔泽斯托弗布洛克在波罗的海拍摄了这幅作品,展现了大自然的一种安静之美。,在摄影师保罗阿尔维的镜头下,阳光穿过房门,射入漆黑的房间,一名老者孤独地坐在椅子上。,2012年索尼世界摄影奖决选名单,意大利帕索-罗勒的科斯塔扎峰,壮观的夜空景象令人永生难忘。,2012年索尼世界摄影奖决选名单,在绚烂的落日余晖下,勇敢的冲浪者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高高跃起,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