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18-2019学年期末试卷 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6879039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18-2019学年期末试卷 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18-2019学年期末试卷 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18-2019学年期末试卷 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18-2019学年期末试卷 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18-2019学年期末试卷 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18-2019学年期末试卷 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18-2019学年期末试卷 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18-2019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质量监测试卷一、倾听思考能力考查(5%)1.请认真听录音两遍.然后完成下列单项选择题。 (1)浅层地温能主要来源于( ) A.人工B.太阳辐射C.地下水(2)浅层地温能是一种( )的能源。 A.清洁、无污染B.不清洁、高污染C.清洁、低污染(3)下列关于浅层地温能的优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开发利用时只需消耗少量的电能,就可以提取大量的能量,会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等气体。B.资源无处不在,人们可以就近利用,就地取或排热,为建筑物供暖或制冷。C.与传统能源相比,可节省大量运输、传输和存放成本。(4)具有经济价值的浅层地温能大约是现在

2、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 )万倍。 A.45B.40C.50(5)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录音内容的一项是( ) A.浅层地温能在过去一直被人们忽视。B.我们居住的室内环境和地层土壤中的温度通常具有一定的温差。C.地球内部的总热能约为地球储存的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1.7倍。二、知识积累水平考查(40%)2.下列加下划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A.乘凉(chng) 海参(shn) 宁静(nng) 婴儿(yng)B.石匠(jing) 才干(gn) 将近(jing) 冲洗(chng)C.水珠(zh) 性子(xng) 夸奖(jing) 朝鲜(cho)3.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 A.陌生 形壮 蘑

3、菇 湿渡B.展示 辩认 分芳 扇动C.影响 飞越 建造 普通4.下列关联词使用有误的一组( ) A.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B.蜜蜂因为飞到哪里,所以能找到路回家。C.老虎一边往前跑一边想:“终于甩掉了“漏”了”5.下列句子没有毛病的一句( ) A.蚂蚱飞起来会咯咯作响,不知道它是怎么弄出这种声音的。B.商场里有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玩具。C.广场上到处都是五颜六色的红旗。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汉时期,有个叫蔡伦的人发明了文字。B.陶罐与铁罐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C.花钟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下午三点,烟草花苏醒了。7.读拼音,写词语 j lngdo yngyu xinxn

4、shng_x wngchn shnjio ochung j_8.按课文或日积月累内容填空。 (1)日出江花红胜火,_。 (2)千门万户瞳瞳日,_。 (3)_,遍插茱萸少一人。 (4)_,路上行人欲断魂。 (5)_,野渡无人舟自横。 (6)长恨春归无觅处,_。 (7)见善则迁,_。 (8)近朱者赤,_。 (9)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_。 9.按要求改写句子。 (1)天上的星星闪闪的。(改成拟人句) (2)池水清清的。(改为比喻句) (3)小刚在看书。(扩句,至少扩写两处) 10.给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只填序号) 益:A.更加 B.增加 C.好处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_我

5、们要多做一些有益的事。_经常坚持体育锻炼,可以延年益寿。_1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下列句子中。 居然 果然 仍然 忽然这本书他看了很多遍,却_看不明白。妈妈说今天可能有雨,到了中午_下起雨来。令人难以相信的是,这只凶猛的老虎_会怕小蚂蚁。就在他没精打采地准备离开的时候,_听到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三、阅读理解能力考查(25%)12.请认真阅读下列选文,然后完成练习题。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形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

6、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模糊_ 凶猛_ 镇静_(2)判断下列句子是不是比喻句。 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远处天空中的云朵像是大海里翻起的几朵浪花。(3)请用波浪线画出第自然段里表示时间的词语。

7、(4)第自然段说明火烧云的特点是_。 (5)文中画横线句子运用了_手法,说明了火烧云_的特点。 13.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然后完成练习题。照亮别人 “盲人提灯笼”本是一则笑话,指一个人做事没用大脑想,尽是做些多此一举的事。 最近,我从朋友那儿得到新的诠(qun)释。这位朋友是这么说的:有一个育人在夜里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很好奇,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灯笼走路呢? ”那盲人满心欢喜地说:“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这样就可保护自己的安全,也等于帮助自己。” 有一次,我搭朋友的车,就借花献伟,再将这则故事叙述一遍

8、与他分享,朋友听后,颇有同感,又以自己的实际经验加以佐(zuo)证,他说:“以前我开车经过隧(su)道,总是不喜欢开车灯.一来隧道不长,里面光线还不差;二来嫌麻烦,认为实在没有必要开开关关。不料有一天被迎面而来的大卡车撞了个正着,险些命丧黄泉,后来我才觉悟到,车灯是开给对方看的,因为车子经过隧道,对方是从亮处进入暗处,视觉一时调整不过来,如果对面的车不开灯,那实在太危险了” 世上的朋友,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 自己一个人走路是多么孤寂与危险,旦夕祸福,没有人知道你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假如能学学提灯笼的盲人,为别人照路,也照亮自己,时时帮助和关怀别人,别人也就会帮助你,所谓“为善至乐”就是这个意

9、思吧。(1)根据下列意思找出文中对应的四字词语。 比喻用别人的东西做人情。形容心里十分高兴。(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2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文中第自然段说“朋友听后,颇有同感,又以自己的实际经验加以佐证。”这里的“实际经验”指的是什么? (4)写出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在文中的意思。 借花献佛:“花”指_“佛”指_为善至乐:“善”指_“乐”指_(5)照亮别人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四、表达创作能力考查(30%)14.轻松习作。 你身边一定有不少熟悉的人吧?请选出你印象最深的一位同学或亲人,通过具体事例来写出他(她)的特点吧! 要求:题目自拟。请各位小朋友认真审清题意,所写人物特点要鲜明

10、,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书写工整,300字左右。参考答案 一、倾听思考能力考查(5%) 1. (1)B(2)A(3)A(4)A(5)C 二、知识积累水平考查(40%) 2. B 3. C 4. B 5. A 6. B 7. 聚拢;倒映;悠闲;欣赏;希望;衬衫;骄傲;创举 8. (1)春来江水绿如蓝(2)总把新桃换旧符(3)遥知兄弟登高处(4)清明时节雨纷纷(5)春潮带雨晚来急(6)不知转入此中来(7)有过则改(8)近墨者黑(9)绿带一样平静。 9. (1)天上的星星快活的眨着眼睛。(2)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3)小刚在家里的书房看故事书。 10. A;C;B 11. 仍然;果然;居然;忽然

11、 三、阅读理解能力考查(25%) 12. (1)清晰;温顺;慌乱(2)不是;是(3)一会儿、两三秒钟(4)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很多。(5)排比;颜色变化很多 13. (1)借花献佛;满心欢喜(2)那位盲人夜晚行路提着灯笼,是为了让别人容易看到自己,不会误撞;同时也帮助了别人。(3)开车经过隧(su)道,不开车灯,被迎面而来的大卡车撞了个正着,险些命丧黄泉。(4)礼物;收礼物的人。;好事,对别人好的事。;自己心里得到快乐。(5)为别人照路,也照亮自己,时时帮助和关怀别人,别人也就会帮助你。 四、表达创作能力考查(30%) 14. 略 所谓压力是在动态的环境条件下,个人面对种种机遇、规定以及追求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一种心理负担。压力既可以带来正面激励效果也可以造成负面影响。过于严厉的管制和规章制度、不负责任的上级、模糊不清的沟通渠道,不愉快的工作环境都会产生工作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